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在未硬化的屋面瓦中形成挡水的装置和方法.pdf

上传人:00062****4422 文档编号:281987 上传时间:2018-02-07 格式:PDF 页数:22 大小:1.0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0680007312.9

申请日:

2006.03.07

公开号:

CN101137473A

公开日:

2008.03.05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公开

IPC分类号:

B28B11/08; E04D1/36; E04D1/04

主分类号:

B28B11/08

申请人:

拉法奇屋面材料技术中心有限公司

发明人:

彼得·斯罗司特里克; 冈特·韦斯

地址:

德国上乌瑟尔

优先权:

2005.3.9 DE 102005011201.3

专利代理机构: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代理人:

马 洪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涉及用于在未固化的屋面瓦上形成挡水的装置和方法。本发明的装置包括带有凹进部的模制件以及模具。模制件设置在屋面瓦坯的端部上方,于是借助于模具向上挤压屋面瓦坯的全部或部分后边缘。然后干燥屋面瓦坯。

权利要求书

1.  用于在未硬化的屋面瓦中形成挡水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a)带有凹进部(9)的成形件(3),设置在屋面瓦(1)的一端的上方;
b)冲头(4),设置成与所述屋面瓦(1)的前表面(8)相对并可平行于所述屋面瓦(1)的表面移动。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冲头(4)具有倾斜的前端(6)。

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成形件(3)的所述凹进部(9)具有L型的横截面,所述L的各肢彼此邻接的角部是弄圆的。

4.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冲头(4)的所述倾斜的前表面(6)形成楔子。

5.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冲头(4)借助于可枢转的杆臂(16)来水平移位。

6.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冲头(4)与借助于活塞(14)引导的保持件(5)连接。

7.
  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14)支承在间隔开的两个套筒(13、15)中。

8.
  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可枢转的杆臂(16)与另一杆臂(17)连接并与之形成钝角,所述两杆臂(16、17)之间的连接部支承在枢轴承(20)上。

9.
  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另一杆臂(17)的自由端设有接触在凸轮(21)的底侧上的滚子(19)。

10.
  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轮(21)的底侧具有向下指向的凸出弯曲形状。

11.
  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轮(21)能借助于压缩空气缸(22)在垂直方向上移动。

12.
  如权利要求1和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成形件(3)固定在其上设置所述套筒(13、15)的板(12)的下侧上。

13.
  如权利要求12和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板(12)具有开口(23),穿过该开口(23)引导所述保持件(5)和所述杆臂(16)。

14.
  如前述权利要求中一项或多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成形件(3)、所述板(12)、所述冲头(4)、所述杆臂(16、17)、所述活塞(14)以及所述套筒(13、15)是小车(39)的组成零件,所述小车(39)能与所述屋面瓦(1)一起水平移动。

15.
  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有几辆小车(40至42;69至74)能在环形路径(45)中相继地移动。

16.
  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环形路径(45)之前设有进给传送器(50),在所述环形路径(45)之后设有移去传送器(56)。

17.
  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个小车(40至42;69至74)都设有板(49),所述板(49)的前边缘(31,52)用于移动屋面瓦坯件(1),而所述板(49)的后边缘(32,51)用作止动件。

18.
  屋面瓦,其特征在于,它在至少一端具有向上指向的挡水(136、137),所述挡水至少在所述屋面瓦(1)的水道的区域上延伸。

19.
  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屋面瓦,其特征在于,所述屋面瓦(130)的端部以其整个厚度向上并形成挡水(140,141)。

20.
  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屋面瓦,其特征在于,仅所述屋面瓦(131)的端部的一部分向上并形成挡水(136、137)。

21.
  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屋面瓦,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水(136、137)在其头端边缘的整个长度上延伸。

22.
  用于在还没有硬化的屋面瓦上形成挡水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以下步骤:
a)在屋面瓦(1)的一端的上方设置带有凹进部(9)的成形件(3);
b)将冲头(4)压抵在所述屋面瓦(1)的前表面(8)上,以将所述屋面瓦的部分挤压入所述成形件(3)的所述凹进部(9)中。

