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外装围护墙体系.pdf

上传人:a3 文档编号:273350 上传时间:2018-02-07 格式:PDF 页数:13 大小:864.5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510768879.9

申请日:

2015.11.12

公开号:

CN105256916A

公开日:

2016.01.20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E04B 2/00申请日:20151112|||公开

IPC分类号:

E04B2/00; E04B1/98; E04B1/76; E04B1/94

主分类号:

E04B2/00

申请人:

建学建筑与工程设计所有限公司杭州分公司; 杜汝; 陈峥嵘; 刘锴

发明人:

杜汝; 陈峥嵘; 刘锴; 陈丁渭; 顾学晨

地址:

310000浙江省杭州市上城区白云路24号103室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杭州华知专利事务所33235

代理人:

宁冈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建筑外装围护墙体系,包括外叶板、内叶板和主体结构,外叶板和内叶板通过非金属连接件连接,所述外叶板和内叶板之间设有保温层,所述保温层的上方设有岩棉板,所述外叶板上设有用于连接主体结构的金属连接件。具有以下优点:保温性能好受力清晰;安全性能好;不破坏防水企口的结构、且斜支撑比较少;内墙板采用发泡混凝土材料,大大减轻了整体外围护墙的自重,降低了生产、运输、施工的相应成本且便于水电安装修改;采用干法施工,安装便利,通用性强,可用于混凝土结构也可用于钢结构。

权利要求书

1.一种建筑外装围护墙体系,它包括外叶板、内叶板和主体结构,外叶板和内叶板通过非金属连接件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叶板和内叶板之间设有保温层,所述保温层的上方设有岩棉板,所述外叶板上设有用于连接主体结构的金属连接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外装围护墙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连接件包括外叶板预埋件、主体结构预埋件和盖板,所述外叶板预埋件的底部设有主体结构预埋件支撑板,所述盖板设在主体结构预埋件的上方用于紧固主体结构预埋件和外叶板预埋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建筑外装围护墙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叶板预埋件包括垂直板,所述垂直板的一侧设有与外叶板连接的安装耳,所述垂直板的另一侧设有安装台,安装台的中间位置开有供主体结构预埋件插入的缺口,支撑板位于缺口的下方,所述安装台上开有内螺纹孔。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建筑外装围护墙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结构预埋件包括竖直板,所述竖直板的一侧设有可放入到外墙体预埋件缺口内的L型板,L型板的底部与支撑板相抵,L型板水平部分的端部与竖直板相连形成U型槽;竖直板的另一侧设有与梁连接的凸耳。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建筑外装围护墙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为L形,所述U型槽内设有高强度断桥抗震胶块,盖板的水平部分与安装台相贴合且通过垫片和高强度螺栓固定,盖板的垂直部分内侧与高强度断桥抗震胶块相贴合。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建筑外装围护墙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的水平部分与安装台之间设有高强度断桥抗震胶片,所述L型板的底部与支撑板之间设有橡胶片。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建筑外装围护墙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垂直板的一侧设有两个安装耳,所述安装耳的截面为T形。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建筑外装围护墙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竖直板上设有可调节内六角螺钉,内六角螺钉的端部与盖板的垂直部分外侧相抵。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建筑外装围护墙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竖直板的一侧设有两个凸耳,所述两个凸耳的另一端通过连接板连接,所述连接板上设有通孔,所述通孔的直径大于内六角螺钉的直径,通孔与内六角螺钉同轴线。 10.根据权利要求1-10任一所述的建筑外装围护墙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叶板为混凝土外叶板,内叶板为发泡混凝土内叶板,内叶板内设有轻钢龙骨,内叶板的上、下部均设有坐浆层。

