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整体作业式锚杆结构及施工方法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工程施工领域,更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可整体
作业式锚杆结构及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现有的普通锚杆施工技术中,一般都是先用钻机钻孔或洛阳铲成
孔,然后清孔,下锚筋,灌注水泥砂浆或水泥形成锚杆,这是目前绝
大部分锚杆的施工方法。该方法成熟、简单,但对于富水性好的砂层,
该施工方法难以实施,主要原因是成孔困难,砂层容易塌孔,以至于
无法下锚筋。此外,在软土地区,由于软土的摩阻力小,锚杆需要设
计较长才能具有一定的抗拔力,软土层容易缩孔,下锚筋也非常困难。
这些都需要采取复杂的工艺及工序才能完成锚杆的施工,既增加成本,
又延迟工期。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可整体作
业式锚杆结构及其施工方法,该施工结构能在成孔的同时下锚筋以及
灌注水泥浆,把成孔、下锚筋和注浆3个过程合在一起进行,实现了
成孔扩孔、下锚筋和注浆过程的整体作业,可有效地解决砂层中锚杆
施工时下锚筋困难的问题以及软土地层中锚杆抗拔力小的问题,同时
省却了普通锚杆施工技术所需的注浆管,并且在用钢绞线作为锚筋时,
可以较方便的下锚,而不需要借用其他杆件作为辅助,扩大了适用范
围。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可整体作业式锚杆结构,包括相互连接的钻杆和钻头,所述
钻杆与钻头均为空心结构,钻杆或钻头上活动套接有挂钩,位于所述
挂钩前端的钻头上设置有钻片,所述钻头上还设置有出浆孔,所述挂
钩通过搭扣连接方式连接有锚筋。
所述锚筋由钢绞线构成。
所述钻杆与钻头采用螺纹连接。
根据所述可整体作业式锚杆结构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钻孔:确定钻孔孔位及方位角并标记,放置钻机且保持平
稳,采用无水干钻方式钻井,通过钻头或钻杆上的挂钩带动锚筋向前
跟进;
(2)注浆:采用机械拌合水灰比0.45-0.50的水泥浆作为注浆
浆液,搅拌均匀,采用压力活塞式注浆泵进行注浆,注浆压力大于
0.4MPa,小于2MPa,注浆浆液经过钻头上的出浆孔流入钻孔,随着
注浆浆液的注入,逐步将钻杆3向外拔出,在拔出过程中保证出浆孔
始终埋在注浆浆液内,注浆结束后稳压15-20min,以使注浆充分;
(3)封锚:注浆浆液凝固稳定后,切掉长出的锚筋,凸出锚筋
的长度大于30mm,用环氧树脂涂封凸出的锚筋,并配置钢筋网片,
用细石混凝土进行封闭,清理现场,完成施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所带来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的钻杆与钻头均为空心结构,钻杆或钻头上活动套
接有挂钩,挂钩相对钻头和钻杆只能转动不能移动,挂钩通过搭扣连
接方式连接有锚筋,钻头上设置有钻片和出浆孔,因此可将成孔、下
锚筋和注浆3个过程合在一起进行,所需配件较少,不需要专门的注
浆管和辅助下锚杆件,施工时速度快,实现成孔扩孔、下锚筋及注浆
工序的整体式作业。
(2)本发明结构在软土层或砂层中施工时,不会出现塌孔或者
缩孔问题,容易下锚。
(3)本发明施工方法对注浆压力严格把控,将成孔扩孔、下锚