23.
  如权利要求2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冲头(4)具有倾斜的前表面(6),并通过其形成的尖端(7)压抵在所述屋面瓦(1)的前表面(8)上。

24.
  如权利要求22至23中一项所述的在还没有硬化的屋面瓦上形成挡水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以下步骤:
a)借助于运输装置(50)将来自屋面瓦机器且其上带有屋面瓦坯件(1)的下模半件(2)供应到成形工位(40至43、45);
b)从第一运输装置(50)取出各一个下模半件(2,55)并将其移入加工位置,所述屋面瓦坯件(1)以其表面被挤压到成形件(3)上;
c)用于形成挡水(11)的所述屋面瓦坯件(1)的材料由进行逆向运动的冲头(4)顶压;
d)将带有已加工的所述屋面瓦坯件(1)的所述下模半件(2)供应到第二运输装置(56)并将其运走。

25.
  如权利要求22至23中一项所述的在还没有硬化的屋面瓦上形成挡水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以下步骤:
a)借助于进给传送器(50)将来自屋面瓦机器且其上带有屋面瓦坯件(46、47、48)的下模半件(53、54、55)供应到成形工位(40至43、45);
b)由第一小车(42)的滑动件(52)将所供应的下模半件(53)按压到第二小车(43)的止动件(51)上;
c)沿着凸轮(21)引导所述第一小车(42),且使所述冲头(42)借助于杆件机构(16、17)将挡水(11)形成到所述屋面瓦坯件(47)上;以及
d)然后移开所述止动件(51)并由所述滑动件(52)将所述下模半件(53)推到移去传送器(56)上。

26.
  如权利要求25所述的在还没有硬化的屋面瓦上形成挡水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进给传送器(50)将带有下模半件(55)的所述屋面瓦坯件(46)推到托盘(44)上,并且借助于小车(42)的滑动件(52)进一步推动所述下模半件。

27.
  如权利要求25至26中一项所述的在还没有硬化的屋面瓦上形成挡水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下模半件(53)转换到所述移去传送器(56)上的过程中所述移去传送器(56)的传送速度最初低于所述小车(40至43)的循环速度,并且在所述滑动件(52)从所述下模半件(53)脱开的过程中所述移去传送器(56)的速度高于所述小车(40至43)的循环速度。

28.
  如权利要求22至26中一项所述的在还没有硬化的屋面瓦上形成挡水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每一时刻在两相继的下模半件(53、55)之间都产生距离(f),从而下模半件(55)进入加工位置的转换、挡水(11)的形成以及下模半件(53)至移去路径(56)的重新插入不会受到相继的下模半件(55)的妨碍。

29.
  如权利要求22至28所述的在还没有硬化的屋面瓦上形成挡水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成形工位(40至43、45)的传送速度大于所述进给传送装置(50)的传送速度。

30.
  用于在还没有硬化的屋面瓦上形成挡水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由抬升平台(34)通过相对运输装置(57)的传送路径垂直执行的抬升移动来将带有屋面瓦坯件(1)的下模半件(2)移动到加工位置。

31.
  如权利要求30所述的在还没有硬化的屋面瓦上形成挡水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初始地设置在所述运输装置(57)下方的所述抬升平台(34)引入所述运输装置的传送路径,以使进入的下模半件(2)通过与所述抬升平台(34)的支承表面接触而通过摩擦来减速。

32.
  如权利要求30至31所述的在还没有硬化的屋面瓦上形成挡水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模半件(2)由压缩空气缸推抵在止动件(35)上,随后定位在所述抬升平台(34)上。

33.
  如权利要求30至32中一项所述的在还没有硬化的屋面瓦上形成挡水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屋面瓦坯件(1)的加工过程中将下模半件(2)供应到成形工位(36、34、3、4)上。

