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小儿厌食的中药.pdf

上传人:t**** 文档编号:26266 上传时间:2018-01-16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240.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510211383.1

申请日:

2015.04.29

公开号:

CN104800352A

公开日:

2015.07.29

当前法律状态:

实审

有效性:

审中

法律详情:

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A61K 36/752申请日:20150429|||公开

IPC分类号:

A61K36/752; A61K36/899; A61P1/14; A61K35/57(2015.01)N

主分类号:

A61K36/752

申请人:

济南骄泰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发明人:

石红蕾; 徐桂霞; 王肖茜

地址:

250000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区花园路5号19号楼2单元102室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济南泉城专利商标事务所37218

代理人:

刘庆兰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涉及中药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治疗小儿厌食的中药。该治疗小儿厌食的中药,其特殊之处在于:主要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成:苹果10-20g,五味子5-13g,橘红5-15g,蓝布正5-15g,胡萝卜5-15g,石荠苎5-13g,白鹇10-20g,瓶尔小草5-13g,二色内风消10-20g,木瓜5-15g。本发明疗效确切,易于吸收,无不良反应,安全可靠,成本低,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和市场潜力,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患儿可安心服用,总有效率达99%。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治疗小儿厌食的中药,其特殊之处在于:主要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成:苹果10-20g,五味子5-13g,橘红5-15g,蓝布正5-15g,胡萝卜5-15g,石荠苎5-13g,白鹇10-20g,瓶尔小草5-13g,二色内风消10-20g,木瓜5-15g。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小儿厌食的中药,其特殊之处在于:还包括:稻芽5-15g,柿蒂1-5g,炒莱菔子10-20g,平贝母5-10g,大豆黄卷1-5g,沙棘6-9g。

