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活性物质的雾化装置。具体地讲,本发明涉及一个具有板形平直空心体,该空心体具体两个宽边壁,其中至少一个宽边壁具有一多孔区域,还具有一滑动型单元,它可以在空心体上滑动推进,且可自一封闭位置移动,覆盖空心体的多孔区域,进入至少一个雾化位置,至少部分释放该区域。 该装置可被用作钝性雾化(例如香水)以及活性雾化(例如对抗卡他性困扰的医学有关物质,戒烟等的活性雾化)。就活性雾化而言,将该装置保持在口前或鼻之下方,以便通过多孔雾化区吸入活性物质。
由于活性物质通常是易于挥发的流体,且有时具有极高的蒸气压,另外在装置的制成和被最终消费者购买之间常存在很长的时间间隔,且装置的使用时间还应尽可能的长,因此,损失和密封是极其重要的问题。许多国家的立法规定了产品的稳定性,根据国家地不同,对稳定性的要求在2-5年之间,因此,完美的密封是必须的。就本发明的雾化装置而言,稳定性系指其内部的流体在法律所规定的期限内不会变质,且不会逸出。如果不能保证所规定的期限,不管是由于何种理由,产物上都要标明失效期,如食品一样。
迄今为止,已知有此类装置的一种构造。关于这种构造,它未能令人满意地解决气密性问题。特别是其封闭位置的覆盖单元不能充分地气密封闭,因此,空心体和覆盖单元之间的密封区用一自粘性铝泊密封带环绕。铝泊密封带是相当昂贵的,且由此还会造成平直装置难以置位。使用自粘胶带不能实现充分的气密粘接,为了补偿空心体和覆盖单元的表面粗糙性,必须使用大量粘胶,造成在移除装置上的密封带后产生不需要的残余物。此外,使用密封带实现的密封改进,其效果只能持续到消费者首次使用该装置为止。此后所出现的高损失仍能极大地缩短使用时间。由于活性物质的成本很高,这一状况极不令人满意,使用者只能够利用他所购买的一部分内含物。
本发明使用最简单但却可行的方法解决上述装置的密封问题。
因此,根据本发明,空心体上配置以一条周边形推入式密封槽,开口朝向覆盖单元并向外扩大,为使覆盖单元在其封闭位置通过边缘段进入推入式密封槽实现啮合,边缘段的外面呈与推入密封槽相应的锥形。此外,至少推入式密封槽区域的空心体外表面和至少边缘段区域的密封单元的内表面设计成平滑封闭表面,使其平放在一起呈密封位置。
如果将覆盖单元沿空心体滑动进入封闭位置,锥形边缘段到达推入式密封槽。由于边缘段向内呈锥形,在一定的推入位置上,只有在自身弹性变形和密封槽弹性形情况下才能继续推入。因此,空心体和密封单元的密封面处于弹性受压状态,由此可实现优良的密封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较好的实施方案,推入式密封槽区域空心体和配置在其中的密封面略予以圆周增强,使密封面略呈突起,至少在空心体多孔区域的反面如此设计。在将覆盖单元的边缘部位推入密封槽时,边缘部位插入在略突起的表面上。密封面的突起有利地导致了弹性张力某种程度的增加,推入式密封槽区域的空心体密封面、边缘段覆盖单元的密封面在封闭位置压在一起,且还要保证这些表面最好在其它地方也紧靠在一起。通过此突起,还可进一步实现使覆盖单元设计得易于在空心体上通过和移动,特别是在多孔体的多孔区域。
本发明的另一个较好的实施方案是用小距离滑动脊使至少设计为多孔的空心体宽边壁是在其上滑动的覆盖单元的壁有一距离,这些滑动脊的高度比空心体的滑动表面在与多孔区域的相对的突起低。这些间隔滑动脊可防止由于移动覆盖单元产生活性物质滴液(覆盖单元和宽边壁之间,例如由于冷凝造成的)润湿该表面。