说明书

用于在未硬化的屋面瓦中形成挡水的装置和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根据权利要求1的前序部分的装置以及根据权利要求22和30的前序部分的方法。
背景技术
在采用挤压模制工艺的混凝土屋面瓦生产过程中,在邻接等长模具的底部半件且以恒定速度传送的传动线上以环形带的形式施加未凝固的混凝土层。该带通过模制工具在顶侧根据通常用于混凝土屋面瓦的表面轮廓来形成。随后,在切断工位借助于形成为刀片的切割工具在底模半件的各端处切断连续施加的未凝固混凝土层,以使各底模半件载有单个模制件,这里即模制的未完成的混凝土屋面瓦。模制的混凝土屋面瓦接着在仍留在其底模半件上的同时在干燥室中硬化,并随后覆涂上表面涂层。在DE 35 22 846 A1和AT 400 120 B中描述了生产这样的混凝土屋面瓦的方法和装置。
为了在用上述类型的混凝土屋面瓦覆盖屋顶时获得足够驱挡雨水的不渗透性,需要在屋脊一屋檐线上交叠混凝土屋面瓦。交叠的具体长度这里取决于具体的屋顶斜度,即,当屋顶斜度很陡时,可以比屋顶斜度较小的情况交叠得少一些。
在斜度小于22°的屋顶,其中特别是非居住用途的商用建筑中采用这些混凝土屋面瓦时,会产生问题。因为,在这种情况下需要很长的交叠长度,在屋脊与屋檐之间必须放置大量平行的屋面瓦排。对屋面瓦的大量需求以及准备适于屋面瓦排的数量的挂瓦条结构相当大地增加了材料和作业方面的花费。因此,商业建筑通常用较为廉价和轻质的屋面材料,诸如金属板或纤维混凝土板来覆盖。
为了能在这些建筑中仍然采用混凝土屋面瓦而不会招致缺点,人们已提出了这样一种变化形式,即在混凝土屋面瓦的顶侧上它们的头端边缘附近设置挡水,这样的挡水可以防止雨水的进入。以这样的方式,可以避免昂贵的材料和作业方面的花费。
DE 18 12 456 A1和DE 25 08 551 A1揭示了适于在放置在模具的下半件上的屋面瓦坯件上形成挡水的方法和装置。在两个方法中,首先从独立提供的未凝固混凝土中形成挡水,然后再将该挡水按压到屋面瓦坯件顶侧上头端边缘附近。
此外,已知用于生产具有在一端横向延伸的凸部的屋面瓦的装置(GB 707172,图13至15,以及GB 664 101 A,图3至7)。
发明内容
本发明解决提供用于生产包括挡水的混凝土屋面瓦的方法和装置的问题,本发明的方法和装置适于相当高的生产循环数量,且同时保证提高挡水的功能性并使其功能性很耐久。
该问题根据权利要求1、18、22或30的特征部分来解决。
本发明因此涉及一种用于在还没有凝固的屋面瓦坯件上形成挡水的装置和方法。该装置包括带有凹进部以及冲头的模制本体。模制本体设置在模制的未完成的屋面瓦端部的上方。随后,用冲头整体地或部分地向上挤压模制的未完成的屋面瓦的后边缘。接着,干燥模制的未完成的屋面瓦。
本发明所实现的优点特别是在于,与从现有技术中已知的解决方法相比,不采用独立的未凝固混凝土,从而挡水和混凝土屋面瓦之间没有倾向于形成裂缝的接合部。
此外,可在生产线上在多个屋面瓦上连续地以传统的生产速度形成挡水。
附图说明
在附图中描绘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并将在下文详细地描述它们。在各附图中:
图1在加工之前的模制的未完成的屋面瓦以及加工工具,
图2在加工过程中的根据图1的模制的未完成的屋面瓦以及加工工具,
图3用于形成模制的未完成的屋面瓦的挡水的装置,
图4a处于第一位置的用于要加工的屋面瓦的第一运输装置,
图4b处于第二位置的用于要加工的屋面瓦的第一运输装置,
图5用于要加工的若干屋面瓦的第二运输装置,
图6从用于形成挡水的装置一侧所见的全貌图,所述装置设置在载架上,
图7从图6所示的装置上方所见的局部视图,
