沥青路面就地热再生复拌机.pdf

上传人:b*** 文档编号:283233 上传时间:2018-02-07 格式:PDF 页数:27 大小:1.0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0810167185.X

申请日:

2008.09.28

公开号:

CN101392495A

公开日:

2009.03.25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专利权人的姓名或者名称、地址的变更IPC(主分类):E01C 23/06变更事项:专利权人变更前:长沙中联重工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变更后:中联重科股份有限公司变更事项:地址变更前:410013 湖南省长沙市岳麓区银盆南路361号中联科技园变更后:410013 湖南省长沙市岳麓区银盆南路361号中联科技园|||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公开

IPC分类号:

E01C23/06; E01C23/12; E01C23/14

主分类号:

E01C23/06

申请人:

长沙中联重工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发明人:

詹纯新; 卜东亮; 付 玲; 刘 健; 刘仕奇; 谢 平; 宋智峰; 卜 伟

地址:

410013湖南省长沙市岳麓区银盆南路361号中联科技园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代理人:

逯长明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一种沥青路面就地热再生复拌机,其在搅拌装置和摊铺装置之间设置有包括若干叶片的消除离析装置,随着整机的行进,消除离析装置首先通过再生料堆并翻动料堆两侧的混合料;叶片下缘的离地高度小于再生混合料中最大骨料粒径的1/2,以充分地带动再生料堆最底部的大粒骨料;叶片后缘与所述摊铺装置之间的距离小于1m,紧邻在消除离析装置之后的摊铺装置螺旋布料器进入已消除离析的再生料堆,可有效规避消除离析后的再生料堆再次出现离析的现象;所述消除离析装置沿整机的纵向中线左、右对称设置,且所述叶片的左右两侧外缘之间的距离为0.5~3.0m,以适应不同再生料堆宽度的需要。本发明所述消除离析装置还可以适用于普通摊铺机。

权利要求书

1、  沥青路面就地热再生复拌机,包括由前至后依次设置的:
耙松装置,用于将破损路面耙松;
搅拌装置,用于搅拌并输出再生混合料;和
具有螺旋布料器的摊铺装置,用于对再生料堆进行布料摊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消除离析装置,设置在搅拌装置和摊铺装置之间,所述消除离析装置包括若干叶片,随着整机的行进,若干叶片切入再生料堆两侧的大粒骨料中;所述叶片下缘的离地高度小于再生混合料中最大骨料粒径的1/2,所述叶片后缘与所述摊铺装置的螺旋布料器之间的距离小于1m。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沥青路面就地热再生复拌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消除离析装置沿整机的纵向中线左、右对称设置,且所述叶片的左、右两侧外缘之间的距离为0.5~3.0m。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沥青路面就地热再生复拌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消除离析装置的若干叶片与机架或摊铺装置连接。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沥青路面就地热再生复拌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叶片至少为两个且分为左、右两组;
在水平投影面上,所述叶片下沿与车体纵向中心线之间的夹角为30°~110°;
在所述叶片横截面上,所述叶片工作面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为30°~90°。

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沥青路面就地热再生复拌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消除离析装置还包括:
支撑架,与机架或摊铺装置连接;且
所述若干叶片设置在所述支撑架上;随着整机的行进,若干叶片切入再生料堆两侧的大粒骨料中。

6、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沥青路面就地热再生复拌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消除离析装置还包括:
在所述支撑架上设有横向的导轨或滑槽,或一组横向排列的多个安装孔位,可改变所述叶片的横向位置;
所述叶片的横向位置可手动或通过设置在所述支撑架与所述叶片之间的横向位置调整装置进行调整。

7、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沥青路面就地热再生复拌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消除离析装置还包括:
支撑架,与机架或摊铺装置连接;
驱动装置;和
搅拌轴,设置在支撑架上,所述搅拌轴由驱动装置直接或通过传动装置驱动其绕自身轴线转动;且
所述若干叶片固定设置在所述搅拌轴上,随着整机的行进,若干叶片旋转切入再生料堆两侧的大粒骨料中。

