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0910000945.2
2009.01.23
CN101463710A
2009.06.24
驳回
无权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驳回IPC(主分类):E21B 10/60申请公布日:20090624|||实质审查的生效|||公开
E21B10/60; E21B10/00
E21B10/60
中铁科工集团有限公司
夏国祥; 朱雪峰; 杨孝亮; 陈 鑫
430066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徐东大街45号
北京科龙寰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孙皓晨;朱世定
本发明为一种具有正反转搅拌功能的双向喷浆钻头,其包括:第一连接部,其用以与钻杆相连接;钻头本体,其依次设置有上钻头筒、周转轮系机构以及下钻头筒,所述的上钻头筒与所述的第一连接部相固接;钻头尖,其与所述的下钻头筒相固接;其中,所述的上钻头筒和下钻头筒上分别设置有正转叶片,所述的周转轮系机构外部设置有反转叶片。
1、 一种具有正反转搅拌功能的双向喷浆钻头,其特征在于,其包括:第一连接部,其用以与钻杆相连接;钻头本体,其依次设置有上钻头筒、周转轮系机构以及下钻头筒,所述的上钻头筒与所述的第一连接部相固接;钻头尖,其与所述的下钻头筒相固接;其中,所述的上钻头筒和下钻头筒上分别设置有正转叶片,所述的周转轮系机构外部设置有反转叶片。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正反转搅拌功能的双向喷浆钻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连接部为锥螺母,其与所述的上钻头筒焊接在一起。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具有正反转搅拌功能的双向喷浆钻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周转轮系机构包括:行星架,其两端分别与所述的上钻头筒与下钻头筒焊接在一起;太阳轮,其位于所述的行星架中间,并与所述的钻杆内部的注浆芯管固定连接;行星轮组,其与所述的太阳轮相啮合;齿圈叶片套,其套设在所述的行星轮组外部并与其相啮合;所述的反转叶片焊接在所述的齿圈叶片套上。
具有正反转搅拌功能的双向喷浆钻头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双向喷浆钻头结构,特别涉及的是一种具有正反转搅拌功能的双向喷浆钻头。 背景技术 道路等工程中的软土地基处理是保证工程质量的关键环节,在工程造价中占着较大的比例。工程实践表明,水泥土搅拌桩法具有施工简单,快速,振动小的优点,能有效提高软土地基的稳定性,减少和控制沉降量。 深层搅拌桩施工是运用粉体喷射或浆体喷射搅拌法原理,向软土地基土壤中喷射水泥或石灰等粉体固化剂或浆体并加以搅拌,使之成桩的方式来加固软弱地基基础。经济可靠、施工简便的喷搅桩在工业发达国家应用十分普遍。随着国家基础设施建设的日渐繁多,越来越多的类似工程机械设备应运而生,以往用于软土或松软土加固的搅拌桩机钻头搅拌方向单一,普遍存在冒浆现象,影响桩体中水泥浆的渗入量,搅拌成桩的质量不高。 鉴于以往施工设备的缺陷,本发明创作者经过长时间的研究和实践终于获得本创作。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正反转搅拌功能的双向喷浆钻头,以解决现有成桩搅拌技术存在的搅拌方向单一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采用的方案在于,提供一种具有正反转搅拌功能的双向喷浆钻头,其包括: 第一连接部,其用以与钻杆相连接; 钻头本体,其依次设置有上钻头筒、周转轮系机构以及下钻头筒,所述的上钻头筒与所述的第一连接部相固接; 钻头尖,其与所述的下钻头筒相固接; 其中,所述的上钻头筒和下钻头筒上分别设置有正转叶片,所述的周转轮系机构外部设置有反转叶片。 较佳的,所述的第一连接部为锥螺母,其与所述的上钻头筒焊接在一起。 本发明的核心结构在于所述的周转轮系机构,其包括: 行星架,其两端分别与所述的上钻头筒与下钻头筒焊接在一起; 太阳轮,其位于所述的行星架中间,并与所述的钻杆内部的注浆芯管固定连接; 行星轮组,其与所述的太阳轮相啮合; 齿圈叶片套,其套设在所述的行星轮组外部并与其相啮合; 所述的反转叶片焊接在所述的齿圈叶片套上。 与现有技术比较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首先,形成多层叶片结构,在钻进时叶片正反向搅拌,能显著改善成桩质量和有效加固深度,具有搅拌均匀、结构简单、地层适应性强、成桩效率高和有效控制返浆的优点; 其次,在不改变原有搅拌桩桩机结构及操作方法条件下,实现桩机双向钻进与搅拌,提高成桩速度与成桩质量; 再次,钻头部分设计合理,拆卸方便,便于工地施工和维修; 再次,采用单钻杆单动力驱动,设备整体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 最后,本发明的成桩质量比以往类似设备成桩质量好,大大提高了桩的承载能力。