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是属于一种防治心脏病的中药制作方法。 目前市场的“毛地黄”制剂其疗法方面,多属于英美学者,不够“心衰”程度的患者不准使用,致失成机而不治。本发明的治心丹适应症:医治心绞痛、心脏瓣膜狭窄,闭锁不全,风湿性心脏病,神经官能性心脏病,心衰等病。本药是施治型的治疗心脏病的良品。即能起到标本兼治的医治心脏病的良药。是目前市场尚无高于本品或相类似者。
参考文献
明,王肯堂辑,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1959年10月新一板。
(3)、《临床指南》(徐批,卷一、卷六)光绪十二年春,成都培元堂刊。叶天士著。
(4)、《内径知要浅解》,秦伯末编,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1957年6月第一版,新华书店发行。
(5)、《丸散膏丹集成》,郑显庭编,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1959年7月第一版。
(6)、《山东省中医验方汇编》第一辑。山东省卫生厅编,山东省人民出版社出版,山东新华书店发行。1957年11月第一版。
(7)、《医林改错评注》,陕西省中医研究所革委会《医林改错》三结合评注小组编。新华书店北京发行所发行。四川新华印刷厂印刷,1976年4月第一版,第一次印刷。
(8)、《中医大辞典》江苏新医学院编。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1977年7月第1版。
(9)、《上海市1977年度中医年会论文汇编》,上海市中医学会编。1978年12月刊发,论文如下:
甲:《中医中药治疗心肌梗塞的经验介绍》,上海中医学院附属曙光医院,张伯臾等编著。
乙:《宁心汤治疗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30例疗效观察》,上海市杨浦区中医医院,孟百三,张评著。
丙:《真心痛千例治验》,第二军医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西学中班,张志雄主治。
(10)、《中西结合治疗急性心肌梗塞79例初步观察》,河北省衡水地医院,华非著,《新中医》杂志,1979年3月刊发。
(11)、《对中药十八反十九畏的文献考察(续)》。凌一揆林森荣著。《上海中医药杂质》1981年10月。
(12)、《中医内科急症治疗研究概况》。重庆市中医研究所,黄显垣编,《上海中医药杂志》,1982年2月。
(13)、《张伯臾治疗急性心肌梗塞的经验》。上海中医学院1964年毕业生,名家学说教研组付主任严世芳著。《上海中医药杂志》1982年12月。
(14)、《病毒性心肌炎的中医辨症论治》,上海中医学院附属曙光医院,唐仲伟等编著,《上海中医药杂志》1984年6月。
(15)、《心脏急症,急性心肌梗死的治疗》,上海第一医学院附属中山医院,上海市心血管病研究所,陈灏珠著。《新医学》1983年9月。
(16)、《冠心病从中焦论治八法》江苏省如人民医院,李浩然著,《上海中医药杂志》1984年11月。