8、
  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沥青路面就地热再生复拌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搅拌轴至少为一根且横向水平设置;
所述若干叶片分为左、右两组,每组叶片分别沿所述搅拌轴的外周呈螺旋状径向设置,且左、右两组的旋向相反;
所述叶片相对于所述搅拌轴的轴心线倾斜设置,所述叶片的工作面与搅拌轴的轴心线之间的夹角为30°~60°,且左、右两组叶片的倾斜方向相反。

9、
  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沥青路面就地热再生复拌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搅拌轴至少为两根且竖向设置,所述至少两根搅拌轴分为左、右两组,且转动方向相反;
所述若干叶片分别沿所述至少两根搅拌轴周向依次设置;
在每个所述搅拌轴上,每个所述叶片的工作面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30°~90°;每个所述叶片下沿以其外端点为基点向所述搅拌轴转动方向的相反方向倾斜;所述叶片下沿与该下沿外端点与所述搅拌轴回转中心连线之间的夹角为10°~50°。

10、
  根据权利要求3-9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沥青路面就地热再生复拌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消除离析装置还包括:
在所述支撑架或所述复拌机的机架或摊铺装置上设有竖直方向的导轨或滑槽,或一组竖直方向排列的多个安装孔位,可改变所述叶片或所述支撑架的高度位置;
所述叶片或所述支撑架的高度位置可手动或通过设置在所述支撑架与所述复拌机的机架或摊铺装置的高度位置调整装置进行调整。

