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知的细微外科用的插管(参阅,1981年德意志联邦共和国盖斯,琴达公司的产品目录,第31页,目录号G-15280,G-15285)设有一吸管,该吸管的一端与一空心的接头相连接,且在其一相对的自由端的侧表面上具有一吸孔。吸管沿其长度从自由端向接头方向具有固定的圆形横向连续断面面积。 上述的插管通过接头中的圆锥形接合孔与连接管或吸引系统连接,并借助于该连接管或吸引系统使在吸管中产生真空。在除去晶状体的核后依靠所产生的真空,从晶状体囊中吸出(排除)晶状体物质。但是已知的插管的特点是吸引的效率比较低。这种低吸引效率取决于吸管的结构规格以及晶状体物质的密度[皮质层(CnoeB)],此密度处在15.7到32泊的范围内,除此之外,还与晶体物质的结构和外形大小有关。
吸管的结构规格对吸引效率影响如下:在严格限定吸管的外径地情况下(从0.4到1毫米),吸管的内径尺寸为0.16-0.8毫米,在这时吸管的内断面面积处在0.08到2平方毫米范围内。选取任何一种吸管的外径是由进行手术的方法和待施行手术的眼睛的生理特点决定的。这样,为吸出较大密度的晶状体物质就需使用具有较大连续断面面积的插管。但是,内部断面面积越大,外部直径也就越大。因而,已知插管的吸管大的外表面面积与生物组织接触并会引起生物组织附加的损伤。为了吸出密度较大的晶状体物质而使用较小外径的插管,由于增加了液压阻力而导致吸引的时间的增加,或者会引起吸管中产生的真空程度的增加,这会导致生物组织附加的外伤,而且结果导致手术的麻烦,例如,可能弄破晶状体囊。孔的面积对液压阻力发生很大的影响。在已知的插管中,旁侧的吸引孔是做成圆形的,并且在这种情况下其直径不会超过吸管内部断面的直径且不会影响通向吸管输入端处的液压阻力的减小。
作为本发明的基础,它的任务是制成那种吸管结构上可行的细微外科用的插管,该插管以减少眼睛外伤来保证提高它的安全程度,其方法是以降低液压阻力及缩短吸出时间来提高吸出效率。
以上所提出的任务是这样解决的,即根据本发明的细微外科手术用的插管含有一吸管,该吸管的一端与空心的接头相连接,并在其相对的一自由端的侧表面上具有一吸孔,以及沿其长度从自由端至接头方向具有单向扩大的横向连续(穿通)的断面面积。
与具有固定的连续横断面的插管比较,带有单向扩大的通道的横向连续断面的吸管能使液压阻力降低,这就可减少除去晶状体物质阶段的时间,从而缩短了医疗器械与眼睛组织相接触的时间(接触的影响),也就可减少组织的损伤。除此之外,在同一个液压阻力下,在本发明所提议的插管中允许制造较小尺寸的吸管自由(操作)端(小巧精致的医疗器械),这也会减少组织的外伤。制成具有单向扩大的横向连续断面面积的吸管也有助于吸管的方便洗涤和预消毒清洗。
为了在吸管的侧表面上合理地设置吸孔,将吸孔制成椭圆形的,使其长轴沿着吸管的纵向轴线配置,并所具有一面积,超过在这个孔范围内的吸管的横向连续断面面积。
这样的结构实施有利于降低插管通道中的输入阻力。制成椭圆形的吸孔能在吸管的入口处形成最佳的(最适宜的)晶状体物质的输入流的形式,该物质沿着吸管的纵向轴线而被吸出的。此外,在晶状体物质密度较大的情况下,不会发生输入流阻断的现象,并且在插管的吸管的入口处和在晶状体囊的整个容积中有可能降低压力的剧烈波动,这一点在“封闭”眼后房的操作中尤为重要。“封闭”眼后房是对角膜处作最小切口并给以必须的注洗液体情况下所进行的手术。在这种情况下,必须在眼后房中创造一固定的压力条件,液体的流入量应等于其流出量。压力的巨大波动会引起眼组织的出血和外(损)伤。
所需要的是要使吸管具有圆形的横向连续(渐扩)的断面。
