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施加折痕的纸张用刺绣架 本发明涉及对不能施加折痕的纸张的一部分实施刺绣时所用的刺绣架。
作为以往的刺绣架,公知的结构是由中空的外架,以及同样是中空的、且为嵌入到上述外架的内侧而形成比外架略小地内架所构成(例如,参照日本专利特开平1---260052号公报)。
这种刺绣架在大块布的一部分上实施刺绣时,在上述内架的中空部将需要进行该刺绣的区域形成展开状态,用上述外架及内架夹持住该布上述区域的四周部分,将上述区域维持平坦张紧的状态,在那里进行无错乱的绚丽刺绣。
但在上述以往的刺绣架中,存在着为了让需要在布上进行刺绣的一部分区域恰好处于上述内架中空部的位置而花费手工的问题。并且,在对纸张的一部分刺绣完成之后、将布从刺绣架中取下的情况下,还会在被夹持于上述外架及内架中的部分布上弄出褶皱。这样,对于不能施加折痕的纸张,也即,对于在一旦施加了折痕以及褶皱时这种折痕以及褶皱便会变成不可能除去的性质的纸张来说,由于没有了商品价值,因而,存在着利用起来困难的问题。再有,也可以考虑将刺绣架制成与封面用纸的整个外形相一致的大的形状,但若使此变大,由于刺绣架的重量会变重,会产生在刺绣时为使其灵敏动作而需要大驱动力的驱动装置的问题。并且,由于被拉伸展开的区域大,在纸张的拉伸状态松弛时,易引起刺绣错乱的问题。
本发明为解决上述以往技术中的问题,提供了能用在本申请不能施加折痕的纸张的刺绣架。
本申请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在不能施加折痕的纸张的一部分区域保持平坦及展开的状态下能实施豪华刺绣的刺绣架。
另一目的是提供能迅速装设上述纸张的刺绣架;再一目的是能将刺绣架的大小制成比纸张小,可使其轻量化。还有一个目的是即使将刺绣架小型化,也能防止由其保持的上述纸张产生折曲现象,从而能保持高的商品价值。
其它目的和优点通过对图面以及与其相关的以下的说明会很容易地明白。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不能施加折痕的纸张用刺绣架由矩形的下架、矩形的上架以及保持件所构成,矩形的下架具有用于使不能施加折痕的纸张中的刺绣区域露出的中空部、同时具有用于将上述刺绣区的四周部分夹持在该中空部的四周部分的向上的夹持面,矩形的上架具有用于使上述刺绣区露出的中空部、同时具有用于将上述刺绣区的四周部分夹持在该中空部的四周的向下的夹持面,保持件用于将由上述两夹持面所夹持的不能施加折痕的纸张维持在夹持状态,其中,在上述向上的夹持面周围的3方上配置用于确定放置于向上的夹持面上的上述纸张3个边的位置的位置确定部件,在另外的一方配置用于防止将放置于向上的夹持面上、四周处于被夹持状态的上述纸张从上述夹持面伸出来的部分突然折曲的纸张支承件。
以上所述的本发明申请中,在不能施加折痕的纸张1上进行刺绣的情况下,由比该纸张1小的刺绣架F的上下夹持面16、18夹持的纸张1的一部分刺绣区域5能保持在平坦及展开的状态,从而具有能实施绚丽刺绣的效果。
此外,在将上述刺绣区域5以位于上述刺绣架F的中空部7,15上的方式装设上述纸张1的情况下,由于纸张1的3方在碰到位置确定部件9时能确定位置,因而具有能非常迅速地将纸张1装设到刺绣架上的操作效果。
进一步地,由于上述位置确定部件9仅设置在3方,因而在相对刺绣架F装设上述纸张1状态下,具有纸张1的一部分从没有位置确定部件9的一侧向外伸出的特点。与纸张1的大小相比,具有可使刺绣架F小型化及轻量化的效果。
更进一步地,即使将上述结构的刺绣架F小型化,通过至少一个纸张支承件(11或12),也可防止纸张1的一部分1a从其刺绣架F中伸出的一侧在从夹持面8,16中伸出的纸张1a上产生折痕或出现褶皱,从而具有良好地保持不能施加折痕的纸张1的商品价值而不会产生任何影响的特点。
图1是平面图,图2是立体图,图3是压紧部件部分的立体图,图4是纸张的分解立体图,图5是多头刺绣缝纫机的立体图,图6是显示多头刺绣缝纫机中的刺绣架使用状态的平面图,图7是图6中VII----VII线的断面图(一并显示了部分放大图)。