根据本发明又一较好的实施方案,空心体由第一和第二部分组成,第二部分通过一个终端段与第一部分环绕相接,推入式密封槽由空心体第二部分所述终端段上的内部锥形形成。关于这种空心体的两部分设计,最好用一周边焊缝在其重叠区域将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焊接在一起。为产生焊缝,最好是空心体的第一部分上形成周边焊接薄脊,与空心体第二部分终端段的阶形空心啮合,焊缝距离推入式密封槽的距离应不比后者的深度大。通过如此确定焊缝,在推入式密封槽区域提供了显著的增强效果,通过覆盖单元的封闭位增加弹性张力,对密封质量产生了进一步的增强效果。
附图介绍了本发明一个实施例,从下述的说明中可以明显看出本发明的优点,上述较好的实施方案和进一步的发展。
图1 示出了本发明装置的部分截面侧视图;
图2 示出了图1的A-A部分;
图3 示出了图1的B-B部分;
图4 示出了图1的C-C部分;
图5 示出了图1的D-D部分;
各附图中,相同的部件的参考数码相同。
为使该装置各细节的构造更为清楚地显示出来,各图所用比例并不相同。另外,对于适于装入衣服口袋的装置的设计,应使其尺寸适当,例如,要使其能装入衬衣或短衫的胸前小口袋中。对于座式(基座、台式)装置而言,装置的尺寸并不重要。
参见图1,图中所示板形空心体1、2包括1和2两个部分。第1部分环绕雾化室1a(雾化室部分),同时作为把手。第二部分包括活性物质的储备室2a(储备室部分)。这两部分用周边超声波焊接固定在一起。通过插座形吸收材料内塞3填充储备室2a,直至狭小自由空间2a′。雾化室1a和储备室2a用横壁1d相互隔开,横壁1d形成在第1部分上,并突入第2部分。在横壁1d上有通道1g,活性物质的芯型导管4从1g延伸。由图1至图3可见,芯型导管4其上部纵向区域伸入塞3中。图中所示其下部区域4a伸入雾化室1a,在此处直接起雾化作用。这些芯型导管主要是形稳定性直线设计,以化学纤维组成为佳。
在横壁1d中,还有压力补偿开孔1b,它也用来通过注射小管充填储备室2a。雾化室部分1的两个宽边壁1b和1b′之一置有雾化孔1c,成排排列,设计成多孔状。覆盖单元5设计为滑动板型体,紧密围绕空心体1、2的雾化室部分1,并在后者上滑动。为了限制其最大拉出位置,其内部具有中心安置的圆柱形停止凸件5a,凸件5a以啮合在雾化室部分1的纵向停止沟槽1e中。沟槽的两边用支柱1f限制,且与雾化室1a无连通。
活性物质导管4和纵向区域4a距雾化室部分1的边壁1b、1b′具有一定距离,这样防止了对边壁的不必要的润湿。活性物质导管4将处在此位置,如前所述,它们的设计是形稳直线型的,在每种情况下,在纵向各排雾化孔之间受到保护。此外,雾化室部分1的支柱1f保证了壁1b和1b′之间的相互距离。然而,并非绝对必须要使活性物质导管完全不与各侧壁接触。由于较佳的距离仅为大约1/10mm,某种相互接触,例如因为活性物质导管稍微弯曲,是不能完全避免的。这种接触没有有害的后果,且是容许的,至少在某点的接触是如此。
雾化室部分1和储备室部分之间的过渡区以及闭合位置密封区空心体1、2和覆盖单元5之间具有特别新颖的设计。首先,储备室部分2在其终端段环绕雾化室部分1,为形成推入式周边密封槽2,具有朝向覆盖单元5的开口,开口向外部扩大,形成锥体2c。为了与之相啮合,覆盖单元5的边缘段或开口区形成相应的锥形体5b。
在推入式密封槽区域的雾化室部分外表面和至少在其边缘区域的覆盖单元的内表面设计为平滑的密封面。在闭合位置(见图2),密封面紧密接触在一起。密封面的粗糙深度在大约2/1000mm至大约3/1000mm之间。此外,推入式密封槽2b的1i区域中,雾化室部分1壁厚宜为十分之几毫米,以此获得增强了环绕它的密封面。
锥形表面2c和5b也设计成相应的平滑密封面。
