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内墙表面霉变的维修方法.pdf

上传人:00062****4422 文档编号:262803 上传时间:2018-02-06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312.4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510731738.X

申请日:

2015.11.02

公开号:

CN105421803A

公开日:

2016.03.23

当前法律状态:

实审

有效性:

审中

法律详情:

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E04G 23/02申请日:20151102|||公开

IPC分类号:

E04G23/02

主分类号:

E04G23/02

申请人:

中国三冶集团有限公司

发明人:

刁万国; 马维强; 刘中浩; 汪群; 李博; 董红梅; 王磊; 丁楠

地址:

114039辽宁省鞍山市立山区建材路105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鞍山嘉讯科技专利事务所21224

代理人:

张群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涉及建筑技术领域的一种建筑内墙表面霉变的维修方法,通过注塑机或灌浆机向墙体内喷射聚氯乙烯(PVC)填充料或水溶性聚氨酯灌浆料,消除引起内墙体霉变的隐患——墙体内在的空洞、酥松或裂纹。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该方法可有效解决由于建筑墙体内在缺陷如空洞、酥松、裂纹导致漏水或透寒引起的内墙表面霉变问题。

权利要求书

1.一种建筑内墙表面霉变的维修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确定内在缺陷部位:在发生霉变对应的外墙部位及其周围100-300mm范围内,采
用敲击法人工辨识或钢针扎入查探墙体内在空洞、酥松或裂缝深度,确定缺陷范围。
2)布孔:从外墙面,在确定的缺陷范围内及周边打注塑孔或灌浆孔,孔距150-300mm,
孔径15-30mm,最大深度为墙体厚度的1/2。
3)注塑或灌浆:采用注塑法或灌浆法一次性消除空洞、酥松或裂纹。
4)封孔:注塑结束或灌浆结束浆料固化后,用“堵漏宝”封闭注塑孔或灌浆孔。
5)按建筑物原装修风格装饰修复外墙、内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内墙表面霉变的维修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注
塑法封堵内在空洞、酥松或裂纹为采用注塑机依次向注塑孔内注射填充料,当相邻孔出现
填充料或该孔注满时移至临孔,在规定压力下注塑直至注塑结束;优选的填充料为聚氯乙
烯(PVC)。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内墙表面霉变的维修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灌
浆法封堵内在空洞、酥松或裂纹为采用灌浆机依次向灌浆孔内灌注灌浆料,当相邻孔出现
灌浆料或该孔注满时移至临孔,在规定压力下灌浆直至达到灌浆结束标准;优选的灌浆料
为水溶性聚氨酯。

说明书

一种建筑内墙表面霉变的维修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建筑内墙表面霉变的维修方法。

背景技术

建筑墙体由于材料选择、施工不当或梅雨季节雨水长时间冲刷或长期风吹雨淋日晒等
因素影响,容易造成建筑墙体存在空洞、酥松产生裂缝漏水、透寒,从而引起内墙表面发
生霉变,不仅污染环境危害人身健康、降低墙体强度,而且影响室内美观。目前,对于墙
体内在缺陷如墙角或门口、窗台部位空洞、酥松或裂纹,限于技术或其它原因较难被发现,
就是发现了,传统的维修方法也是用砂浆填平,有的多说再刷层防水涂料,清除霉变部位
后重新装饰刮大白或贴壁纸。这种维修方法对于空洞、酥松或裂纹较深的内在缺陷并未彻
底根除,故现实生活中多次反复维修霉变的案例比比皆是,给人们生活带来极大的烦恼。

发明内容

为克服现有技术缺陷,本发明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建筑内墙表面霉变的维修方
法,可有效解决由于建筑墙体内在缺陷如空洞、酥松、裂纹导致漏水或透寒引起的内墙表
面霉变问题。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建筑内墙表面霉变的维修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确定内在缺陷部位:在发生霉变对应的外墙部位及其周围100-300mm范围内,采
用敲击法人工辨识或钢针扎入查探墙体内在空洞、酥松或裂缝深度,确定缺陷范围。