图8根据图7的局部视图,不过是从左侧而非右侧所见的图,
图9在使用根据本发明的装置形成挡水的过程中的屋面瓦布置,
图10具有不同挡水的两屋面瓦。
具体实施方式
图1示出了根据AT 400 120 B中所描述的方法生产出的模制的未完成的屋面瓦1。该模制的未完成的屋面瓦1将被设置挡水,这在结合入屋面瓦生产循环中的成形工位中完成,所述生产循环接着屋面瓦机器。模制的未完成的屋面瓦1位于用作载架的下模半件2上。在模制的未完成的屋面瓦1的右端上方设置成形件3,该成形件与冲头4相对。冲头4由保持件5保持。图中没有示出保持件5的固定方式。
模制的未完成的屋面瓦1还没有被卷边但是可加工的,即构成它的材料仍是可模塑。作为屋面瓦的材料,较佳的是采用混凝土。这样的模制的未完成的屋面瓦也被称作屋面瓦坯件。
当具有倾斜前端6的冲头4朝向屋面瓦坯件移动时,其尖端7与屋面瓦坯件1的前表面8的一点接触。如果冲头4进一步向左移动,它就将屋面瓦坯件1的前部区域的上部向上抬起,并将其压入成形件3的凹进部9。
图2示出在加工过程结束时的冲头4的位置。显然,屋面瓦坯件1的右端已分成两个子部分10、11,其中子部分11形成挡水。在去除成形件3和冲头4之后,就获得了带有挡水11的完整的屋面瓦坯件1,现在只需待其硬化即可。
实际上,结合图1和2所述的方法就它不是一个静态方法而言要更加复杂,也就是说,屋面瓦坯件1不是静止不动的,而是在加工过程中以相当高的速度从右向左地移动。工具3和4实际上必需追随着移动的屋面瓦坯件。
图3以剖视方式示出在屋面瓦坯件1的运输过程中可以生产出带有挡水11的屋面瓦坯件1的装置。该装置在下文被称作小车39。在这里屋面瓦坯件1、模具的下半件2、成形件3、冲头4以及保持件5同样是很清楚的。成形件3与板12连接,该板在其顶侧联接于套筒13,水平活塞14可通过该套筒13来引导。板12具有大致中心定位的开口23,并且板12在其右侧26具有另一套筒15,活塞14可通过该套筒15来引导。保持件5固定地连接于该活塞14,从而活塞14的水平移动也致使保持件5的水平移动以及相反。
绕活塞14的右端卷绕有螺旋弹簧38,该弹簧38抵靠套筒15上,并向右按压活塞14。因此,活塞14仅在抵抗弹簧38的力时才能向左移动。
在保持件5的右侧设有杆件,该杆件具有形成钝角的两杆臂16、17。在这些杆臂的各端部设有滚子18、19,而两杆臂16、17的连接部位支靠在枢轴承20上。滚子18接触在保持件5上。而滚子19接触在静止凸轮21的底侧上。
冲头4、成形件3以及杆臂16、17借助于传送带或带齿带从右向左移动。在加工过程中,带子的速度对应于屋面瓦坯件1的从右向左移动的速度。当滚子19到达静止凸轮21的向下呈凸出弧形的中心区域99时,滚子19被向下按压。
于是,两杆臂16、17绕枢轴承20顺时针转动,请比较箭头25,从而滚子18向左推动保持件5。该保持件5又使与之固定的冲头4向左移动,如上文已描述的,该冲头将屋面瓦坯件1的材料挤压入成形件3的凹进部9。活塞14在这里抵抗弹簧38的力也向左转移。在一段时间之后,滚子19再次到达凸轮21的不呈弧形的部位,从而将冲头4拉回。由绕活塞14的右端引导的弹簧38加速冲头的拉回。
此时可借助另一小车(在图3中未示出)来加工下一屋面瓦坯件27。第二屋面瓦坯件27的加工以与结合屋面瓦坯件1的所述的相同方式进行。下模半件2、28是设置在传送带29上的下模半件,它们可沿箭头30的方向移动。标号31、32标示由位于冲头4之后的板49的边缘形成的止动件。在冲头4之前设有另一板,在图3中不可见。
