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转子型马达.pdf

上传人:1****2 文档编号:279464 上传时间:2018-02-07 格式:PDF 页数:35 大小:1.2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0680002628.9

申请日:

2006.01.18

公开号:

CN101632213A

公开日:

2010.01.20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公开

IPC分类号:

H02K16/02; H02K1/27; H02K1/32; D06F37/30

主分类号:

H02K16/02

申请人:

LG电子株式会社

发明人:

崔成奉; 郑成海; 金永洙; 曹兴明; 安仁根

地址:

韩国首尔

优先权:

2005.1.19 KR 10-2005-0004985; 2005.1.24 KR 10-2005-0006266; 2005.1.24 KR 10-2005-0006267; 2005.1.27 KR 10-2005-0007543

专利代理机构:

中原信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代理人:

车 文;郑 立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涉及马达,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适用于洗衣机等的双转子型马达。该双转子型马达包括:外转子(10),该外转子具有第一基部(14)和第一延伸部(15),该第一延伸部从第一基部(14)的圆周基本垂直于该圆周地延伸,第一延伸部(15)具有安装于内圆周表面上的外磁体(11);内转子(20),该内转子具有第二基部(24)和第二延伸部(25),第二基部与第一基部(14)同心地安装在第一基部(14)的上表面上,第二延伸部从第二基部(24)的圆周延伸,以便朝向第一延伸部(15)的内侧以预定间隙和第一延伸部(15)相对,所述第二延伸部(25)具有安装于外圆周表面上的内磁体(21);以及轴衬(40),其位于第一基部(14)和第二基部(24)的中心,用于将来自外转子(10)和内转子(20)的旋转力传输到转轴(4)。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双转子型马达,包括: 外转子,所述外转子具有第一基部和第一延伸部,该第一延伸部 从第一基部的圆周基本垂直于该第一基部的圆周地延伸,所述第一延 伸部具有安装于内圆周表面上的外磁体;内转子,所述内转子具有第 二基部和第二延伸部,该第二基部与所述第一基部同心地安装在第一 基部的上表面上,所述第二延伸部从第二基部的圆周延伸,以便朝向 第一延伸部的内侧以预定间隙和第一延伸部相对,所述第二延伸部具 有安装于外圆周表面上的内磁体;以及 轴衬,所述轴衬位于第一基部和第二基部的中心处,用于将来自 外转子和内转子的旋转力传输到转轴。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转子型马达,其中所述第一基部和所述 第二基部在中心处具有开口,并且所述轴衬安装在第一基部和/或第二 基部的开口周围的部分上。
3: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转子型马达,其中所述开口周围的安装 有轴衬的部分是向上突出的。
4: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转子型马达,其中转轴被放置在轴衬中 并被支撑在轴衬上。
5: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转子型马达,其中轴衬是夹物模压的。
6: 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双转子型马达,其中轴衬是电绝缘材料的 模制品。
7: 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双转子型马达,其中第一基部和/或第二基 部的开口周围的夹物模压有轴衬的部分具有保持孔,用于使轴衬的模 制材料填充在该保持孔中并凝固在该保持孔上。
8: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转子型马达,其中外转子和内转子由金 属形成。
9: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转子型马达,其中通过堵缝孔部分连接 第一基部和第二基部。
10: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转子型马达,其中第一基部包括沿圆 周方向有预定的角间距的多个凸起部分,用于增加强度。
11: 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双转子型马达,其中通过堵缝孔部分连 接凸起部分和第二基部。
1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转子型马达,其中第二延伸部包括支 撑部分,该支撑部分从外圆周表面沿径向向外突出,用于支撑内磁体。
13: 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双转子型马达,其中第二延伸部进一步 包括在支撑部分下面的贯通孔。
14: 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双转子型马达,其中所述贯通孔和所述 支撑部分通过切缝形成。
15: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转子型马达,其中轴衬被紧固在第一 基部的下侧。
16: 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双转子型马达,其中第一基部在其中心 处和轴衬在其上侧处包括当第一基部和轴衬联接时相互配合的对准孔 和/或对准突起。
17: 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双转子型马达,其中第一基部包括轴衬 接收部分,该轴衬接收部分从中心向上突出,用于接收轴衬。
18: 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双转子型马达,其中所述轴衬接收部分 沿圆周方向包括对准孔或对准突起,并且所述轴衬包括在上侧且与所 述对准孔或对准突起相一致的对准孔或对准突起。
19: 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双转子型马达,其中轴衬接收部分和轴 衬通过沿圆周方向以预定的角间距紧固的螺钉被紧固在一起。
20: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转子型马达,其中通过TOX圆形连接 连接第一基部和第二基部。
21: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转子型马达,其中第一延伸部和/或第 二延伸部在其顶部边缘处向外卷曲,用来增加强度。
22: 一种双转子型马达,包括: 外转子,所述外转子具有第一基部以及第一延伸部,该第一延伸 部从第一基部的圆周基本垂直于该第一基部的圆周地延伸,所述第一 延伸部具有安装于内圆周表面上的外磁体;内转子,所述内转子具有 第二基部和第二延伸部,该第二基部与所述第一基部同心地安装在第 一基部的上表面上,该第二延伸部从第二基部的圆周延伸,以便朝向 第一延伸部的内侧以预定间隙和第一延伸部相对,所述第二延伸部具 有安装于外圆周表面上的内磁体; 定子,所述定子用于在外磁体和内磁体之间形成旋转磁场,以转 动外转子和内转子;以及 轴衬,该轴衬位于第一基部和第二基部的中心处,用于将来自外 转子和内转子的旋转力传输到转轴。
23: 如权利要求22所述的双转子型马达,其中所述定子包括芯部, 每个芯部上都缠绕有线圈,且设置在第一延伸部和第二延伸部之间, 以在外磁体和内磁体之间形成旋转磁场。
24: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转子型马达,其中第一基部沿圆周方 向包括多个冷却孔。
25: 如权利要求24所述的双转子型马达,其中冷却孔在第一延伸 部和第二延伸部之间。
26: 如权利要求25所述的双转子型马达,其中冷却孔在其圆周方 向相对边缘处包括引导元件,用于引导空气运动。
27: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转子型马达,进一步包括在第一基部 和第二基部中的彼此相对的贯穿沟槽,以使得内转子的内部空间与马 达的外部连通。
28: 如权利要求27所述的双转子型马达,其中贯穿沟槽分别沿第 一基部和第二基部的径向方向伸长,并沿圆周方向以预定的角间距设 置。
29: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转子型马达,其中轴衬被一体地夹物 模压在外转子和内转子中的至少一个中。
30: 如权利要求29所述的双转子型马达,进一步包括金属板,在 第一延伸部和/或第二延伸部通过夹物模压形成时,将该金属板设置在 第一延伸部和外磁体之间和/或在第二延伸部和内磁体之间,以用作后 轭。
31: 如权利要求29所述的双转子型马达,其中在外转子和内转子 通过夹物模压形成为一体时,第一基部和第二基部形成为一体。

