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东北红豆杉容器苗的施肥方法.pdf

上传人:大师****2 文档编号:27232 上传时间:2018-01-16 格式:PDF 页数:8 大小:507.3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510158371.7

申请日:

2015.04.03

公开号:

CN104782457A

公开日:

2015.07.22

当前法律状态:

实审

有效性:

审中

法律详情:

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A01G 31/00申请日:20150403|||公开

IPC分类号:

A01G31/00; A01C21/00

主分类号:

A01G31/00

申请人:

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

发明人:

魏红旭

地址:

150081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南岗区哈平路138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哈尔滨市松花江专利商标事务所23109

代理人:

侯静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一种东北红豆杉容器苗的施肥方法,涉及一种寒冷地区东北红豆杉容器苗的施肥方法。本发明是要解决现有施肥方法下东北红豆杉苗木容易因养分利用效率低下而出现养分淋失、苗木长势罹弱、针叶枯黄的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方法为:一、采集;二、苗木的栽种;三、苗木的施肥处理。本发明的优点:一、在提高苗木养分吸收效率方面操作简单、成本低廉、见效显著;二、可使东北红豆杉苗木栽种后快速缓苗并迅速适应施肥操作;三、养分的吸收效率高达80%,比传统施肥方法下提高近2倍。本发明主要用于东北红豆杉容器苗木的培育。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东北红豆杉容器苗的施肥方法,其特征在于东北红豆杉容器苗的施肥方法是按以下步骤进行:
一、采集:①、采集时间:在春季尚未发芽时进行采集;②、选择要求:选择长势健壮、无病害、主干明显的东北红豆杉苗木,苗高不超过10cm、根长不超过8cm;③、采集要求:采集时连同东北红豆杉苗木根系周围的土坨一并挖出,以保证根系的完整,土坨大小以刚好完全包裹根系为准,并且要求该土坨的含水率达到90%以上;④、贮存:在将东北红豆杉苗木采集后到移栽过程中需要保湿贮存,方法是:将带土坨的东北红豆杉苗木放入潮湿的编织袋内,通过洒水的方式保持包裹东北红豆杉苗木根系的土坨的含水率在90%;
二、苗木的栽种:①、栽种时间:东北红豆杉苗木在采集后贮存1周时间内完成向移栽容器内的栽种;②、育苗容器的选择:育苗容器的高度应大于东北红豆杉苗木的根系长度,但最大高度不宜超过15cm,容器的直径以5~10cm为宜;③、填充基质的混合:扫净地面杂物,将珍珠岩平铺于地表,一边向其上铺放草炭一边搅拌混匀,最终草炭和珍珠岩的体积混合比例为2:1~3:1;④、填充基质的消毒:向基质中浇足量的清水,直至基质的含水率达到40%以上为止,将消毒液与清水按照1:500的比例混合后浇灌于该基质表面,在浇灌消毒液的过程中不停的搅拌基质以使消毒效果均匀,最终经消毒处理后的基质含水率达到90%;⑤、基质的填充:将消毒后的基质填充进育苗容器中,在非按压的情况下使基质表面与育苗容器边缘持平;⑥、苗木的栽种:栽种前用清水浸洗掉东北红豆杉苗木根系外包裹的土坨,洗净根系表面裸土后从根系顶端起截去1/3的主根,将截根后的苗木栽植入育苗容器内约一半高度的位置,向上轻提苗干直至东北红豆杉苗木的根茎交界处刚好露出基质表面,栽植过程中始终保持东北红豆杉苗木的顶芽朝上;
三、苗木的施肥操作:①、施肥方法流程:采用水溶性肥料,每次施肥前将含有相应含量养分的肥料溶于水中,之后用洒水壶浇灌到育苗基质当中,每次施肥的用水量以刚好不发生水分淋溶为准,施肥后给苗木半小时的吸收时间,之后浇清水使之刚好从容器底部淋出以防止烧苗,施肥时间从苗木移栽一周后开始,施肥时间共5个月;②、施肥方法实施:施肥总量为氮、磷、钾各40~210mg,且氮、磷、钾的施肥总量相同,每5天施肥一次,共施肥30次,施肥量根据苗木生长速率的科学计算采用指数式递增方法添加;③、施肥期间的温光控制:通过遮阳措施控温遮光,保持苗木顶端的光照强度在1000~3000lx,渗灌期间控制温度在10~38℃范围内。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东北红豆杉容器苗的施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一①中所述的苗木采集时间为4月1日至5月1日。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东北红豆杉容器苗的施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一①中所述的苗木采集时间为4月1日至4月15日。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东北红豆杉容器苗的施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二③中所述的育苗基质由草炭和珍珠岩混合而成,所述的草炭为100%成分的无泥草炭,混合时将草炭倒在平摊的珍珠岩中心位置再搅拌,最终混合完成的基质中草炭和珍珠岩的体积比例为3:1。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东北红豆杉容器苗的施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二④中所述的消毒处理:按消毒液与水体积比为1:500将消毒液和水混匀,得到稀释后消毒液,将混合好的基质拌进消毒液中并搅拌均匀,搅拌后的基质含水率达90%,静置1~3小时后投入使用。

