电缆组件导管冷凝物泄放装置.pdf

上传人:54 文档编号:285145 上传时间:2018-02-07 格式:PDF 页数:16 大小:866.2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0810178813.4

申请日:

2008.12.01

公开号:

CN101446145A

公开日:

2009.06.03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公开

IPC分类号:

E05B17/00; E05B53/00; E05B65/12

主分类号:

E05B17/00

申请人:

通用汽车环球科技运作公司

发明人:

E·J·史密斯; J·L·康钱; J·P·法农; D·M·范 霍岑

地址:

美国密执安州

优先权:

2007.11.29 US 11/946907

专利代理机构: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代理人:

温大鹏;曹 若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一种电缆组件,包括为所述电缆组件的导管设置的冷凝物泄放装置,其中湿气能够通过所述冷凝物泄放装置的泄放开口逸出所述导管,而所述冷凝物泄放装置的存在并不影响所述电缆组件的电缆与导管之间的操作性相互作用。所述冷凝物泄放装置可设有滴落引发装置,所述滴落引发装置有助于从所述导管中去除所述湿气。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电缆组件导管冷凝物泄放装置,所述电缆组件导管冷凝物泄放装置包括:
电缆组件,所述电缆组件包括:
导管,所述导管具有在该导管内形成的电缆通道;
被设置在所述电缆通道中的电缆;和
冷凝物泄放装置,所述冷凝物泄放装置包括:
冷凝物泄放装置本体,所述冷凝物泄放装置本体具有顶部和与所述顶部成相对关系而设置的底部,所述冷凝物泄放装置本体具有在该冷凝物泄放装置本体内形成的电缆通路和在该冷凝物泄放装置本体中且在所述底部处形成的泄放开口,所述泄放开口与所述电缆通路流体连通;和
将所述导管的至少一端连接到所述冷凝物泄放装置本体上的至少一个导管连接器,其中所述电缆穿过所述电缆通路,且其中所述电缆通道与所述电缆通路连通;
其中位于所述电缆通道中的湿气能够在重力作用下通过所述泄放开口被排出所述电缆通道。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缆组件导管冷凝物泄放装置,进一步包括被设置在所述泄放开口处的滴落引发装置,所述滴落引发装置包括:
大体上被设置在所述底部处与所述泄放开口相邻的唇缘;和
在所述导管中形成的切口,所述切口与所述唇缘连通且与所述唇缘大体上共用端子;
其中所述滴落引发装置相对于所述泄放开口被构造以便有利于被排出所述导管的湿气形成液滴。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缆组件导管冷凝物泄放装置,进一步包括将所述导管连接到所述冷凝物泄放装置本体上的单个导管连接器。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缆组件导管冷凝物泄放装置,其中所述泄放开口包括细长狭槽。

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缆组件导管冷凝物泄放装置,进一步包括被设置在所述细长狭槽处的滴落引发装置,所述滴落引发装置包括:
大体上被设置在所述底部处与所述细长狭槽相邻的唇缘;和
在所述导管中形成的切口,所述切口与所述唇缘连通且与所述唇缘大体上共用端子;
其中所述滴落引发装置相对于所述细长狭槽被构造以便有利于被排出所述导管的湿气形成液滴;且
其中所述唇缘为所述电缆提供了邻接装置以便防止所述电缆在所述细长狭槽处脱出所述电缆通路。

6、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缆组件导管冷凝物泄放装置,进一步包括将所述导管连接到所述冷凝物泄放装置本体上的单个导管连接器。

7、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缆组件导管冷凝物泄放装置,进一步包括将所述导管连接到所述冷凝物泄放装置本体的相对侧上的第一导管连接器和第二导管连接器。

8、
  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缆组件导管冷凝物泄放装置,进一步包括被连接到所述冷凝物泄放装置本体上以便将所述冷凝物泄放装置本体附固到制品上的搭扣元件。

9、
  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缆组件导管冷凝物泄放装置,其中所述泄放开口包括细长狭槽。