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具有正反转搅拌功能的双向喷浆钻头总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具有正反转搅拌功能的双向喷浆钻头中周转轮系机构齿轮啮合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锤螺母;211、212-正转叶片;221-上钻头筒;222-下钻头筒;23-周转轮系机构;232-反转叶片;24-钻头尖;2311-齿圈叶片套;2312-太阳轮;2313-行星轮一;2314-行星轮二。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新型上述的和另外的技术特征和优点作更详细的说明。 本发明具有正反转搅拌功能的双向喷浆钻头与以往钻头的区别主要体现在钻头的中间,分布一个能实现叶片反转的周转轮系机构,从而钻头形成多层叶片,正反方向同时搅拌,成桩质量更好。 请参阅图1所示,其为本发明具有正反转搅拌功能的双向喷浆钻头总体结构示意图;其包括:第一连接部,其用以与钻杆相连接;这里所述的第一连接部采用的是锥螺母1;钻头本体,其是本发明主体结构,其自上而下依次设置有上钻头筒221、周转轮系机构23以及下钻头筒222,所述的上钻头筒221与所述的第一连接部1相固接;钻头尖24,其与所述的下钻头筒222相固接;所述的固接可以采用焊接方式或是一体成型;所述的上钻头筒221和下钻头筒222上分别设置有正转叶片211、212,所述的周转轮系机构23外部设置有反转叶片232。 当动力传到本发明具有正反转搅拌功能的双向喷浆钻头后,所述的上钻头筒221和下钻头筒222上设置的正转叶片211、212开始正转,所述的反转叶片232开始反转,从而实现钻进和双向搅拌的目的。 请参阅图2所示,其是本发明具有正反转搅拌功能的双向喷浆钻头中周转轮系机构齿轮啮合示意图;对于本发明而言,所述的周转轮系机构23就是核心结构,但是需要说明的是所述的周转轮系机构23实质上是对行星齿轮系的应用,而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行星齿轮系是机械传动领域公知的一种结构,因此本具体实施方式仅仅针对其如何实现本发明发明目的进行阐述,其包括:行星架,其两端分别与所述的上钻头筒与下钻头筒焊接在一起,并设置于所述的齿圈叶片套2311内;太阳轮2312,其位于所述的行星架中间,并与所述的钻杆内部的注浆芯管固定连接;行星轮组,其与所述的太阳轮相啮合,其至少包括行星轮一2313和行星轮二2314;所述的齿圈叶片套2311套设在所述的行星轮组外部并与其相啮合;所述的反转叶片232焊接在所述的齿圈叶片套2311上。所述的太阳轮2312被压在水龙头的双法兰上不能动,太阳轮2312和注浆芯管的连接靠花键,密封靠o型圈;钻杆和行星轮架连成一体。 其工作过程是动力源来自转盘带动钻杆转动,在所述的正转叶片正转的同时,行星轮一2313和不动的太阳轮2312啮合,正转的行星轮一2313和行星轮二2314啮合后使行星轮二2314反转,所述行星轮二2314和齿圈叶片套2311啮合后所述的齿圈叶片套2311反转,所述齿圈叶片套2311上的反转叶片232也随之反转,整个周转轮系机构设计小巧,安装和拆卸方便。 本发明具有正反转搅拌功能的双向喷浆钻头在不改变原有搅拌桩桩机结构及操作方法条件下,实现桩机钻头正、反转双向钻进与搅拌;提高了成桩速度与成桩质量,能够保证桩体水泥浆的渗入量,不会出现冒浆现象,可以广泛运用于铁路路基、公路、港口建设、市政工程、工业及民用建筑等软土地基基础的加固处理中。能达到地基加固或改良,提高地基承载力,减少地基沉降量,以及进行边坡加固,地下连续墙和地下工程支护等目的。 以上说明对本发明而言只是说明性的,而非限制性的,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理解,在不脱离以上所附权利要求所限定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做出许多修改,变化,或等效,但都将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具有正反转搅拌功能的双向喷浆钻头.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具有正反转搅拌功能的双向喷浆钻头.pdf(8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为一种具有正反转搅拌功能的双向喷浆钻头,其包括:第一连接部,其用以与钻杆相连接;钻头本体,其依次设置有上钻头筒、周转轮系机构以及下钻头筒,所述的上钻头筒与所述的第一连接部相固接;钻头尖,其与所述的下钻头筒相固接;其中,所述的上钻头筒和下钻头筒上分别设置有正转叶片,所述的周转轮系机构外部设置有反转叶片。 。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