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面气密窗.pdf

上传人:奻奴 文档编号:283277 上传时间:2018-02-07 格式:PDF 页数:20 大小:770.9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0610138637.2

申请日:

2006.11.10

公开号:

CN101177990A

公开日:

2008.05.14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公开

IPC分类号:

E06B3/46(2006.01); E05D13/00(2006.01)

主分类号:

E06B3/46

申请人:

王瑞汶;

发明人:

王瑞汶

地址:

中国台湾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天津三元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代理人:

马金华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一种平面气密窗,其具有活动窗、固定窗、连动装置与支撑装置,活动窗与固定窗是设置于外框体的内部,连动装置是设置于活动窗相邻于固定窗的侧边,支撑装置是分别设置于活动窗与固定窗的顶端与底端处,并且与连动装置相互连接,当平面气密窗呈关闭状态时,连动装置会带动支撑装置,使其与外框体相互卡掣,如此当强风或外力作用于气密窗时,固定窗与活动窗的中段处皆已被支撑装置所支撑,因此固定窗与活动窗就不会产生较剧烈的震荡而造成整个框体的变形,以保持整个平面气密窗的完整性。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平面气密窗,其特征在于,其是设置于一具有轨道的外框 体内,各轨道内形成有嵌槽,该平面气密窗具有: 一固定窗,其是固设于外框体内的一侧,固定窗的顶端与底端分别 形成有顶轨道与底轨道; 一活动窗,其是设置于外框体内的另一侧,活动窗的顶端与底端分 别形成有顶轨道与底轨道,于活动窗相邻于固定窗的一侧边枢设有把手 装置,把手装置枢接有上连杆与下连杆; 二连动装置,各连动装置具有固定座、转动齿轮与带动片; 各固定座,其是分别固设于活动窗相邻于固定窗的一侧边的顶端与 底端处; 各转动齿轮,其是枢设于各固定座处,各转动齿轮具有二相邻的第 一突齿与第二突齿; 各带动片,其是分别与把手装置的上连杆与下连杆相互连接,各带 动片的一端间隔形成有咬齿,该端是延伸至各固定座内,并与各转动齿 轮的第一突齿相互啮合; 四支撑装置,各支撑装置具有推片、杆座与支撑杆; 各推片,其是分别设置于活动窗的顶轨道与底轨道处及固定窗的顶 轨道与底轨道处,各推片的两端分别形成有第一咬齿与第二咬齿,第一 咬齿是延伸至各固定座内,并且与各转动齿轮的第二突齿相互啮合; 各杆座,其是固设于各顶轨道与各底轨道的中段位置处; 各支撑杆,其一端连接有齿轮,各齿轮是枢设于各杆座处,而齿轮 是与推片的第二咬齿相互啮合。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平面气密窗,其特征在于所述各固定座 的一端的一面形成有两相对的固定片,于各固定片处形成有枢孔,并于 二固定片之间形成有齿轮孔,在各固定座的另一面形成有滑槽,滑槽与 齿轮孔相通; 所述各转动齿轮的中央设有一突出于各转动齿轮两侧的枢杆,枢杆 是延伸至各固定座的枢孔内; 所述各带动片形成有咬齿的一端延伸至各固定座的滑槽内。
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平面气密窗,其特征在于所述各杆 座的一端的一面形成有两相对的固定片,于各固定片处形成有枢孔,并 于二固定片之间形成有孔,在各杆座的另一面形成有供推片的第二咬齿 延伸其内的滑槽,滑槽与孔相通; 所述各支撑杆的齿轮的中央设有突出于各齿轮两侧的枢杆,枢杆延 伸至各杆座的枢孔内。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平面气密窗,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窗与 固定窗的顶轨道与底轨道分别形成有螺孔; 所述各推片相邻于第一咬齿与第二咬齿处分别形成有滑孔,数个螺 栓分别贯穿滑孔,并分别与活动窗与固定窗的螺孔相互螺固。
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平面气密窗,其特征在于其中设于固定 窗的顶轨道与底轨道的推片的其一滑孔处分别设有复位弹簧,复位弹簧 的一端与螺栓相互连接,复位弹簧的另端与其所设置的推片相互连接。
6: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平面气密窗,其特征在于所述各推片的 第一咬齿处固设有支撑片。