说明书

沥青路面就地热再生复拌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路面养护机械,具体涉及一种沥青路面就地热再生复拌机。
背景技术
沥青路面就地热再生施工是指在破损沥青路面现场进行施工,通过对路面进行加热、耙松,并在旧料中添加一定的再生剂和新沥青混合料,经过现场搅拌,最后摊铺压实,形成新的再生面层。该施工方法具有可100%利用原有路面材料,施工速度快、成本低以及更环保节能等诸多优点,得到了路面养护行业的认可。
现有的就地热再生施工方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一步法施工,主要由路面预热机、沥青路面就地热再生复拌机和压路机联合完成作业,其中,沥青路面就地热再生复拌机具有耙松、搅拌和摊铺功能。施工时,先由预热机将破损路面加热软化,而后由沥青路面就地热再生复拌机将软化后的路面耙松、搅拌和摊铺,最后由压路机压实,一次操作完成整个面层的再生修复。另一种是多步法施工,就是将预热、耙松、搅拌、摊铺以及压实等多个功能分别由不同的设备完成,即预热机、多个加热铣刨机、加热复拌机、摊铺机和压路机。施工时,先由预热机将路面加热软化;然后由多个加热铣刨机分多次加热铣刨得到加热耙松的旧料,并添加一定的再生剂;再由加热复拌机完成新沥青混合料的添加和再生料的搅拌;之后将再生料排放到普通的摊铺机上完成新面层的摊铺;最后由压路机压实得到新修的路面。
基于就地热再生工艺的多样性、再生温度的要求以及再生路面质量的多重考虑,目前的沥青路面就地热再生工艺大多采用一步法施工。在一步法施工方式中,沥青路面就地热再生复拌机的耙松、搅拌和摊铺装置从前至后顺序排列,多个功能被集中在一台设备上,结构比较紧凑。搅拌装置采用连续式搅拌,搅拌缸前端进料、后端出料,搅拌后的再生混合料直接从后部的出料口堆放在地面上;随着设备的行进,再生料摊铺装置到达料堆,并通过再生料摊铺装置中的螺旋布料器将再生料均匀布置在摊铺宽度内;之后经过熨平板再生混合料被摊铺到整个作业宽度并形成一定厚度的再生铺层。然而,在搅拌出料形成再生料堆的堆放过程中,大粒径骨料容易向两边滚落(如图1a所示),并聚集在再生料堆底部的两侧(如图1b所示);受螺旋布料器结构的限制,摊铺装置螺旋布料器在工作过程中只能带走再生料堆两侧底部离析处的很小部分大粒骨料,而其余的大粒骨料被留在料堆的两侧底部,因此,在再生铺层上形成两条明显的离析带,离析带处铺层的空隙率较大,容易透水,从而降低再生路面的质量。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缺陷,本发明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沥青路面就地热再生复拌机,通过对机构的改进设计,能有效消除再生料堆产生的离析现象,提高再生路面的质量。
本发明提供的沥青路面就地热再生复拌机,包括由前至后依次设置的:耙松装置,用于将破损路面耙松;搅拌装置,用于搅拌并输出再生混合料;和具有螺旋布料器的摊铺装置,用于对再生料堆进行布料摊铺;还包括设置在搅拌装置和摊铺装置之间消除离析装置,所述消除离析装置包括若干叶片,随着整机的行进,若干叶片切入再生料堆两侧的大粒骨料中;所述叶片下缘的离地高度小于再生混合料中最大骨料粒径的1/2,所述叶片后缘与所述摊铺装置的螺旋布料器之间的距离小于1m。
优选地,所述消除离析装置沿整机的纵向中线左、右对称设置,且所述叶片的左、右两侧外缘之间的距离为0.5~3.0m。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消除离析装置的若干叶片与机架或摊铺装置连接。
所述叶片至少为两个且分为左、右两组;在水平投影面上,所述叶片下沿与车体纵向中心线之间的夹角为30°~110°;在所述叶片横截面上,所述叶片工作面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为30°~90°。
优选地,所述消除离析装置还包括与机架或摊铺装置连接的支撑架;且所述若干叶片设置在所述支撑架上;随着整机的行进,若干叶片切入再生料堆两侧的大粒骨料中。