凸轮21在左侧绕销58可旋转地支承,并在右侧与压缩空气缸22连接,该压缩空气缸22将凸轮21保持在水平位置。如果在屋面瓦坯件1的变形过程中,例如因为屋面瓦坯件1的长度由于有限的完成成形而稍微会有变化以及相应地更加未凝固水泥必定会变形,而产生太大量的阻力,则作用在凸轮21上的力会克服压缩空气缸22的力,从而使凸轮21可向上逃移以卸除荷载。同样可行的是,如果将冲头4和凹进部9制作得较大,则可翻转屋面瓦坯件l的整个端部10、11而不仅仅是子部分11。
图4a和4b示出可将带有其下模半件2的屋面瓦坯件1移动到工作位置的运输装置的原理。该运输装置与图3中所示的运输原理不同。在该配置中,屋面瓦坯件1和下模半件2位于载架(未示出)上,由两平行的传送线使该载架从右向左移动。
在图4a和4b中,仅可清楚看见一条传送线路57。借助于抬升平台34,屋面瓦坯件1可以与下模半件2一起被向上抬升到工作位置,所述抬升平台34包括止动件35并与压缩空气缸36连接。在加工过程中抬升平台34在两传送线路57之间移动。当屋面瓦坯件1的表面邻接成形件3时,就到达了工作位置。
由于抬升平台34在到达下模半件2的过程中是上升的,因而下模半件2在从传送线路57转换到抬升平台34的过程中被与抬升平台的摩擦减速。在未示出的压缩空气缸的帮助下,下模半件2移动到止动件35。在该位置,如图4b所示,借助于冲头4和成形件3以已描述的方式对屋面瓦坯件1进行加工。
在屋面瓦坯件1已设置了挡水11之后,再次借助于抬升平台34将其存放在运输装置上,并向左运输其。此时就可利用同一装置加工来自右侧的下一屋面瓦坯件。
如果生产较少量的屋面瓦,例如每分钟15片混凝土屋面瓦,则图4a和4b中所描述的用于形成挡水的方法是尤为合适的。
由于对于相继输送的所有屋面瓦坯件使用同一加工装置,因而只有当前一屋面瓦坯件的加工完成之后才能进行新的屋面瓦坯件的加工。将下模半件2供应到成形工位40至43、闭合路径45因此在屋面瓦坯件1的加工过程中通常是中断的。不过,如果两个屋面瓦坯件1之间的距离大到刚刚加工的屋面瓦坯件完成并可在下一屋面瓦坯件到达之前被存放掉,则可无需中断。
在屋面瓦坯件1的加工过程中,冲头4和成形件3不与传送线路57一起向左移动,即它们设置成是静止不动的。
在图5的示意图中示出了根据图3所示原理的用于形成挡水的方法,采用该方法可以实现多至每分钟120片混凝土屋面瓦的制造循环。图5表示包含若干个图3所示的小车39的装置的侧视图。这些小车在图5中标示为40至43。
各一个成形件3-3″′固定在这些小车40至43之一上,各一个冲头4-4″′可动地设置在这些小车40至43之一上,这些小车在闭合路径45上顺时针方向地移动并由带齿带来驱动。为了吸收成形出屋面瓦坯件47所产生的力,位于载架44上的下模半件53通过第一载架43的止动件51和第二从动载架42的滑动件52被引导和附加地固定。止动件51和滑动件52这里由板49、49′、49″、49″′的后边缘和前边缘来实现,小车40至43各包括一个所述板。
由于为了在屋面瓦坯件47上成形出挡水需要一定长度的时间,若干小车40至43必须在闭合路径45上可用于加工更多的屋面瓦46、48,并且在成形过程中必须平行于载架44引导它们。参见图5,不通过上小车40、41而仅通过各自在下部区域移动的小车42、43来进行加工。
为了防止设置在小车40至43上的成形件3-3″′和屋面瓦坯件1自身之间的任何相对移动,特定的加工小车,例如42,借助于具有结合的定中心的滑动件52在传送装置中进行进一步的运输。如果例如进给传送器装置50在载架44仍处于小车41的位置上时将屋面瓦坯件46推到载架44上,则这样的移位就在屋面瓦46与进给传送器装置之间不再接触时终止。此时,带有滑动件52的小车42抵靠屋面瓦坯件46或其下模半件55的右端进行驱动,并向左推动下模半件55直至小车43的止动件51。
小车40至43之一的各板49、49′、49″、49″′上设置一个止动件51和一个滑动件52。
