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煤机器人的防震机构.pdf

上传人:e2 文档编号:283529 上传时间:2018-02-07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1.7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210016069.4

申请日:

2012.01.19

公开号:

CN102704931A

公开日:

2012.10.03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著录事项变更IPC(主分类):E21C 35/04变更事项:发明人变更前:龙梅变更后:高阳|||专利权的转移IPC(主分类):E21C 35/04登记生效日:20170818变更事项:专利权人变更前权利人:合肥海闻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变更后权利人:高阳变更事项:地址变更前权利人:230088 安徽省合肥市高新区黄山路602号国家大学科技园变更后权利人:300202 天津市河西区宾西路可园东里22号401-403|||授权|||著录事项变更IPC(主分类):E21C 35/04变更事项:申请人变更前:合肥海闻机器人开发有限公司变更后:合肥海闻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变更事项:地址变更前:230088 安徽省合肥市高新区黄山路602号国家大学科技园变更后:230088 安徽省合肥市高新区黄山路602号国家大学科技园|||专利申请权的转移IPC(主分类):E21C 35/04变更事项:申请人变更前权利人:龙梅变更后权利人:合肥海闻机器人开发有限公司变更事项:地址变更前权利人:230088 安徽省合肥市高新区黄山路602号国家大学科技园合肥海闻机器人开发有限公司变更后权利人:230088 安徽省合肥市高新区黄山路602号国家大学科技园登记生效日:20130603|||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E21C 35/04申请日:20120119|||公开

IPC分类号:

E21C35/04; E21C29/22

主分类号:

E21C35/04

申请人:

龙梅

发明人:

龙梅

地址:

230088 安徽省合肥市高新区黄山路602号国家大学科技园合肥海闻机器人开发有限公司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一种挖煤机器人的防震机构,由于采用了在机器人机座上各设置四个震套组成的环绕立柱和背托结构,通过多个震套使环绕立柱和背托与碎石碰撞时不易折断,且震套加固在机座上下左右四侧,使得震石坠落集中受力到震套的中间即机座处,以避免机器人发生故障和侧翻,有效增强机器人的抗震能力,提高了使用效率;又由于旋转驱动轮设置在相邻四个震套两侧之间,故当旋转驱动轮碰到矿井壁和障碍物运行时不易发生卡停,保证机器人能够继续作业。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挖煤机器人的防震机构,包括机座(1)及装配于机座(1)上方的旋罩(2),所述机座的前面设有环绕立柱(3),后面设有背托(4),其特征在于所述环绕立柱(3)或背托(4)均由四个震套(5)组成,所述震套(5)上、中、下的左右两侧均设有旋转驱动轮(6)。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挖煤机器人的防震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环绕立柱(3)或背托(4)的震套(5)由四个分上下左右等距离垒装并加固于机座(1)上,上述旋转驱动轮(6)加固于四个震套(5)的上、中、下两侧之间。

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挖煤机器人的防震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环绕立柱(3)或背托(4)均由四个分上下左右等距离垒装的震套(5)组成,上述旋转驱动轮(6)加固于所述震套(5)上、中、下的两侧之间。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挖煤机器人的防震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机座(1)的上、中、下方均中间开设有穿孔,上述震套(5)的中间相应开设有穿孔,通过固件(7)穿过两穿孔实现震套(5)与机座(1)相连接。

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挖煤机器人的防震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四个震套(5)一个加固于机座(1)上方,一个加固于机座(1)下方,另一个加固于机座(1)左侧,再另一个加固于机座(1)右侧,通过上述固件(7)衔接实现四个震套(5)与机座(1)固装。

6.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挖煤机器人的防震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震套(5)的两端设有穿孔,上述旋转驱动轮(6)中间对应设有槽孔,通过设置一固件(7)穿过震套(5)的穿孔及旋转驱动轮(6)的槽孔实现旋转驱动(6)可同步旋转地与震套(5)衔接。