(17)、《运用益气益心和熄风镇惊法,治疗病毒性心肌炎室性早博》,上海市胸科医院,刘惠芳等。《上海中医药杂志》1984年6月。
(18)、《邓铁涛老师治疗冠心病经验》,广东中医学院,赵至诚等著,《新中医》1978年6月。
(19)、《著名老中医奚霖运用仲景法治疗心病的经验》,苏州市精神病院,周长发著。《上海中医药杂志》1984年6月。
(20)、《学习著名老中医曹寅治疗心绞痛的经验》,上海市中医研究所,郭天险。《上海中医药杂志》1982年3月。
(21)、《胸痺治验》,广东省梅县地区人民医院医科,郭新运著,《新中医》1983年4月。
(22)、《治疗风湿性心脏病验方》,山东省沂水县十里公社医院,田宝忠著,《新中医》1979年1月。
(23)、《急性心肌梗塞及其并发症的临床处理》,中医研究院,著《新中医》1983年1月。
(24)、《中医药治疗急性重危病症的近况。一八胸痺、心痛》。全国中医内科急症经验交流会学术资料综述。张天,李兴培等编著。《上海中医药杂志》1983年4月。
(25)、《葛瓜舒心汤治疗冠心病49例》。何之坚,李一新著。《上海中医药杂志》1979年4月。
(26)、《36例病毒性心肌炎的中医辨证施治》。上海中医学院附属曙光医院,唐仲伟,许迺珊编著。《上海中医杂志》1982年12月。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经多年研究与临床实践,自六十年代探索采用安全无蓄积作用而确有疗效的中医药疗法,根据多部古医药书籍及近代中医药书刊所记载有关医治各种心脏病的文章论述,结合西医药学的药理它采用多种中药,经特殊泡制加工制成“治心丹”中药,确系标本兼治冠心病的良药,故又介绍全心区的按摩疗法,在治好本病实施,可保持心脏地持久正常功能,即每晨起床前,两手按布全心区,按顺时针轻轻按摩七百次以上,久而久之心无疾矣。为众多心脏病患者带来福音。
本发明的中药治心丹的制作方法,其配方含有:当归片3-10g,干地黄5-12g,栝萎籽(仁)6-12g,火麻3-10g,阿胶片4-10g,白头3.8-10g,麦门冬7-10g,五味子6-10g,生姜3-10g,柏子仁6-10g,合欢花4-10g,赤芍药7-10g,人参3-5g,桂枝3-7g,灸甘草3-5g,细辛1-3g,朱砂适量,血竭块适量,琥珀3-5g,麝香一枚,没药2-6g等药,经特殊加工配制而成。
中药治心丹的制作方法:
(1)、首先取当归片20g,用黄酒喷淋均匀稍闷,置铜锅内用文火炒适度,阴干,备用。
(2)、干地黄12g,用米泔水稍浸泡,洗净去尘灰杂质,捞出焖润,切片,干燥后拌黄酒,焖透,焙干备用。
(3)、栝萎籽(仁)12g,成熟籽去尘杂,捣扁备用。
(4)、火麻仁10g,造成熟火麻种籽,除土杂,干燥备用。
(5)、阿胶片10g,置于猪脂内浸一夜,天明取出,另取蛤粉适量,置铜锅内与阿胶同炒热至轻松,阿胶成珠为度,除去蛤粉,将阿胶珠放凉备用。
(6)、白头10g,取个大丰实白去杂泥及须毛,用米泔水浸洗去尘,置铜锅内用文火炒至外表呈现微度焦斑为度,取出晾干,备用。
(7)、麦门冬,净品,用沸水浸后捞出,焖透,插拔除心,焙干,再浸以黄酒,然后擂之。干燥后,备用10g。
(8)、五味子10g,取净品,置笼屉内蒸透,取出凉干,用黄酒拌匀置瓶内密闭,隔水蒸之,将酒吸尽,取出,干燥,备用。
(9)、生姜、鲜姜一块,米泔水浸泡2小时,洗净泥杂切片备用。
