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筒体斜向槽口翻边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机械成型加工领域,特别提供了一种筒体斜向槽口翻边方法。
背景技术
某发动机流道筒体上沿周相应有8个斜向翻边槽口,位置度要求比较高,通常在筒体上加工槽口,是先加工定位孔,再用孔定位冲槽口,这种方法加工精度低,而且冲向心的槽还可以,冲斜向槽零件滑移,不能保证加工精度,如何保证筒体上的8个斜向翻边槽口的位置度要求,也就成为了一个关键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保证翻边槽口的位置度要求,特提供了一种筒体斜向槽口翻边方法。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筒体斜向槽口翻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筒体斜向槽口翻边方法,对筒体零件沿周进行8处成型和冲切,筒体上沿周相应有8个斜向翻边槽口,首先将板料下成扇形,再卷成锥体并焊好校正,然后用激光切成槽口的底槽,由于槽口要翻成切向的,因此底槽也不是向心的。用专用模具一次将8个槽一起冲出,保证零件的技术要求,零件8个槽在圆周上均布,要保证翻边槽口的位置度和翻口尺寸,采用模具冲压的方法,一次将8个槽一起冲出,要同时冲压就要通过楔块将压力机的垂直冲压力转换为水平冲压力,分到8个冲槽的位置,由于工件是圆锥体,为了零件装卸,因此在模具设计时,内外模块都要可移动,翻口有一定的高度外部的凹模要有足够的回退空间;由于工件的翻口方向有一个切向角,因此凸模的运动不能是向心的必须是这个方向的,这就在空间上受到了很大的限制。在处理切向力的消除上就要采取一个独特的方式才能实现。由于是斜向翻边,冲压时有一个切向力,如何消除切向力,保持系统平衡是一个关键问题,在模具结构中需要特殊加以解决。根据零件的结构特点,为了保证零件的设计要求,确定了8槽同时翻边的斜楔冲结构,为了保证零件方便装卸,凹模也采用活动结构,冲压时外面的凹模先到位,然后里面的凸模再运动进行翻边。
所述的模具冲压的方法所采用的模具结构包括,下模板1,上模板2,导板3,凸模反侧块5,内楔块6、凸模座7凸模固定板8,凸模滑块一9,凸模滑块二10、凹模滑块11,外楔块12,凹模反侧块13,定位键14,导块15,退料板16,减震器17,定位块4,弹簧二18,弹簧19组成;
下模板1通过固定在其上的两块导板3与上模板2保持合模时的相互位置,内楔块6外楔块12用螺钉、销子固定在上模板上,凸模反侧块5和凹模反侧块13通过螺钉、销子与下模板1连接,而且靠半埋键克服侧向力,凹模11在下模板1上通过导块15导向进行滑动,弹簧34两个使其复位;凸模滑块一9和凸模滑块二10,退料板16,减震器17,凸模固定板8和凸模座7组成的凸模组件,在凸模反侧块5和定位块4组成的滑道内滑动,两个弹簧19使其复位。
所述的模具,首先上模板2带动外楔块12,推动凹模11达到工作位置不再运动,同时内楔块6推动凸模座7,带动凸模滑块一9和凸模滑块二10进行对零件的翻边,退回时退料板16在减震器17的作用下使凸模滑块一9和凸模滑块二10退出凹模11,之后凸模座7和凹模11分别在弹簧19、弹簧二18的作用下退回初始位置,由于零件的翻孔不是封闭的,在翻孔的时候凸模有被顶起的趋势,凸、凹模的间隙将无法保证,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凸模滑块一9和凸模滑块二10前端带有凸台,使其下面与凹模11型孔下面保持滑配。以克服单面翻孔的翻边力。另外,该机构上下模板采用导板导向,可以承受一定的侧向力。
在零件的定位上使用锥面定位,因此在每个槽的翻边单元间有一定位块4,共8块实现锥面定位,在8个凸模中选其中的一个凸模滑块二10,其前端的凸台宽度尺寸与零件翻边底槽宽一致,长度适中,进行零件的角向定位。
所述的模具动作为8槽同时翻边,零件水平冲压,采用斜楔和滑块作为执行元件,把冲床的上下运动转为水平运动,完成凹模和凸模的运动,首先外面的凹模11先到位,然后里面的凸模再运动进行翻边,此时楔块12已是直线接触,凹模的位置已固定,通过斜楔和滑块进行水平冲切,侧向力是很大的,冲压力在水平方向,下模板1和模板2之间靠导板3导向,不能承受这样大的侧向力,必须在下模板1上加反侧块,凹模11的反侧块是13,它不但有螺钉和销子与下模板1连接,而且后面还有半埋键,保证足够的反侧力。凸模滑块一9和凸模滑块二10反侧块是5,由于零件直径小,设计空间有限,不能用单个反侧块,只能用整体结构,它除了有螺钉和销子与下模板连接,还有8个半埋键保证足够的反侧力。由于反侧块安排的合理,完全消除了下模板1和模板2之间的水平侧向力,凹模11的反侧是通过反侧块13将外楔块12挡住,消除水平侧向力,使得每一个槽口翻边都成为一个冲压单元,冲压力和反侧力互相抵消,保持了机构地整体力的平衡。