6.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东北红豆杉容器苗的施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三②中所述的施肥方法的实施:施肥总量为氮、磷、钾各40~210mg,且氮、磷、钾的施肥总量相同,每5天施肥一次,共施肥30次,施肥量根据苗木生长速率的科学计算采用指数式递增方法添加,其公式为:
NT=NS(ert-1)
其中,NT是肥料中元素的总量,可以取值40~210mg之间的任意值,NS是本说明中所述东北红豆杉幼苗的初始养分含量,以氮素来计每株为1.05mg,t是总施肥次数,本发明中t=30,r是施肥系数,可以在已知NS和NT的情况下计算得到;以氮素为例,每次每株苗木的施肥量的计算公式如下:
Nt=NS(ert-1)–Nt-1
其中,Nt是每株苗第t次的施肥量(t≤30),单位是mg,Nt-1是第t次施肥前的施肥总量。

说明书

一种东北红豆杉容器苗的施肥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寒冷地区东北红豆杉容器苗的施肥方法。
背景技术
东北红豆杉材质优良,纹理通直,结构致密,富弹性,力学强度高,具光泽,有香气,耐腐朽,不易开裂反翘,不含松脂。东北红豆杉不仅是材用植物,也是重要的药用植物,其茎、枝、叶、根可入药,主要成分含紫杉醇、紫杉碱、双萜类化合物等,具有抗癌功能,并有抑制糖尿病及治疗心脏病等作用。除有极高的药用价值外,东北红豆杉因其侧枝多、红枝绿叶、株形娇美、所结红豆艳丽多姿等特点,也有颇具观赏价值,因此也常被用于制作珍稀观赏盆景和园林风景树。
东北红豆杉为红豆杉科红豆杉属常绿乔木,是第三纪孑遗的珍贵树种,广泛的分布于俄罗斯、中国东北部、朝鲜和日本等亚洲东部国家地区。野生的东北红豆杉生长于气候冷湿的酸性土地带,喜生于富含有机质之潮润土壤中;浅根性,侧根发达;性耐寒冷,耐阴性明显,在空气湿度较高处生长良好;休眠期能耐受-42℃的低温,被大雪埋上也不落叶;惧高温,尤其夏季气温超过30℃时生长转缓,随着气温继续升高,生长停止。由于东北红豆杉苗期生长速度较慢,因此对于养分的需求量要求比较苛刻,需要通过科学的施肥方法使其逐渐吸收养分,否则容易因养分利用效率低下而导致施肥养分大量淋失,同时苗木出现长势罹弱、针叶枯黄等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要解决现有施肥方法下东北红豆杉苗木容易因养分利用效率低下而出现养分淋失、苗木长势罹弱、针叶枯黄的技术问题,从而提供了一种东北红豆杉容器苗的施肥方法。
本发明的一种东北红豆杉容器苗的施肥方法是按以下步骤进行:
一、采集:①、采集时间:在春季尚未发芽时进行采集;②、选择要求:选择长势健壮、无病害、主干明显的东北红豆杉苗木,苗高不超过10cm、根长不超过8cm;③、采集要求:采集时连同东北红豆杉苗木根系周围的土坨一并挖出,以保证根系的完整,土坨大小以刚好完全包裹根系为准,并且要求该土坨的含水率达到90%以上;④、贮存:在将东北红豆杉苗木采集后到移栽过程中需要保湿贮存,方法是:将带土坨的东北红豆杉苗木放入潮湿的编织袋内,通过洒水的方式保持包裹东北红豆杉苗木根系的土坨的含水率在90%;
二、苗木的栽种:①、栽种时间:东北红豆杉苗木在采集后贮存1周时间内完成向移 栽容器内的栽种;②、育苗容器的选择:育苗容器的高度应大于东北红豆杉苗木的根系长度,但最大高度不宜超过15cm,容器的直径以5~10cm为宜;③、填充基质的混合:扫净地面杂物,将珍珠岩平铺于地表,一边向其上铺放草炭一边搅拌混匀,最终草炭和珍珠岩的体积混合比例为2:1~3:1;④、填充基质的消毒:向基质中浇足量的清水,直至基质的含水率达到40%以上为止,将消毒液与清水按照1:500的比例混合后浇灌于该基质表面,在浇灌消毒液的过程中不停的搅拌基质以使消毒效果均匀,最终经消毒处理后的基质含水率达到90%;⑤、基质的填充:将消毒后的基质填充进育苗容器中,在非按压的情况下使基质表面与育苗容器边缘持平;⑥、苗木的栽种:栽种前用清水浸洗掉东北红豆杉苗木根系外包裹的土坨,洗净根系表面裸土后从根系顶端起截去1/3的主根,将截根后的苗木栽植入育苗容器内约一半高度的位置,向上轻提苗干直至东北红豆杉苗木的根茎交界处刚好露出基质表面,栽植过程中始终保持东北红豆杉苗木的顶芽朝上;