(10)、柏子仁,取净品10g,用黄酒浸一夜,天明滤出晒干,备用。
(11)、合欢花10g,用米泔水浸洗,干燥后备用。
(12)、焦枣仁10g,置铜锅内用文火炒至颜色有一半变为黑红色为度,放凉备用。
(13)、石菖蒲若干,用米泔水浸洗,去净泥杂,焖透,用竹刀刮净,再用嫩桑枝拌伴同蒸,然后去桑枝切片,干燥备用,10g。
(14)、远志,取成品远志肉10g用文火同适量甘草汤煎至被吸尽为度,晒干备用。
(15)、赤芍药10g,置铜锅微火炒至有微度焦斑点为度,晾干,备用。
(16)、人参5g或潞党参10g,用米泔水浸洗,去净尘杂,捞出切去芦头,焙干备用。
(17)、桂枝7g,用嫩枝条,以米泔水浸洗,去净尘杂,焖润,切片晾干,备用。
(18)、灸甘草,取生甘草若干,置炼好蜂蜜内,加清水少许拌匀,稍闷,置铜锅内,用微火炒至变为深黄色不粘为度,取出放凉,备用5g。
(19)、细辛3g,用黄瓜水液浸一夜,天明捞出,阴干,备用。
(20)、朱砂适量,用吸铁石吸净铁末,研细,装入绢袋内,再用荞麦灰淋汁共煮三沸,取出,用流水浸洗,然后研细用水飞过,晾干,备用。
(21)、血竭块适量,敲碎为许多小块,经筛后再研细,备用5g。
(22)、琥珀,研细粉,用水调柏子末,置于小瓷盆底,然后置琥珀末上,再用微火煮3小时以发有异光为度,再取出,水飞至仅剩琥珀末,研粉,备用5g。
(23)、麝香整个香囊一枚,用温开水浸润后,剖开,除皮毛杂质,再用药匙取出麝香仁,加醇酒少许,研细备用0.15g。
(24)、没药6g,去杂质,置铜锅内与适量的灯心草同炒,以吸尽没药发出的油脂为度,然后倒出,去净灯心草,再将没药倒进锅内加微热并喷洒米醋,继续炒至外层光亮明透为度,倒出放凉,备用。(1)将上述处理好的血竭、琥珀、没药、麝香,四味药各取七份用量,共研成细粉,炼密为丸,共做成21丸,朱砂为衣,装入消毒袋内,备用。(2)取当归140g,干地黄84g,栝萎仁84g,火麻仁70g,阿胶珠70g,白头70g,麦门冬70g,五味子70g,干姜70g,柏子仁70g,合欢花70g,焦枣仁70g,远志肉70g,赤芍药70g,潞党参70g(或人参35g),灸干草35g,桂枝49g,细辛21g,以上18味共为粗末,水煎先后三次各取煎液,然后混为一起,再浓缩为半流动膏剂,为干燥后用100/100红蔗糖液喷淋,然后制造干燥小颗粒加芥子样,分装入7个消毒袋内或装入21个小型消毒袋内备用。
适应症:冠心病、心绞痛、心脏瓣膜狭窄,闭锁不全、风湿性心脏病,神经官能性心脏病,心衰等症。
用法、用量:每日三次,每次一小袋颗粒剂,用开水冲化,送服小型圆粒或用一大袋颗粒剂,分三次。每用一份用白开水送服。一日3次分服。共用七日,为一小疗程。一般心脏病患者即可治愈。如欲继续服用者亦无不良。
本发明的优点:本品是中药丸剂,剂量适中、疗效高、作用快,无副作用,活血化瘀,有扩张冠状动脉,增加血流量作用。用于冠心病,心绞痛,心衰治疗及神经衰弱等症。
典型治愈病例1:李何氏,女,78岁,回族,山东省聊城县人,住哈尔滨市香场大街西头,开业李家回民饭馆多年。初诊:1976年3月12日。主诉:心胸痺痛一年多,扯连肩背酸而隐痛。在本市各大医院确诊为冠心病,吃药缓解一时,经常发作心慌,心胸闷痛。因老街坊而求治。
脉象二右寸脉洪实,全脉有间歇。
听诊:主动脉瓣膜区,肺动脉瓣膜区,二尖瓣膜区均有三级舒张期杂音,兼瓣膜闭锁不全的间歇。5-6=1。叩诊,全心区浊音界向周围扩大。BP=182/116mmHg,颜容丰满红润,并有轻微水肿。