在闭合路径45上的小车40至43彼此连接成在小车43的止动件51与小车42的滑动件52之间的距离d对应于带有下模半件53的屋面瓦坯件47的长度d。
带齿带和小车40至43通过铰节59(图8)彼此连接,以使小车,例如小车42,在接受期间可根据带有下模半件52的屋面瓦坯件47而矫直自身,并将成形件3″放置的其上所希望的位置。
在加工之后,将屋面瓦坯件47供应到移去传送器56,并将其作为屋面瓦坯件48进一步进行运输。移去传送器56和进给传送器50结合在一个屋面瓦生产循环中,该生产循环中还设置了AT 400 120 B的图1所揭示的屋面瓦机器。
进给传送器50的传送速度设置成在屋面瓦46、47之间形成间隙f,该间隙的长度大于同一小车42的同一板49″的止动件51与滑动件52之间的距离。
小车40至43以比一个加工循环所需的速度高的循环速度进行驱动。加工循环这里被理解为每分钟加工的屋面瓦坯件的数量。从而,供应的屋面瓦坯件的数量不会大于可加工的屋面瓦坯件的数量。
通过减小小车40至43的循环速度,就可以使带有下模半件55的混凝土屋面瓦46赶上(einholen)小车42的止动件51。速度的减小量取决于带有下模半件55、53的混凝土屋面瓦46、47之间的间隙f。在带有下模半件55的屋面瓦坯件46赶上小车42的止动件51之后,再次提高小车40至43的循环速度。如前所述,下一小车将推动屋面瓦坯件进一步移动。通过合适的速度序列,可实现从图5所示的装置的加工循环至AT 400 120 B的根据图1混凝土屋面瓦机器的加工循环的匹配。在成形出挡水之后,将带有下模半件53的混凝土屋面瓦47推动到移去传送器56上。移去传送器56的传送速度稍微低于小车40至43的循环速度。仅当成形件3″已离开带有下模半件53的屋面瓦坯件47之后,移去传送器56的速度才提高,并且抽出带有下模半件54的混凝土屋面瓦48。
因此,首先来自屋面瓦机器的其上放置屋面瓦坯件46、47、48的下模半件53、54、55借助于进给传送器50供应到形成工位40至43、45。于是,由第一小车42的滑动件52将供应的下模半件53推压到第二小车43的止动件51上。小车42在该运动过程中随后被引导经过凸轮21,并借助于杆机构16、17而由冲头4在屋面瓦坯件47上形成挡水。止动件51随后离开下模半件53,并由滑动件52将下模半件53推动到移去传送器56上。
图6以示意性立体图再次更详细地示出根据图5的装置,该装置在图5中仅是原理性地示出的。
根据图6的装置60包括支承框架,该支承框架包括若干垂直和水平的支杆61至67,其上设置带有总共六个小车69至74的运输装置68。这些小车69至74借助于带齿带75围绕运输装置68移动。对小车69至74的引导经由轮子76至82来进行,这些轮子又在引导网带(Führungsstegen)83、84上运行,所述引导网带设置在运输装置68内部和外部。此外,可清楚地看见与轮子79、80相对的弹簧85、86,它们与杆87、88、89连接。这些弹簧85、86用于总是将轮子79、80紧紧地按压在轮子引导装置上,特别是当轮子79、80处于轮子引导装置的曲线区域时更是如此,在这样的曲线区域中轮子彼此之间的距离与直线区域中不同。
根据图5的用于屋面瓦的进给传送器装置50的一部分通过水平支杆90、91、92来表示。在进给传送器装置的上边缘处设置光学传感器93、94、95,它们检测从右侧到达的屋面瓦的开头和结束,并影响某些过程的开关切换。例如,传感器93监测两屋面瓦坯件之间的间隙,而传感器94则用于实现同步。传感器95用于切换图6所示设备的开和关。
图7示出根据图6的小车73的图,特别是从左至右地看。与图3相比,小车73由于在顶侧而处于非加工位置,因而转动约180度。显然,与图6所见的带齿带75相对的是第二带齿带96。
