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子设备.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电子设备.pdf(15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4049673A43申请公布日20140917CN104049673A21申请号201310075914X22申请日20130311G06F1/1620060171申请人联想(北京)有限公司地址100085北京市海淀区上地创业路6号72发明人高荣74专利代理机构北京同达信恒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91代理人黄志华54发明名称一种电子设备57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子设备。该电子设备能够与第二电子设备可分离的连接,所述电子设备包括壳体,包括一凹槽;支撑机构,设置在所述凹槽中,用于在所述第二电子设备与所述电子设备连接时,向所述第二电子设备提供支撑力;调节机构,设置在所述凹槽中。
2、,与所述支撑机构连接,用于在所述第二电子设备朝向所述凹槽底部方向的运动过程中,所述支撑机构与所述调节机构的相对位置由第一相对位置转换为第二相对位置,使得所述支撑机构提供给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的所述支撑力由第一值减小为第二值,进而使得用户作用在所述第二电子设备上的第一作用力减小。51INTCL权利要求书2页说明书7页附图5页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2页说明书7页附图5页10申请公布号CN104049673ACN104049673A1/2页21一种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能够与第二电子设备可分离的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包括壳体,包括一凹槽;支撑机构,设置在所述凹。
3、槽中,用于在所述第二电子设备与所述电子设备连接时,向所述第二电子设备提供支撑力;调节机构,设置在所述凹槽中,与所述支撑机构连接,用于在所述第二电子设备朝向所述凹槽底部方向的运动过程中,所述支撑机构与所述调节机构的相对位置由第一相对位置转换为第二相对位置,使得所述支撑机构提供给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的所述支撑力由第一值减小为第二值,进而使得用户作用在所述第二电子设备上的第一作用力减小。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机构具体包括支撑板,用于当所述电子设备与所述第二电子设备连接时,支撑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第一支撑杆,分别与所述支撑板和所述调节结构连接,并与所述调节机构之间具有角度值为第一。
4、角度值的夹角,用于与所述调节机构相互作用来支撑所述支撑板。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机构具体包括轮轴,包括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轮轴第一端设置在所述凹槽的内壁上;不等径凸轮,所述不等径凸轮套设在所述轮轴的所述第二端上,能够围绕所述轮轴的所述第二端转动;其中,在所述第二电子设备朝向所述凹槽底部方向的运动过程中,所述第一支撑杆与所述不等径凸轮接触,与所述不等径凸轮的相对位置由所述第一相对位置转换为所述第二相对位置,使得所述不等径凸轮对所述第一支撑杆的支撑力由所述第一值减小为所述第二值,进而使得所述第一支撑杆提供给所述支撑板的支撑力由所述第一值减小为所述第二值,进而使得所述支撑。
5、板提供给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的所述支撑力由所述第一值减小为所述第二值。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机构还包括第一弹性件,套设在所述轮轴上,包括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弹性件的所述第一端固定连接在所述轮轴上,所述第一弹性件的所述第二端固定连接在所述不等径凸轮上,用于在所述第一支撑杆与所述不等径凸轮的相对位置由所述第一相对位置转为所述第二相对位置之后,所述第一弹性件能够产生一回复力,使得所述不等径凸轮与所述第一支撑杆的相对位置由所述第二相对位置回复到所述第一相对位置。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弹性件具体为扭簧。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