叩诊:冠心病,合并瓣膜狭窄、高血压、动脉硬化症。
治则:养血行血,通经络,消瘀血,利九窍,补血复脉。用加减小调经汤复脉散。
人参5g,当归(酒制)12g,阿胶珠10g,赤芍10g,桂枝7g,生地12g,火麻仁10g,麦门冬10g,生姜10g,细辛3g,石菖蒲10g,远志肉10g,灸甘草5g,白10g,栝萎仁12g,焦枣仁10g,柏子仁10g,水煎送服以下丸药。琥珀、血竭各3g,没药(灯芯草炒制15g,麝香0.15g,共研成细末,枣肉为丸,做3丸,每日三次用汤药送服每次丸药一丸。连服用3日量。
2诊:1976年3月10日重诉,心已不觉发紧疼痛,心也不发慌。颜面不觉发紧而松快(水肿消失)。脉象:趋和缓、无间歇,听诊,仅肺动脉尚有一级舒张期杂音,余均无杂音出现。处方同上,再服3日剂量。
3诊:1976年3月24日主诉,全身轻快舒爽,脉象和缓,听诊:全心区瓣膜音正常,杂音消失。心界浊音界已无扩大征象。
典型治愈病例2:
刘××,男,56岁,哈尔滨市人防办处长,住哈尔滨市道里区中医街110号,3门,4-1因系朋友,而予以诊治。
初诊:1983年5月2日,病史,心胸闷紧隐痛于市一医院久治,仅能临时缓解,不能停药。因友谊而予诊治。脉象:迟弱、间歇、寸脉稍沉实,听诊:主动脉瓣膜区与肺动脉瓣膜区均有2-3级舒张期杂音闭锁不全,叩诊,心区浊音界向上向右扩大明显。B.P182/108mmHg,眼花、听力减弱。
叩诊:冠心病,陈发性狭心症。合并主动脉瓣与肺动脉瓣膜狭窄症。
治则:益气养血、活血祛瘀,通经络。
人参5g,麦门冬10g,五味子10g,灸甘草6g,石菖蒲10g,远志肉10g,焦枣仁10g,柏子仁10g,栝萎仁12g,白10g,生地黄12g,火麻仁10g,细辛3g,阿胶珠10g,琥珀3g,灸没药6g,麝香0.15g,以上21味,各取10份,共研细末,分为30包,每日2~3次,每次一包,入胶囊内,大枣汤送服。1983年仲秋节往访时,诊查,心音已完全恢复正常。自觉自服诊所所配中药后,心身颇觉舒畅,精神良愉。
典型治愈病例3:
孙学丽,女,43岁,哈尔滨铁路印刷厂职工,住岗区河沟街44号,初诊1986年5月3日。
主诉:既往症,腰腿酸痛已多年,近2年又添了心慌,心胸紧闷隐痛,扯连肩膀不舒适。85年摘除了子宫肌瘤,近些紧日子心痛次数增多。
查:脉象:右寸脉稍洪,全脉迟,间歇,听诊:主动脉瓣膜区,肺动脉瓣膜区,二兴瓣膜区均有2-3级舒张期杂音及闭锁不全音。叩诊:心浊音界向周围扩大。呼吸音有小嗖音。腹软,肝及胰均肿大,横结肠肿粗,于胃与脐间呈盘蛇状粗肿发硬,连及降结肠,直肠,右乳房右上有瘤加榛子大。
叩诊:风湿性心脏病,瓣膜闭锁不全,合拼结肠Tumer。
治则:益气养血,活血化瘀,疏胸。
人参5g,当归20g,阿胶10g,生地12g,火麻仁12g,生姜10g,麦门冬10g,灸甘草5g,桂枝7g,赤芍10g,白10g,栝萎仁10g,元胡6g,水煎服三付,每日一剂,分2-3次分服。2诊:1986年5月10日,脉象:和无间歇,处方同上加琥珀5g,没药15g,麝香0.2g,共为细末,分为9包,每日2次,每次一包,枣汤送服。3诊:1986年6月2日,脉和,已痊愈心脏瓣膜杂音完全消失。
最佳实施例:
中药治心丹的制作方法:
(1)首先取当归20g,用黄酒喷淋均匀稍闷,置铜锅内用文火炒适度,阴干,备用。