优选地,所述消除离析装置还包括在所述支撑架上设有横向的导轨或滑槽,或一组横向排列的多个安装孔位,可改变所述叶片的横向位置;所述叶片的横向位置可手动或通过设置在所述支撑架与所述叶片之间的横向位置调整装置进行调整。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消除离析装置还包括支撑架、驱动装置和设置在支撑架上搅拌轴;所述支撑架与机架或摊铺装置连接;所述搅拌轴由驱动装置直接或通过传动装置驱动其绕自身轴线转动;且所述若干叶片固定设置在所述搅拌轴上,随着整机的行进,若干叶片旋转切入再生料堆两侧的大粒骨料中。
优选地,所述搅拌轴至少为一根且横向水平设置;所述若干叶片分为左、右两组,每组叶片分别沿所述搅拌轴的外周呈螺旋状径向设置,且左、右两组的旋向相反;所述叶片相对于所述搅拌轴的轴心线倾斜设置,所述叶片的工作面与搅拌轴的轴心线之间的夹角为30°~60°,且左、右两组叶片的倾斜方向相反。
优选地,所述搅拌轴至少为两根且竖向设置,所述至少两根搅拌轴分为左、右两组,且转动方向相反;所述若干叶片分别沿所述至少两根搅拌轴周向依次设置;在每个所述搅拌轴上,每个所述叶片的工作面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30°~90°;每个所述叶片下沿以其外端点为基点向所述搅拌轴转动方向的相反方向倾斜;所述叶片下沿与该下沿外端点与所述搅拌轴回转中心连线之间的夹角为10°~50°。
优选地,所述消除离析装置还包括在所述支撑架或所述复拌机的机架或摊铺装置上设有竖直方向的导轨或滑槽,或一组竖直方向排列的多个安装孔位,可改变所述叶片或所述支撑架的高度位置;所述叶片或所述支撑架的高度位置可手动或通过设置在所述支撑架与所述复拌机的机架或摊铺装置的高度位置调整装置进行调整。
本发明所述沥青路面就地热再生复拌机与现有技术相比,现有沥青路面就地热再生复拌机所形成再生料堆在堆放过程中,大粒骨料滚落并聚集在再生料堆底部的两侧,形成离析,由于现有沥青路面就地热再生复拌机没有消除这种离析现象的功能,因此,其摊铺装置的螺旋布料器将再生料布置在摊铺宽度后,大粒骨料不能被均匀铺开,在再生铺层上会形成两条明显的离析带,从而降低了再生路面的质量。本发明所提供的沥青路面就地热再生复拌机增设有消除离析装置,其设置在搅拌装置和摊铺装置之间,在工作状态中,随着整机的行进,所述的消除离析装置首先接触并通过再生料堆,使料堆两侧的混合料重新翻动,将离析出的大粒骨料重新拌入再生料堆;本发明所述消除离析装置的叶片下缘的离地高度小于再生混合料中最大骨料粒径的1/2,这样,可以充分地带动接近料堆最底部的大粒骨料重新与中部的再生料混合,从而彻底消除再生料堆已产生的离析;所述叶片后缘与所述摊铺装置的螺旋布料器之间的距离控制在1m以内,紧邻在消除离析装置之后的螺旋布料器进入消除离析后的再生料堆完成再生路面的摊铺,可有效规避消除离析后的再生料堆再次出现离析的现象。因此,本发明所述的沥青路面就地热再生复拌机在就地热再生一步法施工中,能够有效提高再生路面的质量。
本发明的优选方案中,所述消除离析装置的作业宽度设计为0.5~3.0m,可用于不同再生料堆宽度的施工需要,具有较好的适应性。
本发明提供了两种主动工作形式的优选方案,采用驱动装置为所述搅拌轴提供转动的动力,在两个优选方案中的搅拌轴分别采用横向布置或纵向布置方式,并在搅拌轴上固定设置有不同装配角度的叶片。当本发明所述消除离析装置通过料堆时,驱动装置驱动搅拌轴转动,带动固定在搅拌轴上的叶片将再生料堆重新搅拌,从而可靠地消除再生料堆两侧的离析现象,摊铺后的再生路面不会产生纵向离析带,可满足再生路面的质量要求。
在本发明被动工作形式的优选方案中,其叶片相对于机架或其支撑架没有相对运动,施工时随着整机的行进,叶片将再生料堆两侧底部的大粒骨料翻起并分散,彻底消除离析现象。
在本发明的另一被动工作形式的优选方案中,增设横向位置调整装置,用于调节所述叶片的横向位置,施工时可根据离析带出现的位置随时对所述叶片的横向位置进行调节,提高了本发明的适应性。
在本发明的另一优选方案中,采用高度位置调整装置调整所述叶片下缘的离地高度,施工时可随时对所述消除离析装置的工作高度进行调节,进一步提高了本发明的适应性和施工操作的灵活性。
附图说明