筋和注浆过程进行整体作业,稳定高效,整体提高锚杆的抗拔力,且
方便在钢板桩、搅拌桩、混凝土桩或地下连续墙上等其他支护结构上
开孔施工。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钻头2-钻杆3-挂钩4-钻片5-出浆孔6-锚筋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描述:
如图1所示:一种可整体作业式锚杆结构,包括相互连接的钻杆
2和钻头1,钻杆2与钻头1采用螺纹连接,钻杆2与钻头1均为空
心结构,钻杆2或钻头1上活动套接有挂钩3,挂钩3可相对钻头1
自由转动,但不能自由移动,挂钩3通过搭扣连接方式连接有锚筋6,
钻头1向前钻进时,带动锚筋6向前跟进,通过钻杆2向孔内灌注水
泥浆等固化物,到达预定孔深后,拔出钻杆2及钻头1等部件,仅留
下锚筋6与固化物共同形成锚杆,其中锚筋6由钢绞线构成。
本发明锚杆结构的施工步骤如下:
1、钻孔:在钻机安放前,按照施工设计图采用全站仪进行测量
放样确定孔位以及锚孔方位角,并做出标记;钻机就位后,应保持平
稳,导杆或立轴与钻杆倾角一致,并在同一轴线上。为了确保锚固工
程施工过程中不会恶化边坡岩土工程地质条件和保证子孔壁的粘结
性能,锚孔钻进应采用无水干钻,钻孔速度应根据使用钻机性能和
锚固地层严格控制,防止钻孔扭曲和变径,造成下锚困难或其他意外
事故;在钻进过程中,合理掌握钻进参数及钻进速度;通过钻杆旋转
钻头向前搅拌钻进时,通过钻头1或钻杆2上的挂钩3带动锚筋6向
前跟进,通过钻头1上的出浆孔5向钻孔内灌注水泥浆等固化物。
2、钻杆拔出与注浆:按设计规定选择水泥浆体材料,注浆材料
应根据设计要求确定,一般宜选用水灰比0.45-0.50的水泥浆作为注
浆浆液,必要时可加入一定量的外加剂或掺合料,注浆浆液搅拌必须
采用机械强制拌合,应搅拌均匀,随拌随用,浆液应在初凝前用完,
并严防石块、杂物混入浆液,以避免堵住出浆孔;
注浆采用压力活塞式注浆泵,注浆压力一般不得低于0.4MPa,
亦不宜大于2MPa,将注浆浆液从钻杆2经钻头1内的出浆孔5推入
钻孔内,灌注压力一般为0.4MPa左右,随着注浆浆液的灌入,应逐
步将钻杆2向外拔出自至钻孔口,在拔杆过程中应保证出浆孔5始终
埋在注浆浆液。注浆时,压力不宜过大,以免吹散浆液,待浆液回流
到孔口时,用水泥袋纸等捣人孔内,再用湿黏土封堵孔口,并严密捣
实,再以0.4-0.6MPa的压力进行补灌,补灌时稳压2min,浆液冲破
第一次注浆体,向锚固体与土的接触面之间扩散,使锚固体直径扩大,
增加径向压应力。由于挤压作用,使锚固体周围的土受到压缩,孔
隙比减小,含水量减少,也提高了土的内摩擦角。稳压数分钟后即可
完成;注浆作业宜连续进行,尽量避免中途停止作业的情况,中途停
止作业时,要采取措施保证钻杆3内砂浆不发生凝结。
每次注浆结束都应稳压15-20min,以使注浆充分;注浆结束后,
将钻头1、钻杆3等清洗干净;施工过程中,做好注浆记录。
当注浆量小于计算量,浆液不能充满锚固体时,应进行补浆,补
浆时以0.4-0.6MPa的压力进行补注,稳压2min,使补注的浆液挤密
第一次注浆体,或向锚固体与土的接触面之间扩散,从而增加锚固体
与周围土体的摩擦力,注浆完毕应将外露的锚筋清洗干净,并保护好。
3、封锚:张拉达到设计要求后,用砂轮切割机切掉张拉端多余
的锚筋6,锚筋6的外露长度不宜小于其直径的1.5倍,且不小于30mm,
用环氧树脂涂封锚具及外露锚筋6,封闭前应将锚具周围的混凝土凿
毛、冲洗干净,凸出式的锚筋6头宜配置钢筋网片,用微膨胀细石混
凝土进行封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