(2)干地黄12g,用米泔水稍浸泡,洗净去尘灰杂质,捞出焖润、切片,干燥后拌黄酒,焖透,焙干备用。
(3)栝萎籽(仁)12g,成熟籽去尘杂,捣扁备用。
(4)火麻仁10g,选成熟火麻种籽,除土杂,干燥备用。
(5)阿胶片10g,置于猪脂内浸一夜,天明取出,另取蛤粉适量,置铜锅内与阿胶同炒热至轻松,阿胶成珠为度,除去蛤粉,将阿胶珠放凉,备用。
(6)白头10g,取个大丰实白去杂泥及须毛,用米泔水浸洗去尘,置铜锅内用文火炒至外表呈现微度焦斑为度,取出晾干,备用。
(7)麦门冬,净品,用沸水浸后捞出,焖透,插拔除心,焙干,再浸以黄酒,然后擂之。干燥后,备用10g。
(8)五味子10g,取净品,置笼屉内蒸透,取出凉干,用黄酒拌匀置瓶内密闭,隔水蒸之,待酒吸尽,取出,干燥,备用。
(9)生姜,鲜姜一块,用米泔水浸泡2小时,洗净泥杂,切片备用。
(10)柏子仁,取净品10g,用黄酒浸一夜,天明滤出晒干,备用。
(11)合欢花,10g,用米泔水浸洗,干燥后备用。
(12)焦枣仁10g,置铜锅内用文火炒至颜色有一半变为黑红色为度,放凉备用。
(13)石菖蒲若干,用米泔水浸洗,去净泥杂,焖透,用竹刀刮净,再用嫩桑枝拌伴同蒸,然后去桑枝切片,干燥备用10g。
(14)远志,取成品远志肉10g,用文火同适量甘草汤煎至被吸尽为度,晒干备用。
(15)赤芍药10g,置铜锅微火炒至有微度焦,斑点为度,晾干,备用。
(16)人参5g,或潞党参10g,用米泔水浸洗,去净尘杂,捞出切去芦头,焙干备用。
(17)桂枝7g,用嫩枝条,以米泔水浸洗,去净尘杂,焖润,切片晾干,备用。
(18)炙甘草,取生甘草若干,置炼好蜂蜜内,加清水少许拌匀,稍闷,置铜锅内用微火炒至变为深黄色不粘为度,取出放凉,备用5g。
(19)细辛3g,用黄瓜水液浸一夜,天明捞出,阴干,备用。
(20)朱砂适量,用吸铁石吸净铁末,研细,装入绢袋内,再用荞麦灰淋汁黄煮三沸,取出,用流水浸洗,然后研细用水飞过,晾干,备用。
(21)血竭块适量,敲碎为许多小块,经筛后再研细,备用5g。
(22)琥珀,研细粉,用水调柏子末,置于小瓷盆底,然后置琥珀末上,再用微火煮3小时,以发有异光为度,再取出,水飞至仅剩琥珀末,研粉,备用5g。
(23)麝香整个香囊一枚,用温开水浸润后,剖开,除皮毛杂质,再用药匙取出麝香仁,加醇酒少许,研细备用0.15g。
(24)没药6g,去杂质,置铜锅内与适量的灯心草同炒,以吸尽没药发出的油脂为度,然后倒出,去净灯心草,再将没药倒进锅内加微热并喷洒米醋,继续炒至外层光亮明透为度,倒出放凉,备用。(1)将上述处理好的血竭、琥珀、没药、麝香,四味药各取七份用量,共研成细粉,炼密为丸,共做成21丸。朱砂为衣,入消毒袋内,备用。(2)取当归120g,干地黄84g,栝萎仁84g,火麻仁70g,阿胶珠70g,白头70g,麦门冬70g,五味子70g,干姜70g,柏子仁70g,合欢花70g,焦枣仁70g,远志肉70g,赤芍药70g,潞党参70g(或人参35g),炙干草35g,桂枝49g,细辛21g,以上18味共为粗末,水煎先后三次各取煎液,然后混为一起,再浓缩为半流动膏剂,再干燥后用100/100红蔗糖液喷淋,然后制造干燥小颗粒加芥子样,分装入7个消毒袋内或装入21个小型消毒袋内,备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