说明书

一种治疗小儿厌食的中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中药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治疗小儿厌食的中药。
(一)        背景技术
厌食症主要指小儿较长时间见食不贪、不思饮食、食欲不振、进食则饱,甚则拒食、偏食的一种常见病。病因:主要由于母乳喂养不当、饮食喂养不当,偏食、乱用药物等因素所致脾胃损伤,影响脾胃正常的运化功能,从而产生见食不贪、厌食、拒食、面黄、肌肉消瘦,脐腹隐痛,时发呕吐、便秘、腹泻等症状,影响了正常的生长发育。同时小儿时期“脾常不足”饮食不能自调、食物不知饥饱,有的家长缺乏育婴保健知识,片面强调给以高营养的滋补食物超越了脾胃正常的运化能力,以及过于溺爱、乱投杂食或恣意投其所好,养成偏食习惯或进食不定时、生活不规律等,皆可导致脾失健运、胃不思纳、脾胃不和的厌食症。
小儿厌食症是一种慢性消化功能紊乱综合征,是儿科常见病、多发病,1-6岁小儿多见,且有逐年上升趋势。严重者可导致营养不良、贫血、佝偻病及免疫力低下,出现反复呼吸道感染,对儿童生长发育、营养状态和智力发展也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中医有着悠久的历史,千百年来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对许多疾病都有独到的见解和确切的疗效,且中医注重整体观念,进行辩证论治,针对病症进行辩证治疗,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二)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见效快,疗效好、无副作用的治疗小儿厌食的中药。
本发明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治疗小儿厌食的中药,其特殊之处在于:主要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成:
苹果10-20g,五味子5-13g,橘红5-15g,蓝布正5-15g,胡萝卜5-15g,石荠苎5-13g,白鹇10-20g,瓶尔小草5-13g,二色内风消10-20g,木瓜5-15g。
进一步的,该治疗小儿厌食的中药,还包括:稻芽5-15g,柿蒂1-5g,炒莱菔子10-20g,平贝母5-10g,大豆黄卷1-5g,沙棘6-9g。
本发明的配制方法如下:将上述中药用开水浸泡40分钟后煎煮,煎煮时加入木瓜,水份超过中药1-3公分,在水沸腾后用文火煎煮30分钟后,过滤倒出药液即可服用,分早晚,一日二次。
下面为本发明中各药材的功能及作用:
苹果:性味:甘、酸;凉;无毒。功效主治:益胃,生津,除烦,醒酒。主津少口渴,脾虚泄泻,食后腹胀,饮酒过度。
五味子:性味:酸、甘,温。归经:肺,心、肾经;功能主治:收敛固涩,益气生津,补肾宁心。用于久嗽虚喘,梦遗滑精,遗尿尿频,久泻不止,自汗,盗汗,津伤口渴,短气脉虚,内热消渴,心悸失眠。
橘红:性味:辛、苦,温。归经:归肺、脾经。功效:理气宽中,燥湿化痰。用于咳嗽痰多,食积伤酒,呕恶痞闷。
蓝布正:性味:甘、微苦,凉。归经:归肝、脾、肺经。功能主治:益气健脾,补血养阴,润肺化痰。用于气血不足,虚痨咳嗽,脾虚带下。
胡萝卜:性味甘,平。归经:肺、脾经。功能主治:健脾和中;滋肝明目;化痰止咳;清热解毒。主脾虚食少;体虚乏力;脘腹痛;泄痢;视物昏花;雀目;咳喘,百日咳;咽喉肿痛;麻疹;水痘;疖肿;汤火伤;痔漏。
石荠苎:性味:辛,温,无毒。功能主治:疏风解表;清暑除温;解毒止痒。主感冒头痛;咳嗽;中暑;风疹炎;痢疾;痔血;血崩;热痱;湿疹;肢癣;蛇虫咬伤。
白鹇:性味:甘,平;归经:入脾;肺经。功能主治:补气;健脾;益肺。主脾胃虚弱;食欲不振;食后饱胀;大便溏泄;虚劳发热;咳嗽。
瓶尔小草:性味:甘,平;归经:入肺经。功能主治:清热,凉血,镇痛,解毒。治肺热咳嗽,劳伤吐血,肺痈,黄疸,胃痛,痧症腹痛,淋浊,痈肿疮毒,蛇虫咬伤,跌打损伤。
二色内风消:性味:苦;涩;性温。归经:肝;胃经。主治:通经活络;健脾开胃。主劳伤脱力;四肢酸麻;胸闷;纳呆。
木瓜:性味:酸,温。归经:归肝、脾经。功能与主治:舒筋活络,和胃化湿。用于湿痹拘挛,腰膝关节酸重疼痛,暑湿吐泻,转筋挛痛,脚气水肿。
稻芽:性味:甘,温。归经:脾、胃经。功能主治:消食和中,健脾开胃。用于食积不消,腹胀口臭,脾胃虚弱,不饥食少。炒稻芽偏于消食。用于不饥食少。焦稻芽善化积滞。用于积滞不消。
柿蒂:性味:苦、涩,平。归经:胃经。功能主治:降逆止呃。用于呃逆。
莱菔子:性味:性平,味辛、甘。归肺、脾、胃经。功能主治:消解肌退热,生津止渴,透疹,升阳止泻,通经活络,解酒毒。用于外感发热头痛,项背强痛,口渴,消渴,麻疹不透,热痢。泄泻,眩晕头痛,中风偏瘫,胸痹心痛,酒毒伤中食除胀,降气化痰。用于饮食停滞、脘腹胀痛、大便秘结、积滞泻痢、痰壅喘咳。入脾、胃、肺经,能消食除胀,功效显著,有“冲墙倒壁”之称。临床习用于治疗实(食、湿、积滞)证。然而,该品并非仅仅是消食除胀,对虚证用之,获效亦佳,因其性和平,其气味又不峻,无偏胜之弊,不可囿于“冲墙倒壁”之说,有破气之嫌(实则是平气之有余),而弃之不用。
平贝母:性味:苦、甘,微寒,归经:归肺、心经。功能主治:清热润肺,化痰止咳。用于肺热燥咳,干咳少痰,阴虚劳嗽,咳痰带血。
