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一种口服药物,特别是适用于婴幼儿服用的中药制剂。 最近,儿科、产科专家研究结果表明,出生一周内无症状的黄疸婴儿,不能再被笼统地看作是正常生理现象,其中1/4婴儿的血胆红素水平高于正常平均蜂值,应该引起注意,以便及时发现和治疗,否则,可能会损害新生儿的神经系统,并致智力低下,学习困难,语言和思维障碍等后遗症。在民间,新生儿降生后即服用钩藤茶,用于治疗和预防新生儿胎毒,婴幼儿黄疸等症。但这种民间验方味较苦,均以中药汤剂灌喂给婴幼儿吃,且剂量也不准确,婴幼儿吃起来极为不便,由于是汤剂,没有经过提取有效成份,因而药物中的杂质亦无法去除,这对婴幼儿时期的机体和功能均脆弱,对疾病抵抗力差的情况下是不利的。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煎成汤剂的种种不足,在民间验方基础上,精心筛选,合理加减,严谨处方,用现代科学的中草药提取方法将中草药的杂质去除,并使精制的药液更趋于稳定,添加了有利于小儿服用的蜂蜜,剂量准确,服用方便。
本发明的目的采用以下配方来达到(按重量份):
钩藤150 蝉蜕150 槟榔150 炒枳壳150 炒乌药150
广木香150 黄连100 蜂蜜180 苯甲酸0.1~0.25%
制取本发明的药物的制备工艺为:
a.称重配料。将原料按下列配方重量份配比称取:
钩藤150 蝉蜕150 槟榔150 炒枳壳150
炒乌药150 广木香150 黄连100
b.水煮提取并浓缩。将已称量的七味药加水煎煮二次,第一次2小时,第二次1.5小时,合并煎液,过滤,滤液浓缩至400毫升,放置;
c.乙醇沉淀杂质。在浓缩液中加入乙醇,使含醇量达70%,搅匀,静置48小时,使杂质沉淀,回收乙醇,将提取的药液滤过;
d.加蜂蜜和防腐剂。将上述滤过的药液加18%地蜂蜜,苯甲酸0.1%,蒸馏水加至1000毫升,搅匀,再次滤过,灌装,每支10ml,口服,每次5-10ml,每日2次即得。
制备工艺说明:
1.本品为参照中药汤剂的煎煮方法进行提取。
2.加乙醇的目的是根据中药化学的提取方法,用醇沉淀杂质。
3.加蜂蜜的目的在于使本品带甜味,以利小儿服用。
4.为保持产品的稳定性,药液的PH值应控制在4.5-5.5之间。
5、苯甲酸为防腐剂。
现结合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发明:
实施例:
a.将原料按下列配方进行称重计量:
钩藤150g 蝉蜕150g 槟榔150g 炒枳壳150g
炒乌药150g 广木香150g 黄连100g 蜂蜜180g 苯甲酸0.1~0.25%
共制成1000毫升
b.除蜂蜜,苯甲酸外将以上七味药加水煎煮二次,第一次2小时,第二次1.5小时;合并煎液,过滤,滤液浓缩至约400毫升,放置。
c.在浓缩液中加乙醇,使含醇量达70%,搅匀,静置48小时,使杂质沉淀回收乙醇,将提取的药液再次滤过。
d.将上述溶液加18%的蜂蜜。苯甲酸0.1%,蒸馏水加至1000毫升,搅匀,滤过,灌装,每支10ml,口服,每次5-10ml,每日2次。
钩藤茶是根据民间习用验方研制的新中药口服液,该口服液具有疏风散热,解毒镇惊之功能,主治新生儿胎毒、婴幼儿黄疸、吐乳、发热、热痢、腹痛腹胀、风湿热毒病因引起的高热抽搐。根据其功能与主治对制剂进行了药效学研究,现将实验结果报告附于后。
药物:钩藤茶口服液,该口服液每10毫升含钩藤1.5g,蝉蜕1.5g,槟榔1.5g,枳壳1.5g,广木香1.5g,黄连1g,乌药1.5g。
