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耐候性高强度三层隔音琉璃瓦及其制备方法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高分子材料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高耐候性高强度三层隔音琉璃瓦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现有的建筑用装饰瓦一般采用砖瓦或单层结构的树脂瓦,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由于砖瓦和单层结构的树脂瓦重量较大,带来很多不便,同时受风雨日晒的侵蚀较大,抗冲击能力较差,使用寿命较短,且消音隔热效果差。长久以来,人们对屋面材料的认识大都集中在对瓦材的了解上。作为防水、保温、隔热的屋面材料,粘土瓦是我们使用较多、历史较长的屋面材料之一,但是,此种瓦需要消耗大量的黏土,而为了保护耕地、保护环境、节约能源、我国已经逐渐限制、甚至是禁止使用粘土瓦了。而基于上述情况,研发一种具有高效、节能、节土、环保的轻质、高强、保温、隔热的屋面材料成为关注的焦点。目前主要的树脂琉璃瓦为聚氯乙烯(PVC),聚氯乙烯(PVC)本色为微黄色半透明状,有光泽。随助剂用量不同,分为软、硬聚氯乙烯,软制品柔而韧,手感粘,硬制品的硬度高于低密度聚乙烯,PVC以其尺寸稳定性佳,低成本,硬度高的优点使其使用量在通用塑料里居但它也有耐化学性差、不耐温、质脆、易分解等缺点而使其使用受到限制,这就需要我们用其它可以弥补PVC缺点的树脂与PVC共混,来改善PVC本身的性能。而ASA材料主要成分是ASA树脂,是由丙烯腈(A)、苯乙烯(S)和丙烯酸酯(A)组成的三元共聚物。与ABS树脂相比,由于引入不含双键的丙烯酸酯橡胶取代了丁二烯橡胶,因而耐候性有了本质的改善,因此,使用具有良好耐候性的ASA来制备琉璃瓦,可以使琉璃瓦具有很好耐候性。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琉璃瓦的要求越来越高,要求琉璃瓦具有高强度高模量等高性能;长纤维增强ASA具有高强度、高模量、高热稳定性等优异的性能可以满足人们对高性能追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高耐候性高强度三层隔音琉璃瓦及其制备方法,它耐候性好、强度高、模量高,且隔音、隔热性能好,以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高耐候性高强度三层隔音琉璃瓦,包括内层、中间层及外层,按质量份数计算,内层包括95-105份聚氯乙烯,5-10份抗冲击改性剂,3-6份相容剂、20-30份纳米活性轻质碳酸钙、2-5份润滑剂;中间层包括95-105份丙烯酸酯类橡胶-丙烯腈-苯乙烯的接枝共聚物、10-35份玻璃纤维、10-20份增韧剂、2-6份相容剂、0.5-1份抗氧剂及0.5-1份发泡剂;外层包括30-40份丙烯酸酯类橡胶-丙烯腈-苯乙烯的接枝共聚物、20-50份高分子量AS、0.5-1份抗氧剂、0.08-1份耐候剂、3-6份相容剂、1-5份润滑剂及5-10份表面光泽剂。
所述的抗冲击改性剂为ACR。
所述的增韧剂为POE、TPU或PTW中一种或几种的任意组合。
所述的相容剂为SMA,SAG或环氧树脂中的一种或几种的任意组合。
所述的润滑剂为EBS、硅氧烷、PE腊或硬脂酸锌中的一种或几种的任意组合。
所述的发泡剂为对甲苯磺酰氨基脲,耐候剂为受阻单酚、双酚或受阻胺类的混合物,表面光泽剂为苯乙烯与氟橡胶接枝共聚物。
所述的外层中还包括0.3-0.8色粉。
高耐候性高强度三层隔音琉璃瓦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内层的制备:按上述质量份数,先将聚氯乙烯、抗冲击改性剂、相容剂和纳米活性轻质碳酸钙在70-90℃下干燥4-6h,然后将聚氯乙烯、抗冲击改性剂、相容剂、纳米活性轻质碳酸钙和润滑剂混合均匀,采用双螺杆挤出机进行挤出;
2)中间层的制备:按上述质量份数,先将丙烯酸酯类橡胶-丙烯腈-苯乙烯的接枝共聚物、增韧剂、相容剂在70-90℃下干燥4-6h,然后将丙烯酸酯类橡胶-丙烯腈-苯乙烯的接枝共聚物、玻璃纤维、增韧剂、相容剂、抗氧剂及发泡剂混合均匀,采用双螺杆挤出机进行挤出;
3)外层的制备:按上述质量份数,先将丙烯酸酯类橡胶-丙烯腈-苯乙烯的接枝共聚物、高分子量AS、抗氧剂、相容剂和表面光泽剂在70-90℃下干燥4-6h,再将丙烯酸酯类橡胶-丙烯腈-苯乙烯的接枝共聚物、高分子量AS、抗氧剂、耐候剂、相容剂、润滑剂及表面光泽剂混合均匀,然后加入双螺杆挤出机进行挤出;