图1a是现有沥青路面就地热再生复拌机所形成的具有离析现象再生料堆示意图;
图1b是图1a的俯视图;
图2a是本发明所述沥青路面就地热再生复拌机的局部结构侧视图;
图2b是本发明所述沥青路面就地热再生复拌机的局部结构俯视图;
图3a是本发明所述消除离析装置的第一种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3b是图3a的A向视图;
图4a是本发明所述消除离析装置的第二种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4b是图4a的B-B剖视图;
图5a是本发明所述消除离析装置的第三种消除离析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5b是图5a的C-C剖视图;
图6a是本发明所述叶片14"的主视图;
图6b是图6b横截面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所述齿耙形叶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8a和图8b分别示出了手动调整叶片横向位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图8中:
10、10′、10"-消除离析装置;11、11′、11"-支撑架;111-导轨或滑槽;112-安装孔位;12、12′-驱动装置;13、13′-搅拌轴;14、14′、14"-叶片;141、141′-连接臂;142′、142"-叶片下沿;15、15′、15"-高度位置调整装置;16-横向位置调整装置;20-搅拌装置;30-摊铺装置;31、31′31"-螺旋布料器;40-机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具体说明本实施方式。
本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沥青路面就地热再生复拌机,主要包括由前至后依次设置的耙松装置(图中未示出)、搅拌装置20、消除离析装置10和摊铺装置30,所述消除离析装置10设置在所述搅拌装置20与摊铺装置30之间。请参见图2,其中,图2a是本发明所述沥青路面就地热再生复拌机的局部结构侧视图;图2b是本发明所述沥青路面就地热再生复拌机的局部结构俯视图。
需要说明的,本发明的发明点在于消除离析装置10的具体结构及其位置关系,为清楚起见,图2a和图2b仅示出了发明点所在的局部示意图;另外,所述耙松装置、搅拌装置、摊铺装置以及其他等主要部件的结构与现有技术相同,故在本实施例中未予赘述。
本方案中,所述消除离析装置10包括用于切入再生料堆两侧的大粒骨料中的若干叶片,随着整机的行进,所述的消除离析装置10首先接触并切入再生料堆,其叶片使再生料堆两侧的大粒骨料重新翻动,消除离析现象;叶片下缘的离地高度H小于再生混合料中最大骨料粒径的1/2,以充分地带动接近料堆最底部的大粒骨料重新与中部的再生料混合;叶片后缘与所述摊铺装置的螺旋布料器之间的距离B小于1m,以避免消除离析后的再生料堆再次出现离析的现象;所述消除离析装置沿整机的纵向中线左、右对称设置,且所述叶片的左、右两侧外缘之间的距离为0.5~3.0m,以适应不同再生料堆宽度的需要。下面将分别描述三种所述消除离析装置的具体结构及其连接关系。
请参见图3a和图3b,其中,图3a是第一种消除离析装置10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3b是图3a的A向视图。
如图所示,所述消除离析装置10包括支撑架11、驱动装置12、搅拌轴13和若干叶片14。
其中,所述支撑架11与沥青路面就地热再生复拌机的机架40连接,实际上,该支撑架11也可以与后方的摊铺装置连接(图中未示出),均可以实现本装置的可靠定位。
其中,所述搅拌轴13为一根且横向设置在支撑架11上;需要说明的是,所述搅拌轴13可以设置为多根,由前至后依次横向设置(图中未示出),以实现对再生料堆进行多级消除离析处理;所述搅拌轴13由驱动装置12驱动其绕自身轴线转动。其中,前述横向水平设置是以沥青路面就地热再生复拌机为基准定义的,即,沿沥青路面就地热再生复拌机的左右方向水平设置。