说明书

挖煤机器人的防震机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防震机构,具体是一种挖煤机器人的防震机构。
背景技术
现有的国外挖煤机器人防震机构,一般都在机器人的前后两端各设有一个震套,且在震套的两端设有旋转驱动轮,该旋转驱动轮通过固件或加固在震套上面,或加固在震套下面,且该旋转驱动轮可绕固件转动,故机器人在矿井中作业时,可通过震套来防止机器人工作时产生的碎石震击,但由于这类机器人的震套前后各只有一个,且该震套是加固在机器人机座的上端面,故当震套碰到碎石时,其机器人的重心受到高于机器人机座的震击,极易导致机器人损坏和侧翻,而且一个震套容易因矿井震裂的矿石坠落而砸断;另由于旋转驱动轮是单向加固在震套的一侧,故当旋转驱动轮碰到矿井壁和障碍物时易卡停,使机器人无法运行。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所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防护全面、抗震击能力强、操作简便的挖煤机器人的防震机构。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挖煤机器人的防震机构,包括机座及装配于机座上方的旋罩,所述机座的前面设有环绕立柱,后面设有背托,其特点是所述环绕立柱或背托均由四个震套组成,所述震套的上、中、下的两侧均设有旋转驱动轮。
为进一步增强机器人的抗震能力及保证机器人正常工作,上述环绕立柱或背托的震套分上下左右等距离垒装加固在机座上,每组震套之间的上、中、下的两侧均设有旋转驱动轮。
为使机器人在碎石震落时环绕立柱或背托受力均匀,本发明的上述环绕立柱或背托均由四个对称加固于机座上的震套组成,上述旋转驱动轮加固于所述震套上中下的两侧之间。这样当机器人受到震石时,其承力点能够平衡于四个震套中间的位置,即机座的位置,从而保证了机器人受力平稳,不易侧翻和损坏。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一种挖煤机器人的防震机构,由于采用了在机器人机座上各设置四个震套组成的环绕立柱和背托结构,通过多个震套使环绕立柱和背托与碎石碰撞时不易折断,且震套加固在机座上下和左右四侧,使得震石坠落集中受力到震套的中间即机座处,以避免机器人发生故障和侧翻,有效增强机器人的抗震能力,提高了使用效率;又由于旋转驱动轮设置在相邻四个震套两侧之间,故当旋转驱动轮碰到矿井壁和障碍物运行时不易发生卡停,保证机器人能够继续作业。
综上所述,本发明所述的挖煤机器人的防震机构,其结构简单,抗撞能力强,行走或遇障作业顺畅,使用效率高,故实用性强,可广泛应用于各种机器人中。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一种挖煤机器人的防震机构,包括机座1及装配于机座1上方的旋罩2,且机座的前面设有环绕立柱3,后面设有背托4,为了保证机器人作业时因矿井震裂的矿石坠落而损坏,该实施例环绕立柱3或背托4均由四个震套5组成,在震套5的上、中、下的两侧均设有旋转驱动轮6,通过四个震套5使环绕立柱3或背托4与矿石坠落碰撞时不容易折断,而且震套5加固在机座1的上下左右两侧,使得矿井震裂的矿石坠落时受力点集中到震套5的中间即机座1处,故使机器人不易发生翻倒和损坏,由于四个震套5保证了机器人不容易因矿井震裂的矿石坠落而损坏,有效地增强了该机器人的抗震能力,提高了机器人的使用效率。
如图1所示,该实施例的环绕立柱3或背托4均由两个对称加固于机座1上、下、左、右四侧的震套5组成,震套5为四方形的带凹角的铁片构成,该震套5的中间开设有数个穿孔,该穿孔用于与机器人的机座1相连接,由于穿孔有多个,因此可适用与各种形状不同的机座1;而在震套5的两端也设有数个穿孔,该穿孔用于连接旋转驱动轮6,可以将旋转驱动轮6锁接到不同位置的穿孔,以便适应整个机器人的宽度。该实施例在机座1的前面上下各设有一个震套5,两个震套5左右对齐后通过固件7穿过穿孔将两个震套5与机座1连接在一起,由于机座1有一定的宽厚,故连接后两震套5之间留有间隔,而旋转驱动轮6则加固在该间隔中,该旋转驱动轮6中间设有槽孔,该槽孔的直径比固件7的直径稍大些,同样通过固件7穿过震套5上、中、下方的穿孔及旋转驱动轮6的槽孔而将旋转驱动轮6加固在两震套5之间,且该旋转驱动轮6可以绕着固件7转动;在机座1的后面也同样上下各设有一个震套5,在两震套5间隙之间的上、中、下方均同样都设有旋转驱动轮6,用相同的方法加固成一体,安装时应保证上、中、下的两端的旋转驱动轮6相对齐。
加固好后的机器人如图1所示,将旋转驱动轮6加固在两震套5的间隙之间,故当旋转驱动轮6与矿井壁和障碍物接触时不会发生较大的倾抖,使旋转驱动轮6可以顺畅地沿着矿井壁和障碍物运行,保证机器人继续工作,且不会出现卡停或翻倒,有效保护机器人不被损坏,提高了该机器人的使用效率。
综上所述本发明的一种挖煤机器人的防震机构,虽然参照实施例进行了表述,但是,同行业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本发明不限于所说明的结构各个细节,可以作出变化和改变而不偏离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挖煤机器人的防震机构.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挖煤机器人的防震机构.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挖煤机器人的防震机构.pdf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挖煤机器人的防震机构.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挖煤机器人的防震机构.pdf(5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2704931A43申请公布日20121003CN102704931ACN102704931A21申请号201210016069422申请日20120119E21C35/04200601E21C29/2220060171申请人龙梅地址230088安徽省合肥市高新区黄山路602号国家大学科技园合肥海闻机器人开发有限公司72发明人龙梅54发明名称挖煤机器人的防震机构57摘要一种挖煤机器人的防震机构,由于采用了在机器人机座上各设置四个震套组成的环绕立柱和背托结构,通过多个震套使环绕立柱和背托与碎石碰撞时不易折断,且震套加固在机座上下左右四侧,使得震石坠落集中受力到震套的中间即机。

