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1510275769.9
2015.05.25
CN104840633A
2015.08.19
实审
审中
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A61K 36/88申请日:20150525|||公开
A61K36/88; A61P1/00
A61K36/88
黄甫昌
547600广西壮族自治区河池市凤山县城中山路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牛百叶干的药物配方,由芭蕉秆心、仙人掌(去刺)、茶油制成,采用鲜药捣溶,冲水灌服。本发明经临床实际应用,效果比较显著。
1. 一种治疗牛百叶干的药物配方,其特征在于由以下的药材制成:即芭蕉秆心、仙人掌(去刺)、茶油制成。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治疗牛百叶干的药物配方,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份的生品药材制成:芭蕉秆心1000g、仙人掌(去刺)1000g、茶油200ml。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治疗牛百叶干的药物配方,其特征在于由所述药材按以下步骤制备:按重量份称取生品药材芭蕉秆心、仙人掌(去刺)捣溶,后加入茶油,再加入适量水调成稀糊状,即得。
一种治疗牛百叶干的药物配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的是一种兽医药用配方,尤其是一种治疗牛百叶干的药物配方。 技术背景 牛百叶干即牛瓣胃阻塞,指瓣胃内容物干涸、不能向后推送、引起瓣胃扩张和疼痛。坚硬的内容物压迫使胃壁麻痹,瓣叶坏死,导致严重消化不良,引起全身变化,是一种严重的胃脏疾病。本病无特征性症状,病期较长,逐渐发病,持续约1-2周。是兽医临床中常见的症状。主要是由于饲养管理失当,使役过度,或长期大量饲喂含粗纤维多的干硬饲料,或饲喂糠麸、糟粕及附着大量泥沙的饲料,加之饮水不足致牛体内火盛,使停留在瓣胃里的饲料缺水而滞留于瓣胃小叶里难以下行,最终形成瓣胃阻塞,进而使瓣胃失去正常消化功能,引起百叶干病。患牛精神沉郁,食欲减退,反刍障碍,被毛竖立,消瘦无力;初期粪便少而干,色暗呈球状,表面有黏液,粪内含有未消化的饲料,随后排粪少而呈算盘珠样;触压特别是叩击重瓣胃部位(右侧第7~9肋间),病牛表现疼痛不安,甚至抗拒检查,穿刺瓣胃可感到内容物较硬;后期排黑小而坚硬的粪便,卧多立少,食欲废绝,反刍停止,经常空口咀嚼,磨牙,体温升高,呼吸加快,脉搏增强,尿少而色黄,鼻镜干燥甚至龟裂;如发生瓣胃小叶坏死可继发败血症,则出现体温升高,呼吸迫促,呻吟不止,最后衰竭而死。 本病治疗原则:是润下内容物、恢复瓣胃功能。 该配方中所选的药材芭蕉秆心具有润肠通便、消痞止痛等作用。仙人掌具有行气活血,清热解毒的作用,其黏汁有润下的作用,用于治疗心胃气痛、润肠通便等。茶油具有清热化湿,杀虫解毒等作用,用于痧气腹痛,胃肠阻塞等。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治疗牛百叶干的药物配方。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治疗牛百叶干的药物配方,由以下重量份的药材制成:芭蕉秆心1000g、仙人掌(去刺)1000g、茶油200ml。药液按以下步骤制备:按重量份称取生品药材芭蕉秆心、仙人掌(去刺)捣溶,后加入茶油,再加入适量水调成稀糊状,即得。 本发明一种治疗牛百叶干的药物配方,由芭蕉秆心、仙人掌(去刺)、茶油制成。芭蕉秆心可以选用野生的芭蕉或家用的芭蕉或香蕉秆心均可,仙人掌一定要把刺去掉,两种药物随时均可采到,茶油可选用平时家用的茶油。 本发明经临床应用,效果非常显著。两种药物,都具有粘滑的汁液成分,再加上茶油调成的药液更具有润滑泻下的作用,从而达到治疗该病的目的。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平乐乡大洞村一养牛户李某,有一头母牛因长期采食没经处理的农作物秸秆,发生了瓣胃阻塞,病牛先是食欲减退,被毛竖立,逐渐消瘦,后出现腹痛不安,粪便干硬,确诊后马上使用该药方灌服,第二天病牛腹痛停止,第三天开始排便,恢复食欲,五天后痊愈。 实施例2 拉隆村一农户韦某,有一头公牛发生了瓣胃阻塞,马上使用该药方灌服,第二天病牛好转,第三天恢复食欲,四天后痊愈。 实施例3 凤城镇一规模养牛户罗某,因饲喂多量的统糠,发生了瓣胃阻塞,病牛疼痛不安,鼻镜龟裂,反刍停止,马上使用该药方灌服,第二天病牛开始反刍,第三天排出未消化带有泥沙的饲料,第四天恢复食欲,五天后痊愈。 实施例4 多例病牛发生了瓣胃阻塞,经喂服该药方后,三至四天都基本恢复排便,恢复食欲、反刍,有的五至六天就都痊愈。
《一种治疗牛百叶干的药物配方.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治疗牛百叶干的药物配方.pdf(4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牛百叶干的药物配方,由芭蕉秆心、仙人掌(去刺)、茶油制成,采用鲜药捣溶,冲水灌服。本发明经临床实际应用,效果比较显著。。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