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新型茶剂的制备方法.pdf

上传人:Y94****206 文档编号:269724 上传时间:2018-02-07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215.8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92111986.0

申请日:

1992.11.14

公开号:

CN1073856A

公开日:

1993.07.07

当前法律状态:

撤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公开

IPC分类号:

A61J3/02; A61J3/00; A61K9/16

主分类号:

A61J3/02; A61J3/00; A61K9/16

申请人:

四川省中药研究所;

发明人:

吴懋方; 邓文龙

地址:

630065四川省重庆市南岸黄桷垭复兴村23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重庆市专利事务所

代理人:

赵义新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是一种中药新型茶剂的制备方法。它根据中医汤剂理论,保持中医汤剂特色,而提出的一种工艺简单,节省药材,不需煎煮,服用方便的中药新型茶剂生产方法。其生产工艺是按中药处方将每味药物净选、洗净、烘干、混合粉碎、过筛,将粗头煎水取汁与药粉混匀制粒、烘干、灭菌、包装即成。应用本发明的方法可以开发一系列的中成药处方的中药新型茶剂。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中药新型茶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它是将中药处方中每味中药净选后,洗净、烘干、混合粉碎、过筛,将粗头水煎取汁、与药粉混匀、制粒、烘干、灭菌、包装即得。
2: 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药新型茶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虽久煎的药物必须久煎取汁与粗头煎液合并,再与药粉混匀制粒。

说明书


本发明涉及中药制剂的技术领域。

    中药剂型有丸、膏、散、冲剂、汤剂及茶剂等数十种。根据查新未发现有相同的中药茶剂及制备方法的文献报导。而中国专利如(90105957.9)《新型中药方便汤剂的制备方法》,它在工艺上、应用上与本发明有着本质的区别。中国专利(8710111)《医疗保健饮料制剂的制作方法》,中国专利(89105064.7)《固体红参茶饮料的配方及生产工艺》它们所报导的内容与本发明相比更是截然不同。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根据中医汤剂理论,保持中医汤剂的特色,克服现有汤剂及其它中药制剂的不足,而提出了一种工艺简便、节约药材、不需煎煮、疗效更佳、服用更为方便的中药新型茶剂的制备方法。

    中药新型茶剂与传统茶剂在工艺上有根本的区别,其关键工艺是应用了制粒技术,将原生药粉制成颗粒,从而使药粉具有很好的流动性,适合于机械化包装,可以投入大生产。并且药粉颗粒在用鲜开水浸泡后,药汁极易浸出,浸出率高于煎剂20%以上,浸泡约十分钟后药渣便沉底,澄清药液即可饮用,药渣弃去。因此中药新型茶剂的出现,使中药汤剂像饮茶那样方便。

    本发明中药新型茶剂的制造工艺是将处方中每味中药净选后,洗净、烘干,按处方配齐,混合粉碎,过20目筛,将粗头水煎取汁后适当浓缩,与药粉混匀,制粒、烘干、灭菌,用冲剂包装机包装即得。如某些需久煎的中药如附子等,依然要求久煎,煎液与粗头液合并用于药粉制粒。即本发明的制粒工艺主要是原生药粉制粒,而其它中药制剂的制粒工艺主要是用原生药水煮浸膏或水煮醇沉浸膏制粒。因此本发明的制粒工艺与其它中药制剂的制粒工艺有着本质的不同。

    本发明中药新型茶剂与一些中药制剂的比较:

    1.中药新型茶剂与传统茶剂的比较:传统茶剂不能适应大生产地要求,因此中国药典90年版本上未收入一个传统茶剂,而中药新型茶剂由于采用了特殊的制粒工艺,适合于大生产的要求,可按新药规定开发系列中药新型茶剂。

    2.中药新型茶剂与中药袋泡剂比较:袋泡剂要专门的过滤纸及专门的袋泡剂包装机,且装量有限,一般每袋2g左右,而中药新型茶剂不用专门的袋泡剂滤纸,且可用一般冲剂包装机包装,每袋装量10g以上。因此成本比袋泡剂便宜得多。可以说中药新型茶剂是不用滤纸袋的中药袋泡剂,中药袋泡剂是有滤纸袋的中药茶剂,两者的关系正如普通茶与袋泡茶的关系一样。