其中,所述驱动装置12可以选用电、液或气动马达,通过电、液或气动马达来实现对于搅拌轴13的转动速度和方向的控制。
其中,所述若干叶片14分别沿所述搅拌轴13的轴向依次设置,所述若干叶片14随搅拌轴13一起转动,将再生料堆两侧的大粒骨料推向料堆中部;图中所示,每个所述叶片14通过连接臂141与搅拌轴13固定连接,叶片14与搅拌轴13之间的固定连接关系不局限于采用图中所示的连接臂141来实现,实际上,任何刚性结构件均可;所述搅拌轴13转动时,所述叶片14后缘与所述摊铺装置30的螺旋布料器31之间的距离B1小于1m,这里所述的是位于后方的叶片14;所述叶片14下缘的离地高度H1小于再生混合料中最大骨料粒径的1/2,这里所述的是位于下方的叶片14;左端叶片的左侧外缘与右端叶片的右侧外缘之间的距离W1为0.5~3.0m。
进一步地,所述若干叶片14分为左、右两组,每组叶片14通过连接臂141分别沿所述搅拌轴13的外周呈螺旋状径向设置,且左、右两组的旋向相反;所述叶片14相对于所述搅拌轴13的轴心线倾斜设置,且左、右两组叶片14的倾斜方向相反。具体地,所述叶片14的工作面与搅拌轴13的轴心线之间的夹角α为30°~60°。
需要明确的是,所述叶片14向内倾斜设置或向外倾斜设置都能够达到重新翻动再生混合料堆两侧所产生的离析现象,只不过再生混合料的运动轨迹相反而已。
本方案中,由于所述叶片14沿所述搅拌轴13的外周呈螺旋状径向设置,且叶片14为倾斜设置,因此,所述叶片14的工作面处于一个螺旋线轨迹上;可以理解的是,所述叶片14的工作面与搅拌轴13的轴心线之间的夹角α即为该螺旋线的螺旋升角。
实际上,所述若干个叶片14用一个完整的螺旋叶片替代也可以可靠地实现消除离析。但是,本方案中若干叶片之间为间隔设置,每个叶片将离析大粒骨料提升至一定高度后,将会有一部分大粒骨料从叶片间隙处散落,在消除离析过程中大粒骨料的运动轨迹呈多元的状态,使得离析的大粒骨料能够充分地与再生料堆中部的骨料充分混合,故本方案为最佳方案。
另外,所述搅拌轴13的转动可以由驱动装置12直接驱动,也可以通过设置在所述驱动装置和搅拌轴之间的传动装置调整搅拌轴的转速及转向(图中未示出),用于将所述驱动装置的动力传输至搅拌轴;所述传动装置具体为齿轮传动机构或链传动机构。需要说明的是,由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根据前述方案完全可以实现驱动装置12至搅拌轴13之间驱动动力的传输,故本实施例未对传动装置部分的具体结构作更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所示,所述消除离析装置10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支撑架11与机架40或摊铺装置30之间的高度位置调整装置15,用于调整所述若干叶片14下缘的离地高度H1;可以在所述支撑架或所述复拌机的机架或摊铺装置上设有竖直方向的导轨或滑槽(图中未示出),在所述搅拌轴上设置与其相适配的滑槽或导轨(图中未示出),以实现两部件之间的相对滑动。所述高度位置调整装置15可以采用液压伸缩油缸或丝杠丝母传动机构。液压伸缩油缸或丝杠丝母传动机构的伸缩动作用于调节执行部件的工作高度,以适应不同骨料粒径的路面施工。同样需要说明的是,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根据前述内容,可以得到液压伸缩油缸或丝杠丝母传动机构的具体结构及其与本方案中的相关部件之间的连接关系,故在此不予赘述。
在工作过程中,随着沥青路面就地热再生复拌机的行进,本发明所述消除离析装置10首先通过料堆,当电、液或气动马达驱动搅拌轴13转动时,两侧的叶片14一边搅拌混合料,一边将混合料向料堆中部推挤。这样,在叶片14的作用下再生料堆重新搅拌,从而可靠地消除再生料堆两侧的离析现象,摊铺后的再生路面就不会产生纵向离析带。
请参见图4a和图4b,其中,图4a是第二种消除离析装置10′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4b是图4a的B-B剖视图。