八宝惊内散,小儿腹泻宁,丽珠得乐,氨基脲等均为市售品。
一、对氨基脲所致小鼠惊厥的对抗作用。
取小白鼠40只,雌雄各半,体重17-21g,按体重随机均分为四组:每组10只(以下两组试验老鼠数目和体重均相同)。
1、生理盐水组:给等容量生理盐水。
2、钩藤茶大剂量组:给钩藤茶80ml/kg。
3、钩藤茶小剂量组:给钩藤茶40ml/kg。
4、八宝惊风散组:给八宝惊风散0.104g/kg。
按以上剂量连续灌胃给药3天,末次给药后40分钟,腹腔注射氨基脲200mg/kg,立即观察2小时,记录小鼠开始出现惊厥的时间和惊厥发生率。结果见表1
表1 钩藤茶对氨基脲所致小鼠惊厥的影响 X±SD n=10
组别 剂量 开始出现惊厥的时间 惊厥发生率
(ml/kg) (min) %
生理盐水 56.7±5.4 100
钩藤茶I 80 71.6±14.2**100
钩藤茶II 40 66.7±13.4*100
八宝惊风散0.0104g/kg 67.5±14.7*100
与生理盐水组比较:*P<0.05**P<0.01
从表1可以看出,钩藤茶80ml/kg,40ml/kg及八宝惊风散0.104g/kg均使小鼠开始出现惊厥的时间后延,但均未能减少小鼠惊厥发生率,表明钩藤茶与八宝惊风散的作用相似,对氨基脲所致小鼠惊厥有一定的对抗作用。
二、对小鼠自发活动的影响
表2 钩藤茶对小鼠自发活动的影响 X±SD n=10
组别 剂量 自发活动次数 自发活动抑制率
(ml/kg) (次) (%)
生理盐水 等容量生理盐水 333.9±128.8
钩藤茶I 80 161.6±67.3**51.6
钩藤茶II 40 174.7±51.7**47.7
八宝惊风散 0.104g/kg 189.4±103.4*43.3
与生理盐水组比较:*P<0.03**P<0.01
从表2可以看出,给予钩藤茶80ml/kg,40ml/kg,均使小鼠自发活动次数明显减少,剂量增大,其抑制率变增大,表明钩藤茶有明显的镇静作用。
三、对小鼠肠道推进运动的影响 X±SD n=10
组别 剂量 肠道推进率
(ml/kg) (%)
生理盐水 等容量生理盐水 54.4±8.2
钩藤茶I 80 44.5±7.9*
钩藤茶II 40 48.1±6.0
小儿腹泻宁 26.7 41.8±8.8*
与生理盐水组比较:*P<0.05**P<0.01
从表3可以看出,高剂量(80ml/kg)钩藤茶可使小鼠肠道推进率降低,低剂量(40ml/kg)钩藤茶则对小鼠肠道运动的抑制作用不明显。给予小儿腹泻宁26.7ml/kg,可使小鼠肠道推进率明显降低,该药亦具有抑制小鼠肠道推进率运动的作用。
四、对大鼠胃液分泌量、酸度和胃蛋白酶活性的影响。
取大鼠32只,雌雄各半,体重199±22g,按大鼠体重随机分为四组:每组8只。
表4 钩藤茶对胃液分泌量、胃酸及胃蛋白酶活性的影响 X±SD n=8
组别 剂量 胃液分泌量 游离盐酸酸度 总酸酸度 胃蛋白酶活性
(ml/kg) (ml/kg·h) (mEq/L) (mEg/L) (u/ml)
生理盐水 2.85±1.18 56.3±17.0 103.8±20.0 103.5±52.2
钩藤茶I 80 4.33±0.93*66.5±27.2 115.0±22.0 179.1±57.1*
钩藤茶II 40 4.00±1.09 57.5±13.9 110.0±27.6 188.8±73.9*
与生理盐水组比较:*P<0.05**P<0.01
从表4可以看出,钩藤茶均可使胃蛋白酶活性增强(80ml/kg、40ml/kg剂量组)。同时使胃液分泌量增加(80ml/kg剂量组)对游离盐酸和总酸酸度无明显影响。
