滚动式蒸汽炒茶机.pdf

上传人:a**** 文档编号:267590 上传时间:2018-02-06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182.6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89100707.5

申请日:

1989.02.01

公开号:

CN1044578A

公开日:

1990.08.15

当前法律状态:

终止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公开

IPC分类号:

A23F3/06; F26B11/02

主分类号:

A23F3/06; F26B11/02

申请人:

浙江省三界茶厂

发明人:

詹伍保; 王尧忠; 郑钦苗

地址:

浙江省嵊县三界三界茶厂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浙江省专利事务所

代理人:

张允姿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为一种精制绿茶的滚动式蒸汽炒茶机,它主要由夹套式炒茶筒体、蒸汽进入夹套的管路和冷凝水排出装置三部分组成。该炒茶机与现有技术筒体烧煤炒茶机或固定平锅式炒茶机相比:具有结构合理,操作简单,省煤节耗(20%左右),食品卫生,炒制茶叶温度受热均匀,从而使茶叶香气透发、色泽绿润,用于茶厂精制绿茶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适用于茶厂精制绿茶的滚动式蒸汽炒茶机,主要由夹套式炒茶筒体,蒸汽进入夹套管路和冷凝水的排出装置组成,其特征在于:a、在锥形八角筒内旦(3)外围,布焊数根加强筋(8),并在加强筋(8)外面用钢板围成圆筒形外旦构成一只能充入蒸汽的夹套式炒茶筒,八角筒(3)内装有导叶板(19)。在八角筒(3)内装有主轴(2)与数根撑档(6)和撑档搭子(4)与炒茶筒连接成炒茶筒体。主轴(2)的前、后两端分别套在滚珠轴承(1)、(10),并固定在前、后机架(20)、(17)上。通过传动机构皮带轮(11)带动筒体旋转。b、在蒸汽进入夹套系统中:在进汽管装有进汽控制阀(15),旋转接头(14),进汽接头(12)分二路送入滚动式炒茶筒体夹套(5)内。c、在夹套(5)外旦内壁装有二根导水板(7),在导水板的末端装有出水口(18),回水接头(13),旋转接头(14)和出水口(16)。
2: 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滚动式蒸汽炒茶机,其特征在于炒茶筒体的八角筒(3)内壁前端装有4条螺旋形导叶板(19)。
3: 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滚动式蒸汽炒茶机,其特征在于在八角筒(3)内主轴(2)的前段部位装有撑档搭子(4),八根撑档(6)的两端分别用螺丝与搭子和八角筒连接。
4: 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滚动式蒸汽炒茶机,其特征在于旋转接头(14)为双套筒结构(中心管内进蒸汽,夹套出蒸汽冷凝水),进汽接头(12)是三通式结构,一端连接旋转接头中心管,另两端连接筒体夹套(5)内。
5: 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滚动式蒸汽炒茶机,其特征在于回水接头(13)是三通式结构,两端连接二个出水口(18),另一端连接通向旋转接头(14)夹层内。

说明书


本发明滚动式蒸汽炒茶机,是适用于茶厂精制茶叶,特别是适用于精制绿茶的滚动式蒸汽炒茶机。

    目前,我国大多数的茶厂炒制茶叶普遍采用钢板制成一只可盛炒茶叶的八角筒体,在筒体下面配置一只烧煤炉灶,这种筒体烧煤炒茶灶存在着许多缺点:1、炒茶筒体带炉灶重量重(重达十多吨),一个工人管理一台机组二个炒茶筒的茶叶炒制,需要烧2个炉灶。既要拉煤又要卸出煤灰,劳动强度大,工作效率低。2、用烧煤灶进行炒制茶叶,由于用煤烧,温度难以控制,容易引起茶叶炒焦或炒生现象。影响制茶质量。3、煤灰、煤屑、烟气污染茶叶,有碍食品卫生要求。4、炉灶内的火星外溢与茶灰接触容易发生火警。目前少数茶厂虽然亦采用了固定平锅式的蒸汽炒茶机,由于其炒茶锅是平放固定,用机械炒手翻炒茶叶,致使茶叶受热不均匀,影响茶叶内质,同时机械炒手的翻炒过程中,茶叶与茶叶之间挤压力不足,使茶叶外形难以紧实美观。从而影响制茶质量,而且台时产量也较低。

