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解决城市内涝的雨水收集和排水系统.pdf

上传人:xia****o6 文档编号:277124 上传时间:2018-02-07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418.9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510642106.6

申请日:

2015.09.30

公开号:

CN105155618A

公开日:

2015.12.16

当前法律状态:

实审

有效性:

审中

法律详情:

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E03B 3/02申请日:20150930|||公开

IPC分类号:

E03B3/02; E03F1/00; E03F5/10; E01C7/32; E01C11/24; E01C11/22

主分类号:

E03B3/02

申请人:

宋建新

发明人:

宋建新

地址:

610041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区金雁路404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成都信博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51200

代理人:

崔建中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解决城市内涝的雨水收集和排水系统,包括透水路面和设置于其内部的反U形承重雨水管;透水路面包括由上到下依次层叠设置的吸水层、稳定层、填充层和现浇水泥层,所述反U形承重雨水管下端面连接现浇水泥层上表面,上端面位于稳定层内部;反U形承重雨水管两侧面上设置有多个漏水孔;还包括有雨水收集池,反U形承重雨水管与雨水收集池连通,所述透水路面左右两侧设置有防水沟壁;本发明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将城市排水系统和集水系统进行集成,能够避免城市内涝又能充分利用雨水资源,避免水资源的浪费。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解决城市内涝的雨水收集和排水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透水路面和设置于其内部的反U形承重雨水管(5);透水路面包括由上到下依次层叠设置的吸水层(1)、稳定层(2)、填充层(3)和现浇水泥层(4);所述反U形承重雨水管(5)下端面连接现浇水泥层(4)上表面,上端面位于稳定层(2)内部;反U形承重雨水管(5)两侧面上设置有多个漏水孔;还包括有雨水收集池(6),反U形承重雨水管(5)与雨水收集池(6)连通;所述透水路面左右两侧设置有防水沟壁(10)。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解决城市内涝的雨水收集和排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水层(1)为聚氨酯粘结吸水碎石构成,现浇水泥层(4)上表面设置有防水层。

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解决城市内涝的雨水收集和排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水层(1)、稳定层(2)和填充层(3)为碎石结构,填充层(3)粒径大于稳定层(2),稳定层(2)粒径大于吸水层(1);其中稳定层粒径为1-2cm,填充层粒径为3-5cm。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解决城市内涝的雨水收集和排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反U形承重雨水管(5)为多段预制件首尾依次连接构成,每段两侧面上分别至少有一个漏水孔。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解决城市内涝的雨水收集和排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水层(1)厚度为5cm,稳定层(2)厚度为15cm,填充层(3)厚度为10-50cm,现浇水泥层(4)厚度为10cm,防水沟壁(10)厚度为3cm,反U形承重雨水管(5)下端面宽度为70cm,上端面平面宽度为15cm,高度为50cm。

6.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解决城市内涝的雨水收集和排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反U形承重雨水管(5)通过蓄水控制阀(7-2)与雨水收集池(6)连通,雨水收集池(6)连接有抽水泵(7-1)和管道检修井(8)。

7.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解决城市内涝的雨水收集和排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抽水泵(7-1)和蓄水控制阀(7-2)的控制机构设置于水电控制箱(7)内。

8.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解决城市内涝的雨水收集和排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反U形承重雨水管(5)两侧面中部具有椭圆形漏水孔,下端具有向内凹陷形成的半月形漏水孔。

9.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解决城市内涝的雨水收集和排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反U形承重雨水管(5)上端面连接处设置有向内凹陷的矩形凹槽。

10.
  根究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解决城市内涝的雨水收集和排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雨水收集池(6)和管道检修井(8)的连接处还设置有密封盖。