以下先说明本发明的实施形式。根据图4说明贺电等电报中所使用的封面纸。贺电等的封面由硬纸板3、装在其上的封面用纸1构成。即,将边长L1、L2比硬纸板3略大的形成一定形状的封面用纸1粘贴到封面用硬纸板3上,将封面用纸1的周边部分2以箭头4所示对折、粘贴到硬纸板3上形成。上述封面用纸1用呈现豪华外观的布或者将该布用加固用的纸装裱而形成,一旦施加折痕及褶皱时,这些折痕及褶皱就形成不可能除去的性质。而后,在构成该表面侧的一部分5上为使之更为豪华而实施刺绣。
其次,根据图1---3及图7说明在上述封面用纸1上实施刺绣所用的刺绣架F。该刺绣架F由用于将封面用纸1保持在平坦夹持状态、而将封面用纸1从其下侧支承的下架A,以及将由其支承的封面用纸1从上侧压紧的上架B这两个支架,和用上述两支架A,B将封面用纸1维持在支持状态的保持件C构成。上述两支架A、B与封面用纸1的矩形形状相对应也形成矩形。
为使其制造容易,下架A由将四个支架部件A1a,A1b,A1c,A1d连结成矩形而构成的本体A1及粘贴到其下面而固定的支承部件A2构成。该下架A具有用于使封面用纸1的刺绣区,例如前述形成封面的区域5(以下也称该区域为刺绣区域)露出的中空部7。上述中空部7由在支承部件A2上形成的窗口构成。为使下架A的尺寸小型化,该窗口7的大小形成仅能使刺绣区域5全部露出的形式。8是用于夹持上述封面用纸1中刺绣区域5的周围部分的向上的夹持面,为使上述区域5在平坦状态的拉伸强度提高,该夹持面8由上述支承部件A2的上面构成,区域5周围的3方周缘部分2以及与构成衬纸区域6内的区域5邻接的部分分别从各自的下侧支承。
9表示了用于确定放置于上述向上夹持面8上的封面用纸1的位置、具有面9a,9b,9c的位置确定部件,为将封面用纸1放置于夹持面8上时减少失误而进行该位置确定,位置确定部件9设置在夹持面8中的3方上,在封面用纸1中能确定与5邻接的边2′,2′,2′的位置。这些位置确定部件9由本体A1的内壁面构成。
11,12都是纸张支承件,可有选择地使用一个或两个。纸张支承件应防止在置于上述夹夹持面8上的封面用纸1中、从夹持面8中伸出的部分纸张1a的突然折曲,也即,应用于防止在上述部分的封面用纸1a中出现象褶皱这样的折曲。该纸张支承件配设在不设置上述位置确定部一侧,也即,设置在比下架A还大的封面用纸1a的突出侧,如图7所述,将该突出部分的封面用纸1a以沿所绘制的平滑曲线的状态进行支承。在这些纸张支承件内,纸张支承件11构成与夹持面8同高的支承部件A2上面的夹持面8的延长面。纸张支承件12在本体A1中的支架部件A1d的上面形成,使比夹持面8高的纸张自由端1a翘起。这样,该纸张支承部件12除了用于防止封面用纸1的突然折曲所必需的尺寸L3外,均处于离开压紧部件18d的位置。上述下架A中的本体A1以及后述的上架B都采用轻量化的如木头或合成树脂材料构成。并且,为了使刺绣缝纫机中的工作台31与底板37的滑动摩擦阻力小,支架部件A2由例如相对这些部件滑动良好的合成树脂材料构成。再有,在支架部件A2中如图7所示的13是形成支架部件A2周边的导引面,该下架A在后述的刺绣缝纫机中的工作台上面滑移时,用于使工作台31及底板37的边缘部可平滑地通过,形成如图所述的斜面。
上架B与上述下架A同样地是由四个部件连结而构成,在中央具有用于使刺绣区域5露出的中空部15。上述中空部15的大小形成与上述下架A的中空部7相对应的大小。16是用于夹持上述刺绣区域5周围部分2的向下的夹持面,其与上述下架A的夹持面8以同样的目的设置在上述中空部15的四周。该夹持面16将上述封面用纸1中由上述支架部件A2的夹持面8所支承的部分以能与夹持面8相夹持的方式形成与夹持面8相对应的大小。图7所示的17是设置在上述夹持面16上的防滑部件,用于防止封面用纸1相对夹持面16横向滑移,例如,使用切成带状的糙纸及糙布等粘贴在上架B的下面。也可使用带状的薄的胶纸等。18d示出了上架B中的四个边的下压部件18a----18d内的1个边,它是相对下架A操作上架B(装设或取出封面用纸1的操作)时抬起、或从缝纫机中取出该刺绣架时抬起的部分。
