仿洞穴装饰面层的施工方法.pdf

上传人:xia****o6 文档编号:261946 上传时间:2018-02-06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261.6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510599077.X

申请日:

2015.09.18

公开号:

CN105155847A

公开日:

2015.12.16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E04G 21/00申请日:20150918|||公开

IPC分类号:

E04G21/00; E04F13/02

主分类号:

E04G21/00

申请人:

上海市园林工程有限公司

发明人:

叶诚; 庞春; 顾军; 盛鸿年; 邹梦宬; 周奇海

地址:

200083上海市虹口区广中路668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上海开祺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31114

代理人:

竺明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一种仿洞穴装饰面层的施工方法,其包括,1)构筑物内部洞穴土模塑形;2)制作装饰面层,首先在土模表面涂抹一层砂浆,接着在砂浆内铺设钢丝网及拉结筋,拉结筋两端伸入扣住钢丝网,待砂浆初凝后再抹上第二层砂浆;或者,将预埋拉结筋的钢丝网加入砂浆内,直至砂浆凝固;3)在砂浆外侧按设计构型绑扎钢筋、制侧模,然后浇筑钢筋混凝土或钢纤维混凝土,形成混凝土结构层;4)混凝土结构层凝固、稳定后挖空内部土模,清洗内壁,获得仿洞穴装饰面层。本发明方法装饰层与结构层一次成型,节约工时;且土模可就地取材,之后也可再利用,绿色环保,节约工料。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仿洞穴装饰面层的施工方法,其特征是,包括,
1)构筑物内部洞穴土模塑形;
2)制作装饰面层,首先在土模表面涂抹一层砂浆,接着在砂浆内铺设钢丝网及拉结筋,拉结筋两端伸入扣住钢丝网,待砂浆初凝后再抹上第二层砂浆;或者,将预埋拉结筋的钢丝网加入砂浆内,直至砂浆凝固;
3)在砂浆外侧按设计构型绑扎钢筋、制侧模,然后浇筑钢筋混凝土或钢纤维混凝土,形成混凝土结构层;
4)混凝土结构层凝固、稳定后挖空内部土模,清洗内壁,获得仿洞穴装饰面层。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仿洞穴装饰面层的施工方法,其特征是,步骤2)在土模表面坡度大于45°的区域抹好第一层砂浆后预插若干扎丝,待砂浆凝固后将钢丝网和拉结筋固定在扎丝上,再继续抹上第二层砂浆,呈洞穴内壁塑形。

3.
  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仿洞穴装饰面层的施工方法,其特征是,所述拉结筋为U型钢筋。

4.
  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仿洞穴装饰面层的施工方法,其特征是,所述拉结筋直径为6~10mm。

5.
  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仿洞穴装饰面层的施工方法,其特征是,所述拉结筋直径为6~10mm。

6.
  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仿洞穴装饰面层的施工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的钢丝网网格尺寸为50~150×50~150mm。