说明书


双转子型马达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马达,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适用于洗衣机等的双转子型马达。

    背景技术

    通常,在洗涤剂、洗涤水和衣物被引入到滚筒中的情况下,通过利用由马达所旋转的滚筒中的洗涤水和衣物之间的摩擦,洗衣机洗涤衣物。该滚筒是用于保持洗涤水和衣物以及适用于洗衣机的洗涤桶,而不管洗衣机是滚筒型还是搅拌型。

    同时,根据洗衣机的驱动类型,分为间接联接型和直接联接型,其中,在间接联接型中,驱动功率是通过缠绕在电动机皮带轮和滚筒皮带轮周围的皮带间接地从马达传输到滚筒,而在直接联接型中,马达直接地联接到滚筒上,以直接地从马达传输驱动功率到滚筒。

    驱动功率通过缠绕在电动机皮带轮和滚筒皮带轮周围的皮带间接地从马达传输到滚筒的洗衣机类型在驱动功率传输过程中导致能量损失,并在功率传输过程中产生大量噪音。因此,为了解决这些问题,近期趋势是,越来越多地使用在其上具有直接联接滚筒型马达的洗衣机。

    图1和2分别示出现有技术的滚筒型洗衣机和马达的截面。

    参照图1,在箱1中有桶2,并且滚筒3旋转地安装在桶2内部的中心。

    在桶2的后面,存在具有定子6和转子5的马达,其中定子6固定地紧固在桶的后壁,并且转子5围绕定子6,并固定在轴上,该轴穿过桶并与滚筒3连接。虽然未详细示出,在转子5的内表面上,交替地设置有相反极的磁体。

    和这一起,优选的是,在桶后壁和定子之间有金属桶支撑体(未示出),该支撑体具有与桶2的后壁的外部形状一致的形状,以在紧固定子时固定地紧固在桶的后壁上,用于支撑定子的重量并保持定子的同心度。

    同时,在箱1的前面有门7,且在门7和桶2之间有垫圈8。

    在箱1的上面的内部和桶2的外部圆周的上面之间有用于支撑桶2的悬挂弹簧9a,在箱1下面的内部和桶2的外部圆周的下面之间有摩擦减震器9b。

    同时,图2示出马达和具有安装在其上的马达的部分的放大截面图,其中,现有技术的定子6固定地紧固在固定在桶2的后壁的轴承壳体“B”上,并且转子5可旋转地安装在定子6的外部。有转轴4,该转轴的一端固定在转子5的中心,而另一端连接到滚筒3等。在转子5的内圆周表面上,安装有永久磁体5a。定子6具有芯部和每个缠绕在芯部外部圆周周围的线圈,以作为电磁体。