10、
  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缆组件导管冷凝物泄放装置,进一步包括被设置在所述细长狭槽处的滴落引发装置,所述滴落引发装置包括:
大体上被设置在所述底部处与所述细长狭槽相邻的唇缘;和
在所述导管中形成的切口,所述切口与所述唇缘连通且与所述唇缘大体上共用端子;
其中所述滴落引发装置相对于所述细长狭槽被构造以便有利于被排出所述导管的湿气形成液滴;且
其中所述唇缘为所述电缆提供了邻接装置以便防止所述电缆在所述细长狭槽处脱出所述电缆通路。

11、
  一种用于对彼此隔开的第一装置和第二装置进行致动的电缆组件导管冷凝物泄放装置,所述电缆组件导管冷凝物泄放装置包括:
第一装置;
与所述第一装置隔开的第二装置;和
被连接到所述第一装置和所述第二装置中的每个装置上的电缆组件,所述电缆组件包括:
导管,所述导管具有在该导管内形成的电缆通道;
被设置在所述电缆通道中的电缆;
冷凝物泄放装置,所述冷凝物泄放装置包括:
冷凝物泄放装置本体,所述冷凝物泄放装置本体具有顶部和与所述顶部成相对关系而设置的底部,所述冷凝物泄放装置本体具有在该冷凝物泄放装置本体内形成的电缆通路和在该冷凝物泄放装置本体中形成的泄放开口,所述泄放开口与所述电缆通路流体连通;
将所述导管的第一端连接到所述冷凝物泄放装置本体上的第一导管连接器,其中所述电缆通道与所述电缆通路连通;和
将所述冷凝物泄放装置本体连接到所述第一装置和所述第二装置中的一个装置上的连接器构件;和
将所述导管的第二端连接到所述第一装置和所述第二装置中的另一装置上的第二导管连接器;
其中所述电缆穿过所述电缆通路和所述电缆通道,且其中所述电缆连接到所述第一装置和所述第二装置上;
其中所述泄放开口被设置在所述电缆组件的就重力而言最低的位置处从而使得位于所述电缆通道中的湿气在重力作用下迁移至所述泄放开口,在所述泄放开口处,所述湿气通过所述泄放开口被排出所述导管。

12、
  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电缆组件导管冷凝物泄放装置,进一
步包括被设置在所述泄放开口处的滴落引发装置,所述滴落引发装置包括:
大体上被设置在所述底部处与所述泄放开口相邻的唇缘;和
在所述导管中形成的切口,所述切口与所述唇缘连通且与所述唇缘大体上共用端子;
其中所述滴落引发装置相对于所述泄放开口被构造以便有利于被排出所述导管的湿气形成液滴。

13、
  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电缆组件导管冷凝物泄放装置,其中所述泄放开口包括细长狭槽。

14、
  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电缆组件导管冷凝物泄放装置,进一步包括被设置在所述细长狭槽处的滴落引发装置,所述滴落引发装置包括:
大体上被设置在所述底部处与所述细长狭槽相邻的唇缘;和
在所述导管中形成的切口,所述切口与所述唇缘连通且与所述唇缘大体上共用端子;
其中所述滴落引发装置相对于所述细长狭槽被构造以便有利于被排出所述导管的湿气形成液滴;且
其中所述唇缘为所述电缆提供了邻接装置以便防止所述电缆在所述细长狭槽处脱出所述电缆通路。

15、
  一种用于对彼此隔开的第一装置和第二装置进行致动的电缆组件导管冷凝物泄放装置,所述电缆组件导管冷凝物泄放装置包括:
第一装置;
与所述第一装置隔开的第二装置;和
被连接到所述第一装置和所述第二装置中的每个装置上的电缆组件,所述电缆组件包括:
导管,所述导管具有在该导管内形成的电缆通道;
被设置在所述电缆通道中的电缆;
冷凝物泄放装置,所述冷凝物泄放装置包括:
冷凝物泄放装置本体,所述冷凝物泄放装置本体具有顶部和与所述顶部成相对关系而设置的底部,所述冷凝物泄放装置本体具有在该冷凝物泄放装置本体内形成的电缆通路和在该冷凝物泄放装置本体中形成的泄放开口,所述泄放开口与所述电缆通路流体连通;和
将所述导管连接到所述冷凝物泄放装置本体的一侧上的第一导管连接器;和
将所述导管连接到所述冷凝物泄放装置本体的相对侧上的第二导管连接器;
其中所述电缆通道与所述电缆通路连通;
将所述导管的第一端连接到所述第一装置上的第三导管连接器;和
将所述导管的第二端连接到所述第二装置上的第四导管连接器;
其中所述电缆穿过所述电缆通路和所述电缆通道,且其中所述电缆连接到所述第一装置和所述第二装置上;
其中所述泄放开口被设置在所述电缆组件的就重力而言最低的位置处从而使得位于所述电缆通道中的湿气在重力作用下迁移至所述泄放开口,在所述泄放开口处,所述湿气通过所述泄放开口被排出所述导管。