6、支撑机构具体包括中心轴;第二支撑杆,用于支撑所述第二电子设备;支撑件,与所述第二支撑杆以第一角度值为夹角固定连接,套设在所述中心轴的外表面,能够围绕所述中心轴转动;所述支撑件包括第一端和第二端,其中,所述第一端设置有至少两个凸起,用于与所述调节机构相互作用来支撑所述第二支撑杆。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结构具体包括卡合件,固定套设在所述中心轴的外表面上,包括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卡合件的所述第一端设置有与所述支撑件的所述第一端上设置的至少两个凸起匹配的至少两个凹槽;权利要求书CN104049673A2/2页3第二弹性件,套设在所述中心轴的外表面,包括第一端和第二端,其中,。
7、所述第二弹性件的第一端与所述中心轴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弹性件的第二端与所述卡合件的所述第二端固定连接;其中,当所述第二电子设备朝向所述凹槽底部方向的运动过程中,所述第二支撑杆带动所述支撑件围绕所述中心轴转动,使得所述支撑件与所述卡合件的相对位置由第一相对位置转换为第二相对位置,并通过所述至少两个凸起和至少两个凹槽的相互配合,使得所述第二弹性件的弹力由所述第一值转减小为所述第二值,进而使得所述卡合件作用于所述支撑件的作用力由所述第一值减小为所述第二值,进而使得所述第二支撑杆提供给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的所述支撑力由所述第一值减小为所述第二值。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机构还包括第。
8、三弹性件,套设在所述中心轴的外表面上,包括第一端和第二端,其中,所述第三弹性件的所述第一端与所述中心轴固定连接,所述第三弹性件的所述第二端与所述支撑件的所述第二端连接,用于在所述支撑件与所述卡合件的相对位置由所述第一相对位置转换到所述第二相对位置之后,所述第三弹性件能够产生一回复力,使得所述支撑件与所述卡合件的相对位置由所述第二相对位置回复到所述第一相对位置。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弹性件具体为扭簧。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第一连接件,其中,所述第一连接件与设置在所述第二电子设备上的第二连接件相匹配;通过所述第一连接件与所述第二连。
9、接件的配合,所述电子设备能够与所述第二电子设备连接/分离。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件具体为卡勾。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辅助装置;第三连接件,分别与所述壳体和所述辅助装置连接,使得所述辅助装置能够相对于所述壳体进行转动;当所述电子设备与所述第二电子设备连接后,所述壳体与所述辅助装置之间的夹角能够由第一角度值转换为第二角度值,其中,所述第一角度值与所述第二角度值不同。13如权利要12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一检测单元,设置在所述第三连接件上,用于检测所述壳体与所述辅助装置之间夹角的角度值,使得所述第二电。
10、子设备能够根据所述夹角的角度值将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在第一工作模式与第二工作模式之间进行切换,其中,所述第一工作模式不同于所述第二工作模式。14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装置具体为键盘。权利要求书CN104049673A1/7页4一种电子设备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涉及电子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子设备。背景技术0002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电子设备进入了人们的生活、工作等方方面面,给人们带来了诸多的便利。比如,平板电脑、智能手机、智能电视。0003目前,以平板电脑为例,人们在使用平板电脑时,多采用的是虚拟键盘,通过手指或者触控笔点触的方式来进行输入操作,而由于屏幕。