    因此,在向线圈供电时,转子通过在永久磁体和电磁体之间的旋转磁场的作用而旋转,并且转子5的旋转矩通过转轴4传输到滚筒3等。

    在现有技术的转子的框架底部里,有用于使外部空气穿过以冷却马达运行期间产生的热量的孔5b。

    但是,当前,为跟上洗衣机的容量的增加,尽管它还要求增加用于旋转滚筒的马达的输出,马达的这样增加的输出要求大型的转子和定子,从而显著地增加马达的尺寸和重量。

    因此,马达尺寸的增加导致显著地增加这种马达所应用的洗衣机等的尺寸。

    因此,要求一种马达,这种马达增加马达的输出,而不增加现有技术的马达的尺寸。

    【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

    本发明地目的是提供一种双转子型马达,该双转子型马达与马达的尺寸相比能够显著地增加马达的输出。

    技术方案

    本发明的目的能够通过提供一种双转子型马达得以实现,该双转子型马达包括:外转子,所述外转子具有第一基部和第一延伸部,该第一延伸部从第一基部的圆周基本垂直于该第一基部的圆周地延伸,所述第一延伸部具有安装于内圆周表面上的外磁体;内转子,所述内转子具有第二基部和第二延伸部,该第二基部与所述第一基部同心地安装在第一基部的上表面上,所述第二延伸部从第二基部的圆周延伸,以便朝向第一延伸部的内侧以预定间隙和第一延伸部相对,所述第二延伸部具有安装于外圆周表面上的内磁体;以及轴衬,该轴衬位于第一基部和第二基部的中心处,用于从外转子和内转子传输旋转力到转轴。

    双转子型马达进一步包括定子,该定子用于在外磁体和内磁体之间形成旋转磁场,以旋转外转子和内转子。

    优选的是,定子包括设置在第一延伸部和第二延伸部之间的芯部,每个芯部上缠绕有线圈。

    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中,一种双转子型马达,包括:外转子,所述外转子具有第一基部以及第一延伸部,该第一延伸部从第一基部的圆周基本垂直于该第一基部的圆周地延伸,所述第一延伸部具有安装于内圆周表面上的外磁体;内转子,所述内转子具有第二基部和第二延伸部,该第二基部安装在第一基部的上表面上,该第二延伸部从第二基部的圆周延伸,以便朝向第一延伸部的内侧以预定间隙和第一延伸部相对,所述第二延伸部具有安装于外圆周表面上的内磁体;以及轴衬,该轴衬紧固于第一基部的下侧,用于支撑转轴。

    第一基部在其中心处和轴衬在其上侧处包括对准孔和/或对准突起,当第一基部和轴衬联接时,所述对准孔和/或对准突起相互配合。也就是说,对准孔可形成在第一基部的中心,或者可形成在轴衬的上侧,或者在两者上都形成。当然,在这种情况下,要求对准突起形成为对应于所述对准孔。

    同时,对准孔和对准突起仅仅是用于使得外转子、内转子和轴衬的对准和连接简易的定位装置的一个实施例。

    第一基部包括在中心处的轴衬接收部分,该轴衬接收部分具有沿圆周方向的对准孔。优选地,轴衬接收部分是向上突出的。优选的是,轴衬接收部分具有对准孔或对准突起。

    在这种情况下,对准孔在具有相同直径的圆周上具有圆柱形部分,用于将对准突起引导放置在其中。优选地,对准突起包括:具有一致直径的主体部分;以及引导部分,该引导部分的直径随着它从主体部分越朝向尖端变得越小。

    轴衬接收部分和轴衬可通过沿圆周方向以预定的角间距紧固的螺钉被紧固在一起。

    第一基部和第二基部可通过堵缝孔部分或TOX圆形连接被连接。

    第一延伸部可在其顶部边缘向外卷曲,用来增大强度,类似地,第二延伸部可在其顶部边缘向外卷曲。卷曲的顶部边缘的宽度小于内磁体的厚度。

    此外,第二基部可具有沿圆周方向有预定的角间距的多个凸起部分,用于增加强度。

    外磁体和内磁体可以是永久磁体,该永久磁体的N极和S极被沿第一延伸部和第二延伸部的圆周方向交替设置。优选的是,永久磁体是凸起的。

    同时,马达可进一步包括用于冷却马达、特别是冷却定子的冷却孔。

    冷却孔可形成在第一基部或第二基部中,并且优选地是沿圆周方向形成。更优选的是,冷却孔形成在第一延伸部和第二延伸部之间。

    优选的是,引导元件设置在冷却孔的圆周方向相对边缘处,用于引导空气运动,并且该引导元件可以斜坡形式向内突出。引导元件可与冷却孔的边缘形成为一体。

    同时,双转子型马达可进一步包括在第一基部和第二基部中互相相对的贯穿沟槽,用于使得内转子的内部空间与马达的外部连通,用于冷却马达。

    贯穿沟槽分别沿第一和第二基部的径向伸长,并沿圆周方向以预定的角间距设置。

    同时,在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中,双转子型马达在第一基部和第二基部的中心具有开口。轴衬可与第一基部或第二基部连接。当然,轴衬可与第一基部和第二基部连接,并且轴衬可具有设置在其中并支撑在其上的转轴。