16、
  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电缆组件导管冷凝物泄放装置,进一步包括被设置在所述泄放开口处的滴落引发装置,所述滴落引发装置包括:
大体上被设置在所述底部处与所述泄放开口相邻的唇缘;和
在所述导管中形成的切口,所述切口与所述唇缘连通且与所述唇缘大体上共用端子;
其中所述滴落引发装置相对于所述泄放开口被构造以便有利于被排出所述导管的湿气形成液滴。

17、
  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电缆组件导管冷凝物泄放装置,其中所述泄放开口包括细长狭槽。

18、
  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电缆组件导管冷凝物泄放装置,进一步包括被连接到所述冷凝物泄放装置本体上以便将所述冷凝物泄放装置本体附固到制品上的搭扣元件。

19、
  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电缆组件导管冷凝物泄放装置,其中所述泄放开口包括细长狭槽。

20、
  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电缆组件导管冷凝物泄放装置,进一步包括被设置在所述细长狭槽处的滴落引发装置,所述滴落引发装置包括:
大体上被设置在所述底部处与所述细长狭槽相邻的唇缘;和
在所述导管中形成的切口,所述切口与所述唇缘连通且与所述唇缘大体上共用端子;
其中所述滴落引发装置相对于所述细长狭槽被构造以便有利于被排出所述导管的湿气形成液滴;且
其中所述唇缘为所述电缆提供了邻接装置以便防止所述电缆在所述细长狭槽处脱出所述电缆通路。