2)布孔:从外墙面,在确定的缺陷范围内及周边打注塑孔或灌浆孔,孔距150-300mm,
孔径15-30mm,最大深度为墙体厚度的1/2。

3)注塑或灌浆:采用注塑法或灌浆法一次性消除空洞、酥松或裂纹。

4)封孔:注塑结束或灌浆结束浆料固化后,用“堵漏宝”封闭注塑孔或灌浆孔。

5)按建筑物原装修风格装饰修复外墙、内墙。

所述注塑法封堵内在空洞、酥松或裂纹为采用注塑机依次向注塑孔内注射填充料,当
相邻孔出现填充料或该孔注满时移至临孔,在规定压力下注塑直至注塑结束;优选的填充
料为聚氯乙烯(PVC)。

所述灌浆法封堵内在空洞、酥松或裂纹为采用灌浆机依次向灌浆孔内灌注灌浆料,当
相邻孔出现灌浆料或该孔注满时移至临孔,在规定压力下灌浆直至达到灌浆结束标准;优
选的灌浆料为水溶性聚氨酯。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可有效解决由于建筑墙体内在缺陷如空洞、酥松、裂纹导致漏水或透寒引起的内
墙表面霉变问题;

2)聚氯乙烯(PVC)或水溶性聚氨酯在压力作用下以塑性、可流动或者流态下喷射进
进孔穴,能够凝固并填充空穴、空洞及缝隙,可根除引起霉变的隐患,方法简单、稳定、
可靠、实用;

3)注塑/灌浆设备与工艺简单,施工简便,投资费用少。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维修工艺流程图;

图2是本发明之实施例1的布孔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之实施例2的布孔示意图。

图中:1-注塑孔2-灌浆孔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建筑内墙表面霉变的维修方法,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效
果更加清楚、明确,以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实施例仅
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因此而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见图1-3,一种建筑内墙表面霉变的维修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确定内在缺陷部位:在发生霉变对应的外墙部位及其周围100-300mm范围内,采
用敲击法击打墙面是否有空洞声,人工辨识看看是否存在内在空洞,用手锤将钢针扎入查
探墙体内在空洞或裂缝深度,沿着霉变四周确定缺陷范围。

2)见图2、图3,布孔:从外墙面,在确定的缺陷范围内及周边用电钻打注塑孔或灌
浆孔,孔距150-300mm,孔径15-30mm,最大深度为墙体厚度的1/2,周边布孔可有效的将
缺陷框定在处理范围内。

3)注塑或灌浆:采用注塑法即用注塑机依次向注塑孔内注射填充料,当相邻孔出现
填充料或该孔注满时移至临孔接着注塑,在规定压力下注塑直至注塑结束;注塑压力、注
塑量根据缺陷具体情况确定。由于聚氯乙烯(PVC)具有自阻燃的特性、且成本低廉,所
以作为优选的填充料选聚氯乙烯(PVC);注塑机是常用工具,非常普遍市售可以买到,且
成本低廉。

采用灌浆法即用灌浆机依次向灌浆孔内灌注灌浆料,当相邻孔出现灌浆料或该孔注满
时移至临孔接着灌注,在规定压力下灌浆直至达到灌浆结束标准;灌浆压力、灌浆量根据
缺陷具体情况确定。水溶性聚氨酯灌浆料包水量大、渗透半径大,可防水、堵漏、加固地
基,且成本低廉,所以作为优选的灌浆料选水溶性聚氨酯灌浆料;灌浆机也是常用工具,
非常普遍市售可以买到,且成本不高。

4)封孔:注塑结束或灌浆结束浆料固化后,清理注塑孔或灌浆孔,用市售“堵漏宝”
密封注塑孔或灌浆孔以及因钻孔可能产生的细小裂纹,防止渗漏。

5)按建筑物原装修风格装饰修复外墙刷同色涂料或贴墙砖;内墙装饰刮大白或贴同
色同款壁纸,材料选择及施工工艺方法均采用业界常规做法即可。

【实施例1】

处理内墙拐角处霉变范围900x800mm,其维修步骤如下:

1)在发生霉变对应的外墙部位及其周围1000x1000mm范围内,采用敲击法用手锤击
打墙面多处可听到“翁翁”回声,初步判断可能存在内在空洞或酥松,用手锤将钢针扎入
查探墙体内在空洞或裂缝深度最深处达200mm,确定缺陷范围为霉变四周1000x1000mm范
围。