大豆黄卷:性味:味甘;性平。归经:归脾、胃、肺经。功能主治:解表祛暑,清热利湿。用于暑湿感冒,湿温初起,发热汗少,胸闷脘痞,肢体酸重,小便不利。
沙棘:性味:酸、涩,温。归经:归脾、胃、肺、心经。功能主治:健脾消食,止咳祛痰。活血散瘀。用于脾虚食少,食积腹痛,咳嗽痰多,胸痹心痛,瘀血经闭,跌扑瘀肿。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疗效确切,易于吸收,无不良反应,安全可靠,成本低,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和市场潜力,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患儿可安心服用,总有效率达99%。
(三)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取苹果10g,五味子5g,橘红5g,蓝布正5g,胡萝卜5g,石荠苎5g,白鹇10g,瓶尔小草5g,二色内风消10g,用开水浸泡40分钟后煎煮,煎煮时加入木瓜5g,水份超过中药1公分,在水沸腾后用文火煎煮30分钟后,过滤倒出药液即可服用,分早晚,一日二次。
          实施例2
取苹果13g,五味子8g,橘红8g,蓝布正8g,胡萝卜8g,石荠苎6g,白鹇13g,瓶尔小草6g,二色内风消13g,稻芽5g,柿蒂1g,炒莱菔子10g,木瓜8g,平贝母5g,大豆黄卷1g,沙棘6g用开水浸泡40分钟后煎煮,煎煮时加入水份超过中药1公分,在水沸腾后用文火煎煮30分钟后,过滤倒出药液即可服用,分早晚,一日二次。
          实施例3
取苹果16g,五味子10g,橘红12g,蓝布正12g,胡萝卜12g,石荠苎11g,白鹇17g,瓶尔小草10g,二色内风消17g,稻芽10g,柿蒂3g,炒莱菔子15g,木瓜12g,平贝母7g,大豆黄卷3g,沙棘7g用开水浸泡40分钟后煎煮,煎煮时加入水份超过中药2公分,在水沸腾后用文火煎煮30分钟后,过滤倒出药液即可服用,分早晚,一日二次。
实施例4
取苹果20g,五味子13g,橘红15g,蓝布正15g,胡萝卜15g,石荠苎13g,白鹇20g,瓶尔小草13g,二色内风消20g,稻芽15g,柿蒂5g,炒莱菔子20g,木瓜15g,平贝母10g,大豆黄卷5g,沙棘9g用开水浸泡40分钟后煎煮,煎煮时加入水份超过中药3公分,在水沸腾后用文火煎煮30分钟后,过滤倒出药液即可服用,分早晚,一日二次。
临床观察:
1.1              一般资料:
本发明人于2012年至今,选取94例患者进行临床观察治疗。年龄6个月至10岁。
1.2 疗效评定标准:
诊断标准:主症①厌食、不贪饭、吃饭发愁、拒食;②少进食则饱、打饱嗝、胃胀不适或恶心呕吐;③母乳喂养不足,不思饮食,体重低于正常值;舌淡苔白或腻,指纹淡滞。次症:①面黄肌瘦、皮肤松软;②常有吃手指头、泥土现象;③不定时发热腹泻、便秘;④血RT:RBC、HB偏低,大便镜下有少许脂肪球、不消化残渣。
疗效判定标准:
痊愈:经治疗后,厌食等上腹不适症状全部消失,饮食正常,二便正常。
好转:厌食症状基本消失,偶有纳差,余则正常。
无效:诸症无改善。
1.3 治疗效果
治愈79例,显效10例,有效4例,无效1例,所有病例均无不良反应。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无不良反应,能够缩短病程,促进肠胃功能恢复,患儿依从性好,成本低,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和市场潜力,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患儿可安心服用,总有效率达99%。

一种治疗小儿厌食的中药.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一种治疗小儿厌食的中药.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一种治疗小儿厌食的中药.pdf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治疗小儿厌食的中药.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治疗小儿厌食的中药.pdf(5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涉及中药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治疗小儿厌食的中药。该治疗小儿厌食的中药,其特殊之处在于:主要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成:苹果10-20g,五味子5-13g,橘红5-15g,蓝布正5-15g,胡萝卜5-15g,石荠苎5-13g,白鹇10-20g,瓶尔小草5-13g,二色内风消10-20g,木瓜5-15g。本发明疗效确切,易于吸收,无不良反应,安全可靠,成本低,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和市场潜力,值得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类生活必需 > 医学或兽医学;卫生学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