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是涉及牛繁殖技术的一种方法。 畜牧业生产中饲养奶牛者都希望多得母犊饲养肉牛者希望多得公犊。因此,准确控制母牛产犊性别的方法是畜牧业生产中长久以来一直渴望解决的技术难题,人们力求研究探索出一个切实可行的控性方法。
《黑龙江畜牧兽医》杂志1989年第2期文章(应用5%精氨酸溶液对奶牛控性输精试验中得到的启示)全面总结了试验效果。文中指出:精氨酸是碱性氨基酸,PH值为7.0,不能造成酸性环境,实践中效果相差悬殊。有待进一步多年实践探索。
《黑龙江畜牧兽医》1989年第7期44页(X、Y精子的特性及其分离技术)中指出:自本世纪伊始,就有许多有关分离X精子和Y精子的研究报告。尤其近年来美、日等国都相继报道分离人和牛的X、Y精子获得成功。然而,其实验效果的重复性极低。
CN85104679公开了“一种奶牛控性生母方法”,该方法是在给奶牛进行人工授精时,向子宫内注入酸性缓冲液以调整生殖道酸性条件下,用生母液解冷冻精液及时输精。分析其原设计是附合现有知识理论的。该法是现有技术中一种能够在一定程度内多获母犊目的的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在牛繁殖时准确控制胚胎性别的方法而获得理想性别的牛犊。
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是这样实现的:已知一头正常母牛前产为母犊,预想选择母犊可在产后偶数次排卵期使之妊娠,预想选择公犊可在产后奇数次排卵期使之妊娠;已知前产为公犊,预想选择母犊可在产后奇数次排卵期使之妊娠,预想选择公犊可在产后偶数次排卵期使之妊娠。
本发明的方法因掌握了生公生母的根本规律所以简单易行,准确可靠,控制牛犊性别准确率可达90%以上。
由四川省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由赵德志、刘江油编著的《奇妙的人体生物钟》一书180页说:在中华传统医学的基础上提出了人体镜像器官的左阴右阳原理,阴阳交替原理,阴阳互相依存相互制约原理。赵德志以这些原理为依据,经过相当数量地观察统计和实验提出了以下几条假说:
1、生殖细胞本质上的阴阳对称解:性染色体为Y型的精子与性染色体为X型的精子对称;对Y精子有识别作用的X+卵与对X精子有识别作用的X-卵对称。
2、生殖细胞生产中的左阴右阳律:具有生精能力的两只睾丸,左睾丸生产阴性的X精子,右睾丸生产阳性的Y精子;具有排卵功能的两列卵巢,左卵巢生产X-卵,右卵巢生产X+卵。
3、相邻二卵异型律:女人正常排卵时,排卵史中排出的任意相邻二卵有本质的不同。
赵德志同志认为他的规律是人特有的,对是否适用哺乳动物持否定态度。
本发明人经一年多调查研究和初步实验证明赵氏学说一三条完全适用奶牛(推理应适用其他哺乳动物)、第二条尚待深入研究。
归纳一下赵氏学说的本质或核心内容应为:
1、认定X精子受精的X-卵与认定Y精子受精的X+卵交替排出规律;
2、决定性别时卵起第一决定作用,精子起第二决定作用。
3、公式:X-+X→(♀)XX
X++Y→(♂)XY
本发明人根据上述原理提出本技术方案,要达到控制产犊性别的目的。通过一些实例初步验证了本技术方案的可行性和可靠性。
本方法适用于能够正常发情、正常排卵、正常妊娠的无生殖系统疾病的母牛,实施必要条件是已知前产产犊日期和产犊性别。
以下用奶牛做的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和本发明的准确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