本实施例与第一种实施例均为主动工作形式,二者的区别在于,前述实施例为卧轴式搅拌消除离析装置,本实施例为立轴式搅拌消除离析装置。
具体地,如图4a和图4b所示,本实施例所述搅拌轴13′为两根且竖向设置,两根搅拌轴13′为左、右对称设置。实际上,所述搅拌轴13′可以设置为两根以上的多根,且多根所述搅拌轴13′分为左、右两组;当然,左右两组搅拌轴13′不局限于对称设置。其中,前述竖向设置是以沥青路面就地热再生复拌机为基准定义的,即,沿沥青路面就地热再生复拌机的上下方向设置。
其中,所述若干叶片14′分别沿所述两根搅拌轴13′周向依次设置;图中所示,每个所述若干叶片14′通过连接臂141′与搅拌轴13′固定连接,同样,任何刚性结构件均可实现所述叶片14′与搅拌轴13′之间的固定连接关系;所述搅拌轴13′转动时,所述叶片14′后缘与所述摊铺装置30的螺旋布料器31′之间的距离B2小于1m,这里所述的是位于后方的叶片14′;所述叶片14′的下缘的离地高度H2小于再生混合料中最大骨料粒径的1/2,这里所述的是位于下方的叶片14′;左端叶片14′的左侧外缘与右端叶片14′的右侧外缘之间的距离W2为0.5~3.0m。
其中,如图4b所示,所述左、右两侧的搅拌轴13′的转动方向相反;在每个所述搅拌轴13′上,每个所述叶片14′的工作面与水平面之间的具有夹角β;每个所述叶片14′的下沿142′以其外端点为基点向所述搅拌轴13′转动方向的相反方向倾斜。具体地,所述叶片14′的工作面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β为30°~90°;所述叶片下沿142′与该下沿外端点与所述搅拌轴13′回转中心连线之间的夹角γ为10°~50°。
同样,所述叶片14′的工作面的倾向以及所述叶片下沿142′的倾向可以任意,只不过再生混合料的运动轨迹相反;只要满足上述要求即可达到重新翻动再生混合料堆两侧所产生的离析现象的发明目的。
特别说明的是,对于立轴式搅拌消除离析装置来说,根据不同的复拌机本体实际情况,各搅拌轴即可以采用一个驱动装置驱动,也可以分别驱动;只要满足施工时两侧的叶片将再生料堆两侧的大粒骨料向料堆中部搅拌的使用需要,均在本专利的保护范围内。
请参见图5a和图5b,其中,图5a是第三种消除离析装置10"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5b是图5a的C-C剖视图。
本实施方式与前述两种实施方式的区别在于,本实施方式所述消除离析装置10"为被动工作方式。如图5a和图5b所示,该装置包括支撑架11"和若干叶片14":所述支撑架11"与机架40连接;所述若干叶片14"设置在所述支撑架11"上;随着整机的行进,支撑架11"一起移动,若干叶片切入再生料堆两侧的大粒骨料中。
当然,所述若干叶片14"不局限于图中所示的通过支撑架11"与机架40连接,也可以通过支撑架11"与摊铺装置(图中未示出)连接,还可以直接与机架或摊铺装置连接,只要满足使用需要均在本专利的保护范围内。
其中,所述叶片14"为两个且左、右对称设置;实际上,所述两个叶片14"不局限于图中所示的对称设置。当然也可以是这样的设计,所述叶片14"为两个以上的多个且分为左、右两组,同样,左右两组叶片14"也不局限于对称设置。图中,每个所述叶片14"通过连接臂141"与支撑架11"固定连接;同样,该刚性连接关系不局限于所述连接臂141"。
其中,所述叶片14"后缘与所述摊铺装置30的螺旋布料器31"之间的距离B3小于1m,所述叶片14"下缘的离地高度H3小于再生混合料中最大骨料粒径的1/2,左端叶片14"的左侧外缘与右端叶片14"的右侧外缘之间的距离W3为0.5~3.0m。
图6a和图6b示出了一种所述叶片14"的具体结构。
在水平投影面上,所述叶片下沿142"与车体纵向中心线L之间的夹角δ为30°~110°。当夹角δ为锐角时,叶片14"将大粒骨料推向料堆中部;当夹角δ为钝角时,叶片14"将大粒骨粒推向料堆外侧,这时,只要底部大粒骨料被触动,料堆上方的料就会滑落下来与大粒骨料混合,以消除离析现象。
进一步地,如图7所示,所述叶片14"的前部为齿耙形,且所述齿耙各齿之间的间隙M小于再生混合料中最大骨料粒径的1/2。