说明书


平面气密窗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平面气密窗。

    背景技术

    在各建筑物中为了采光或通风的需要,各建筑物会于其适当位置处设有若干窗口,并于窗口处装设有可开启与关闭的窗户,然而为了寻求较佳的隔音及防水的气密效果,业界于是制作出可将声音、空气和水隔绝于建筑物外部的平面气密窗。

    现有的平面气密窗,其是设置于一建筑物窗口的外框体内,外框体的顶内侧面与底内侧面分别设有轨道,该平面气密窗具有一固定窗、一活动窗与一把手装置;

    固定窗,其是固定于外框体内部的一侧;

    活动窗,其是设置于外框体内部的另一侧,活动窗的顶端与底端分别枢设有可于外框体的轨道内滚动的滑轮;

    把手装置,其是枢设于活动窗的一侧边,把手装置的顶端与底端分别连接有上突杆与下突杆。

    当平面气密窗呈开启状态时,固定窗与活动窗为相互重迭,如此原先活动窗的位置就成为一开口,而位于建筑物外部的空气和声音可经此开口进入建筑物内部。

    当气密窗呈关闭状态时,活动窗是滑移回上述的开口位置,并转动把手装置,上突杆与下突杆就会分别突伸于活动窗的顶端与底端,借此将活动窗固定,如此气密窗就会呈封闭状,所以空气、声音和水就无法进入建筑物内部。

    然而气密窗皆具有相当程度的受风面积,当平面气密窗呈关闭状态时,其活动窗与固定窗的两侧边分别受到其二者之间的相互倚靠与外框体的支撑,因此当风力作用时,其侧边可保持相当程度的稳定。

    但是活动窗与固定窗的顶端与底端的中段处并无设置有任何支撑装置,因此当风力作用时,此中段处会产生剧烈的震荡。

    目前平面气密窗多为铝料制成,当震荡过大时,容易造成平面气密窗整个铝制框体变形,进而使得平面气密窗因变形而失去原来的气密功能,所以现有的平面气密窗实用性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主要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缺陷,而提供一种平面气密窗,该支撑装置具有保持其整个铝制窗框体的稳固、不会变形的优点。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平面气密窗,其特征在于,其是设置于一具有轨道的外框体内,各轨道内形成有嵌槽,该平面气密窗具有:一固定窗,其是固设于外框体内的一侧,固定窗的顶端与底端分别形成有顶轨道与底轨道;一活动窗,其是设置于外框体内的另一侧,活动窗的顶端与底端分别形成有顶轨道与底轨道,于活动窗相邻于固定窗的一侧边枢设有把手装置,把手装置枢接有上连杆与下连杆;二连动装置,各连动装置具有固定座、转动齿轮与带动片;各固定座,其是分别固设于活动窗相邻于固定窗的一侧边的顶端与底端处;各转动齿轮,其是枢设于各固定座处,各转动齿轮具有二相邻的第一突齿与第二突齿;各带动片,其是分别与把手装置的上连杆与下连杆相互连接,各带动片的一端间隔形成有咬齿,该端是延伸至各固定座内,并与各转动齿轮的第一突齿相互啮合;四支撑装置,各支撑装置具有推片、杆座与支撑杆;各推片,其是分别设置于活动窗的顶轨道与底轨道处及固定窗的顶轨道与底轨道处,各推片的两端分别形成有第一咬齿与第二咬齿,第一咬齿是延伸至各固定座内,并且与各转动齿轮的第二突齿相互啮合;各杆座,其是固设于各顶轨道与各底轨道的中段位置处;各支撑杆,其一端连接有齿轮,各齿轮是枢设于各杆座处,而齿轮是与推片的第二咬齿相互啮合。

    前述的平面气密窗,其中各固定座的一端的一面形成有两相对的固定片,于各固定片处形成有枢孔,并于二固定片之间形成有齿轮孔,在各固定座的另一面形成有滑槽,滑槽与齿轮孔相通;所述各转动齿轮的中央设有一突出于各转动齿轮两侧的枢杆,枢杆是延伸至各固定座的枢孔内;所述各带动片形成有咬齿的一端延伸至各固定座的滑槽内。

    前述的平面气密窗,其中各杆座的一端的一面形成有两相对的固定片,于各固定片处形成有枢孔,并于二固定片之间形成有孔,在各杆座的另一面形成有供推片的第二咬齿延伸其内的滑槽,滑槽与孔相通;所述各支撑杆的齿轮的中央设有突出于各齿轮两侧的枢杆,枢杆延伸至各杆座的枢孔内。