在以封闭眼后房进行插管操作时,这样的断面与现有技术那样(原来的)圆柱形吸管比较能保证手术伤口良好密封。除此之外,在圆形的横向连续断面情况下,会缩小切口的(手术的伤口)尺寸,这就可减少手术的外伤现象。根据本发明,使用带有圆形横向连续断面的吸管能最小地覆盖手术区域的面积,因为与其现有技术的原来形状比较,有可能缩小吸管工作端的直径。
要使吸管具有椭圆形的横向连续(渐扩)断面是可能的。
在“封闭”眼后房操作时,这样的吸管结构上的实施,将保证手术伤口的最好密封,因为它具有吸出的形状,并且椭圆形的断面可最大限度地降低手术伤口(在两端)的集中(组织的张力)。椭圆断面比圆形断面能更好地使插管进入手术伤口处,因为椭圆形断面在形状上更接近手术的框圈。
要使吸管具有小扁豆形横向连续(渐扩)断面是可能的。
这样的横断面与圆形的和椭圆形的断面比较,在进行“封闭”眼后的手术时能保证减少输入吸孔的梗阻。前部的眼后房不会覆盖输入孔。
合理地在吸管外面,与其同轴留有空隙地配置一冲洗管。此冲洗管具有椭圆形横向连续断面,从设置端面孔的自由端单向扩大。在这种情况下,带有吸孔的吸管的一自由端应该突伸出冲洗管外。
冲洗管的存在能在进行手术时仅施行一个切口,在这种情况下,提供了实行最小切口的可能性,从而减少外伤。此外,还能使手术的伤口得到最适宜的密封。根据本发明,冲洗管的存在可依靠最佳冲洗液循环条件的建立,缩短晶状体物质的冲洗(时间)。
为了在将插管引入手术伤口时减少组织的张力,必需使端面孔范围内的冲洗管具有匀称的斜面,这些斜面是朝着椭圆形吸孔的长轴以纯角倾斜于冲洗管的纵向轴线。同时还必需使该冲洗管在自身端面范围内在较小长度上与吸管相连接。
这样的结构,使在使用插管时能减少组织的伤害(斜面以直角设置时在插管插入伤口时引起外伤),除此之外,由于有效断面的增加,使层流有可能保证。
本发明的解释系引用以下附图对实例作详细说明。
图1表示根据本发明进行细微外科手术用的插管的总图;
图2为以图1的箭头A方向所作的视图,表示根据本发明用的插管的一吸孔;
图3是图1的Ⅲ-Ⅲ剖面图,表示根据本发明用的插管吸管的圆形横向连续断面;
图4是图1的Ⅳ-Ⅳ剖面图,表示根据本发明用的插管吸管的椭圆形的横断面;
图5是图1的Ⅴ-Ⅴ剖面图,表示根据本发明的插管吸管的扁圆(扁豆)形的横断面;
图6表示根据本发明配备有冲洗管的细微外科用的插管的总图;
图7为图6Ⅶ-Ⅶ剖视图;
图8为以图6的箭头B方向所作的视图。
根据本发明所制作的细微外科用的插管包含有一空心的接头1,如图1所示,该接头是为了与注射器(图中未画出)或吸引系统(图中未画出)连接的,以及一与其一端连接的吸管2。吸管2的内部通道3是与接头1中的圆锥形接合孔4相连接。在吸管2的相对自由端5的侧面上设有一吸孔6,吸管2沿其长度,从自由端5到接头1方向具有内部通道3的单向扩大的横向连续断面。
在吸管2的自由端5上,吸孔6(如图2所示)是呈椭圆形的,并且它具有的面积,超过在吸孔6的范围内吸管2的横向连续断面的面积。在这种情况下,吸孔6的长轴7是沿着吸管2的纵向轴线8配置的,如图1所示。根据本发明所制成的细微外科手术的插管操作如下:
接头1(图1)通过圆锥形的接合孔4与注射器或吸引系统(图中未画出)相连接。吸管2的一自由端5经组织的切口而引入眼睛的晶状体囊(图中未画出)。由注射器或吸引系统在吸管2中产生真空,同时将眼睛的晶状体物质经吸孔6从晶状体囊中吸出来。由于吸孔6可制成椭圆形的,使进入插管的通道3的输入端的阻力减小,并提供了晶状体物质的输入液流的最佳(最适宜的)方式的形成,此晶状体物质将沿着吸管2的纵向轴线8而被吸出。由于液压阻力比较小,因而晶状体物质被排除阶段所用时间可大大地缩短。这液压阻力之所以比较小是由于制成了从自由端5到接头1具有单向扩大的横向连续断面的吸管2的原故。同时,这也缩短了医疗器械与眼组织的接触时间,因此就可减少眼组织的创伤事故。