11、尺寸的限制,使得虚拟键盘的每个按键的显示面积较小,用户在进行输入时经常出现误操作,于是就出现了针对平板电脑的辅助装置,如外接键盘,外接触控板,使得用户能够通过上述辅助装置来对平板电脑进行操作。通常,辅助装置上会设置有至少一个弹簧,在平板电脑与辅助装置连接后支撑平板电脑,当用户将平板电脑与辅助装置连接时,用户会将辅助装置上的卡勾插入平板电脑上的卡口,然后将平板电脑朝向辅助装置移动,由此导致上述至少一个弹簧发生形变,产生回复力,即辅助装置对平板电脑的支撑力,如果用户想要将卡勾与卡口卡合,就需要继续将平板电脑朝向辅助装置移动,这样,用户就需要对平板电脑施加力来克服上述支撑力,直到卡勾与卡口卡合。同理。
12、,当用户将平板电脑与辅助装置分离时,用户重复上述过程,将卡勾与卡口分离即可。0004但本申请发明人在实现本发明实施例中技术方案的过程中,发现上述技术至少存在如下技术问题0005由于通过弹簧来支撑平板电脑,这样,在平板电脑的运动过程中,弹簧的形变量就会越来越大,使得弹簧的回复力也就越来越大,所以,导致用户需要使用越来越大的力来克服上述支撑力,才能将平板电脑与辅助装置连接或者分离,就可能出现用户使力过大,损坏卡勾或者卡口中的机构的情况,进而存在在连接或者分离电子设备与辅助装置的过程中,电子设备因无法承受用户作用在辅助装置上过大的力而导致损坏的技术问题,进一步,导致用户连接或者分离电子设备与辅助装置。
13、困难,用户体验差。发明内容0006本发明提供一种电子设备,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在连接电子设备与辅助装置的过程中,电子设备因无法承受用户作用在辅助装置上过大的力而导致损坏的技术问题。0007一方面,本发明通过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能够与第二电子设备可分离的连接,所述电子设备包括壳体,包括一凹槽;支撑机构,设置在所述凹槽中,用于在所述第二电子设备与所述电子设备连接时,向所述第二电子设备提供支撑力;调节机构,设置在所述凹槽中,与所述支撑机构连接,用于在所述第二电子设备朝向所述凹槽底部方向的运动过程中,所述支撑机构与所述调节机构的相对位置由第一相对位置转换为第二相对位置。
14、,使得所述支撑机构提供给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的所述支撑力由第说明书CN104049673A2/7页5一值减小为第二值,进而使得用户作用在所述第二电子设备上的第一作用力减小。0008可选的,所述支撑机构具体包括支撑板,用于当所述电子设备与所述第二电子设备连接时,支撑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第一支撑杆,分别与所述支撑板和所述调节结构连接,并与所述调节机构之间具有角度值为第一角度值的夹角,用于与所述调节机构相互作用来支撑所述支撑板。0009可选的,所述调节机构具体包括轮轴,包括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轮轴第一端设置在所述凹槽的内壁上;不等径凸轮,所述不等径凸轮套设在所述轮轴的所述第二端上,能够围绕所述轮轴的所述第。
15、二端转动;其中,在所述第二电子设备朝向所述凹槽底部方向的运动过程中,所述第一支撑杆与所述不等径凸轮接触,与所述不等径凸轮的相对位置由所述第一相对位置转换为所述第二相对位置,使得所述不等径凸轮对所述第一支撑杆的支撑力由所述第一值减小为所述第二值,进而使得所述第一支撑杆提供给所述支撑板的支撑力由所述第一值减小为所述第二值,进而使得所述支撑板提供给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的所述支撑力由所述第一值减小为所述第二值。0010可选的,所述调节机构还包括第一弹性件,套设在所述轮轴上,包括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弹性件的所述第一端固定连接在所述轮轴上,所述第一弹性件的所述第二端固定连接在所述不等径凸轮上,用于在所述第。
16、一支撑杆与所述不等径凸轮的相对位置由所述第一相对位置转为所述第二相对位置之后,所述第一弹性件能够产生一回复力,使得所述不等径凸轮与所述第一支撑杆的相对位置由所述第二相对位置回复到所述第一相对位置。0011可选的,所述第一弹性件具体为扭簧。0012可选的,所述支撑机构具体包括中心轴;第二支撑杆,用于支撑所述第二电子设备;支撑件,与所述第二支撑杆以第一角度值为夹角固定连接,套设在所述中心轴的外表面,能够围绕所述中心轴转动;所述支撑件包括第一端和第二端,其中,所述第一端设置有至少两个凸起,用于与所述调节机构相互作用来支撑所述第二支撑杆。0013可选的,所述调节结构具体包括卡合件,固定套设在所述中心轴。