    前述的平面气密窗,其中活动窗与固定窗的顶轨道与底轨道分别形成有螺孔;所述各推片相邻于第一咬齿与第二咬齿处分别形成有滑孔,数个螺栓分别贯穿滑孔,并分别与活动窗与固定窗的螺孔相互螺固。

    前述的平面气密窗,其中设于固定窗的顶轨道与底轨道的推片的其一滑孔处分别设有复位弹簧,复位弹簧的一端与螺栓相互连接,复位弹簧的另端与其所设置的推片相互连接。

    前述的平面气密窗,其中各推片的第一咬齿处固设有支撑片。

    如上述的结构,当气密窗呈关闭状态时,并转动把手装置,如此上连杆与下连杆会分别推动带动片,移动中的带动片会使得转动齿轮转动,并且转动齿轮的第二突齿会带动设置于活动窗的推片,而迫使活动窗的推片推抵固定窗的推片,如此,会使得支撑杆朝向外框体方向运动,而当把手装置被转动至定位后,支撑杆会与外框体的轨道的嵌槽相互卡掣,如此当强风或外力作用于平面气密窗时,固定窗与活动窗的中段处皆已被支撑杆所支撑,因此固定窗与活动窗就不会产生较剧烈的震荡而造成整个铝制窗框体的变形,所以平面气密窗的整个主体就可保持其完整性。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支撑装置具有保持其整个铝制窗框体的稳固、不会变形的优点。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平面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俯视图。

    图3是本发明的侧视图。

    图4是本发明的平面气密窗呈锁固状态的局部示意图。

    图5是连动装置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6是连动装置的立体外观示意图。

    图7是支撑装置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8是支撑装置的立体外观示意图。

    图9是平面气密窗呈锁固状态时的平面示意图。

    图10是平面气密窗呈锁固状态时的局部平面示意图。

    图11是平面气密窗呈锁固状态时的俯视图。

    图中标号说明:

    10固定窗            11顶轨道

    12底轨道            20活动窗

    21顶轨道            22底轨道

    30连动装置          31固定座

    311固定片           312枢孔

    313齿轮孔           314滑槽

    32转动齿轮          321枢杆

    322第一突齿         323第二突齿

    33带动片            331连接片

    332咬齿             40支撑装置

    41推片              411第一咬齿

    412第二咬齿         413支撑片

    414滑孔             415螺栓

    416复位弹簧         42杆座

    421固定片           422枢孔

    423孔               424滑槽

    43支撑杆            431齿轮

    432枢杆             50把手装置

    51上连杆            52下连杆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是一种平面气密窗,请配合参阅图1及图2所示,其是设置于一具有轨道的外框体内,各轨道内形成有嵌槽,该平面气密窗具有一固定窗10、一活动窗20、二连动装置30与四支撑装置40;

    固定窗10,其是固设于外框体内的一侧,固定窗10的顶端与底端分别形成有顶轨道11与底轨道12,并分别于顶轨道11与底轨道12处形成有相互间隔的螺孔(图中未示);

    活动窗20,其是设置于外框体内的另一侧,活动窗20的顶端与底端分别形成有顶轨道21与底轨道22,并分别于顶轨道21与底轨道22处形成有相互间隔的螺孔(图中未示),请配合参阅图3所示,在活动窗20相邻于固定窗10的一侧边枢设有把手装置50,把手装置枢接有上连杆51与下连杆52;

    请配合参阅图5及图6所示,各连动装置30,其具有一固定座31、一转动齿轮32与一带动片33;

    各固定座31,其分别固设于活动窗20相邻于固定窗10的一侧边的顶端与底端处,各固定座31的一端的一面形成有两相对的固定片311,在各固定片311处形成有一枢孔312,并于二固定片311之间形成有一齿轮孔313,在各固定座311的另一面形成有滑槽314,滑槽314与齿轮孔313相通;

    各转动齿轮32,其中央设有一突出于各转动齿轮32两侧的枢杆321,枢杆321是延伸至各固定座31的枢孔312内,借此将各转动齿轮32枢设于各固定座31的二固定片311与齿轮孔313之间,各转动齿轮32具有二相邻的第一突齿322与第二突齿323;

    各带动片33,其侧边弯折形成有可分别与把手装置50的上连杆51与下连杆52相互连接的连接片331,各带动片33的一端间隔形成有数个咬齿332,该端是延伸至各固定座31的滑槽314内,并与各转动齿轮32的第一突齿322相互啮合;