4)内层、中间层与外层进行挤出时,采用三层共挤出工艺,使外层包覆中间层上,中间层包覆在内层上,然后进过定型,切割,从而实现一次共挤所述三层共挤复合琉璃瓦。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对琉璃瓦的各层材料进行了优化改进,并利用中间层作为发泡层,中间层采用高强度高模量的长玻纤增强ASA,这样的方式既让三层琉璃瓦具有优异的耐候性,同时具有高强度,高模量,隔音等优异的性能。本发明简单易行、材料来源广泛、成本低廉,使用效果好。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实施例1:高耐候性高强度三层隔音琉璃瓦,包括内层、中间层及外层,按质量份数计算,内层包括100份聚氯乙烯,8份抗冲击改性剂,5份SMA、25份纳米活性轻质碳酸钙及4份EBS;中间层包括100份丙烯酸酯类橡胶-丙烯腈-苯乙烯的接枝共聚物、20份玻璃纤维、15份增韧剂、4份SAG、0.8份抗氧剂及0.8份发泡剂;外层包括35份丙烯酸酯类橡胶-丙烯腈-苯乙烯的接枝共聚物、30份高分子量AS、1份抗氧剂、0.15份耐候剂、5份相容剂、3份EBS,0.5色粉及7份表面光泽剂;所述的抗冲击改性剂为ACR。所述的增韧剂为POE,TPU,PTW中一种或几种的任意组合。所述的相容剂为SMA,SAG或环氧树脂中的一种或几种的任意组合。所述的润滑剂为EBS,硅氧烷,PE腊或硬脂酸锌中的一种或几种的任意组合。所述的发泡剂为对甲苯磺酰氨基脲,耐候剂为受阻单酚、双酚或受阻胺类的混合物,表面光泽剂为苯乙烯与氟橡胶接枝共聚物。
高耐候性高强度三层隔音琉璃瓦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内层的制备:按上述质量份数,先将聚氯乙烯、抗虫改性剂、相容剂和纳米活性轻质碳酸钙在70-90℃下干燥4-6h,然后将聚氯乙烯、抗虫改性剂、相容剂、纳米活性轻质碳酸钙和润滑剂混合均匀,采用双螺杆挤出机进行挤出;
2)中间层的制备:按上述质量份数,先将丙烯酸酯类橡胶-丙烯腈-苯乙烯的接枝共聚物、增韧剂、相容剂在70-90℃下干燥4-6h,然后将丙烯酸酯类橡胶-丙烯腈-苯乙烯的接枝共聚物、玻璃纤维、增韧剂、相容剂、抗氧剂及发泡剂混合均匀,采用双螺杆挤出机进行挤出;
3)外层的制备:按上述质量份数,先将丙烯酸酯类橡胶-丙烯腈-苯乙烯的接枝共聚物、高分子量AS、抗氧剂、相容剂和表面光泽剂在70-90℃下干燥4-6h,再将丙烯酸酯类橡胶-丙烯腈-苯乙烯的接枝共聚物、高分子量AS、抗氧剂、耐候剂、相容剂、润滑剂及表面光泽剂混合均匀,然后加入双螺杆挤出机进行挤出;
4)内层、中间层与外层进行挤出时,采用三层共挤出工艺,使外层包覆中间层上,中间层包覆在内层上,然后定型,切割,从而实现一次共挤所述三层共挤复合琉璃瓦。
本发明的实施例2:高耐候性高强度三层隔音琉璃瓦,包括内层、中间层及外层,按质量份数计算,内层包括95份聚氯乙烯,10份抗冲击改性剂,3份SAG、20份纳米活性轻质碳酸钙及2份硅氧烷;中间层包括105份丙烯酸酯类橡胶-丙烯腈-苯乙烯的接枝共聚物、35份玻璃纤维、10份增韧剂、6份环氧树脂、1份抗氧剂及0.5份发泡剂;外层包括40份丙烯酸酯类橡胶-丙烯腈-苯乙烯的接枝共聚物、20份高分子量AS、1份抗氧剂、1份耐候剂、3份相容剂、5份EBS,0.3色粉及10份表面光泽剂;所述的抗冲击改性剂为ACR。所述的增韧剂为POE,TPU,PTW中一种或几种的任意组合。所述的相容剂为SMA,SAG或环氧树脂中的一种或几种的任意组合。所述的润滑剂为EBS,硅氧烷,PE腊或硬脂酸锌中的一种或几种的任意组合。所述的发泡剂为对甲苯磺酰氨基脲,耐候剂为受阻单酚、双酚或受阻胺类的混合物,表面光泽剂为苯乙烯与氟橡胶接枝共聚物。
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
本发明的实施例3:高耐候性高强度三层隔音琉璃瓦,包括内层、中间层及外层,按质量份数计算,内层包括105份聚氯乙烯,5份抗冲击改性剂,6份环氧树脂、30份纳米活性轻质碳酸钙及5份PE腊硬脂酸锌;中间层包括95份丙烯酸酯类橡胶-丙烯腈-苯乙烯的接枝共聚物、10份玻璃纤维、20份增韧剂、2份SMA、0.5份抗氧剂及1份发泡剂;外层包括30份丙烯酸酯类橡胶-丙烯腈-苯乙烯的接枝共聚物、50份高分子量AS、0.5份抗氧剂、0.08份耐候剂、6份硅氧烷、1份润滑剂及5份表面光泽剂。所述的抗冲击改性剂为ACR。所述的增韧剂为POE,TPU,PTW中一种或几种的任意组合。所述的相容剂为SMA,SAG或环氧树脂中的一种或几种的任意组合。所述的润滑剂为EBS,硅氧烷,PE腊或硬脂酸锌中的一种或几种的任意组合。所述的发泡剂为对甲苯磺酰氨基脲,耐候剂为受阻单酚、双酚或受阻胺类的混合物,表面光泽剂为苯乙烯与氟橡胶接枝共聚物。
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
主要性能测试:进行各项测试,其性能测试结果如表1所示。
![]()
根据表1的测试结果可以得知,采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所制备得到的三层琉璃瓦,不但降噪效果优异,同时具有较高的简支梁冲击强度、拉伸强度、弯曲强度和模量值都很高。
需要理解的是,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述特定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权利要求的范围内做出各种变形或修改,这并不影响本发明的实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