    3.中药新型茶剂与饮片煎剂比较:两者由于粉碎度的差别,中药新型茶剂的一次浸出率比饮片煎三次的浸出率总和高20%以上。化学分析、药理实验、临床研究都证明中药新型茶剂与饮片煎剂是一致的,同时中药新型茶剂只需用鲜开水浸泡,不需熬药。它不仅保持了中药汤剂的特色,而且还有浸出率高,服用方便,适合于工业化生产的特点。

    4.中药新型茶剂与中药冲剂比较:两者均是颗粒制剂,都用同样的包装机包装,但制造工艺上有着本质的区别,冲剂必须用水煮或水醇法将中药制成浸膏,然后用数倍的辅料(即药物载体)如白糖、糊精等混合制粒,在煮药和浓缩过程中,药物长时间受热,许多不耐热的成分会被破坏,影响药物疗效。而中药新型茶剂则不然,它不用煮提和浓缩,药物受热时间短,药物有效成分破坏少,不用任何辅料,其载体是不溶于水的植物纤维素,完全保持了中药天然风味。因此它比冲剂更为优越,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5.中药新型茶剂与中药口服液的比较:口服液实际上是单剂量包装的合剂。在生产过程中需要煮提、浓缩、过滤等工序,且液体制剂稳定性差,贮存期间容易产生沉淀而中药新型茶剂生产工艺简单得多,质量也稳定得多。

    另外中药新型茶剂比用原生药粉末制成的丸剂和散剂更容易吸收,更容易服用,也更容易为患者所接受,前者仅饮用药汁,药渣弃去,后两者连药渣一起服用,患者难以接受。

    中药新型茶剂的制备方法适用范围很广,对收入中国药典上的许多中成药方,如逍遥散、生脉散、川芎茶调散、银翘散、玉屏风散、霍香正气散、附子理中汤、补中益气汤、十全大补汤、八珍汤、六味地黄汤等都能制成新型茶剂,对于一些验方、药典未收入的古方也可进行新型茶剂的研究,如小柴胡汤、败毒散等。因此本发明具有普遍的适用性,应用本发明可开发出一系列新型茶剂的新药。

    综上所述,中药新型茶剂具有如下的特点和优点:

    1.符合中医汤剂理论,保持了中医汤剂特色。

    2.工艺简单,设备投资少,节省药材,成本低廉,适合于工业大规模生产,产品质量容易控制。

    3.药物浸出率高,疗效好,携带、保存及服用方便。

    4.符合卫生标准,保证安全用药。

    5.利用本发明可以开发各种配方的中药新型茶剂,是一种前景很好的中药新制剂。

    下面仅以逍遥散为具体实施例的说明:

    处方:柴胡100g、当归100g、白勺100g、白术(炒)100g、茯苓100g、甘草(密灸)80g、薄荷20g、生姜100g。

    制法:以上各味药除生姜外,混合粉碎,过20目筛,粗头与生姜用水煎三次,合并煎液,加入上述药粉末中,混合均匀,用制粒机制成颗粒,80℃烘干,灭菌后用塑料袋分装,每袋9g。

    功能与主治:疏肝健脾,养血调经。用于肝气不舒,胸肋胀痛,头晕目眩,食欲减退,月经不调。

    用法与用量:口服一次1袋,一日1~2次,将药粒抖入杯中,用鲜开水200ml,加盖浸泡10粉钟后,即可代茶饮。

中药新型茶剂的制备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中药新型茶剂的制备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中药新型茶剂的制备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药新型茶剂的制备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药新型茶剂的制备方法.pdf(6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是一种中药新型茶剂的制备方法。它根据中医汤剂理论,保持中医汤剂特色,而提出的一种工艺简单,节省药材,不需煎煮,服用方便的中药新型茶剂生产方法。其生产工艺是按中药处方将每味药物净选、洗净、烘干、混合粉碎、过筛,将粗头煎水取汁与药粉混匀制粒、烘干、灭菌、包装即成。应用本发明的方法可以开发一系列的中成药处方的中药新型茶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类生活必需 > 医学或兽医学;卫生学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