17、的外表面上,包括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卡合件的所述第一端设置有与所述支撑件的所述第一端上设置的至少两个凸起匹配的至少两个凹槽;第二弹性件,套设在所述中心轴的外表面,包括第一端和第二端,其中,所述第二弹性件的第一端与所述中心轴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弹性件的第二端与所述卡合件的所述第二端固定连接;其中,当所述第二电子设备朝向所述凹槽底部方向的运动过程中,所述第二支撑杆带动所述支撑件围绕所述中心轴转动,使得所述支撑件与所述卡合件的相对位置由第一相对位置转换为第二相对位置,并通过所述至少两个凸起和至少两个凹槽的相互配合,使得所述第二弹性件的弹力由所述第一值转减小为所述第二值,进而使得所述卡合件作用于所述支撑。
18、件的作用力由所述第一值减小为所述第二值,进而使得所述第二支撑杆提供给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的所述支撑力由所述第一值减小为所述第二值。0014可选的,所述调节机构还包括第三弹性件,套设在所述中心轴的外表面上,包括第一端和第二端,其中,所述第三弹性件的所述第一端与所述中心轴固定连接,所述第三弹性件的所述第二端与所述支撑件的所述第二端连接,用于在所述支撑件与所述卡合件的相对位置由所述第一相对位置转换到所述第二相对位置之后,所述第三弹性件能够产生一回说明书CN104049673A3/7页6复力,使得所述支撑件与所述卡合件的相对位置由所述第二相对位置回复到所述第一相对位置。0015可选的,所述第三弹性件具体为。
19、扭簧。0016可选的,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第一连接件,其中,所述第一连接件与设置在所述第二电子设备上的第二连接件相匹配;通过所述第一连接件与所述第二连接件的配合,所述电子设备能够与所述第二电子设备连接/分离。0017可选的,所述第一连接件具体为卡勾。0018可选的,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辅助装置;第三连接件,分别与所述壳体和所述辅助装置连接,使得所述辅助装置能够相对于所述壳体进行转动;当所述电子设备与所述第二电子设备连接后,所述壳体与所述辅助装置之间的夹角能够由第一角度值转换为第二角度值,其中,所述第一角度值与所述第二角度值不同。0019可选的,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一检测单元,设置在所述第三连接件上,。
20、用于检测所述壳体与所述辅助装置之间夹角的角度值,使得所述第二电子设备能够根据所述夹角的角度值将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在第一工作模式与第二工作模式之间进行切换,其中,所述第一工作模式不同于所述第二工作模式。0020可选的,所述辅助装置具体为键盘。0021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的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或优点0022由于电子设备包括一调节机构,设置在凹槽中,与支撑机构连接,用于在第二电子设备朝向凹槽底部方向的运动过程中,支撑机构与调节机构的相对位置由第一相对位置转换为第二相对位置,使得支撑机构提供给第二电子设备的支撑力由第一值减小为第二值,进而使得用户作用在第二电子设备上的第一作用力减小,这。
21、样就使得用户不需要使用越来越大的力去克服上述支撑力,也就不会由于使力过大而损坏电子设备,有效地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在连接或分离电子设备与辅助装置的过程中,电子设备因无法承受用户作用在辅助装置上过大的力而导致损坏的技术问题,进而延长了电子设备的使用寿命。进一步,用户可以使用较小的力轻松的将电子设备与第二电子设备连接在一起,提供了良好的用户体验。附图说明0023图1为本发明一实施例中的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0024图2A图2B为本发明一实施例中的电子设备中的支撑机构的结构图;0025图3A图3B为本发明一实施例中的电子设备中的调节机构的结构图;0026图4为本发明一实施例中的第二支撑杆与支撑件之。