    更详细地,优选的是,轴衬与第一基部和/或第二基部的中心的开口周围部分连接,并且该部分是向上突出的。

    优选地,轴衬夹物模压在开口周围部分中。外转子的开口周围部分具有保持孔,用于在夹物模压时使轴衬的模制材料填入保持孔中并凝固在保持孔上。优选的是,外转子和内转子由金属构成,并且更优选地,磁性材料的金属用作后轭,该后轭形成磁路。

    同时,优选的是,轴衬是电绝缘材料的模制品,用于预先防止用户遭受因电泄漏给穿过内转子和外转子的转轴所导致的电击。

    优选地,第一基部和第二基部通过堵缝孔部分连接。第一基部包括沿圆周方向有预定的角间距的多个凸起部分,并且该凸起部分和第二基部通过堵缝孔部分连接。

    第二延伸部可包括从外圆周表面沿径向向外突出的支撑部分,用于支撑内磁体。第二延伸部可进一步包括支撑部分下面的贯通孔。贯通孔和支撑部分通过切缝形成。

    在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中,外转子和内转子中至少一个与轴衬夹物模压成一体。当然,该实施例可包括前述实施例的所有特征。

    在外转子和内转子通过夹物模压形成一体的情况下,明显的是,第一基部和第二基部也形成为一体。因此,根据实施例,第一基部和第二基部不是区别性的或者是不必要的。

    优选的是,当第一延伸部或第二延伸部通过夹物模压形成时,在第一延伸部和外磁体之间和/或在第二延伸部和内磁体之间设置有金属板。优选的是,该金属板具有磁性,用作后轭。

    有利的效果

    本发明具有如下优点。

    第一,在内转子和外转子上的磁体与定子之间的双旋转磁场提供更强大的转矩。

    第二,由于定位所要求的是将对准突起相应地放入对准孔中,在外转子和轴衬上的对准突起和对准孔允许更简易和精确地定位外转子和轴衬。内转子和外转子可通过堵缝孔部分对准并连接。这时,同心圆的中心能够更加有效地匹配。

    第三,轴衬在双转子中通过夹物模压而形成,其中转轴被设置在轴衬中并支撑在轴衬上,这允许轴衬装配和对准所需的时间周期缩短,从而提高生产率。

    第四,轴衬由电绝缘材料模制防止了用户遭受因从马达通过转轴的电流泄漏所导致的电击,其中转轴被设置在轴衬中并支撑在轴衬上。

    第五,在第一基部和第二基部之间的凸起部分的间隙、冷却孔、贯通孔以及贯穿沟槽所形成的外部空气循环结构,允许运行过程中从双转子型马达更有效地发散热量。

    第六,在冷却孔相对侧的引导元件允许冷却空气通过冷却孔平稳地引导,即使转轴以正向/反向方向交替旋转。

    第七,双转子的夹物模压允许冷却孔和贯通孔的形成简易,而不要求任何额外的过程。

    第八,双转子不是由具有相当高弹性的金属而是由模制材料夹物模压,这允许防止扭曲,并改善双转子的整体刚度。

    【附图说明】

    为了提供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所包含的附图示出本发明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来解释本发明的原理。在附图中:

    图1示出其上具有现有技术的马达的滚筒型洗衣机的截面;

    图2示出现有技术马达和其上安装有现有技术马达的部分的放大的截面图;

    图3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第一优选实施例的双转子型马达的分解透视图;

    图4示出图3中的双转子型马达的截面;

    图5示出图3中的双转子型马达的平面图;

    图6和图7示出分别显示图3中的外转子和轴衬的变型的截面;

    图8示出图3中的双转子型马达的截面;

    图9示出图3中的双转子型马达的组件的透视图,其中详细示出了其冷却结构;

    图10示出图9中的双转子型马达的平面图;

    图11示出经过图10中线A-A’的截面的放大图;

    图12至图14分别示出显示根据本发明的第二优选实施例的双转子型马达的变型的截面;并且

    图15至图17分别示出显示根据本发明的第三优选实施例的双转子型马达的变型的截面。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3至图11,将描述根据本发明的第一优选实施例的双转子型马达。

    图3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第一优选实施例的双转子型马达的分解透视图,而图4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第一优选实施例的双转子型马达和马达安装部分的一部分的截面。