说明书

电缆组件导管冷凝物泄放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缆组件,所述电缆组件包括导管和被可滑动地设置在所述导管内的电缆,其中所述电缆可相对于所述导管进行滑动以便实现将彼此分开的装置可操作地连接起来的目的,所述彼此分开的装置通过其端部相连。更特别地,本发明涉及一种位于所述导管处的用于允许湿气从该导管内逸出的冷凝物泄放装置。
背景技术
电缆组件通常包括外部导管和被所述导管套住的内部电缆。该电缆能够在导管内沿轴向滑动,从而使得在所述电缆组件的端部处存在相对移动,正如在导管的端部与电缆的端部之间所进行的相对移动那样,由此使得各个装置被可操作地联接以便提供有用结果,例如响应于位于该电缆组件的另一端处的把手所进行的移动而对位于电缆组件的一端处的锁定构件进行致动。
在汽车领域中,电缆组件被用来将门把手机械地连接到门的闩锁机构上,其中这些部件通过由该电缆组件所跨过的距离而分开。图1示出了汽车的门中所使用的这种电缆组件的一个实例,并且在于2000年4月18日授权给Arabia,Jr.等且转让给其受让人的美国专利6,050,619中描述了该实例,所述专利的披露内容在此作为参考被引用。
电缆组件10跨接在闩锁机构12与门把手14之间。如图1A所示,电缆组件10包括导管(或护套)16和电缆(或芯体)18,其中该电缆可在该导管的电缆通道16a中进行轴向滑动,而不会产生粘附。导管16具有位于每端处的导管连接器16a、16b,所述导管连接器分别与闩锁机构12和门把手14接界;且电缆18具有位于每端处的电缆连接器18a、18b,所述电缆连接器也分别与闩锁机构和门把手接界。电缆组件10使得导管和电缆既能在拉伸状态下作用又能在压缩状态下作用。在操作中,当门把手被拉动时,电缆与导管相关地进行滑动,这实现了对闩锁机构的致动,由此顺序地使门20解除锁定和闩锁状态。
问题在于,湿气会积聚在电缆组件的导管内,正如对于冷凝工艺的非限制性实例那样,由此使得电缆可易于出现可能的腐蚀且湿气可易于出现可能的冻结。因此,如果湿气在某种程度上可逸出导管,同时不影响电缆与导管之间的操作性相互作用,则会是有利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缆组件,所述电缆组件具有为所述导管设置的冷凝物泄放装置,其中湿气能够逸出所述导管,而所述冷凝物泄放装置的存在并不影响所述电缆与所述导管之间的操作性相互作用。
在本发明的一种形式中,所述冷凝物泄放装置是被连接到所述导管的一端上的冷凝物泄放装置本体,其中电缆穿过所述冷凝物泄放装置本体。所述冷凝物泄放装置本体具有顶部和相对设置的底部,其中在所述冷凝物泄放装置本体中而在其底部处形成了泄放开口(drainageopening)。所述泄放开口被制成一定尺寸以便允许湿气通过所述开口而被排出,由此所述泄放开口被设置在所述电缆组件的就重力而言最低的位置处,从而使得所述导管中的湿气在重力作用下迁移至所述泄放开口,在所述泄放开口处,所述湿气能够被排出所述导管而到达外部环境中。所述电缆操作性地保持着被设置在所述导管内与所述泄放开口相邻的位置处的这种状态。在本发明的另一种形式中,所述冷凝物泄放装置位于沿所述导管的任何位置处,其中泄放开口被设置在所述冷凝物泄放装置本体的底部中,所述泄放开口被设置在所述电缆组件的就重力而言最低的位置处。
在任一种形式中,所述泄放开口可设有滴落引发装置,所述滴落引发装置有利于在该滴落引发装置处形成液滴,且其中所述滴落引发装置具有足够的机械坚固性以便为所述电缆提供邻接装置,从而帮助将所述电缆保持在所述导管内的所述泄放开口处。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电缆组件,所述电缆组件具有为所述导管设置的冷凝物泄放装置,其中湿气能够逸出所述导管,而所述冷凝物泄放装置的存在并不影响所述电缆与所述导管之间的操作性相互作用。
从下面的对优选实施例进行描述的说明书中将更易于理解本发明的这一目的以及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具有闩锁机构和门把手的车门的正视图,所述闩锁机构与门把手通过现有技术的电缆组件操作性地相连;
图1A是沿图1中的线1A-1A截取的剖视图;
图2是具有闩锁机构和门把手的车门的正视图,所述闩锁机构与门把手通过电缆组件操作性地相连,其中所述电缆组件的导管配备有根据本发明的第一种形式的冷凝物泄放装置;
图2A是沿图2中的线2A-2A截取的剖视图;
图3是电缆组件的一部分的侧视图,图中特别地示出了图2所示的冷凝物泄放装置;
图4是沿图3中的线4-4截取的剖视图;
图4A是与图4相似的视图,现在该图中包括有根据本发明的滴落引发装置(drip initiator);
图5是电缆组件的一部分的底视图,图中特别地示出了图2所示的冷凝物泄放装置;
图6是电缆组件的正视图,其中所述电缆组件的所述导管与根据本发明的第二种形式的冷凝物泄放装置相连;