2、座处,以避免机器人发生故障和侧翻,有效增强机器人的抗震能力,提高了使用效率;又由于旋转驱动轮设置在相邻四个震套两侧之间,故当旋转驱动轮碰到矿井壁和障碍物运行时不易发生卡停,保证机器人能够继续作业。51INTCL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2页附图1页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2页附图1页1/1页21一种挖煤机器人的防震机构,包括机座1及装配于机座1上方的旋罩2,所述机座的前面设有环绕立柱3,后面设有背托4,其特征在于所述环绕立柱3或背托4均由四个震套5组成,所述震套5上、中、下的左右两侧均设有旋转驱动轮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挖煤机器人的防震机构,其特征在于。

3、所述的环绕立柱3或背托4的震套5由四个分上下左右等距离垒装并加固于机座1上,上述旋转驱动轮6加固于四个震套5的上、中、下两侧之间。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挖煤机器人的防震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环绕立柱3或背托4均由四个分上下左右等距离垒装的震套5组成,上述旋转驱动轮6加固于所述震套5上、中、下的两侧之间。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挖煤机器人的防震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机座1的上、中、下方均中间开设有穿孔,上述震套5的中间相应开设有穿孔,通过固件7穿过两穿孔实现震套5与机座1相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挖煤机器人的防震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四个震套5一个加固于机座1上方,一个加固于机座1下方,另。

4、一个加固于机座1左侧,再另一个加固于机座1右侧,通过上述固件7衔接实现四个震套5与机座1固装。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挖煤机器人的防震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震套5的两端设有穿孔,上述旋转驱动轮6中间对应设有槽孔,通过设置一固件7穿过震套5的穿孔及旋转驱动轮6的槽孔实现旋转驱动6可同步旋转地与震套5衔接。权利要求书CN102704931A1/2页3挖煤机器人的防震机构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防震机构,具体是一种挖煤机器人的防震机构。背景技术0002现有的国外挖煤机器人防震机构,一般都在机器人的前后两端各设有一个震套,且在震套的两端设有旋转驱动轮,该旋转驱动轮通过固件或加固在震套上面,或加固在。

5、震套下面,且该旋转驱动轮可绕固件转动,故机器人在矿井中作业时,可通过震套来防止机器人工作时产生的碎石震击,但由于这类机器人的震套前后各只有一个,且该震套是加固在机器人机座的上端面,故当震套碰到碎石时,其机器人的重心受到高于机器人机座的震击,极易导致机器人损坏和侧翻,而且一个震套容易因矿井震裂的矿石坠落而砸断;另由于旋转驱动轮是单向加固在震套的一侧,故当旋转驱动轮碰到矿井壁和障碍物时易卡停,使机器人无法运行。发明内容0003针对上述现有技术所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防护全面、抗震击能力强、操作简便的挖煤机器人的防震机构。0004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挖煤机器人的防。