    参照图3,双转子型马达包括内转子20、外转子10以及定子30。定子30设置在外转子10和内转子20之间,并且定子30的顶面固定地紧固在安装在洗衣机桶的后面的轴承壳体上。在定子30的一侧上,设有用于检测双转子的旋转速度的霍尔传感器70。

    定子30包括暴露的芯部31,并且分别从定子30的内部和外部和内转子20上的内磁体21和外转子10上的外磁体11相对。优选的是,外磁体11和内磁体21是永久磁体,并且芯部31是电磁体。

    据此,由于旋转磁场双重地形成在内磁体21和芯部31内部之间以及在外磁体11和芯部31外部之间,双型转子能够在强大的转矩下旋转。

    同时,通常,由于芯部31和具有沿圆周方向以矩形波形式磁化的N极和S极的永久磁体的隔离结构,具有永久磁体的马达沿在圆周方向上旋转的距离上具有不均匀的磁阻。因此,在永久磁体和电磁体之间形成的旋转磁场周期性地随着旋转角度而变化,以导致变动力矩,该变动力矩改变实际运行中的速度和噪音,从而降低马达的性能。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优选的是,外磁体11和内磁体21的永久磁体分别具有凸起的暴露表面。优选的是,永久磁体的暴露的表面(正面)和背面被磁化为N极和S极,反之亦然。在这种情况下,实质上,永久磁体被设置成使得N极和S极沿圆周方向交替,以沿圆周方向形成正弦波。

    通过永久磁体的上述设置,防止了极沿圆周方向发生剧烈变化,以减少变动力矩。

    参照图4,连接到洗衣机滚筒上的转轴4可旋转地被支撑在桶(见图1中2)后面的轴承壳体“B”的轴承上,并且双转子型马达固定地紧固在轴承壳体“B”上,用于驱动转轴4。转轴4具有端部,该端部被设置在外转子10的中心的轴衬40中,并支撑在该轴衬40上。

    定子30具有固定在轴承壳体“B”的顶侧,以及设置在外转子10和内转子20之间的底侧。定子30被安装成使得其内部和外部分别与外转子的内部和内转子的外部具有预定的间隙。

    详细地,定子30包括:多个隔离的分裂芯部31;分裂铁心芯部31周围的绝缘树脂的绝缘体32;缠绕在绝缘体32周围的线圈34;用于支撑绝缘体32和线圈34的支撑部分35c。当然,芯部不局限于分裂芯部。

    外转子10包括:第一基部14;第一延伸部15,第一延伸部15从第一基部14的圆周基本垂直于该圆周地延伸,该第一延伸部具有安装于内圆周表面的外磁体11。外磁体11是N极和S极沿圆周方向交替设置的多个永久磁体。

    内转子20包括:安装在第一基部14上表面的第二基部24;以及从第二基部24的圆周延伸的第二延伸部25,以便以预定的间隙朝第一延伸部15的内侧与第一延伸部15相对,该第二延伸部具有安装于外圆周表面的内磁体21。内磁体21是N极和S极沿第二延伸部25的圆周方向交替设置的多个永久磁体。

    同时,第一基部14和第二基部24用堵缝孔部分50连接,每个堵缝孔部分通过挤压和堵缝形成。

    详细地,在内转子20和外转子10被设置在冲压模上用于形成堵缝孔部分50之后,内转子20的内圆周表面和外转子10的外圆周表面通过对准装置自动地对准。

    然后,通过形成穿过第一基部14和第二基部24的孔51,并且将该孔51的圆周弯曲并且压下,将基部14和24连接到一起。即,当第二基部24在孔51的圆周处的堵缝部分52和第一基部14的顶侧之间被夹紧时,第二基部24和第一基部14被连接在一起。优选的是,多个堵缝孔部分50,至少两个堵缝孔部分50,沿基部14和24的圆周方向以规则间隔形成。

    代替堵缝孔部分50,第一基部14和第二基部24可以通过TOX连接或紧固螺钉或类似方式连接。在TOX圆形连接中,放在另一个上的两个金属板被放置在用于TOX圆形连接的具有凹槽的模具上,并通过压力机挤压,以连接所述板。

    优选的是,在形成堵缝孔部分50或进行TOX圆形连接之前,凸起部分13以预定的深度向上凸出,并通过在第一基部14的与第二基部24连接的位置处挤压而形成所述凸起部分13。优选的是,多个凸起部分13沿着第一基部14的圆周方向以规则的角间距形成,用于加强第一基部14的强度。在形成凸起部分13之后,堵缝孔部分50或TOX圆形连接形成在凸起部分13和第二基部24互相接触的部分处。

    参照图3和图4,凸起部分13从第一基部14向上凸出,并且第二基部24设置在凸起部分13上。根据这个,在第一基部14的顶面和第二基部24的底面之间,在没有形成凸起部分13的区域处,形成有间隙。通过该间隙,空气从内转子20的内部流动,以冷却马达运行期间加热的部分。

