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用水净化装置 本发明属于水处理设备国际分类号:CO2 b CO2 P
随着工农业,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和人口高度密集居住,大量工农业废水、生活污水和医院污水排入到江、河、湖泊中或渗入地下水源中,致使人类生活用水源遭到不同程度的污染,给人类健康造成危害,如何解决饮用水的卫生问题已成为国内外公众极为关注的重大问题。
国外于七十年代初期即加紧研究各种饮用水处理材料及净化装置,研制出各种各样的饮用水净化设备,获得一些专利。如装有紫外线灯的净水器,采用离子交换树脂生产无离子水的装置,采用活性炭等多孔性滤质材料作为过滤介质的净水装置。还有采用电渗析,电凝聚等原理进行水质净化处理的装置,上述这些水处理装置都不同程度地存在一些难以解决的问题。如有的装置使用过程中耗能较多,难以推广;有的结构复杂,成本太高,工厂不愿生产,用户也难以接受;有的在净化过程中去除水中有害重金属的同时,也去除了那些人体健康所必需的微量元素,有损于人体健康;更普遍的问题是很多装置一般都只吸附、交换、截留、凝聚、渗析等功能,对水中的细菌、病毒不具备杀灭作用或仅表现出较低的杀菌率。这就导致在净化过程中水中的微生物集聚于滤质表面形成生物膜,从而促使水中诱发性致癌物质亚硝酸根的增加和细菌数量的增加。
除此之外,国内外大量的净化装置都是针对自来水的,将天然水经过一种装置处理为饮用水,目前都是较大型的设备,一般可供一个村庄,小城镇用水,而且都是经过絮凝、沉淀、过滤、消毒等工艺,由于这套工艺复杂,结构极为笨重,不可能供部队行军,地质勘探,石油钻井,团集野外旅游等人员使用,也不能为广大分散居住地农村居民服务。
如美国的马里兰联合食品公司(CONSOLIDATFD FOODS CORPORATION)研制的一种生产饮料用水的装置,他们为了解决杀菌问题,加入大剂量的银((Ag+)800ug/升),然后再采用阴离子树脂吸附去除这些Ag,这就增加了产品结构的复杂性,而且消耗了大量贵金属Ag,至使净化水成本增加。同时该产品仅适合于净化自来水。
又如日本松下电器产业公司研制的水质净化装置,也采用了大量Ag(过滤材料含银量高达10%),其净化水在三个月使用期内合格率平均才达91.4%,而且也只能以自来水作净化对象,不能处理天然水。
又如苏联科学院全苏合成纤维研究所研制的净水器,滤质含银量也高达10%,而且制作方法是保密的。
国内的净水器,以自来水为净化对象的产品以柳州塑料四厂生产的MC型净水器领先(工艺由本发明的作者提供),但它只能净化自来水,不适于净化天然水,除此之外,净化天然水的装置都是大型装置,无便携式装置,而且无一家产品能确保其净化水能达到国家饮用水卫生标准。
本发明主要是解决野外作业人员(如部队、边防军哨所,地质勘探,石油钻井,农村居民等)的生活用水,特别是饮用水的净化问题。在不消耗能源的前提下,随身携带,随时可将一般的江、河、湖泊、水库和地下井水处理成饮用水。确保水质达到国家规定的饮用水卫生标准,保障广大野外作业人员的身体健康。
本发明由三个净化部件和一个能产生1-5kg/cm2动力泵组成。
第一个净化部件为无毒塑料或不锈钢筒体(2),筒体上下均以不锈钢网夹住一片特殊的滤片(6)。该滤片为Ag离子沉积在活性炭-纤维品混合物,其厚度1-4mm,这种滤片即可阻挡天然水中大量的悬浮物,又具有高度的杀菌效果,筒体内装满尼龙纤维(3)。第二个净化部件的材料和形状与第一部件相同(11),筒体内装载有Ag活性炭(12),筒体两端以不锈钢夹住一片尼龙网(10),第三个净化部件(16)由一根有机玻璃管或塑料管组成,管内装填经过特殊处理的树脂(15),管两端加螺盖(8),盖内压一片尼龙网以阻挡树脂漏出。除上述三个净化部件外,另有一部动力泵(9),最好选用塑料制成的手压泵,压力在1-5kg/cm2
该净水装置不仅可降低水的浊度,效果很好,而且经过整个装置处理能使水中的细菌和大肠杆菌大部份消除而达到国家饮用水的卫生标准。
本发明的附图是该饮用水净化装置的模式图,图中:
(1)为进水口。
(2)为第一个净化部件的壳体,用无毒塑料或不锈钢制成圆形筒体。
(3)为第一个净化部件筒体内的充填物,一般为尼龙纤维。
(4)为压力泵,为减轻重量,最好为塑料泵,压力在1-5kg/cm2。
(5)为滤片,由银离子-活性炭-纤维品混合物制成的簿片,其厚度在1-4mm。
(6)为不锈钢网,用于夹住滤片,
(7)为筒体上、下盖的锁口。
(8)为橡胶圈,用于密封第二个净化部件筒体的垫圈。
(9)为拉杆,用于拉紧第二个净化部件上、下盖的拉杆螺丝,
(10)为尼龙筛网,由两片不锈钢网夹住。
(11)为第二个净化部件筒体,用无毒塑料或不锈钢制成的圆形筒体。
(12)为第二个净化部件筒体内的充填物,一般为活性炭加杀菌剂制成的复合材料。
(13)为连接第二和第二个净化部件的导管。
(14)为第三个净化部件两端的滤网,由不锈钢网夹住,用于阻挡筒体内的滤质材料。
(15)为第三个净化部件筒体内的充填物,为离子交换树脂加杀菌剂制成的复合材料。
(16)为第三个净化部件的筒体,由不锈钢或无毒塑料制成。
(17)为出水口
(18)为连接第一和第二个净化部件的导管。
(19)为整机外壳,可用塑料或金属簿板制成。
(20)为提手。
实施例:
原水浊度30度,小球藻含量365个/每ml,细菌总数32000个/每ml,大肠杆菌群2300个/每升,脊髓灰质炎病毒10×103个/每ml(人为加入,以便定量测试)。水质混浊,发绿、腥臭5级,经第一部件过滤处理后的水质分析结果:浊度10度,小球藻含量97个/每ml,细菌总数1800个/每ml,大肠杆菌群260个/每升,脊髓灰炎病毒10×10个/每ml,水质明显变清,兰绿色基本去除,腥臭味3级。
经第一部件处理后的出水,再经第二部件连续处理,其水质分析结果如下:浊度<5度,小球藻含量<8个/每ml,细菌总数20个/每ml,大肠杆菌群<3个/每升,脊髓灰质炎病毒10个/每ml,水质清亮,水味甘甜,腥臭味零级。
经第二部件处理后的出水,已达到国家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为进一步提高水的卫生质量,或者遇到水源较差时,一般可再经过第三部件处理,结果分析如下:浊度<5度,小球藻<5个/每ml。细菌总数4个/每ml,大肠杆菌为零,脊髓灰质病毒为零,水质细菌学指标进一步提高。
除上述指标外,每一部件处理后,还对水质进行了全分析,结果证明,各项指标均有明显改善,均达到和优于国家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整机净化速度不小于3公斤/每分钟。
实施例证明这种水处理装置适应于处理一般的江、河、湖泊或地下水,使其达到国家规定的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但对于浊度过大,泥砂,污秽过多的水进行处理,因为容易阻寒滤料,从而影响处理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