    针对上述两种炒茶机存在的缺点,本发明构思方案:设计一种重量轻、质量好,又符合食品卫生要求,采用蒸汽加温以达到均匀制茶温度的滚动式蒸汽炒茶机。

    本发明的滚动式蒸汽炒茶机的构造,由夹套式炒茶筒体,蒸汽进入夹套管路和冷凝水的排出装置三部分组成。其技术特征在于:a、在锥形八角筒内旦(3)外围,布焊数根加强筋(8),并在加强筋(8)外面用钢板围成圆筒形外旦。构成一只能充入蒸汽加温的夹套式炒茶筒,并在八角筒(3)内主轴(2)的前段部位装有撑档搭子(4)、八根撑档(6),八根撑档(6)的两端分别用螺丝与撑档搭子和筒体连接成为炒茶筒体。主轴(2)的前、后两端分别套在滚珠轴承(1)、(10),并固定在前、后机架(20)、(17)上。通过传动机构皮带轮(11)带动筒体旋转。使茶叶在筒内按一定转速翻滚。为使茶叶在八角筒(3)内翻滚旋转时不外溢,逆转时能把茶叶旋出,在八角筒(3)内壁前端装有4条螺旋形导叶板(19)。b、在蒸汽进入夹套系统中,装有进汽控制阀(15),旋转接头(14)是双套管结构,中心管内进蒸汽。夹层出蒸汽冷凝水,进汽接头(12)是三通式结构,一端连接旋转接头中心管,另两端分二路送入滚动式炒茶筒体夹套(5)内。通过控制阀(15)的控制,使八角筒体温度达到炒制茶叶所需温度要求。c、为使蒸汽放热后所产生的蒸汽冷凝水排出夹套(5)外,在夹套(5)内装有2根导水板(7),并在导水板的未端装有出水口(18),夹套内的蒸汽冷凝水通过导水板(7)强迫流向出水口(18),回水接头(13)是三通式结构,两端连接二个出水口(18),另一端连接旋转接头(14),经旋转接头(14)内的夹层,使冷凝水流向出水管(16)排出,维持了八角筒体内的所需温度。

    本发明的滚动式蒸汽炒茶机的优点:具有结构合理,重量轻,以蒸汽夹套加温来代替烧煤灶炒制茶叶,省煤节耗,操作简单,食品卫生,炒制茶叶受热均匀,从而使茶叶香气透发,色泽绿润地高质量绿茶。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图1、为滚动式蒸汽炒茶机的剖面图。

    图中:1、为前端滚珠轴承,2、主轴,3、八角筒,4、撑档搭子,5、蒸汽夹套,6、撑档,7、导水板,8、加强筋,9、进汽管,10、后端滚珠轴承,11、传动皮带轮,12、进汽接头,13、回水接头,14、旋转接头,15、进汽控制阀,16、出水管,17、后机架,18、出水口,19、导叶板,20、前机架,21、储茶斗。

    以下结合附图1实施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蒸汽从进汽控制阀(15)打开,进入旋转接头(14)中心管,经三通式进汽接头(12)分二路送入滚动式炒茶筒体夹套(5)内,通过进汽控制阀(15)的控制,使八角筒壁达到所需温度,然后将所要炒制的茶叶用斗式提升机送进八角筒(3)内,炒茶筒体以26-30转/分的速度旋转,筒内导叶板(19)成螺旋形,使茶叶不断滚动而不向外抛出来。茶叶在筒内受热均匀,开始蒸发水份而收缩,由于八角筒不断地滚动旋转翻炒,互相挤压,从而使茶叶外形达到圆紧、重实、色泽绿润。同时,茶叶受到一定温度,使茶叶香气透发。茶叶炒干后含水率降至3.5~4%即可出茶。出茶时,只要将筒体逆转,在导叶板(19)的反作用下,就会把茶叶从筒内推出到筒口储茶计(21)。

滚动式蒸汽炒茶机.pdf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滚动式蒸汽炒茶机.pdf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滚动式蒸汽炒茶机.pdf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滚动式蒸汽炒茶机.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滚动式蒸汽炒茶机.pdf(7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为一种精制绿茶的滚动式蒸汽炒茶机,它主要由夹套式炒茶筒体、蒸汽进入夹套的管路和冷凝水排出装置三部分组成。该炒茶机与现有技术筒体烧煤炒茶机或固定平锅式炒茶机相比:具有结构合理,操作简单,省煤节耗(20左右),食品卫生,炒制茶叶温度受热均匀,从而使茶叶香气透发、色泽绿润,用于茶厂精制绿茶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类生活必需 > 其他类不包含的食品或食料;及其处理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