    第一基部14在第一延伸部和第二延伸部25之间沿圆周方向以预定的角间距具有多个冷却孔14a,用于在双转子旋转期间空气从中流动,以冷却马达。

    优选的是,至少一个贯通孔26沿圆周方向以预定的角间距形成在第二延伸部25的内磁体21安装到其上的部分的下面,用于使内转子20的内部和在第一延伸部15和第二延伸部25之间的空间连通,并通过它们吹入空气,以冷却加热的马达。

    根据这个,通过凸起部分13在第一基部14和的第二基部24之间形成的间隙、冷却孔14a以及贯通孔16形成空气循环结构,以更有效地冷却马达。

    在形成贯通孔26时,第二延伸部27的一侧通过切缝或类似方式被部分切割,以向上弯曲,从而形成支撑部分27,使得支撑部分27沿第二延伸部25的外圆周方向径向向外突出。支撑部分27支撑在第二延伸部25的外圆周上的内磁体21的底部。

    内磁体21利用粘合剂与第二延伸部25的外圆周表面连接。但是,内磁体21因双转子在高速下旋转所产生的离心力而容易向外脱落。因此,底部的内磁体21连接在支撑部分27的顶面,以增加连接区域,以防止内磁体21脱落。而且,支撑部分27的顶端可以向上弯曲,以保持内磁体21的下侧。

    优选的是,第一延伸部15的顶部边缘向外卷曲,用来加固。第二延伸部25也可以向外卷曲,用来加固。在这种情况下,由于内磁体安装在第二延伸部25的外圆周上,优选的是,卷曲部分的顶部边缘宽度“D”小于磁体21的厚度。

    同时,参照图3和图4,优选的是,存在轴衬接收部分16,轴衬接收部分16从第一基部14的开口周围向上突出。这是为了防止轴衬40的突出超过双转子的下侧的部分不必要地占用空间。

    在轴衬40的中心处,存在其中用于设置转轴的孔41,并且该孔带有用于啮合转轴的外圆周表面的锯齿的锯齿41a。如图4所示,优选的是,轴衬40在外圆周表面上具有至少一个斜坡形肋40a,用于增大强度。优选的是,多个肋40a以预定的间距沿轴衬40的圆周方向形成。

    通过穿过分别在轴衬40和轴衬接收部分16中的孔45和48的螺栓等,轴衬40紧固在外转子10中心的开口12周围的部分上。

    参照图5至图8,将描述根据本发明的第一优选实施例的双转子型马达。

    图5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第一优选实施例的双转子型马达的转子的平面图。

    参照图5,轴衬接收部分16沿圆周方向具有对准孔42,优选地,具有三个有120度角间距的孔。

    参照图3,轴衬40具有从顶面突出的对准突起47,用于放入对准孔42中。一旦对准突起47被相应地放入对准孔42中,轴衬40和外转子10的同轴中心被精确地对准。优选的是,对准突起47被相应地压配合到对准孔42。本发明不局限于上述结构,但优选的是,对准孔可在第一基部14的中心和轴衬40顶部中的一个处形成,并且对准突起可在与所述一个相对的另一个处形成,并与对准孔的形状相一致。

    此外,优选的是,对准孔42在对准孔42周围具有圆柱形部分43,该圆柱形部分43具有与对准孔42相同的直径,用于将对准突起47引导放入其中。虽然圆柱形部分43可连接到对准孔42周围的部分,但是优选的是,在对准孔42形成时以挤压的方式使圆柱形部分43与轴衬接收部分16形成为一体。

    图6和图7分别示出显示对准突起和对准孔的连接结构的变型的截面。

    参照图6,对准突起47包括:具有相同直径的主体部分47a;以及引导部分47b,该引导部分的直径随着它从主体部分47a越朝向其顶端行进而变得越小。因此,具有尖头顶端的引导部分47b可被轻易地插入对准孔42中,并且主体部分47a的外圆周被插入对准孔42周围的圆柱形部分43中,由此精确地对准对准突起47和对准孔42。

    另一方面,参照图7,同样可行的是,圆柱形部分43的内径随着它越朝向顶端行进而变得越小,与此相对应,主体部分47a的外径也随着其越朝向主体部分47a的末端行进而变得越小。

    在对准突起47相应地放入对准孔42之后,通过沿圆周方向以预定的角间距紧固在其上的螺钉或螺栓螺母61,将轴衬接收部分16和轴衬40连接在一起。为此,轴衬和轴衬接收部分具有紧固孔(见图5的45),用于放置螺栓等。

    图8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第一优选实施例的双转子型马达的截面。

    参照图8,根据本发明的第一优选实施例的双转子可以是外转子分别与内转子和轴衬连接的类型,或者是内转子分别与外转子和轴衬连接的另一种类型,或者当然也可以是轴衬与外转子和内转子连接的类型。连接的方法和前面描述的相同。