根据排除晶状体物质的方法和待手术眼睛的生理特性,吸管2可以具有各种不同的横断面形状。
例如在图3中列示的吸管2的一圆形横向连续断面9。这样的断面9与原本的圆柱形吸管相比较,在以“封闭”眼后房进行插管手术时,如以上描述,能保证手术伤口的良好的密闭。此外,在圆形横向连续断面9的情况下,可减小手术切口(伤口)的尺寸,从而可降低手术的外伤。带有这样断面9的吸管2能最小限度地覆盖手术区域的面积。
吸管2也可以有椭圆形的横向连续断面10,如图4所示。在以“封闭”眼后房手术时,这样的断面10之所以能提供最佳的密闭是因为手术伤口具有吸出的形状,而且椭圆形的断面10能最大限度的减少手术伤口角度上的集中。
在某些情况下使用具有扁圆形的横向连续断面11的吸管2,如图5所示。这样的断面11与圆形断面9(如图3所示)或椭圆形断面10(如图4所示)相比较,在进行“封闭”眼后房的手术时能保证减少输入端的吸孔6的梗阻。
装有各种不同横向连续断面的如8(如图3所示),9(如图4所示)或10(如图5所示)吸管2的插管的操作,类似以上所描述的。
为了减少仅作一最小切口进行手术时的外伤,同时也为了使手术伤口实现最适宜的密闭以及为了借助于冲洗液体最好循环条件的建立来缩短对晶状体物质的冲洗,使所建议的插管装置一冲洗管12,如图6所示。
冲洗管12与吸管2同轴且带有间隙,而且具有从端部孔14的自由端13单向扩大的椭圆形横向连续断面。参见图6,设有吸孔6的吸管2的自由端5(如图6所示)在该情况下向外突出于冲洗管12。
冲洗管12在接头1所在的区域内设置一小室15,此小室是通过连接管16和管子17与供冲洗系统(图中未画出)接合用的接头18相连接,该接头中的连接孔19是呈圆锥形的。
为了减少在将插管插入手术切口时所引起的组织张力,在端部孔14区域的冲洗管12(如图7所示)设有若干匀称的斜面20,(如图8所示)。这些斜面在向着椭圆形吸孔6的长轴7方向以钝角α倾斜于冲洗管12的纵向轴线21。同时冲洗管12在其端面22的区域内,很小一段长度是与吸管2相连接,如图7所示。在冲洗管12上的许多匀称的斜面20(图8),除了在将插管引入手术伤口时可以减少组织的外伤以外,还能借助于有效运动的加强来保证层流的形成。
上述的冲洗管12用于具有圆形横向连续断面9的(吸管2(图7)的插管中。在这种情况下,吸管2的外径d等于冲洗管12的椭圆形断面的小型半截轴(短轴)的尺寸B。
根据本发明所制成的,采用冲洗管的插管将以下列方式操作。
接头1(图6)借助于圆锥形的接合孔4与吸引-冲洗系统(图中未画出)的吸引管道相连接。类似的接头18借助于圆锥形的连接孔19与该系统的冲洗管道相连接。将吸管2的自由端5插入晶状体囊(图中未列示)。液体流则通过连接头18,管子17,连接管16,小室15和冲洗管12的内部通道23而供给。此液体在从冲洗管12的端面22上所形成的孔14(如图7所示)中流出时,就冲洗晶状体物质,同时通过吸孔6(如图6所示)吸管2的内部通道并通过与相应的管道系统相连通的接头1排除或吸去被冲洗出的晶状体物质。
为了使吸管2在使用上更为方便,冲洗管12可以制成弯曲状的(图中未画出)。
根据本发明所制的这种建议使用的细微外科手术用的插管,由于将其做成具有从自由端到接头单向扩大的横向连续断面的吸管,将保证使吸管的液压阻力减少到原来的1/2.5。这就使与原来的插管相比较,在吸管的自由端尺寸不变的情况下,使吸出晶状体物质阶段时间减少1/1.5。在这种情况下,可大大地减少眼睛组织的外伤。(此外),在冲洗管的端面上制成倾斜面,依靠液体的分布流能提高冲洗晶状体物质的效率,同时,由于选择了冲洗管内部通道圆锥角度的关系,使在冲洗管的出口处获得最适宜的液流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