图6A是沿图6中的线6A-6A截取的剖视图;
图7是图6所示冷凝物泄放装置的部分剖切透视图;
图8是沿图7中的线8-8截取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见附图,图2至图8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用于电缆组件的冷凝物泄放装置的多个方面。
图2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一种形式的电缆组件100的典型使用环境(其中还预想到了其它使用环境),其中在车门中,电缆组件大体上以结合图1所示的方式将门把手102机械地联接至闩锁机构104。
此外,从图2A中可以看到:电缆组件100包括导管(或护套)106,所述导管在其中接收电缆(或芯体)108,所述导管和电缆都是例如结合图1和图1A所述的常规导管和电缆,其中冷凝物泄放装置110现在被连接到导管的一端上。冷凝物泄放装置110具有冷凝物泄放装置本体110a,所述冷凝物泄放装置本体具有顶部T和相对设置的底部B,其中在该冷凝物泄放装置本体中在其底部处形成了泄放开口114。
导管106例如可以是呈圆柱形形状的横向软质塑料,所述横向软质塑料用来限制电缆并在该塑料内可滑动地引导所述电缆。电缆108例如可以是绞合金属电缆,所述绞合金属电缆同样是横向柔性电缆,所述电缆被制成一定尺寸以便可滑动地移动,而不会粘附在导管106的电缆通道106a中。电缆组件100使得导管106和电缆108都既能在拉伸状态下作用又能在压缩状态下作用,其中示例性地,当门把手102被拉动时,电缆与导管相关地进行滑动,这实现了对闩锁机构104的致动,由此顺序地使门解除锁定和闩锁状态。可沿电缆设置润滑剂以便帮助电缆相对于导管进行滑动。
现在附加地参见图3、图4和图5,冷凝物泄放装置110在导管连接器106b处与导管106接界,在所述导管连接器处,导管的端部被锚固到冷凝物泄放装置本体110a上,作为非限制性实例,所述锚固例如是通过过盈配合、粘结剂或超声波焊接实现的。冷凝物泄放装置本体110a在冷凝物泄放装置连接器112处被附固到门把手102上,这可例如是介于二者之间的搭扣配合。电缆108借助于在冷凝物泄放装置本体中形成的电缆通路110b而延伸穿过该冷凝物泄放装置本体110a,所述电缆通路与导管106的电缆通道106a连通,由此使电缆以常规方式与门把手102相互连接,大体上正如例如上文结合图1所述地那样。
冷凝物泄放装置110的湿气泄放特征是由在冷凝物泄放装置本体110a的底部B中形成的上述泄放开口114提供的,所述泄放开口与电缆通路110b流体连通(且因此还与电缆通道106a连通),其中泄放开口被设置在电缆组件100的就重力而言最低的位置处,如图2中的G所示。因此,重力自然会将处于导管内的介于电缆与导管之间的空间S中的任何湿气(即冷凝物)M向下拉向泄放开口,以便将该湿气排出而使其到达外部环境中。泄放开口114优选以细长泄放狭槽114a的形式存在,如图5最佳示出地那样。
从图4中可以看到,尽管为实现成型加工的目的,泄放开口114、114a的宽度W超过了电缆108的直径D,但电缆仍被操作性地保持在电缆通路110b中,这是因为电缆保持处在拉伸状态下,且由此向着远离泄放开口的方向被偏置。然而,在电缆还要在压缩状态下使用的情况下,则泄放开口的宽度可被制成小于电缆的直径,或者可提供邻接装置(参见下文所述的图4A)。
现在将注意力集中到图6至图8上,图中示出了电缆组件100′的第二种形式,其中现在冷凝物泄放装置110′被构造以便位于沿电缆组件的任何位置处;即,介于第一导管连接器与第二导管连接器之间的任何位置(例如相应地连接到第一装置与第二装置(即门闩锁装置14和闩锁机构12)上的导管连接器16a、16b,如图1所示),其中电缆108借助于在冷凝物泄放装置中形成的电缆通路110b′而通过冷凝物泄放装置(例如在相应的第一装置和第二装置处连接到电缆连接器18a、18b上,如图1所示)。因此,应该理解,导管106′在冷凝物泄放装置110′处是中断的,但电缆108则在其整个范围内是连续的。导管106′的电缆通道106a′(参见图6A)与电缆通路110b′连通。
电缆组件100′通常如上所述地包括导管(或护套)106′,所述导管(或护套)在其中接收电缆(或芯体)108,如前所述,所述导管和电缆都既能在拉伸状态下作用又能在压缩状态下作用。参考先前的操作实例,当门把手被拉动时,电缆与导管相关地进行滑动,这实现了对闩锁机构的致动,由此顺序地使门解除锁定和闩锁状态。冷凝物泄放装置110′在第三和第四导管连接器106b′、106c′处与导管106′接界,在所述第三和第四导管连接器处,导管的端部被分别锚固到冷凝物泄放装置本体110a′的相应的相对侧部上,作为非限制性实例,所述锚固例如是通过过盈配合、粘结剂或超声波焊接实现的。