三、苗木的施肥操作:①、施肥方法流程:采用水溶性肥料,每次施肥前将含有相应含量养分的肥料溶于水中,之后用洒水壶浇灌到育苗基质当中,每次施肥的用水量以刚好不发生水分淋溶为准,施肥后给苗木半小时的吸收时间,之后浇清水使之刚好从容器底部淋出以防止烧苗,施肥时间从苗木移栽一周后开始,施肥时间共5个月;②、施肥方法实施:施肥总量为氮、磷、钾各40~210mg,且氮、磷、钾的施肥总量相同,每5天施肥一次,共施肥30次,施肥量根据苗木生长速率的科学计算采用指数式递增方法添加;③、施肥期间的温光控制:通过遮阳措施控温遮光,保持苗木顶端的光照强度在1000~3000lx,渗灌期间控制温度在10~38℃范围内。
本发明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在春季尚未发芽时进行采集,此时东北红豆杉苗木仍处于休眠状态,因此移栽成活率较高;
2、本发明采用少量多次、逐渐增加施肥量的方法可以使东北红豆杉容器苗根系对施肥养分进行充分吸收,其主要优点是操作简单、成本低廉、见效显著;
3、本发明对东北红豆杉苗木的采集、运输、储运、栽种等一系列环节提出了一定的要求,可使东北红豆杉苗木栽种后快速缓苗并迅速适应施肥操作;
4、本发明中同时限定了与施肥方法相关的光、温控制条件,从环境控制的角度充分保证苗木对肥料中养分的有效吸收;
5、通过本发明的方法对东北红豆杉容器苗进行施肥后,可以较传统施肥方式在很大程度上提高苗木的养分吸收效率。
具体实施方式
具体实施方式一:本实施方式的一种东北红豆杉容器苗的施肥方法是按以下步骤进行:
一、采集:①、采集时间:在春季尚未发芽时进行采集;②、选择要求:选择长势健壮、无病害、主干明显的东北红豆杉苗木,苗高不超过10cm、根长不超过8cm;③、采集要求:采集时连同东北红豆杉苗木根系周围的土坨一并挖出,以保证根系的完整,土坨大小以刚好完全包裹根系为准,并且要求该土坨的含水率达到90%以上;④、贮存:在将东北红豆杉苗木采集后到移栽过程中需要保湿贮存,方法是:将带土坨的东北红豆杉苗木放入潮湿的编织袋内,通过洒水的方式保持包裹东北红豆杉苗木根系的土坨的含水率在90%;
二、苗木的栽种:①、栽种时间:东北红豆杉苗木在采集后贮存1周时间内完成向移栽容器内的栽种;②、育苗容器的选择:育苗容器的高度应大于东北红豆杉苗木的根系长度,但最大高度不宜超过15cm,容器的直径以5~10cm为宜;③、填充基质的混合:扫净地面杂物,将珍珠岩平铺于地表,一边向其上铺放草炭一边搅拌混匀,最终草炭和珍珠岩的体积混合比例为2:1~3:1;④、填充基质的消毒:向基质中浇足量的清水,直至基质的含水率达到40%以上为止,将消毒液与清水按照1:500的比例混合后浇灌于该基质表面,在浇灌消毒液的过程中不停的搅拌基质以使消毒效果均匀,最终经消毒处理后的基质含水率达到90%;⑤、基质的填充:将消毒后的基质填充进育苗容器中,在非按压的情况下使基质表面与育苗容器边缘持平;⑥、苗木的栽种:栽种前用清水浸洗掉东北红豆杉苗木根系外包裹的土坨,洗净根系表面裸土后从根系顶端起截去1/3的主根,将截根后的苗木栽植入育苗容器内约一半高度的位置,向上轻提苗干直至东北红豆杉苗木的根茎交界处刚好露出基质表面,栽植过程中始终保持东北红豆杉苗木的顶芽朝上;
三、苗木的施肥操作:①、施肥方法流程:采用水溶性肥料,每次施肥前将含有相应含量养分的肥料溶于水中,之后用洒水壶浇灌到育苗基质当中,每次施肥的用水量以刚好不发生水分淋溶为准,施肥后给苗木半小时的吸收时间,之后浇清水使之刚好从容器底部淋出以防止烧苗,施肥时间从苗木移栽一周后开始,施肥时间共5个月;②、施肥方法实施:施肥总量为氮、磷、钾各40~210mg,且氮、磷、钾的施肥总量相同,每5天施肥一次,共施肥30次,施肥量根据苗木生长速率的科学计算采用指数式递增方法添加;③、施肥期间的温光控制:通过遮阳措施控温遮光,保持苗木顶端的光照强度在1000~3000lx,渗灌期间控制温度在10~38℃范围内。