说明书

一种解决城市内涝的雨水收集和排水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道路铺装技术,具体涉及一种解决城市内涝的雨水收集和排水系统。
背景技术
为了方便下雨时通行,城市现有的道路路面多为中间略微隆起,靠近路沿的两侧相较路面中间略微下降的结构,这样是为了尽量保证路面中间部分的行车位置没有积水;现有的地面排水基本上都是依靠设置在路边的下水口以及下水管道排水,雨水量较大时,会在下水口处形成积水。
目前,也有出现一些透水路面,但是现有的透水路面透水率不够,雨量较大时雨水排水速度不及降水速度,造成路面积水;而且雨水一般会直接沿排水管道排走,造成水资源的浪费。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解决城市内涝的雨水收集和排水系统。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解决城市内涝的雨水收集和排水系统,包括透水路面和设置于其内部的反U形承重雨水管;透水路面包括由上到下依次层叠设置的吸水层、稳定层、填充层和现浇水泥层,所述反U形承重雨水管下端面连接现浇水泥层上表面,上端面位于稳定层内部;反U形承重雨水管两侧面上设置有多个漏水孔;还包括有雨水收集池,反U形承重雨水管与雨水收集池连通,所述透水路面左右两侧设置有防水沟壁。
作为优选,所述吸水层为聚氨酯粘结吸水碎石构成,现浇水泥层上表面设置有防水层。
作为优选,所述吸水层、稳定层和填充层为碎石结构,填充层粒径大于稳定层,稳定层粒径大于吸收层。
作为优选,所述反U形承重雨水管为多段预制件首尾依次连接构成,每段上两侧面上分别至少有一个漏水孔。
作为优选,所述吸水层厚度为5cm,稳定层厚度为15cm,填充层厚度为10-50cm,现浇水泥层厚度为10cm,防水沟壁厚度为3cm,反U形承重雨水管下端面宽度为70cm,上端面平面宽度为15cm,高度为50cm。
作为优选,所述反U形承重雨水管通过蓄水控制阀与雨水收集池连通;雨水收集池连接有抽水泵和管道检修井。
作为优选,所述抽水泵和蓄水控制阀的控制机构设置于水电控制箱内。
作为优选,所述反U形承重雨水管两侧面中部具有椭圆形漏水孔,下端具有向内凹陷形成的半月形漏水孔。
作为优选,所述反U形承重雨水管连接处设置有向内凹陷的矩形凹槽。
作为优选,所述雨水收集池和管道检修井的连接处还设置有密封盖。。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设置反U形承重雨水管和雨水收集池能够将雨水及时排走避免造成积水,并可以对雨水进行收集利用;
(2)本发明吸水层为聚氨酯粘结吸水碎石构成,透水率高,能够及时将雨水渗入透水路面以下几层;
(3)本发明反U形承重雨水管两侧面上、两侧面下端面和上端面上均设置有漏水孔,雨水可以从稳定层和填充层渗入U形管道内;
(4)本发明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能够避免城市内涝,而且能够收集雨水并加以利用,避免了水资源的浪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结构中透水路面截面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中反U形承重雨水管正视图。
图4为本发明中反U形承重雨水管侧视图。
图中:1-吸水层,2-稳定层,3-填充层,4-现浇水泥层,5-反U形承重雨水管,6-雨水收集池,7-水电控制箱,7-1-抽水泵,7-2-蓄水控制阀,8-管道检修井,9-抽水管,10-防水沟壁。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
如图1-4所示,一种解决城市内涝的雨水收集和排水系统,包括透水路面和设置于其内部的反U形承重雨水管5;透水路面包括由上到下依次层叠设置的吸水层1、稳定层2、填充层3和现浇水泥层4,所述反U形承重雨水管5下端面连接现浇水泥层4上表面,上端面位于稳定层2内部;反U形承重雨水管5两侧面上设置有多个漏水孔;还包括有雨水收集池6,反U形承重雨水管5与雨水收集池6连通,所述透水路面左右两侧设置有防水沟壁10。
所述吸水层1为聚氨酯粘结吸水碎石构成,现浇水泥层4上表面设置有防水层;具体为Elastopave城市吸水道路新型材料;Elastopave是一种创新的路面铺设技术,它利用聚氨酯优良的物理粘接性能,将一般的碎石块整合为一个坚固、稳定、开放的整体结构,可长期在零下40℃-80℃的环境中正常使用,也能保持其良好的物理性能,具有惊人的耐久性;具有良好的透水性,路面孔隙率可达30%,降水可以直接渗入地下;而且还具有环保性,聚氨酯材料中不含任何重金属及其他对环境有污染的有害物质,在其铺设和使用过程中不会对环境造成二次伤害。