说明书

仿洞穴装饰面层的施工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园林技术,特别涉及仿洞穴装饰面层的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天然洞穴在自然界普遍存在,它不但为人类提供了最原始的庇护所,还为人类建造居住的房屋提供了原型。土窑洞冬暖夏凉,早年在我国西北黄土地区广为用之,敦煌壁画室、龙门石窟等更是景观和建筑的瑰宝。古今中外,古罗马的建筑师维特鲁威、近代的建筑理论家德·昆西及中国近代建筑师刘家琨等,均把天然洞穴视为建筑的原型之一。天然洞穴不但在起源上存在着关联,其所表现出来的各种现象也成为建筑塑造的灵感源泉,各种人工仿洞穴建筑也应运而生。
仿天然洞穴建筑,在施工方式上大致分为两大类:一是开山造穴,比较接近天然洞穴,但对地形地质要求较高,需要合适的地形并勘探地质条件后再确定其可行性,如法国拉斯科洞穴、土耳其卡帕多西亚石窟群等;另一是外部钢筋混凝土结构再做内装饰,内装饰可用GRC及砂浆塑形,或者直接用仿石涂料,这种施工方式比较普遍,民用建筑也可方便实施。
园林构筑物中仿洞穴的装饰面层越来越多,以往大多采用先结构层后装饰层的施工步骤。现有工艺存在的问题:1.装饰层的制作对工人技艺要求较高,且效果参差不齐效果难以把控;2.在施工结构层的过程中内模会产生较多的建筑废料,且对施工环节要求较高,而土模可就地取材,绿色环保,堆土相对其他内模施工难度较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仿洞穴装饰面层的施工方法,装饰层与结构层一次成型,节约工时;且土模可就地取材,之后也可再利用,绿色环保,节约工料。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仿洞穴装饰面层的施工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
1)构筑物内部洞穴土模塑形;
2)制作装饰面层,首先在土模表面涂抹一层砂浆,接着在砂浆内铺设钢丝网及拉结筋,拉结筋两端伸入扣住钢丝网,待砂浆初凝后再抹上第二层砂浆;或者,将预埋拉结筋的钢丝网加入砂浆内,直至砂浆凝固;
3)在砂浆外侧按设计构型绑扎钢筋、制侧模,然后浇筑钢筋混凝土或钢纤维混凝土,形成混凝土结构层;
4)混凝土结构层凝固、稳定后挖空内部土模,清洗内壁,获得仿洞穴装饰面层。
进一步,步骤2)在土模表面坡度大于45°的区域抹好第一层砂浆后先预插若干扎丝,待砂浆凝固后将钢丝网和拉结筋固定在扎丝上,再继续抹上第二层砂浆,呈洞穴内壁塑形。
优选的,所述拉结筋为U型钢筋;
所述拉结筋直径为6~10mm。
优选的,所述的钢丝网网格尺寸为50~150×50~150mm。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1、节约工时
比起传统施工工艺,本发明工艺装饰层与结构层一次成型,省却了之后再做装饰的时间。
2、绿色环保
土做内模,可就地取材,并循环利用,且造成的建筑垃圾较少,环保性和经济效益较好。
3、人工成本低
结构层和装饰层一体化施工,比起传统的结构层—装饰层的工艺流程对工人的装饰技艺和工种数量要求较低,降低了人工成本。
4、装饰效果好
内部土模与砂浆充分结合,面层即使采用高压水枪冲洗也不能将土模的土完全清理干净,充分接近天然洞穴的面层。
5、本发明方法模拟开山造穴,砂浆与土模融为一体,面层更接近天 然洞穴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本发明的一种仿洞穴装饰面层的施工方法,其特征是,包括,
1)构筑物内部洞穴土模1塑形;
2)制作装饰面层,首先在土模1表面涂抹一层砂浆2,接着在砂浆内铺设钢丝网3及拉结筋4,拉结筋4两端伸入扣住钢丝网3,待砂浆初凝后再抹上第二层砂浆;或者,将预埋拉结筋的钢丝网3加入砂浆内,待砂浆凝固;
3)在砂浆外侧按设计构型绑扎钢筋、制侧模,然后浇筑钢筋混凝土或钢纤维混凝土,形成混凝土结构层5;
4)混凝土结构层凝固、稳定后挖空内部土模1,清洗内壁,获得仿洞穴装饰面层。
进一步,步骤2)在土模1表面坡度大于45°的区域抹好第一层砂浆后先预插一些扎丝(镀锌钢丝),待砂浆凝固后将钢丝网和拉结筋固定在扎丝上,再继续抹上第二层砂浆,呈洞穴内壁塑形。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拉结筋4优选为U型钢筋。拉结筋直径为6~10mm。优选的,所述的钢丝网网格尺寸为50~150×50~150mm。
本发明由于内部土模与砂浆的充分结合,洞内即使采用高压水枪冲洗也不能将土模的土完全清理干净,这反而使其与天然洞穴的面层更为接近。另外,用土做内模,便于控制砂浆面层的纹路和拱形结构的形状,较容易制出各种凹凸不平的纹路和蜿蜒曲折的造型,若完成土模后局部效果不佳还可进行更改,只需增减泥土即可。本发明工艺还具备的优势,如若考虑到工期,装饰和结构可一次性完成,省却了之后再做内装饰的时间,也节约了人工。最后,土模可就地取材并循环利用,且造成的建筑垃圾较 少,环保性和经济效益较好。

仿洞穴装饰面层的施工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仿洞穴装饰面层的施工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仿洞穴装饰面层的施工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仿洞穴装饰面层的施工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仿洞穴装饰面层的施工方法.pdf(6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一种仿洞穴装饰面层的施工方法,其包括,1)构筑物内部洞穴土模塑形;2)制作装饰面层,首先在土模表面涂抹一层砂浆,接着在砂浆内铺设钢丝网及拉结筋,拉结筋两端伸入扣住钢丝网,待砂浆初凝后再抹上第二层砂浆;或者,将预埋拉结筋的钢丝网加入砂浆内,直至砂浆凝固;3)在砂浆外侧按设计构型绑扎钢筋、制侧模,然后浇筑钢筋混凝土或钢纤维混凝土,形成混凝土结构层;4)混凝土结构层凝固、稳定后挖空内部土模,清洗内壁,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固定建筑物 > 建筑物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