    如上面描述的那样,根据本发明的第一优选实施例的双转子提供一种用于将内转子、外转子和轴衬连接在一起的精确和简易的对准结构。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优选实施例的用于冷却马达的结构将参照图9至图11更详细地描述。当然,马达冷却结构也适用于本发明的其他实施例,并且图9和图10分别示出贯穿沟槽151和152。

    参照图9至图11,凸起部分13从第一基部14向上突起,并且第二基部24设置在凸起部分13上。因此,在没有凸起部分13形成的区域处,在第一基部14的顶面和第二基部24的底面之间有预定的间隙,空气从内转子20的内部穿过该预定的间隙流动,以冷却马达运行期间加热的部分。

    此外,为了空气通过以冷却马达,第一基部14具有冷却孔14a。如图10所示,优选的是,多个冷却孔14a在第一延伸部15和第二延伸部25之间沿圆周方向以预定的角间距形成在第一基部14中。

    有引导元件141a和141b从冷却孔14a的相对的圆周方向边缘向上或向下突出。甚至在马达交替地正向/反向旋转的情况下,相对的引导元件引导空气平稳地流经冷却孔14a,由此防止马达变得过热。

    即,当马达在一个方向上旋转时,空气被一个引导元件141a引导,而当马达在相反方向上旋转时,空气被另一个引导元件141b引导。

    此外,除了在冷却孔141的相对的圆周方向边缘处的引导元件141a和141b之外,优选的是,在冷却孔141的相对的径向方向边缘处设置有辅助引导元件142。

    因此,空气通过冷却孔14a从第一基部14的上侧流到马达的外侧,或外部空气通过冷却孔141被引入到转子。此外,空气穿过在第二基部24的下侧和第一基部14之间的预定的间隙之后,可从内转子20的内部流动通过冷却孔14a。上述空气循环结构能够消散来自马达的热量。

    虽然引导元件141a和141b可以是分离件,优选的是引导元件141a和141b与第一基部14形成为一体。引导元件141a和141b可以在冷却孔14a的边缘处通过切缝形成。

    图11示出经过图10中线A-A’的截面的放大图。

    参照图11,优选的是,引导元件141a和141b朝冷却孔14a的内侧倾斜,用于使空气流动线路平稳地穿过冷却孔14a。同时,引导元件可具有多种截面的形状,诸如配合在冷却孔的相对边缘处的弯曲截面。

    同时,参照图9和图10,第一基部14和第二基部24都具有位于相对位置处的贯穿沟槽151和152,用于使内转子20的内部空间连通马达的外部。即,在第一基部14和第二基部24的相对位置处的贯穿沟槽151和152的形成能够使得空气流经贯穿沟槽151和152的运动平稳。优选的是,贯穿沟槽151和152分别形成在邻近的堵缝孔部分50和凸起部分13之间,因为在第一基部14和第二基部24接触的部分处沿圆周方向有多个堵缝孔部分50和凸起部分13。

    在这种情况下,由于在邻近的堵缝孔部分50和凸起部分13之间的空间很小,优选的是,贯穿沟槽151和152沿基部14和24的径向伸长。此外,参照图10,优选的是,多个贯穿沟槽151和152在基部14和24的圆周方向以预定的角间距形成。

    因此,双转子旋转期间流经贯穿沟槽的外部空气的运动能够有效地冷却加热的部分。

    即,流经与马达外部连通的冷却孔和贯穿沟槽的空气流经贯通孔和由凸起部分13形成的在第一和第二基部14和24之间的间隙,从而更均匀有效地冷却双转子型马达的内部空间。

    如前所述,本发明的双转子型马达包括空气循环结构,该空气循环结构由凸起部分13形成的第一和第二基部14和24之间的间隙、冷却孔141、贯通孔26以及贯穿沟槽151和152形成,以在运行期间更有效地冷却马达。

    本发明的模式

    参照附图12至17,详细地描述本发明的其他实施例。

    参照图12至图14,描述根据本发明的第二优选实施例的双转子型马达。与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不同,作为最明显不同的特征,本发明的第二优选实施例包括夹物模压轴衬。

    参照图12至图14,轴衬紧固于外转子和/或内转子,而没有通过单独的紧固装置。图12示出一种类型,其中轴衬夹物模压在外转子中,图13示出一种类型,其中轴衬夹物模压在内转子中,并且图14示出一种类型,其中轴衬同时夹物模压在外转子和内转子中。

    由于除了轴衬40的结构通过夹物模压设置之外,根据本发明的第二优选实施例的双转子型马达具有与根据本发明的第二优选实施例的双转子型马达相同的结构,所以将省略相同部分的描述。由于夹物模压方法在图12至图14的情况中是相同的,所以将仅描述图12的类型。