和传统的东北红豆杉容器苗的施肥方法相比,本实施方式的主要优点是在提高养分吸收效率方面操作简单、成本低廉、见效显著,明显改善苗木生长表现,提高成活率,。
本实施方式对东北红豆杉容器苗的采集、运输、储运、栽种等一系列环节提出了一定的要求,可使东北红豆杉苗木栽种后快速缓苗并适应施肥操作。
本实施方式提出明确的温度控制范围,其中在育苗大棚中的控温方法包括促进空气流动、增加空气湿度和直接冷气降温等。
本实施方式中提出通过遮阳的办法降低温度,该方法主要适用于夏季正午前后太阳照射强烈的时期,并且本实施方式中明确提出了东北红豆杉容器苗培育的光照强度范围,如在遮阳降温期间光照强度不够可利用人工添加冷光源的手段补充光照强度。
具体实施方式二: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一不同的是:步骤一①中所述的苗木采集时间为4月1日至5月1日。其他与具体实施方式一相同。
具体实施方式三: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一或二不同的是:步骤一①中所述的苗木采集时间为4月1日至4月15日。其他与具体实施方式一或二相同。
具体实施方式四: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一至三之一不同的是:步骤二③中所述的育苗基质由草炭和珍珠岩混合而成,所述的草炭为100%成分的无泥草炭,混合时将草炭倒在平摊的珍珠岩中心位置再搅拌,最终混合完成的基质中草炭和珍珠岩的体积比例为3:1。其他与具体实施方式一至三之一相同。
具体实施方式五: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一至四之一不同的是:步骤二④中所述的消毒处理:按消毒液与水体积比为1:500将消毒液和水混匀,得到稀释后消毒液,将混合好的基质拌进消毒液中并搅拌均匀,搅拌后的基质含水率达90%,静置1~3小时后投入使用。其他与具体实施方式一至四之一相同。
具体实施方式六: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一至五之一不同的是:步骤三②中所述的施肥方法的实施:施肥总量为氮、磷、钾各40~210mg,且氮、磷、钾的施肥总量相同,每5天施肥一次,共施肥30次,施肥量根据苗木生长速率的科学计算采用指数式递增方法添加,其公式为:
NT=NS(ert-1)
其中,NT是肥料中元素的总量,可以取值40~210mg之间的任意值,NS是本说明中所述东北红豆杉幼苗的初始养分含量,以氮素来计每株为1.05mg,t是总施肥次数,本发明中t=30,r是施肥系数,可以在已知NS和NT的情况下计算得到;以氮素为例,每次每株苗木的施肥量的计算公式如下:
Nt=NS(ert-1)–Nt-1
其中,Nt是每株苗第t次的施肥量(t≤30),单位是mg,Nt-1是第t次施肥前的施肥总量。其他与具体实施方式一至五之一相同。
采用以下试验验证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试验一:本试验的一种东北红豆杉容器苗的施肥方法是按以下步骤完成:
一、采集:①、采集时间:在春季4月9日采集东北红豆杉苗木;②、选择要求:选择长势健壮、无病害、主干明显的东北红豆杉苗木,平均苗高3cm、根长5cm;③、采集要求:采集时连同东北红豆杉苗木根系周围的土坨一并挖出,以保证根系的完整,土坨大小以刚好完全包裹根系为准,并且要求该土坨的含水率达到90%以上;④、贮存:在将东北红豆杉苗木采集后到移栽过程中需要保湿贮存,方法是:将带土坨的东北红豆杉苗木放入潮湿的编织袋内,通过洒水的方式保持包裹东北红豆杉苗木根系的土坨的含水率在90%;
