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哮喘病中成药及其生产方法.pdf

上传人:e2 文档编号:263221 上传时间:2018-02-06 格式:PDF 页数:4 大小:214.2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93105306.4

申请日:

1993.04.27

公开号:

CN1080185A

公开日:

1994.01.05

当前法律状态:

终止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专利权有效期届满IPC(主分类):A61K 35/78申请日:19930427授权公告日:20000802期满终止日期:20130427|||专利申请权、专利权的转移(专利权的转移)变更项目:专利权人变更前权利人:江西江中制药厂 地址: 江西省南昌市福州路83号 邮编: 330006变更后权利人:江中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 江西省南昌市高新开发区火炬大道788号 邮编: 330096登记生效日:2007.8.24|||授权||||||公开

IPC分类号:

A61K35/78

主分类号:

A61K35/78

申请人:

江西江中制药厂;

发明人:

洪广祥

地址:

330006江西省南昌市福州路83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南昌市专利事务所

代理人:

张小欢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一种治疗哮喘病中成药及其生产方法,属于中成药制药业技术领域。该发明主要由葶苈子、青皮、陈皮、牡荆子、大黄等中药材组成合理有效的中药处方,经科学的特殊加工方法制成中成药片剂。该发明主要用于哮喘病的治疗,重点是治痰治淤且以治气为先。为哮喘病急性发作提供了一个快速、有效的中成药,是中药制药企业开发引进的理想产品。

权利要求书

1: 1、一种治疗哮喘病的中成药其特征是:该中成药由活性成份葶苈子、青皮、陈皮、牡荆子、槟榔、大黄、生姜和赋型剂组成,经特殊的榨汁、蒸馏、煎煮、干燥等工艺制成片剂、胶囊剂、冲剂、糖浆剂、膏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成药哮喘宁片其特征为活性成份制成1000片片剂的最佳剂量为葶苈子835克、青皮835克、陈皮835克、牡荆子1250克、槟榔835克、大黄250克、生姜200克,其使用量为每次6-8片、每日3次。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成药片剂的特殊加工方法其特征为:(按1000片最佳剂量) a、生姜榨汁,用纱布滤过,另器保存; b、大黄粉碎过80目筛,备用; c、陈皮、青皮、牡荆子、槟榔(破碎)、葶苈子(用白棉布包扎)用水浸泡2小时,用水蒸汽蒸馏,收集馏液约100毫升,另器保存;蒸馏后的水溶液滤过备用; d、药渣加8倍量的水继续煎煮
2: 5小时,滤过,合并2次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1.10-1.15(80℃),放冷至室温,加入乙醇,边加边搅拌,至含醇量达65%,静置24小时,滤过,回收乙醇,浓缩至相对密度1.25-1.30(80℃)加入备用大黄粉一起减压干燥(70℃-80℃),得干浸膏; e、干浸膏粉碎加入适量淀粉和乙醇,用12目筛制粒,置80℃烘干,用10目筛整粒,喷入备用的姜汁和蒸馏液,再加适量的硬脂酸镁,混均,密闭数小时,压制1000片,包糖衣,分装即成哮喘宁片。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成药其特征为该发明的最佳剂型为糖衣片剂。

说明书


本发明涉及一种哮喘病治疗中成药的配方和生产工艺技术领域。

    哮喘是一种发作性的痰呜气喘疾患,历代医家认为哮喘发作期的基本病理为“伏痰”遇感引触而发作。发作期治疗多从寒哮、热哮辩证用药,但平喘疗效长期处于徘徊局面。与现有西药疗效相比差距较大。从大量的医学文献检索得知,至今尚未见有与本发明相同配方和制作工艺的新“中成药”投入生产并应市,用于哮喘病的临床治疗。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开发一种治疗哮喘发作时,见效快、疗效高,患者平时携带使用方便,而且控制病情的速度可与西医治哮喘药相媲美的哮喘病用中成药新品种。以解决广大患者的痛苦,同时亦为中医药不能治疗急症划上句号,为中医药走向世界作出贡献。

    该中成药是发明人几十年中医临床工作经验的结晶。首先发明人对哮喘的发病机理提出了“前无古人”的新论点。新的论点认为哮喘反复发作的凤根是“痰瘀伏肺”,痰瘀是导致气道阻塞,肺气上逆的基本病理;在治疗大法上发明人主张发作期要重在“治痰治瘀”且“治痰治瘀”要以治气为先的法则。从而得出其制方原则和处方组成。该发明的配方是:葶苈子835克、青皮835克、陈皮835克、牡荆子1250克、槟榔835克、大黄250克、生姜200克、淀粉适量共制成1000片片剂。使其共奏泻肺除壅,涤痰祛瘀,利气平喘之功。其最佳使用剂量是每次6-8片,每日3次。根据中药配方各中药材的理化性质确定了该发明的制备工艺其过程是生姜榨汁,用纱布滤过,另器保存;大黄粉碎过80目筛,备用;陈皮、青皮、牡荆子、槟榔(破碎)、葶苈子(用白棉布包扎)用水浸泡2小时,用水蒸汽蒸馏,收集馏液约100毫升,另器保存;蒸馏后地水溶液滤过备用;药渣加8倍量的水继续煎煮1.5小时,滤过,合并2次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1.10-1.15(80℃),放冷至室温,加入乙醇,边加边搅拌,至含醇量达65%,静置24小时,滤过,回收乙醇,浓缩至相对密度1.25-1.30(80℃)加入大黄粉一起减压干燥(70℃-80℃);干浸膏粉碎加入适量的淀粉和乙醇,用12目筛制粒,置80℃烘干,用10目筛整粒,喷入姜汁及蒸馏液,再加适量的硬脂酸镁,混匀,称定重量,密闭数小时,压制1000片,包糖衣、分装、即得。另外根据产品特点该发明还可以原处方组成和用量加工制成胶囊剂、冲剂、糖浆剂、膏剂等新的四类中成药新品种。更好地服务于不同需求的病人。

    该发明与现有同类中成药相比其优越性在于:产品的组方理论观点属首创,而且被大量的临床病例所证实;为治疗哮喘病提出了新思路、新方法、新产品;使用该发明产品能见效快、疗效高,便于携带,便于使用,而且疗效不亚于同类西药。

    该发明的最佳实施方案为由具备生产片剂、冲剂、胶囊剂的制药企业引进进行工业化生产,并以目前较好的铝箔包装延长产品的有效期进入中成药市场造福广大患者。

一种治疗哮喘病中成药及其生产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一种治疗哮喘病中成药及其生产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一种治疗哮喘病中成药及其生产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治疗哮喘病中成药及其生产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治疗哮喘病中成药及其生产方法.pdf(4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一种治疗哮喘病中成药及其生产方法,属于中成药制药业技术领域。该发明主要由葶苈子、青皮、陈皮、牡荆子、大黄等中药材组成合理有效的中药处方,经科学的特殊加工方法制成中成药片剂。该发明主要用于哮喘病的治疗,重点是治痰治淤且以治气为先。为哮喘病急性发作提供了一个快速、有效的中成药,是中药制药企业开发引进的理想产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类生活必需 > 医学或兽医学;卫生学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