22、间的相关位置关系剖面图;0027图5A图5B为本发明一实施例中的电子设备的工作原理图;0028图6A图6B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中的电子设备的工作原理图。具体实施方式0029本申请实施例通过提供一种电子设备,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在连接电子设备与辅助装置的过程中,电子设备因无法承受用户作用在辅助装置上过大的力而导致损坏的技术问题。说明书CN104049673A4/7页70030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为解决上述存在的在连接电子设备与辅助装置的过程中,电子设备因无法承受用户作用在辅助装置上过大的力而导致损坏的技术问题,总体思路如下0031由于电子设备包括一调节机构,设置在凹槽中,与支撑机构连接,用于。
23、在第二电子设备朝向凹槽底部方向的运动过程中,支撑机构与调节机构的相对位置由第一相对位置转换为第二相对位置,使得支撑机构提供给第二电子设备的支撑力由第一值减小为第二值,进而使得用户作用在第二电子设备上的第一作用力减小,这样就使得用户不需要使用越来越大的力去克服上述支撑力,也就不会由于使力过大而损坏电子设备,有效地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在连接或分离电子设备与辅助装置的过程中,电子设备因无法承受用户作用在辅助装置上过大的力而导致损坏的技术问题,进而延长了电子设备的使用寿命。进一步,用户可以使用较小的力轻松的将电子设备与第二电子设备连接在一起,提供了良好的用户体验。0032下面通过附图以及具体实施例对。
24、本发明技术方案做详细的说明,应当理解本发明实施例以及实施例中的具体特征是对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详细的说明,而不是对本发明技术方案的限定,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发明实施例以及实施例中的技术特征可以相互组合。0033一方面,本发明通过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如扩展坞、键盘、触控板等,该电子设备能够与第二电子设备如平板电脑、智能手机等平板电子设备,进行可分离的连接,如图1所示,该电子设备包括壳体10,包括一凹槽101;支撑机构20,设置在凹槽101中,用于在第二电子设备与电子设备连接时,向第二电子设备提供支撑力;调节机构30,设置在凹槽101中,与支撑机构20连接,用于在第二电子设备朝向凹槽。
25、101底部方向的运动过程中,支撑机构20与调节机构30的相对位置由第一相对位置转换为第二相对位置,使得支撑机构20提供给第二电子设备的支撑力由第一值减小为第二值,进而使得用户作用在第二电子设备上的第一作用力减小。在实际应用中,支撑机构20向第二电子设备提供的支撑力具体是由第二电子设备自身的重力与用户在第二电子设备在朝向凹槽101底部方向运动过程中对其施加的作用力的合力。其中,这里所说的第二电子设备朝向凹槽101底部方向的运动过程,包括将第二电子设备插入壳体10,即将第二电子设备和电子设备连接的过程,和将第二电子设备拔出壳体10,即将第二电子设备与电子设备分离的过程。0034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支。
26、撑结构20的具体可以且不限为以下两种结构。0035第一种,支撑机构20如图2A所示具体可以包括支撑板201,用于当电子设备与第二电子设备连接时,支撑第二电子设备;第一支撑杆202,分别与支撑板201和调节结构30连接,并与调节机构30之间具有角度值为第一角度值的夹角,用于与调节机构30相互作用来支撑支撑板201。在实际应用中,上述第一角度值可以为30、45、60,本申请不做具体限定。0036进一步,在支撑机构20的具体为上述第一种结构时,如图3A所示,调节机构30具体可以包括轮轴301,包括第一端和第二端,轮轴301的第一端设置在凹槽101的内壁上;不等径凸轮302,不等径凸轮302套设在轮轴。
27、301的第二端上,能够围绕轮轴301的第二端转动;其中,在第二电子设备朝向凹槽101底部方向的运动过程中,第一支撑杆202与不等径凸轮302接触,与不等径凸轮302的相对位置由第一相对位置转换为第二相对位置,使得不等径凸轮302对第一支撑杆202的支撑力由第一值减小为第二值,进而使得第一支撑杆说明书CN104049673A5/7页8202提供给支撑板201的支撑力由第一值减小为第二值,进而使得支撑板201提供给第二电子设备的支撑力由第一值减小为第二值。在实际应用中,第一值可以为10N,或者12N;第二值,可以为3N,或者1N,本申请不做具体限定。0037进一步,调节机构30还包括第一弹性件,如。
28、扭簧,套设在轮轴301上,包括第一端和第二端,第一弹性件的第一端固定连接在轮轴301上,第一弹性件的第二端固定连接在不等径凸轮302上,用于在第一支撑杆202与不等径凸轮302的相对位置由第一相对位置转为第二相对位置之后,第一弹性件能够产生一回复力,使得不等径凸轮302与第一支撑杆202的相对位置由第二相对位置回复到第一相对位置。0038当然,支撑机构20还可以如图2B所示为第二种结构,此时,支撑机构20具体包括中心轴203;第二支撑杆204,用于支撑第二电子设备;支撑件205,与第二支撑杆204以第一角度值为夹角固定连接如图4的剖面图所示,套设在中心轴203的外表面,能够围绕中心轴203转动。