说明书

一种建筑外装围护墙体系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建筑外装围护墙体系。

背景技术

外装围护墙体系包括外叶板和内叶板,外叶板和内叶板之间通过非金属连接件连接。目前,传统外围护墙与主体结构连接时主要采用湿法施工安装,也就是说采用混凝土直接浇筑的方式进行固定,这种安装方式工序繁琐,施工质量难以保证,加工成本高。另外,传统外围护墙的外叶板重量通过非金属连接件传递于内叶板,由非金属连接件来承担外叶板的重量,并且当外叶板和内叶板温差较大时,外叶板和内叶板产生不同的变形和位移,由于外叶板和内叶板靠非金属连接件连接,因此引起非金属连接件产生复杂的内力,并且会使非金属连接件从外叶板的混凝土中脱离,因此外叶板的安全存在一定隐患。因内叶板采用混凝土制成,强度较高,对水电管线安装预埋纠错性及再次改造时难度较大。传统外外围护墙采用湿法施工,通用性差,只能用于混凝土结构。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安全性高、保温性能好的建筑用外装围护墙体系。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建筑外装围护墙体系,它包括外叶板、内叶板和主体结构,外叶板和内叶板通过非金属连接件连接,所述外叶板和内叶板之间设有保温层,所述保温层的上方设有岩棉板,所述外叶板上设有用于连接主体结构的金属连接件。增设保温层,提高外围护墙的保温性能。岩棉板为防火隔离带。因金属连接件与外叶板连接,因此外围护墙的重量完全由金属连接件承担,外叶板和内叶板之间的非金属连接件通过与混凝土的锚固力将外叶板与内叶板连接,该非金属连接件只在生产和安装时受力,在外围护墙安装完成后,内叶板是搁置在楼板上,故非金属连接件在安装完成后不承担其他荷载,安全性能好。因建筑外装围护墙体系中,外叶板固定于主体结构,内叶板通过坐浆落于楼板。在温度应力作用下,内叶板因外叶板变形而产生的形变较小,因此非金属连接件所产生的应力较小,且内叶板位于室内,安全性较高。内叶板中设有轻钢龙骨体架,经过加工增设卡件的非金属连接件通过在轻钢龙骨上开洞来固定非金属连接件的位置和距离,并且轻钢龙骨增强了内叶板的抗弯强度,从而有效的防止了内叶板在生产和安装时的破坏。而且,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建筑外装围护墙体系不仅可以运用于混凝土结构,也可以运用于钢结构建筑,通用性好。

作为优选,所述金属连接件包括外叶板预埋件、主体结构预埋件和盖板,所述外叶板预埋件的底部设有主体结构预埋件支撑板,所述盖板设在主体结构预埋件的上方用于紧固主体结构预埋件和外叶板预埋件。支撑板同时也具有定位的作用,便于主体结构在安装过程中的限位。

作为优选,所述外叶板预埋件包括垂直板,所述垂直板的一侧设有与外叶板连接的安装耳,所述垂直板的另一侧设有安装台,安装台的中间位置开有供主体结构预埋件插入的缺口,支撑板位于缺口的下方,所述安装台上开有内螺纹孔。安装方便,直接将主体结构预埋件放入到缺口利用支撑板支撑即可。

作为优选,所述主体结构预埋件包括竖直板,所述竖直板的一侧设有可放入到外墙体预埋件缺口内的L型板,L型板的底部与支撑板相抵,L型板水平部分的端部与竖直板相连形成U型槽;竖直板的另一侧设有与梁连接的凸耳。结构简单,受力明确,便于安装。

作为优选,所述盖板为L形,所述U型槽内设有高强度断桥抗震胶块,盖板的水平部分与安装台相贴合且通过垫片和高强度螺栓固定,盖板的垂直部分内侧与高强度断桥抗震胶块相贴合。高强度断桥抗震胶块不仅起到了阻断热桥的作用,在地震作用力下,还具有很好的减震作用,提高了外围护墙的安全性。

作为优选,所述盖板的水平部分与安装台之间设有高强度断桥抗震胶片,所述L型板的底部与支撑板之间设有橡胶片。高强度断桥抗震胶片和橡胶片均起到了阻断热桥的作用,高强度断桥抗震胶片还具有很好的减震作用。

作为优选,所述垂直板的一侧设有两个安装耳,所述安装耳的截面为T形。锚固力更强。

作为优选,所述竖直板上设有可调节内六角螺钉,内六角螺钉的端部与盖板的垂直部分外侧相抵。通过调节内六角螺钉,调整主体结构预埋件和外叶板预埋件之间的水平位置,消除误差。

作为优选,所述竖直板的一侧设有两个凸耳,所述两个凸耳的另一端通过连接板连接,所述连接板上设有通孔,所述通孔的直径大于内六角螺钉的直径,通孔与内六角螺钉同轴线。

作为优选,所述外叶板为混凝土外叶板,内叶板为发泡混凝土内叶板,内叶板内设有轻钢龙骨,内叶板的上、下部均设有坐浆层。在发泡混凝土中加入轻钢龙骨不仅解决了非金属连接件的定位问题,还提高了发泡混凝土的抗弯强度,且发泡混凝土便于后期装修施工,便于水电安装开槽,并且不影响结构安全。

采用以上结构后,本发明的一种建筑外装围护墙体系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保温性能好受力清晰;安全性能好;不破坏防水企口的结构、且斜支撑比较少;内叶板采用发泡混凝土材料,大大减轻了整体外围护墙的自重,降低了生产、运输、施工的相应成本且便于水电安装修改;采用干法施工,安装便利,通用性强,可用于混凝土结构也可用于钢结构。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主视图;

图2为本发明左视图;

图3为本发明没有切到金属连接件的剖视图;

图4为本发明切到金属连接件的剖视图

图5为本发明金属连接件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金属连接件去掉盖板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金属连接件外叶板预埋件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金属连接件主体结构预埋件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盖板结构示意图;。