二、苗木的栽种:①、栽种时间:东北红豆杉苗木在采集后贮存1周时间,于4月16日向容器内栽种;②、育苗容器的选择:育苗容器的高度为13cm,容器的顶部直径为7cm,底部直径为3cm;③、填充基质的混合:扫净地面杂物,将珍珠岩平铺于地表,一边向其上铺放草炭一边搅拌混匀,最终草炭和珍珠岩的体积混合比例为3:1;所述的草炭为100%成分的无泥草炭;④、填充基质的消毒:向基质中浇足量的清水,直至基质的含水率达到40%为止,将消毒液与清水按照1:500的比例混合后浇灌于该基质表面,在浇灌消毒液的过程中不停的搅拌基质以使消毒效果均匀,最终经消毒处理后的基质含水率达到90%,静置1~3小时后投入使用;⑤、基质的填充:将消毒后的基质填充进育苗容器中,在非按压的情况下使基质表面与育苗容器边缘持平;⑥、苗木的栽种:栽种前用清水浸洗掉东北红豆杉苗木根系外包裹的土坨,洗净根系表面裸土后从根系顶端起截去1/3的主根,将截根后的苗木栽植入育苗容器内约一半高度的位置,向上轻提苗干直至东北红豆杉苗木的根茎交界处刚好露出基质表面,栽植过程中始终保持东北红豆杉苗木的顶芽朝上;
三、苗木的施肥操作:①、施肥方法流程:采用水溶性肥料,每次施肥前将含有相应含量养分的肥料溶于水中,之后用洒水壶浇灌到育苗基质当中,每次施肥的用水量以刚好不发生水分淋溶为准,施肥后给苗木半小时的吸收时间,之后浇清水使之刚好从容器底部淋出以防止烧苗,施肥时间从苗木移栽一周后开始,施肥时间共5个月;②、施肥方法实施:施肥总量为氮、磷、钾各80mg,每5天施肥一次,共施肥30次,施肥量根据苗木生长速率的科学计算采用指数式递增方法添加,其公式为:
NT=NS(ert-1)
其中,NT是肥料中元素的总量,可以取值40~210mg之间的任意值,NS是本说明中所述东北红豆杉幼苗的初始养分含量,以氮素来计每株为1.05mg,t是总施肥次数,本发明中t=30,r是施肥系数,可以在已知NS和NT的情况下计算得到;以氮素为例,每次每株苗木的施肥量的计算公式如下:
Nt=NS(ert-1)–Nt-1
其中,Nt是每株苗第t次的施肥量(t≤30),单位是mg,Nt-1是第t次施肥前的施肥总 量;即以氮素为例的每次每株苗木的施肥量分别是:0.20mg、0.23mg、0.26mg、0.30mg、0.35mg、0.40mg、0.46mg、0.52mg、0.60mg、0.68mg、0.78mg、0.90mg、1.03mg、1.18mg、1.35mg、1.55mg、1.77mg、2.03mg、2.32mg、2.66mg、3.05mg、3.49mg、3.99mg、4.58mg、5.24mg、6.00mg、6.87mg、7.87mg、9.02mg、10.33mg;③、施肥期间的温光控制:通过遮阳措施控温遮光,保持苗木顶端的光照强度在1000~3000lx,渗灌期间控制温度在10~38℃范围内。
采用本试验方法对东北红豆杉容器苗进行施肥,苗木长势良好,无黄叶或萎蔫等营养不适症状,苗木成活率达90%以上,养分的吸收效率高达80%,比传统施肥方法下提高近2倍。

一种东北红豆杉容器苗的施肥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一种东北红豆杉容器苗的施肥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一种东北红豆杉容器苗的施肥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东北红豆杉容器苗的施肥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东北红豆杉容器苗的施肥方法.pdf(8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一种东北红豆杉容器苗的施肥方法,涉及一种寒冷地区东北红豆杉容器苗的施肥方法。本发明是要解决现有施肥方法下东北红豆杉苗木容易因养分利用效率低下而出现养分淋失、苗木长势罹弱、针叶枯黄的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方法为:一、采集;二、苗木的栽种;三、苗木的施肥处理。本发明的优点:一、在提高苗木养分吸收效率方面操作简单、成本低廉、见效显著;二、可使东北红豆杉苗木栽种后快速缓苗并迅速适应施肥操作;三、养分的吸收效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类生活必需 > 农业;林业;畜牧业;狩猎;诱捕;捕鱼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