29、;支撑件205,包括第一端和第二端,其中,第一端设置有至少两个凸起2051,用于与调节机构30相互作用来支撑第二支撑杆204。0039进一步,在支撑机构20为上述第二种结构时,如图3B所示,调节结构30还可以具体包括卡合件304,固定套设在中心轴203的外表面上,包括第一端和第二端,卡合件304的第一端设置有与支撑件205的第一端上设置的至少两个凸起2051匹配的至少两个凹槽3041;第二弹性件305,套设在中心轴203的外表面,包括第一端和第二端,其中,第二弹性件305的第一端与中心轴203固定连接,第二弹性件305的第二端与卡合件304的第二端固定连接;其中,当第二电子设备朝向凹槽101底。
30、部方向的运动过程中,第二支撑杆204带动支撑件205围绕中心轴转动,使得支撑件205与卡合件304的相对位置由第一相对位置转换为第二相对位置,并通过至少两个凸起2051和至少两个凹槽3041的相互配合,使得第二弹性件205的弹力由第一值减小为第二值,进而使得卡合件304作用于支撑件205的作用力由第一值减小为第二值,进而使得第二支撑杆204提供给第二电子设备的支撑力由第一值减小为第二值。在实际应用中,第一值可以为10N,或者12N;第二值,可以为3N,或者1N,本申请不做具体限定。0040进一步,调节机构30还可以包括第三弹性件,如扭簧,套设在中心轴203的外表面上,包括第一端和第二端,其中,。
31、第三弹性件306的第一端与中心轴203固定连接,第三弹性件306的第二端与支撑件205的第二端连接,用于在支撑件205与卡合件304的相对位置由第一相对位置转换到第二相对位置之后,第三弹性件306能够产生一回复力,使得支撑件205与卡合件304的相对位置由第二相对位置回复到第一相对位置。0041当然,支撑机构20和调节结构30具体还可以为其他的结构,本领域技术人员可自行设定,只要两者相互作用,使得支撑机构20与调节机构30的相对位置由第一相对位置转换为第二相对位置,使得支撑机构20提供给第二电子设备的支撑力由第一值减小为第二值,进而使得用户作用在第二电子设备上的第一作用力减小即可,本申请不做具。
32、体限定。0042进一步,电子设备还包括第一连接件40,其中,第一连接件40与设置在第二电子设备上的第二连接件相匹配;通过第一连接件40与第二连接件的配合,电子设备能够与第二电子设备连接/分离。0043在具体实施过程中,第一连接件40具体可以为卡勾,相应的,第二连接件就具体为与第一连接件40匹配的卡口,当然,第一连接件40与第二连接件还可以为其他结构,只说明书CN104049673A6/7页9要能够通过两者的配合,使得电子设备能够连接或者分离即可,本申请不做具体限定。0044下面电子设备的工作过程进行详细的描述。0045当支撑装置20为第一种结构时,用户想要将第二电子设备与电子设备连接,首先,将。
33、第二电子设备插入凹槽101,并将第一连接件40,如卡勾,插入第二连接件,如卡口中,此时,第二电子设备与支撑板201接触,支撑机构20与调节机构30的相对位置处于第一相对位置,调节机构30对支撑机构20的支撑力最大,为第一值。如图5A所示。然后,用户使力将第二电子设备朝向凹槽101的底部的方向移动,那么,第一支撑杆202沿着不等径凸轮302的边缘,由第一相对位置,即近轴端,滑向第二相对位置,即远轴端,同时,第一连接件40也在逐渐插入第二连接件,在此过程中,第一支撑杆202与不等径凸轮302的相互作用带动不等径凸轮302围绕着轮轴301的第二端转动,使得第一弹性件发生形变,产生回复力。当第一连接件。
34、40插到了第二连接件的尽头时,第一支撑杆202与不等径凸轮302的相对位置处于第二相对位置,如图5B所示,此时,不等径凸轮302对第一支撑杆202的支撑力最小,进而支撑板201对第二电子设备的支撑力最小,那么,用户作用在第二电子设备上的第一作用力也是最小。所以,在第一支撑杆202由第一相对位置转换为第二相对位置的过程中,支撑板201提供给第二电子设备的支撑力由第一值逐渐减小为第二值,进而使得用户作用在第二电子设备上的第一作用力逐渐减小。接下来,由于第一弹性件的回复力,使得不等径凸轮302围绕轮轴的第二端反转,带动第一支撑杆202由第二相对位置回复到第一相对位置,又因为第一连接件40与第二连接件。
35、卡合,使得第一支撑杆202与不等径凸轮302的相对位置保持在第一相对位置,此时,不等径凸轮302对第一支撑杆202提供的支撑力最大,来支撑第二电子设备。0046当用户想要将第二电子设备与电子设备分离时,因为此时第二电子设备上的第二连接件已经与第一连接件40卡合,第一支撑杆202与不等径凸轮302处于第一相对位置,那么,用户就需要继续往下按,使得支撑结构20和调节机构30重复上述过程,将第一连接件40与第二连接件分开,即可将电子设备与第二电子设备分开。0047当支撑机构20为第二种结构时,用户想要将第二电子设备与电子设备连接,首先,将第二电子设备插入凹槽101,并将第一连接件40,如卡勾,插入第。