保持件C用于由上述两夹持面8,16维持夹住封面用纸1的状态。在本例中由符号21,22所示的部件构成。在这些部件内,部件21例示了将上架B相对下架A以自由转动的开闭状连接的合页部件,它由折页构成。部件22示出了用于相对下架A下压上架B的下压部件。下压部件22由相对下架A的固定部23,和用于压动上架B的压动部件24以及将两者连接的连接部25构成。该下压部件22通过止动件26将固定部23自由转动地限制到下架A的本体A1上,可处于回转状态的下压部24压动上架B的下压部件18d,防止上浮。并且下压部件22为非硬质材料,若为弹性板,则通过连接部25的弹性施加向下的力下压上架B。连接部25形成如图所示的拱形,其用于与从夹持面8导引到纸张支承部件11,12上的封面用纸1无干涉地将上架B下压。并且,该形成拱形的连接部25是构成用手操作下压部件22时的操作部。此外,若使各止动件26位于下压部件18d的侧方,则压动部24与固定部23之间能决定水平的连接部25的下压部件22。
虽然可将封面用纸1装设到刺绣架F上,用手一次动作在封面用纸1上实施刺绣,但在大多数情况下用于装设在如图5所示的多头刺绣缝纫机D上。图5所示的刺绣缝纫机D是众所周知的(例如参照特公平7---24711号公报),31是工作台,32,33是立架,34是横架,35是多个缝纫机头,36是机头驱动用的主轴,图7所示的35a是机头中的缝制用的针,37是与各个机头35对应位置设置的底板,37a是用于驱动底板37内的针筒的下轴,37b是在底板中的针板的鼓出部。
并且在图5中,38,39是用于驱动刺绣用的驱动架的驱动装置,40是控制装置,41表示刺绣用的驱动架。图5---图7所示的42是用于是刺绣架F在驱动架41上连动的大架,其具有用于装设各个刺绣架F的多个装设孔43。装设孔43以与缝纫机头35的配列节距相等的节距设置。由于在本例中,在以这样的节距配列的装设孔43之间还可设置一个装设孔,因而可设置与之相同的装设孔43。上述大架42用安装件安装在驱动架41上。
下面说明刺绣架F的使用方法。首先如图2所示打开上架B,其次如箭头47所示利用位置决定部件9将封面用纸1装设在夹持面8上。在该状态下,刺绣区5正好位于中空部7。再如图1所示,将上架B盖在封面用纸1上,该上架B使封面用纸1介于中间而压到下架A上。在这样的状态下,图2位置上的压紧部件22返回到图1,图3的位置,压住上架B。由此,封面用纸1成为由夹持面8,16夹持的状态,完成了相对刺绣架F的装设。在这种状态下,在封面用纸1上从夹持面8,16上鼓出的部分1a(如图3及图7所示),不会发生严重的折曲,而是成为装设在纸张支承件11,12上的状态。因此,在封面用纸1上不会发生成为次品折痕缺陷及褶皱等。
其次,如图6所示,将该装设了封面用纸1的刺绣架F装设到大架42的装设孔43上,该装设通过以下方式进行。当将刺绣架F嵌入到装设孔43上时,如图7所示,刺绣架F的下面(支架部件A2的下面)被装设到工作台31的上面31a上承受重量,四周通过装设孔43的内周面被准确地围住。因此,成为正确地跟随着驱动架41的动作、在工作台31的上面上运动的状态。针对上述装设孔43装设刺绣架F,可通过缝纫机头的刺绣相对各个装设孔43进行。在相对上述装设孔43的刺绣架F的装设完了之后,可让刺绣缝纫机D动作。这样,通过各缝纫机头35与底板37的动作及4封面用纸1的动作,可对刺绣架F上的封面用纸1在各个刺绣区域5中所规定的位置上进行预定的刺绣。并且,在上述刺绣作业中,可对另外准备的其他刺绣架F装设封面用纸1。若通过上述缝纫机完成了刺绣的话,将上述预先准备的刺绣架F依次地装设到空的装设孔43中,同时,从装设孔43中取出刺绣完了的刺绣架F。再让缝纫机动作。在上述刺绣完了的刺绣架F中,通过下压部件22解除对上架的下压,如图2所示打开上架B,取出刺绣完了的封面用纸1。
符号的说明
A...下架、B...上架、C...保持件、1...不能施加折痕的纸张、1a...在封面用纸中从夹持面突出的部分、8,16...夹持面、9...位置确定部件、11,12...纸张支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