6、震机构,包括机座及装配于机座上方的旋罩,所述机座的前面设有环绕立柱,后面设有背托,其特点是所述环绕立柱或背托均由四个震套组成,所述震套的上、中、下的两侧均设有旋转驱动轮。0005为进一步增强机器人的抗震能力及保证机器人正常工作,上述环绕立柱或背托的震套分上下左右等距离垒装加固在机座上,每组震套之间的上、中、下的两侧均设有旋转驱动轮。0006为使机器人在碎石震落时环绕立柱或背托受力均匀,本发明的上述环绕立柱或背托均由四个对称加固于机座上的震套组成,上述旋转驱动轮加固于所述震套上中下的两侧之间。这样当机器人受到震石时,其承力点能够平衡于四个震套中间的位置,即机座的位置,从而保证了机器人受力平稳,不。

7、易侧翻和损坏。0007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一种挖煤机器人的防震机构,由于采用了在机器人机座上各设置四个震套组成的环绕立柱和背托结构,通过多个震套使环绕立柱和背托与碎石碰撞时不易折断,且震套加固在机座上下和左右四侧,使得震石坠落集中受力到震套的中间即机座处,以避免机器人发生故障和侧翻,有效增强机器人的抗震能力,提高了使用效率;又由于旋转驱动轮设置在相邻四个震套两侧之间,故当旋转驱动轮碰到矿井壁和障碍物运行时不易发生卡停,保证机器人能够继续作业。0008综上所述,本发明所述的挖煤机器人的防震机构,其结构简单,抗撞能力强,行走或遇障作业顺畅,使用效率高,故实用性强,可广泛应用于各种机器人中。0009下。

8、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说明书CN102704931A2/2页4附图说明0010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0011如图1所示,一种挖煤机器人的防震机构,包括机座1及装配于机座1上方的旋罩2,且机座的前面设有环绕立柱3,后面设有背托4,为了保证机器人作业时因矿井震裂的矿石坠落而损坏,该实施例环绕立柱3或背托4均由四个震套5组成,在震套5的上、中、下的两侧均设有旋转驱动轮6,通过四个震套5使环绕立柱3或背托4与矿石坠落碰撞时不容易折断,而且震套5加固在机座1的上下左右两侧,使得矿井震裂的矿石坠落时受力点集中到震套5的中间即机座1处,故使机器人不易发生翻倒和损坏,由于四个。

9、震套5保证了机器人不容易因矿井震裂的矿石坠落而损坏,有效地增强了该机器人的抗震能力,提高了机器人的使用效率。0012如图1所示,该实施例的环绕立柱3或背托4均由两个对称加固于机座1上、下、左、右四侧的震套5组成,震套5为四方形的带凹角的铁片构成,该震套5的中间开设有数个穿孔,该穿孔用于与机器人的机座1相连接,由于穿孔有多个,因此可适用与各种形状不同的机座1;而在震套5的两端也设有数个穿孔,该穿孔用于连接旋转驱动轮6,可以将旋转驱动轮6锁接到不同位置的穿孔,以便适应整个机器人的宽度。该实施例在机座1的前面上下各设有一个震套5,两个震套5左右对齐后通过固件7穿过穿孔将两个震套5与机座1连接在一起,。

10、由于机座1有一定的宽厚,故连接后两震套5之间留有间隔,而旋转驱动轮6则加固在该间隔中,该旋转驱动轮6中间设有槽孔,该槽孔的直径比固件7的直径稍大些,同样通过固件7穿过震套5上、中、下方的穿孔及旋转驱动轮6的槽孔而将旋转驱动轮6加固在两震套5之间,且该旋转驱动轮6可以绕着固件7转动;在机座1的后面也同样上下各设有一个震套5,在两震套5间隙之间的上、中、下方均同样都设有旋转驱动轮6,用相同的方法加固成一体,安装时应保证上、中、下的两端的旋转驱动轮6相对齐。0013加固好后的机器人如图1所示,将旋转驱动轮6加固在两震套5的间隙之间,故当旋转驱动轮6与矿井壁和障碍物接触时不会发生较大的倾抖,使旋转驱动轮6可以顺畅地沿着矿井壁和障碍物运行,保证机器人继续工作,且不会出现卡停或翻倒,有效保护机器人不被损坏,提高了该机器人的使用效率。0014综上所述本发明的一种挖煤机器人的防震机构,虽然参照实施例进行了表述,但是,同行业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本发明不限于所说明的结构各个细节,可以作出变化和改变而不偏离本发明的保护范围。说明书CN102704931A1/1页5图1说明书附图CN102704931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固定建筑物 > 土层或岩石的钻进;采矿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