在覆盖单元5的锥形边缘区5b上接有向外弹出的壁阶5c,在覆盖单元呈闭合位置,所述边缘区啮合进入推入式密封槽2b时,壁阶5c便靠在推入式密封槽2b的开口边缘2e上。壁阶5c的设计应使得覆盖单元的边缘进入闭合位置时必须略为受压进入推入式密封槽且产生某种程度的弹性变形。推入式密封槽2b的深度应以在闭合位置时后面区域仍有小的周边空间为宜。
周边超声波焊缝的标号为6。它距推入式密封槽的距离不大于后者的深度。这使得储备室部分2在推入式密封槽2b的区域具有所需的坚挺性。为了造成焊缝,在雾化室部分1的周边上形成薄周边焊脊1k。此脊依靠在储备室2的阶形空心2d上。这些焊接工艺的特殊结构使得形成一个完全气密式焊接,尽管必须以极低的焊接能量将其实施,以防止雾化室1变形,因为雾化室1的壁很薄,且雾化孔也消弱了其强度。由于焊接脊1k的配备且其厚度较小,在焊接接触区形成了理想的振动潜力,使得焊脊1k弹性地压向阶壁2d,并与其以相同的变形形成气密。
在焊缝(部位)6与推入式密封槽2b之间,仍有另外的由形成焊接脊1k和另一脊1l形成的窄圆周形沟槽。
所达到的密封状况如下:
在易在雾化室部分1上滑动的覆盖单元5推入其关闭位置时,其锥形边缘段或敞开区5b到达推入式密封槽2b中,同时,它移到雾化室部分1的增强区1i上。由于焊缝6及其位置的关系,储备室部分2的壁恰好突出需要的量,这样,覆盖单元5的边缘段夹在推入式密封槽之中,在此沟槽内仍留有小的空间。储备室的敞开脊2e用来阻止覆盖单元5。
所以,从雾化室排出的经雾化的活性物质来看,有两个密闭表面存在,且一个配置在另一个之后。增强壁区1i与覆盖单元的边缘段的内表面之间的内密封表面和锥形5b与锥形2c之间的外密封表面相互比较,按常规内密封表面比外密封表面具有显然更好且更可靠的密封效果。若冷凝液到达内密封表面区域,则由于毛细作用,此液体反而可渗透到所述空间而干扰这种效果。因此,实际上封闭完好,即使冷凝活性物质湿润了内密封区。
通过气密焊接部分6,排除了来自流体储备室2a或甚至已气化的活性物质的损失。但是,如果这种焊接不完好的话,所需的密封仍可通过沟槽1m(中断毛细作用)和两个锥形2c与5b之间串联的外密封表面达到充分程度。
特别是从图2-4还可看出,在雾化孔1c的纵排之间宽边壁1b的外部,还提供了极小距离的滑动脊1p。举例来说,由于覆盖单元5移动的结果,通过冷凝作用,这些滑动脊阻滞了到达覆盖单元5和侧壁1b之间的活性物质湿润表面。尽管这种湿润作用可能主要发生在雾化孔的侧壁上,但是当然,对应的脊也可在侧壁1b′的外部上形成。作为另一种方式,这类脊也可以在覆盖单元5的内表面上形成。重要的是,间隔滑动脊比突起的空心体增强壁区1i中的密封表面具有较低高度(约1/10~2/10mm),至少相对至少其多孔区,以便保持这种增强作用。
在所述装置中,只有雾化室部分1的宽侧壁1b配有雾化孔1c。如此设计是为了这种装置宜用作口、鼻吸气器(例如,用以雾化一种活性物质以便清除呼吸道;或者在呼吸道发炎诸病方面,雾化如按树油具有治疗效果;或者雾化一种活性物质用以清除来自住宅的烟雾等等)。就吸入而言,利用其含有雾化孔一侧,将该装置保持直接对着口或放在鼻下。在吸入期间,外部空气穿过未由嘴或鼻覆盖的雾化孔,进入雾化空间1a,平行流到宽侧壁1b,1b′,通过活性物质传导器的区域4a,最后到达(充分富含活性质)对应的呼吸道。
如果这种装置用来雾化香水,当宽侧壁1b,1b′均配有雾化孔1c时自然雾化效果最大,因为在这种用途中空气不须流经雾化室1a。该装置利用一个单独或模制插座(储备室可能在插座区中)或利用欲放置在桌子等上的支座而适用作香水雾化器。自然,就插作装置而言,该装置可能比欲放在衣袋中随身携带时体积要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