    请配合参阅图7及图8所示,各支撑装置40,其具有一推片41、一杆座42与一支撑杆43;

    各推片41,其是分别设置于活动窗20的顶轨道21与底轨道22处及固定窗10的顶轨道11与底轨道12处,各推片41的两端分别形成有第一咬齿411与第二咬齿412,第一咬齿411是延伸至各固定座31的齿轮孔313内,并且与各转动齿轮32的第二突齿323相互啮合,并于第一咬齿411处固设有一支撑片413,借以加强第一咬齿411的结构;

    在各推片41相邻于第一咬齿411与第二咬齿412处分别形成有一滑孔414,数个螺栓415分别贯穿滑孔414,并分别与活动窗20及固定窗10的螺孔相互螺固,借此将推片41设置活动窗20与固定窗10处,另于设于固定窗10的顶轨道11与底轨道12的推片41的其一滑孔414处分别设有一复位弹簧416,复位弹簧416的一端与螺栓415相互连接,复位弹簧416的另端是与其所设置的推片41相互连接;

    各杆座42,其是固设于各顶轨道11、21与各底轨道12、22的中段位置处,各杆座42的一端的一面形成有两相对的固定片421,在各固定片421处形成有一枢孔422,并于二固定片421之间形成有一孔423,在各杆座42的另一面形成有可供推片41的第二咬齿412延伸其内的滑槽424,滑槽424与孔423相通;

    各支撑杆43,其一端连接有一齿轮431,各齿轮431的中央设有一突出于各齿轮431两侧的枢杆432,枢杆432是延伸至各杆座42的枢孔422内,借此将各支撑杆43枢设于各杆座42的二固定片421与孔423之间,而齿轮431是与推片41的第二咬齿412相互啮合。

    当平面气密窗呈关闭状态时,请配合参阅图4所示,并转动把手装置50,如此上连杆51与下连杆52会分别推动带动片33,请配合参阅图9至图11所示,移动中的带动片33会使得转动齿轮32开始转动,转动中的转动齿轮32,其第二突齿322会带动设置于活动窗20的推片41,而迫使活动窗20的推片41推抵固定窗10的推片41,移动中的推片41会迫使支撑杆43朝向外框体方向运动,而位于固定窗10的复位弹簧416亦会被推片41所拉伸,而当把手装置被转动至定位后,支撑杆43会与外框体的轨道的嵌槽相互卡掣,如此当强风或外力作用于平面气密窗时,固定窗10与活动窗20的中段处皆已被支撑杆43所支撑,因此固定窗10与活动窗20就不会产生较剧烈的震荡而造成整个铝制窗框体的变形,所以平面气密窗的整个主体就可保持其完整性。

    而当把手装置50被转动回其初始位置时,带动片33亦会反向运动且回到其初始位置,而转动齿轮32亦会逆向转动,逆向转动的转动齿轮32会使得活动窗20的推片41回到其初始位置,如此位于活动窗20的支撑杆43就会回到其初始位置,同时,先前被拉伸的复位弹簧416就会迫使位于固定窗10的推片41回到其初始位置,同样的,位于固定窗10的支撑杆43就会回到其初始位置,如此可解除支撑杆43给予平面气密窗的支撑,并可将平面气密窗开启。

    如上所述,与外框体相互卡掣的支撑杆43可给予活动窗20与固定窗10的中段处相当程度的支撑,所以当外力或强风作用于平面气密窗时,平面气密窗不会发生较剧烈的震荡,并可维持相当程度的稳定,所以平面气密窗的整体就可保持其完整性,如此平面气密窗就可发挥其应有的气密效果。

平面气密窗.pdf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平面气密窗.pdf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平面气密窗.pdf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平面气密窗.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平面气密窗.pdf(20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一种平面气密窗,其具有活动窗、固定窗、连动装置与支撑装置,活动窗与固定窗是设置于外框体的内部,连动装置是设置于活动窗相邻于固定窗的侧边,支撑装置是分别设置于活动窗与固定窗的顶端与底端处,并且与连动装置相互连接,当平面气密窗呈关闭状态时,连动装置会带动支撑装置,使其与外框体相互卡掣,如此当强风或外力作用于气密窗时,固定窗与活动窗的中段处皆已被支撑装置所支撑,因此固定窗与活动窗就不会产生较剧烈的震荡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固定建筑物 > 一般门、窗、百叶窗或卷辊遮帘;梯子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