其中:1、支撑板,2、盖板,3、垂直板,4、安装耳,5、安装台,6、缺口,7、竖直板,8、L型板,9、凸耳,10、高强度断桥抗震胶块,11、高强度断桥抗震胶片,12、内六角螺钉,13、连接板,14、通孔,15、高强度螺栓,16、橡胶片,17、垫片,18、外叶板,19、内叶板,20、金属连接件,21、主体结构,22、非金属连接件,23、保温层,24、轻钢龙骨,25、岩棉板,26、坐浆层,27、回填发泡混凝土。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描述。

如图1-4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建筑外装围护墙体系,它包括外叶板18、内叶板19和主体结构21,外叶板18和内叶板19通过非金属连接件22连接,所述外叶板18和内叶板19之间设有保温层23,所述保温层23的上方设有岩棉板25,所述外叶板18上设有用于连接主体结构21的金属连接件20。所述外叶板18为混凝土外叶板,内叶板19为发泡混凝土内叶板,内叶板19内设有轻钢龙骨24,内叶板19的上、下部均设有坐浆层26。

如图5-6所示,所述金属连接件20包括可拆卸连接的外叶板预埋件、主体结构预埋件和盖板2,所述外叶板预埋件的底部设有主体结构预埋件支撑板1,所述盖板2设在主体结构预埋件的上方用于紧固主体结构预埋件和外叶板预埋件。

如图7所示,所述外叶板预埋件包括垂直板3,所述垂直板3的一侧设有两个与外叶板连接的安装耳4,所述安装耳4的截面为T形,所述垂直板3的另一侧设有安装台5,安装台5的中间位置开有供主体结构预埋件插入的缺口6,支撑板1位于缺口6的下方,所述安装台5上开有内螺纹孔。

如图8所示,所述主体结构预埋件包括竖直板7,所述竖直板7的一侧设有可放入到外墙体预埋件缺口内的L型板8,L型板8的四周与缺口6周边均设有间隙,也就是说设在缺口内的L型板可在缺口内的水平方向进行调节,便于主体结构预埋件在水平方向调节,L型板8的底部与支撑板1相抵且两者之间设有橡胶片,所述橡胶片16的材质为高强度断桥抗震胶,L型板8水平部分的端部与竖直板7相连形成U型槽;竖直板7的另一侧设有两个与主体结构连接的凸耳9,所述两个凸耳9的另一端通过连接板13连接,所述竖直板7上设有可调节内六角螺钉12,内六角螺钉12的端部与盖板2的垂直部分外侧相抵;所述连接板13上设有通孔14,所述通孔14的直径大于内六角螺钉12的直径,通孔与内六角螺钉同轴线;如图9所示,所述盖板2为L形,所述U型槽内设有高强度断桥抗震胶块10,盖板2的水平部分与安装台5相贴合且通过垫片17和高强度螺栓15固定,盖板2的垂直部分内侧与高强度断桥抗震胶块10相贴合,所述盖板2的水平部分与安装台5之间设有高强度断桥抗震胶片11。

外叶板预埋件的安装耳4和主体结构预埋件的凸耳9均设有四个通孔供钢筋穿入,大大加强了构件与混凝土墙板的锚固力。

安装说明:外叶板预埋件和主体结构预埋件后面的安装耳和凸耳分别预埋在外叶板和主体结构内,在外墙的内叶板下方铺设坐浆层后,再将内叶板安装到位,开始吊装主体结构(主体结构为室内,外叶板为室外),在主体结构与内叶板相对的面上铺设坐浆层后,将主体结构预埋件和主体结构从上方吊装下降至支撑板,随后盖上盖板,拧入螺栓(此时不对螺栓施加预紧力),在室内拧入内六角螺钉,通过拧动内六角螺钉将主体结构预埋件向外叶板预埋件推紧,调节水平方向的位置,消除误差,将各个方向的位置调整定位完成后,拧紧螺栓,施加预应力,回填发泡混凝土27,完成安装。

一种建筑外装围护墙体系.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一种建筑外装围护墙体系.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一种建筑外装围护墙体系.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建筑外装围护墙体系.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建筑外装围护墙体系.pdf(13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公开了建筑外装围护墙体系,包括外叶板、内叶板和主体结构,外叶板和内叶板通过非金属连接件连接,所述外叶板和内叶板之间设有保温层,所述保温层的上方设有岩棉板,所述外叶板上设有用于连接主体结构的金属连接件。具有以下优点:保温性能好受力清晰;安全性能好;不破坏防水企口的结构、且斜支撑比较少;内墙板采用发泡混凝土材料,大大减轻了整体外围护墙的自重,降低了生产、运输、施工的相应成本且便于水电安装修改;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固定建筑物 > 建筑物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