五、体外抑菌试验
采用试管稀释法,在无菌条件下,将钩藤茶连续二倍稀释,然后分别接种适量菌液,经37℃培养18小时后进行观察并判断结果。结果见表5
表5 钩藤茶在体外对细菌的抑制作用
钩藤茶的稀释倍数
菌种
原液 1/2 1/4 1/8 1/16 1/32 1/64 1/128 1/256
大肠杆菌 - + + + + + + + +
甲型付伤寒杆菌 - - - - - - + + +
福氏痢疾杆菌 - - - - + + + + +
鲍氏痢疾杆菌 - - - - + + + + +
“-”表示无细菌生长,“+”表示有细菌生长
从表5可以看出,钩藤茶的最低的抑菌浓度(MIC)为大肠杆菌1∶1,甲型付伤寒杆菌1∶32,福氏痢疾杆菌1∶8,鲍氏痢疾杆菌1∶8。表明钩藤茶对肠道致病菌有一定的抑菌作用。
上述实验结果表明,钩藤茶能够明显减少小鼠自发活动的次数,延长小鼠开始出现惊厥的时间,表明该药具有一定的镇静、镇惊作用。该药可增加大鼠胃液分泌量,提高胃蛋白酶的活性,表明该药能提高机体的消化功能,有利于消化不良的治疗。该药在体外对甲型付伤寒杆菌、福氏痢疾杆菌、鲍氏痢疾杆菌等肠道致病菌有一定的抑制作用,有得于热痢、湿热泻的治疗,该药对小鼠肠道推进运动有一定的抑制作用,这亦有利于小儿腹痛的治疗。
对钩藤茶进行急性毒性试验结果表明:七天内动物无死亡,钩藤茶对小鼠的最大耐受量在260ml/kg以上。按体重计算,此剂量相当于成人一日拟用量的200倍(小儿一日拟用量为20ml左右),成人一日用量为80ml,按体重计算,成人用量为80ml/60kg,即1.3mk/kg)。
采取低温、室温考察,对钩藤茶进行了稳定性试验,结果表明,在室温条件下放置6个月,37-40℃,相对湿度75%的条件下放置3个月后,其性状鉴别,相对密度、PH值、卫生学检查等各项目均无变化,说明其质量稳定,参照FDA的规定,该制剂贮存期可定为二年。附室温考察法表。
表1 (批号:921128)
时间 色泽 澄清度 PH值 相对密度 鉴别 卫生学检查
0月 黄棕色 澄清 5.12 1.06 呈正反应 符合规定
2个月 ± ± 5.12 1.06 呈正反应 符合规定
4个月 ± ± 5.14 1.07 呈正反应 符合规定
6个月 ± ± 5.14 1.08 呈正反应 符合规定
表2(批号:921129)
时间 色泽 澄清度 PH值 相对密度 鉴别 卫生学检查
0月 黄棕色 澄清 5.31 1.08 呈正反应 符合规定
2个月 ± ± 5.32 1.08 呈正反应 符合规定
4个月 ± ± 5.32 1.09 呈正反应 符合规定
6个月 ± ± 5.32 1.10 呈正反应 符合规定
表3(批号:921127)
时间 色泽 澄清度 PH值 相对密度 鉴别 卫生学检查
0月 黄棕色 澄清 4.92 1.10 呈正反应 符合规定
2个月 ± ± 4.93 1.10 呈正反应 符合规定
4个月 ± ± 4.94 1.11 呈正反应 符合规定
6个月 ± ± 4.94 1.11 呈正反应 符合规定
钩藤茶的用法与用量:口服,每次5-10ml,每日2次,或遵医嘱。
方中钩藤、蝉蜕甘寒、能疏风、散热、止痉、为君药;木香、槟榔、乌药、辛、苦、温,能降、能通、能散,利水化湿,行气止痛;黄连苦寒,清热解毒,泻心火,为清胃肠湿热之要药,共为臣药;枳壳破气散结为佐使药,本方苦寒辛温并用,熔精、降、散、通为一炉,故疗效显著,实为小儿治病良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