在本发明被动工作形式的优选方案中,其叶片与支撑架之间没有相对运动,随着沥青路面就地热再生复拌机的行进,叶片将再生料堆两侧底部的大粒骨料翻起,同时,在叶片工作面的作用下再生料堆上部的骨料滑落下来与大粒骨料充分混合,从而彻底消除离析现象。
另外,为改变所述叶片14"的横向位置,在所述支撑架11"上设有横向的导轨或滑槽111,连接臂141"上设置有与其相适配的滑槽或导轨,这样,所叶片14"可沿所述支撑架11"横向滑动,此优选方案可根据现场施工的情况调整叶片14"的横向位置,确保其直接作用在离析出现的位置;进一步提高了本实施例的适应性。需要说明的是,所述叶片14"的横向位置可手动调整(如图8a所示),也可以通过设置在所述支撑架11"与所述叶片14"之间的横向位置调整装置16进行调整(如图5a所示),其中,所述横向位置调整装置16可采用液压伸缩油缸或丝杠丝母传动机构。
当然,所述连接臂141"与所述支撑架11"之间的连接关系也可以是这样的设计,请参见图8b,在所述支撑架11"上设有一组横向排列的多个安装孔位112,所述叶片14"的横向位置手动调整到位后,利用螺纹紧固件完成连接臂141"与支撑架11"之间的固定连接,从而获得不同的叶片14"工作位置。
同样,本实施例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支撑架11"与沥青路面就地热再生复拌机的机架40或摊铺装置30之间的高度位置调整装置15",用于调整所述若干叶片14"下缘的离地高度H3;所述高度位置调整装置15"可以采用液压伸缩油缸或丝杠丝母传动机构。
特别说明的是,前述三个实施例中,所述叶片与所述叶片或所述支撑架的高度位置的调整也可以采用手动调整的方式,与前述叶片横向位置的手动调整的结构大致相同,即在在所述支撑架或所述复拌机的机架或摊铺装置上设有或一组竖直方向排列的多个安装孔位(图中未示出),当叶片调整到位后采用螺纹紧固件实现其位置的固定;而不局限于如前所述的采用高度位置调整装置驱动实现,只要满足叶片高度调整的需要均在本专利的保护范围内。
综上,本发明在摊铺装置螺旋布料器的前面布置消除离析装置,施工时,该装置首先通过料堆的两侧并使料堆两侧混合料重新翻动,带动再生料堆两侧的大粒骨料重新搅拌到料堆中;摊铺装置螺旋布料器随后进入料堆进行布料;对于接近料堆最底部的大粒骨料,可以通过调节消除离析装置的离地高度来适应不同路面的再生施工要求,以提高再生路面质量。
本实施例中所述消除离析装置不仅适用于沥青路面就地热再生复拌机,它还适用于普通的摊铺机中,只要将其设置在摊铺机的摊铺装置前,即可消除摊铺材料在进入摊铺装置前存在的离析现象。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沥青路面就地热再生复拌机.pdf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沥青路面就地热再生复拌机.pdf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沥青路面就地热再生复拌机.pdf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沥青路面就地热再生复拌机.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沥青路面就地热再生复拌机.pdf(27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公开一种沥青路面就地热再生复拌机,其在搅拌装置和摊铺装置之间设置有包括若干叶片的消除离析装置,随着整机的行进,消除离析装置首先通过再生料堆并翻动料堆两侧的混合料;叶片下缘的离地高度小于再生混合料中最大骨料粒径的1/2,以充分地带动再生料堆最底部的大粒骨料;叶片后缘与所述摊铺装置之间的距离小于1m,紧邻在消除离析装置之后的摊铺装置螺旋布料器进入已消除离析的再生料堆,可有效规避消除离析后的再生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固定建筑物 > 道路、铁路或桥梁的建筑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