    参照图12,轴衬40可在外转子10的中心的开口周围被夹物模压。即,在放置模具在外转子10的开口周围之后,浇铸要模制的材料,以形成轴衬40。优选的是,外转子10和内转子20由金属形成。

    此外,优选的是,轴衬40由电绝缘材料构成,用于防止通过金属的外转子和内转子供应给定子的电通过转轴泄漏到马达的外面,从而防止用户被电击。

    同时,在外转子10的开口周围部分里,有保持孔14b,用于在夹物模压时使轴衬40的材料被填充到保持孔中并与外转子10保持在一起。因此,在材料被填入到轴衬40周围的部分的上侧和下侧以及保持孔14b中的状态下,填入到模具中的材料被凝固。

    在通过夹物模压形成轴衬40的同时,外转子10和轴衬40被对准。即,在夹物模压时,轴衬40和外转子10被对准,使得轴衬40和外转子10的中心点是相同的。

    在轴衬被分离地装配并如本发明的第一优选实施例一样紧固在开口周围的部分的情况下,额外地需要用于装配轴衬的时间和用于对准轴衬与外转子的时间。但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二优选实施例的双转子型马达能够在精确位置处更快速形成轴衬,并能够消除在轴衬和外转子和/或内转子之间的独立的连接步骤,以简化装配过程。

    同时,明显的是,图13示出的类型能够使外转子的开口具有比图12或14示出的类型更大的半径,并且因此有效地减少材料成本。此外,明显的是,图14示出的类型能够使在外转子、内转子和轴衬之间的连接力大于图12或图13示出的类型。

    参照图15至图17,将描述根据本发明的第三优选实施例的双转子型马达。

    在实施例中,外转子和内转子中至少一个与轴衬夹物模压,以形成一体。因此,除了上述特征外,该实施例也与前述的实施例相同。

    图15示出轴衬40和内转子20被夹物模压为一体,使得外转子通过夹物模压与轴衬和内转子连接。

    与图15的情况相反,图16示出轴衬40和外转子10被夹物模压为一体,使得内转子通过夹物模压与轴衬和外转子连接。

    图17示出通过夹物模压使外转子、内转子和轴衬形成为一体。

    因为优选的是在本发明的第三优选实施例中内转子和/或外转子由树脂构成,所以需要磁性材料的元件,用作后轭,以形成磁路。

    因此,优选的是,在通过夹物模压形成第一延伸部和/或第二延伸部时,金属板230或330被放置在第一延伸部和外磁体之间和/或第二延伸部和内磁体之间,以用作后轭。

    同时,参照图15,在夹物模压时使内转子20与轴衬40形成为一体的情况下,第二延伸部25也由树脂构成。因此,在这种情况下,夹物模压时内磁体21可以与第二延伸部连接为一体。这种方法能够省略用于通过单独的粘合剂连接内磁体与第二延伸部的步骤。

    当然,也在这种情况下,如图15所示,为了防止内磁体21飞走,可进一步设置有从支撑部分27b的边缘向上的突起28b和从延伸部27a的边缘向下的突起28a。

    突起28a和28b能够刚性地连接内磁体到第二延伸部上。

    同时,由于与参照图15对马达的描述相同,将省略参照图16和图17对马达的描述。

    因为图16或图17的外转子是树脂模制的,与内转子的贯通孔26类似,贯通孔15a可在外转子的使外磁体支撑在外转子上的台阶之下的一部分处形成。在这种情况下,也可以进一步提供突起17a,以包围外磁体的顶侧的部分。

    最后,本发明提供一种双转子型马达,其包括外转子、内转子和轴衬,并且不局限于外转子、内转子和轴衬的连接方法或材料。

    同时,在本发明的双转子型马达的实施例中,虽然基于安装在洗衣机的轴承壳体“B”上的定子作出描述,但是定子可被安装在桶的后壁(见图1)或与转轴4同心的其他部分。

    本发明的双转子型马达不仅适用于洗衣机,还可以相同或类似的方式适用于空调器或其他设备。

    工业实用性

    正如所已经描述的那样,本发明的双转子型马达允许提供一种马达,该马达在不增大马达尺寸的情况下能够提供相对高的转矩并易于装配,并且还提供了一种马达,该马达能够有效地消散热量,并防止用户遭受通过转轴的电击。

双转子型马达.pdf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双转子型马达.pdf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双转子型马达.pdf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双转子型马达.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双转子型马达.pdf(35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涉及马达,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适用于洗衣机等的双转子型马达。该双转子型马达包括:外转子(10),该外转子具有第一基部(14)和第一延伸部(15),该第一延伸部从第一基部(14)的圆周基本垂直于该圆周地延伸,第一延伸部(15)具有安装于内圆周表面上的外磁体(11);内转子(20),该内转子具有第二基部(24)和第二延伸部(25),第二基部与第一基部(14)同心地安装在第一基部(14)的上表面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电学 > 发电、变电或配电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