冷凝物泄放装置本体110a′具有顶部T′和相对设置的底部B′,其中冷凝物泄放装置110′的湿气泄放特征是在冷凝物泄放装置本体110a′的底部处形成的泄放开口114′,所述泄放开口与电缆通路110b′流体连通(且因此还与导管106′的电缆通道106a′连通)。泄放开口114′被设置在电缆组件100′的就重力而言最低的位置处,如图6中的平面G′所示。因此,重力自然会拉动任何湿气(即冷凝物)M以使其在介于电缆与导管106′之间的空间S′中向着泄放开口而向下行进并将该湿气排出而使其到达外部环境中。泄放开口114′优选以细长泄放狭槽114a′的形式存在。
从图8中可以看到,在上文结合图4所述的意义上,尽管为实现成型加工的目的,泄放开口114′(或泄放狭槽114a′)的宽度W超过了电缆108的直径,但电缆仍被保持在电缆通路110b′中,这是因为电缆保持处在拉伸状态下,且由此向着远离泄放开口的方向被偏置。然而,在电缆还要在压缩状态下使用的情况下,则泄放开口的宽度可被制成小于电缆的直径,或者可提供邻接装置,例如图8所示的以滴落引发装置116的形式存在的邻接装置。
如图7和图8所示,可选的滴落引发装置116位于冷凝物泄放本体110′的底部B′处而与泄放开口114′(或泄放狭槽114a′)相邻。滴落引发装置116′优选以唇缘116a的形式存在,所述唇缘在唇缘的任一侧上横跨该泄放开口,其中在导管中形成直立切口116b,所述直立切口与泄放开口大体上垂直地相关且通常与唇缘共用端子。滴落引发装置116提供了一种特征,在这种特征处会促进相对于现有的湿气而形成液滴,由此使液滴MD从该特征上滴落。液滴引发装置116的唇缘116a可进一步用作如上所述的有助于将电缆保持在电缆通路110b′内的邻接装置。
就这方面而言,暂时返回电缆组件100的第一种形式,图4A示出了图4的一种变型,该变型现在包括在导管110″的导管本体110a″的底部B″中形成的且大体上以结合图8所示的方式与泄放开口114″(或泄放狭槽114a″)相邻的滴落引发装置116′,所述滴落引发装置具有唇缘116a′和共端子的直立切口116b′。滴落引发装置116′提供了一种特征,在这种特征处会促进相对于现有的湿气而形成液滴,由此使液滴MD从该特征上滴落。液滴引发装置116′的唇缘116a′可进一步用作如上所述的有助于将电缆108保持在电缆通路110b″内的邻接装置。
可选地,冷凝物泄放装置本体110a′被附固到制品上,例如被附固到门的缘边面板或内部面板处,所述附固例如是借助于位于二者之间的搭扣配合界面实现的,搭扣元件(snap feature)118位于与冷凝物泄放装置本体一体的凸出构件110c上。该附固确保了冷凝物泄放装置110′的泄放开口114′将保持在电缆组件100′的就重力而言最低的位置处。
在操作中,带有冷凝物泄放装置110、110′、110″的电缆组件100、100′被连接在选定的装置之间,例如闩锁机构与门把手之间,其中冷凝物泄放装置的泄放开口114、114′、114″被设置在电缆组件的就重力而言最低的位置处。当有任何湿气进入导管106、106′的电缆通道106a内的情况下,这例如是由于冷凝或其它原因产生的,该湿气将在重力作用下被拉向该泄放开口,在所述泄放开口处,该湿气将被排出电缆组件的导管。
对于本发明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上述优选实施例可易于产生变化或变型。可在不偏离本发明范围的情况下实施这种变化或变型,本发明的范围旨在仅受到所附权利要求书的限制。

电缆组件导管冷凝物泄放装置.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电缆组件导管冷凝物泄放装置.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电缆组件导管冷凝物泄放装置.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电缆组件导管冷凝物泄放装置.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缆组件导管冷凝物泄放装置.pdf(16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一种电缆组件,包括为所述电缆组件的导管设置的冷凝物泄放装置,其中湿气能够通过所述冷凝物泄放装置的泄放开口逸出所述导管,而所述冷凝物泄放装置的存在并不影响所述电缆组件的电缆与导管之间的操作性相互作用。所述冷凝物泄放装置可设有滴落引发装置,所述滴落引发装置有助于从所述导管中去除所述湿气。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固定建筑物 > 锁;钥匙;门窗零件;保险箱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