位于杆臂16和17上的滚子18和19设置在两个套筒15和97之间,在所述套筒中引导活塞14和98。围绕从套筒15和97突伸的端部设有弹簧38、100,它们在杆臂16、17已完成根据图3所述的枢转运动之后将活塞14、98再次复位。
在板12上设置元件101、102;103、104,冲头105、106以及零件107。标号77、108、109标示引导轮,它们分别在网带110或83上滚动(abrollen)。引导轨111引导杆件的滚子19。在小车73的底侧,引导轨111在功能方面对应于图3所示的凸轮21。
图8示出从右侧而非左侧所见的根据图7的配置。显然,成形件112在功能方面对应于图3中的成形件3。冲头105、106在功能方面对应于图3中的冲头4。在轮子77和活塞98之间可以看到铰节,它将带子与小车相连接。
113、114标示凹进部,该凹进部在功能方面对应于图3中的凹进部9。这些凹进部113、114之间设有凹槽115。在凹进部113的左侧设有另外的凹槽116,而在凹进部114的右侧设有两个槽沟117、118。这些凹槽115、116和槽沟117、118是对特殊屋面瓦的外部轮廓的适应结构。在图6至8的实施例中的该特殊的屋面瓦接纳两个挡水,它们设置在已存在的屋面瓦高起部之间。在图10中示出了这样的屋面瓦。
图9示出了图6的剖视图,其中屋面瓦120在底侧(从而在加工侧),更具体地说在两相邻的小车69和70之间。这里可很清楚地看见成形件112和凹槽116以及活塞14的一端。此外,可以看见具有L型部分123的金属板122。小车70还具有带有垂直边缘51的相应金属板124。金属板122的部分123具有前边缘52和后边缘51′。
在功能方面,后边缘51′对应于图5中的止动件51。部分123的对应边缘52对应于图5中的滑动件52。
图10示出两屋面瓦130、131的顶侧,且屋面瓦131放置在屋面瓦130上。屋面瓦130、131的顶侧对应于图8中的成形件112的顶侧。在下屋面瓦130中两弧形高起部132、133与沟槽134、135之间,可以看到根据本发明形成的两个挡水136、137,它们是上翻的半边。
挡水136、137在功能方面对应于根据图2的子部分11,而部分138、139则对应于根据图2的子部分10。在上屋面瓦131中,挡水140、141包括完全翻起的端部。因此,没有与图2中的子部分10对应的部分。


用于在未硬化的屋面瓦中形成挡水的装置和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用于在未硬化的屋面瓦中形成挡水的装置和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用于在未硬化的屋面瓦中形成挡水的装置和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用于在未硬化的屋面瓦中形成挡水的装置和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用于在未硬化的屋面瓦中形成挡水的装置和方法.pdf(22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涉及用于在未固化的屋面瓦上形成挡水的装置和方法。本发明的装置包括带有凹进部的模制件以及模具。模制件设置在屋面瓦坯的端部上方,于是借助于模具向上挤压屋面瓦坯的全部或部分后边缘。然后干燥屋面瓦坯。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作业;运输 > 加工水泥、黏土或石料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