2)见图2,在外墙面,从确定缺陷范围1000x1000mm的周边用电钻打注塑孔20个,
孔距200mm,孔径30mm,最大深度为210mm,小于墙体厚度的1/2(测定墙体厚度为450mm),
可有效的将缺陷框定在处理范围内;在缺陷范围中心打注塑孔1个,中心的直径450mm
圆周上均布打注塑孔6个,孔径30mm,最大深度为210mm。

3)用CY-120ST型注塑机,最大喷射压力120Mpa,依次向注塑孔内注射填充料——
聚氯乙烯(PVC),当相邻孔出现填充料或该孔注满时移至临孔接着注塑,直至所有注塑孔
注塑结束。

4)注塑结束后清理注塑孔,晾置或用气焊烘烤,确保注塑孔周围基层干净、无起沙、
无疏松、无空鼓、基面基层含湿率在5%以内,用市售如三狮牌“堵漏宝”分2-3次刮涂,
刮涂要均匀一致,上下刮涂方向要横竖交叉进行。每次间隔时间不少于24小时,以手感
不粘为准。材料用量:大约每平方米2-2.5千克,厚度1.5-2毫米。从根本上彻底消除引
起内墙霉变隐患的空洞、酥松或裂纹。

5)按建筑物原装修风格装饰修复外墙刷同色涂料或贴墙砖;内墙装饰刮大白或贴同
色同款壁纸,材料选择及施工工艺方法均采用业界常规做法即可。

【实施例2】

处理窗口处霉变范围800x100mm,其维修步骤如下:

1)在发生霉变对应的外墙部位及其周围900x120mm范围内,采用敲击法用手锤击打
墙面听不到明显的“翁翁”回声,初步判断可能存在内在酥松或裂纹,用手锤将钢针扎入
查探墙体内在空洞或裂缝深度最深处达180mm,确定缺陷范围为霉变四周900x120mm范围。

2)见图3,在外墙面,从确定缺陷范围900x120mm的周边用电钻打注塑孔8个,长
度方向孔距300mm、宽度方向孔距120mm,孔径30mm,最大深度为200mm,小于墙体厚度的
1/2(测定墙体厚度为450mm),可有效的将缺陷框定在处理范围内;在缺陷范围内中心
均布打注塑孔3个,孔径30mm,最大深度为200mm。

3)用“苏邦-01”型高压灌浆机,最大输出压力11000pis,依次向灌浆孔内灌注灌
浆料——水溶性聚氨酯,当相邻孔出现灌浆料或该孔注满时移至临孔接着灌注,直至所有
灌浆孔灌满时结束。

4)灌浆结束浆料固化后清理灌浆孔,晾置或用气焊烘烤,确保灌浆孔周围基层干净、
无起沙、无疏松、无空鼓、基面基层含湿率在5%以内,用市售如宏昌牌“堵漏王”分2-3
次刮涂,刮涂要均匀一致,上下刮涂方向要横竖交叉进行。每次间隔时间不少于24小时,
以手感不粘为准。材料用量:大约每平方米2-2.5千克,厚度1.5-2毫米。从根本上彻底
消除引起内墙霉变隐患的酥松或裂纹。

5)按建筑物原装修风格装饰修复外墙刷同色涂料或贴墙砖;内墙装饰刮大白或贴同
色同款壁纸,材料选择及施工工艺方法均采用业界常规做法即可。

一种建筑内墙表面霉变的维修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一种建筑内墙表面霉变的维修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一种建筑内墙表面霉变的维修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建筑内墙表面霉变的维修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建筑内墙表面霉变的维修方法.pdf(6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涉及建筑技术领域的一种建筑内墙表面霉变的维修方法,通过注塑机或灌浆机向墙体内喷射聚氯乙烯(PVC)填充料或水溶性聚氨酯灌浆料,消除引起内墙体霉变的隐患墙体内在的空洞、酥松或裂纹。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该方法可有效解决由于建筑墙体内在缺陷如空洞、酥松、裂纹导致漏水或透寒引起的内墙表面霉变问题。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固定建筑物 > 建筑物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