所述吸水层1、稳定层2和填充层3为碎石结构,填充层3粒径大于稳定层2,稳定层2粒径大于吸水层1;雨水从吸水层1渗入稳定层2,由稳定层2渗入填充层3,填充层3孔隙率最大,能够储存一定量的雨水,雨水不能及时进入反U形承重雨水管5时,可以临时储存在填充层3。
所述反U形承重雨水管5为多段预制件首尾依次连接构成,每段上两侧面上分别至少有一个漏水孔;雨水从反U形承重雨水管5侧面上的漏水孔进入其内部,进而排入雨水收集池6。
所述吸水层1厚度为5cm,稳定层2厚度为15cm,填充层3厚度为10-50cm,现浇水泥层4厚度为10cm,防水沟壁10厚度为3cm,反U形承重雨水管5下端面宽度为70cm,上端面平面宽度为15cm,高度为50cm。
所述反U形承重雨水管5通过蓄水控制阀7-2与雨水收集池6连通;雨水收集池6连接有抽水泵7-1和管道检修井8;反U形承重雨水管5的水通过蓄水控制阀7-2进入雨水收集池6内储存,在需要时可以使用抽水泵7-1抽取使用。
所述抽水泵7-1和蓄水控制阀7-2的控制机构设置于水电控制箱7内;保护抽水泵7-1和蓄水控制阀7-2,并保证其正常工作。
所述反U形承重雨水管5两侧面中部具有椭圆形漏水孔,下端具有向内凹陷形成的半月形漏水孔;雨水可以从中部的漏水孔和下端的半月形漏水孔,进入反U形承重雨水管5内部,可以加快雨水的排水速度。
所述反U形承重雨水管5上端面连接处设置有向内凹陷的矩形凹槽;雨水从吸水层1渗入稳定层2后,可以通过反U形承重雨水管5上端面的矩形凹槽,进入其内部,避免过多的雨水集中在填充层3;减轻填充层3和反U形承重雨水管5的压力。
所述反U形承重雨水管5两侧面上的漏水孔均匀分布,加快雨水的排水速度。
所述雨水收集池6和管道检修井8的连接处还设置有密封盖,不用时可以对雨水收集池6起到密封作用,使用时,通过管道检修井8打开密封盖对雨水收集池6内的淤泥或其它杂质进行清理。
将使用时,在城市街道主体结构的道路两侧临绿化带处,开挖1m宽,深度为80cm的深基坑;在基坑底部现浇5-10cm水泥层,沟壁设置3cm厚混凝土层,在现浇水泥层4上部埋设反U形承重雨水管5;然后从下到上依次设置填充层3和稳定层2,用小型压路机碾压密实;最后在最上层设置吸水层1;在绿化带区域根据需要设置雨水收集池6,雨水收集池6与反U形承重雨水管5连通,并安装抽水泵7-1,抽水泵7-1上端连接绿化喷淋、清洗用水等其他作用远端;设置管道检修井8,并与雨水收集池6连通,定时对雨水收集池6进行清洗和检修。
下雨时,雨水通过吸水层1、稳定层2和填充层3,在填充层3内可以储存一定量的雨水;雨水通过反U形承重雨水管5上端面上的矩形凹槽、侧面上的漏水孔、侧面上下端面的凹槽进入其内部;雨水经过蓄水控制阀7-2进入雨水收集池6内储存;当需要时,可以使用抽水泵7-1,经过抽水管9将水抽出,作为绿化浇水或其他使用;当雨水收集池6内的水过多时,可以使用抽水泵7-1将雨水收集池6内的水排出;通过管道检修井8定时对雨水收集池6进行检修和清理。
本发明通过简单的结构和设备设计,在暴雨时防止内涝的产生;并且可以将雨水进行收集,作为绿化用水或其他,充分利用和节约了水资源;本发明将城市排水系统和集水系统进行集成,简单实用。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一种解决城市内涝的雨水收集和排水系统.pdf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一种解决城市内涝的雨水收集和排水系统.pdf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一种解决城市内涝的雨水收集和排水系统.pdf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解决城市内涝的雨水收集和排水系统.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解决城市内涝的雨水收集和排水系统.pdf(7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解决城市内涝的雨水收集和排水系统,包括透水路面和设置于其内部的反U形承重雨水管;透水路面包括由上到下依次层叠设置的吸水层、稳定层、填充层和现浇水泥层,所述反U形承重雨水管下端面连接现浇水泥层上表面,上端面位于稳定层内部;反U形承重雨水管两侧面上设置有多个漏水孔;还包括有雨水收集池,反U形承重雨水管与雨水收集池连通,所述透水路面左右两侧设置有防水沟壁;本发明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将城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固定建筑物 > 给水;排水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