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创造属于林果加工机械,是一种山茱萸肉核剥离机。 山茱萸的皮肉(称山萸肉)是一种贵重的中药材,产地果农向以手挤方式去核,劳动强度大,工效低。近年来,国内出产的山茱萸去核机械,是采用橡胶辊对滚挤压的方式,不仅造成肉汁粘着严重,损失大,皮肉碎烂,药用质量差。而且工效低(4公斤/每小时),肉核不分选,需人工二次分检,果农迫切需要一种理想的山茱萸肉核分离机械。
本发明创造的目的是研制一种山茱萸肉核剥离机,不仅效率提高,分选彻底,而且皮肉质量好,损失小,以满足山茱萸加工生产的需要。
本专利申请的技术方案是:由喂料机构将山茱萸果实输送到由弹簧轴、剥皮辊和剥皮刀形成的三角剥离空间,进行肉核剥离并分选;又采用一种分选器对核和未剥肉果实进行分选,做到皮肉完整性好,肉、核、果三分选。
结合附图及实例进一步介绍本专利申请的具体结构特征。
图1表示本申请山茱萸肉核高效剥离机的结构总示意图;
图2表示本申请山茱萸肉核高效剥离机的弹簧轴结构示意图;
图3表示本申请山茱萸肉核高效剥离机的弹簧轴A向示意图;
图4表示本申请山茱萸肉核高效剥离机的剥皮辊结构示意图;
图5表示本申请山茱萸肉核高效剥离机的剥皮辊B向示意图;
图6表示本申请山茱萸肉核高效剥离机的剥皮刀结构示意图;
图7表示本申请山茱萸肉核高效剥离机的剥皮刀C向示意图;
图8表示本申请山茱萸肉核高效剥离机的分选器主视图;
图9表示本申请山茱萸肉核高效剥离机的分选器俯视图;
图10表示本申请山茱萸肉核高效剥离机的分选器左视图;
参见图1,本山茱萸肉核高效剥离机主要有:Ⅰ、送料机构,Ⅱ、肉核剥离机构,Ⅲ、核果分选机构,Ⅳ、传动机构四大部分。
Ⅰ、送料机构:包括料斗⑥、振动板⑦和凸轮⑧、排料器⑨输送带(11)、护板(12)、喂入板(16)和凸轮(15)。排料器⑨是一个轴向刻槽的辊。输送带(11)采用板带式结构,其输送带轴⑩是一个多棱体(最好六棱),也可采用履带式结构,振动板⑦采用褂式,料斗⑥、振动板⑦、凸轮⑧、排料器⑨输送带(11)安装在支架⑤上,支架⑤安装在机架①地上方左侧,护板(12)斜安在料斗出口与分离器(20)之间。
Ⅱ、肉核剥离机构,包括弹簧轴(13)、剥皮辊(14)、剥皮刀(17)、漏斗(19),并参见图2、图3,弹簧轴(13)的轴体纵截面呈瓦楞形,横截面呈抛物形,在瓦楞凹槽内设置二层以上的(金属)弹簧片,并参见图4、图5,剥皮辊(14)的纵截面呈瓦楞形,在瓦楞凹槽内设有多排齿,每排最好有二个齿,并参见图6、图7,剥皮刀(17)的刃面呈瓦楞状。弹簧轴(13)、剥皮辊(14)、凸轮(15)、喂入板(16)、剥皮刀(17)共同安装在支架(13)上,支架(18)安装在机架①的上方右侧。弹簧轴(13)、剥皮辊(14)、剥皮刀(17)形成三角剥离空间。弹簧轴(13),剥皮辊(14)和漏斗(19)构成肉核分选机构。
Ⅲ、核果分选机构,包括分选器(20)、漏斗(21)、漏斗(22)并参见图8、图9、图10,分离器(20)具有筛(201)和拨叉(202),筛体(203)呈U型溜槽状,筛孔(204)呈肋条状分布,拔叉的每条叉齿(206)相应地插入(最好露出)每条筛孔中,拨叉上有拨叉轴(205)筛体(203)固定在机架①上。
Ⅳ、传动机构,动力可由脚踏或电动产生,由曲轴③通过链条带动剥皮辊(14),再由剥皮辊(14)带动输送带轴⑩、排料器⑨、凸轮⑧,凸轮⑧间歇推动振动板⑦,构成送料动力系统;动力由曲轴③通过链条带动剥皮辊(14)、弹簧轴(13)、凸轮(15),凸轮(15)间歇推动喂入板(16),构成剥离动力系统,动力由曲轴③通过偏心轮及连杆带动分离器(20)的拨叉轴(205),拨叉摆动,构成分选动力系统。
工作时,将山茱萸果实倒进料斗⑥,使曲轴③转动,由凸轮⑧推动振动板⑦摆动,果实落入排料器⑨的辊槽上,均匀地散落在输送带(11)上,再将果实送到剥皮刀(17)的刀板上,凸轮(15)间歇推动喂入板(16)将果实送入弹簧轴(13)、剥皮辊(14)与剥皮刀(17)三角空间内,由于弹簧轴上的弹簧片迫使果实紧贴在剥皮辊上,剥皮辊的双齿如同人的双指使果实在剥皮刀上转动,剥皮刀先纵向切开果皮肉,后即将皮肉剥离果核,净皮肉沿剥皮辊旋转方向落进漏斗(19),果核和未剥住的果实由于弹簧轴的旋转和弹簧片的作用,沿剥皮辊反转方向落入分选器(20)的筛溜槽中。由于加上拨叉的扰动,核落入漏斗(22),未剥住的果实滚入漏斗(21)中,把未剥住的果实返回料斗⑥重剥。这样,就完成了山茱萸肉核的剥离和分选。
本专利申请的山茱萸肉核剥离机,采用人工脚踏方式,工作效率为25公斤/小时以上,剥离率95%以上,分选率近100%,损失率不到1%,与同类型现有机械相比,具有效率高、质量好、分选清的优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