本发明的优点:
本发明所述的筒体斜向槽口翻边方法加工效果比较好,在普通压力机上实现了较高精度的零件的冲压加工。该机构实施的效果良好,满足了高精度发动机零件的加工要求。8槽同时翻边,位置度比较好。一次同时翻8个槽,加工效率高。外面的凹模是活动的,方便零件的装卸。每个槽的翻边都是一套独立的单元,零件体积小,便于加工,斜楔冲压运动比较平稳。在不投入专用设备的情况下,该方法是加工类似零件的一种可靠而经济的方法。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为模具剖视图;
图2为模具俯视图;
图3为凸模反侧块整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筒体斜向槽口翻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筒体斜向槽口翻边方法,对筒体零件沿周进行8处成型和冲切,筒体上沿周相应有8个斜向翻边槽口,首先将板料下成扇形,再卷成锥体并焊好校正,然后用激光切成槽口的底槽,由于槽口要翻成切向的,因此底槽也不是向心的。用专用模具一次将8个槽一起冲出,保证零件的技术要求,零件8个槽在圆周上均布,要保证翻边槽口的位置度和翻口尺寸,采用模具冲压的方法,一次将8个槽一起冲出,要同时冲压就要通过楔块将压力机的垂直冲压力转换为水平冲压力,分到8个冲槽的位置,由于工件是圆锥体,为了零件装卸,因此在模具设计时,内外模块都要可移动,翻口有一定的高度外部的凹模要有足够的回退空间;由于工件的翻口方向有一个切向角,因此凸模的运动不能是向心的必须是这个方向的,这就在空间上受到了很大的限制。在处理切向力的消除上就要采取一个独特的方式才能实现。由于是斜向翻边,冲压时有一个切向力,如何消除切向力,保持系统平衡是一个关键问题,在模具结构中需要特殊加以解决。根据零件的结构特点,为了保证零件的设计要求,确定了8槽同时翻边的斜楔冲结构,为了保证零件方便装卸,凹模也采用活动结构,冲压时外面的凹模先到位,然后里面的凸模再运动进行翻边。
所述的模具冲压的方法所采用的模具结构包括,下模板1,上模板2,导板3,凸模反侧块5,内楔块6、凸模座7凸模固定板8,凸模滑块一9,凸模滑块二10、凹模滑块11,外楔块12,凹模反侧块13,定位键14,导块15,退料板16,减震器17,定位块4,弹簧二18,弹簧19组成;
下模板1通过固定在其上的两块导板3与上模板2保持合模时的相互位置,内楔块6外楔块12用螺钉、销子固定在上模板上,凸模反侧块5和凹模反侧块13通过螺钉、销子与下模板1连接,而且靠半埋键克服侧向力,凹模11在下模板1上通过导块15导向进行滑动,弹簧34两个使其复位;凸模滑块一9和凸模滑块二10,退料板16,减震器17,凸模固定板8和凸模座7组成的凸模组件,在凸模反侧块5和定位块4组成的滑道内滑动,两个弹簧19使其复位。
所述的模具,首先上模板2带动外楔块12,推动凹模11达到工作位置不再运动,同时内楔块6推动凸模座7,带动凸模滑块一9和凸模滑块二10进行对零件的翻边,退回时退料板16在减震器17的作用下使凸模滑块一9和凸模滑块二10退出凹模11,之后凸模座7和凹模11分别在弹簧19、弹簧二18的作用下退回初始位置,由于零件的翻孔不是封闭的,在翻孔的时候凸模有被顶起的趋势,凸、凹模的间隙将无法保证,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凸模滑块一9和凸模滑块二10前端带有凸台,使其下面与凹模11型孔下面保持滑配。以克服单面翻孔的翻边力。另外,该机构上下模板采用导板导向,可以承受一定的侧向力。
在零件的定位上使用锥面定位,因此在每个槽的翻边单元间有一定位块4,共8块实现锥面定位,在8个凸模中选其中的一个凸模滑块二10,其前端的凸台宽度尺寸与零件翻边底槽宽一致,长度适中,进行零件的角向定位。
所述的模具动作为8槽同时翻边,零件水平冲压,采用斜楔和滑块作为执行元件,把冲床的上下运动转为水平运动,完成凹模和凸模的运动,首先外面的凹模11先到位,然后里面的凸模再运动进行翻边,此时楔块12已是直线接触,凹模的位置已固定,通过斜楔和滑块进行水平冲切,侧向力是很大的,冲压力在水平方向,下模板1和模板2之间靠导板3导向,不能承受这样大的侧向力,必须在下模板1上加反侧块,凹模11的反侧块是13,它不但有螺钉和销子与下模板1连接,而且后面还有半埋键,保证足够的反侧力。凸模滑块一9和凸模滑块二10反侧块是5,由于零件直径小,设计空间有限,不能用单个反侧块,只能用整体结构,它除了有螺钉和销子与下模板连接,还有8个半埋键保证足够的反侧力。由于反侧块安排的合理,完全消除了下模板1和模板2之间的水平侧向力,凹模11的反侧是通过反侧块13将外楔块12挡住,消除水平侧向力,使得每一个槽口翻边都成为一个冲压单元,冲压力和反侧力互相抵消,保持了机构的整体力的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