36、二连接件,如卡口中,此时,第二电子设备与第二支撑杆204接触,支撑机构20与调节机构30的相对位置处于第一相对位置,即支撑件205的第一端的至少两个凸起2051与卡合件304的第一端上的至少两个凹槽3041不卡合,且第二弹性件处于压缩状态,卡合件304作用于支撑件205的支撑力为最大值,即第一值,如图6A所示图中曲线为其他功能部件。然后,用户使力将第二电子设备朝向凹槽101的底部的方向移动,那么,第二支撑杆204由于第二电子设备的挤压,带动支撑件205围绕中心轴转动,使得支撑件205与卡合件304的相对位置由第一相对位置转向第二相对位置,即使得至少两个凸起2051与至少两个凹槽3041卡合的过。
37、程中,第二弹性件305形变量逐渐减少,也就是说,第二弹性件305的回复力逐渐减小,同时,第三弹性件的形变量在慢慢增大,产生的恢复力也越来越大。接下来,在当第一连接件40插到了第二连接件的尽头时,第二支撑杆204不再继续带动支撑件205围绕中心轴转动,此时,支撑件205与卡合件304的相对位置处于第二相对位置,如图6B所示图中曲线为其他功能部件,第二弹性件305的回复力达到了最小值,也就是说,卡合件304作用于支撑件205的作用力由第一值逐渐减小为第二值,进而使得第二支撑杆204提供给所述第二电子设备说明书CN104049673A7/7页10的支撑力由第一值逐渐减小为第二值,此时,用户作用在第二。
38、电子设备上的第一作用力也是最小。进一步,由于第三弹性件的回复力,使得支撑件205围绕中心轴反转,与卡合件304的相对位置由第二相对位置回复到第一相对位置,又因为第一连接件40与第二连接件卡合,使得支撑件205与卡合件304的相对位置保持在第一相对位置,此时,卡合件304对支撑件205提供的支撑力最大,来支撑第二电子设备。0048进一步,电子设备还包括辅助装置,如键盘,触控板等;第三连接件,分别与壳体10和辅助装置连接,使得辅助装置能够相对于壳体10进行转动;当电子设备与第二电子设备连接后,壳体10与辅助装置之间的夹角能够由第一角度值转换为第二角度值,其中,第一角度值与第二角度值不同。也就是说,。
39、在壳体10与第二电子设备之间夹角的角度可以进行调整,比如,由0调整为45,或者由90调整为60。0049进一步,电子设备还包括一检测单元,设置在第三连接件上,用于检测壳体10与辅助装置之间夹角的角度值,使得第二电子设备能够根据夹角的角度值将第二电子设备在第一工作模式与第二工作模式之间进行切换,其中,第一工作模式不同于第二工作模式。也就是说,当壳体10与辅助装置之间的夹角值由第一角度值转换为第二角度值时,第二电子设备能够处于第一工作模式;当壳体10与辅助装置之间的夹角值由第二角度值转换为第一角度值时,第二电子设备能够由第一工作模式切换为第二工作模式,比如,由笔记本电脑模式切换为平板电脑模式,或者。
40、由平板电脑模式切换为笔记本电脑模式。0050上述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的技术效果或优点0051由于电子设备包括一调节机构,设置在凹槽中,与支撑机构连接,用于在第二电子设备朝向凹槽底部方向的运动过程中,支撑机构与调节机构的相对位置由第一相对位置转换为第二相对位置,使得支撑机构提供给第二电子设备的支撑力由第一值减小为第二值,进而使得用户作用在第二电子设备上的第一作用力减小,这样就使得用户不需要使用越来越大的力去克服上述支撑力,也就不会由于使力过大而损坏电子设备,有效地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在连接电子设备与辅助装置的过程中,电子设备因无法承受用户作用在辅助装置上过大的力而导致损坏的技。
41、术问题,进而延长了电子设备的使用寿命。进一步,用户可以使用较小的力轻松的将电子设备与第二电子设备连接在一起,提供了良好的用户体验。0052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发明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发明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说明书CN104049673A101/5页11图1图2A图2B说明书附图CN104049673A112/5页12图3A图3B说明书附图CN104049673A123/5页13图4图5A说明书附图CN104049673A134/5页14图5B图6A说明书附图CN104049673A145/5页15图6B说明书附图CN104049673A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