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妇科外用胶囊 本发明属于祖国中医药,尤其是涉及一种由中草药制成的用于妇科病治疗和保健预防的妇科外用胶囊。
在已知的技术产品中,有白带净胶丸[中国发明专利公告号1095916]、妇炎平胶囊[广东医学杂志1987,8(5)-53]等中成药,在治疗妇科病应用中都有较好的治疗效果,但大多局限于妇科常见病的治疗。
本发明的目的是挖掘祖国中医药学宝库,提供一种中医综合治本、标本兼治,以治疗和预防保健并行的妇科外用胶囊。
本发明的目的是采用如下技术措施实现的;一种妇科外用胶囊,是由胶囊和内装的中药粉制成、其特殊之处是包括如下中药组分:
苦参1-25%艾叶1-15%黄柏1-25%早休1-15%百部1-15%
黄连1-15%青黛1-15%胡连1-25%贯仲1-15%花椒1-15%
白果1-25%冰片1-15%枯矾1-15%雄黄1-15%樟脑1-15%
硼砂1-15%甘草1-25%公英1-15%连壳1-15%二花1-25%
上述各中药组分总重量为百分之百。
本发明的中医药理分析;针对本发明的目的,在中药组分筛选上,依据和挖掘祖国医学的传统理论。
其一是,“正气内存、邪不可干”,因此选用增强人体抗病或免疫能力的药物,促进增强体质恢复正气,抵御病菌病毒的入侵。又有“女子以血为先天,心主血脉,肝藏血,脾统血为气血生化之源”,因此还应以药性归经心、肝、脾,以调理女子气血,止血消炎。
其二是,“外治之理即内治之理,外治之药亦即内治之药,所异者,法耳。医理药性无二,而法则神奇变幻”。本发明虽为阴道给药,但运用的是内治之理,仍属外治之药,施药于外,起效于内,有针对性的通过阴道给药,不但可以治疗药物直接接触的部位,还通过神经和经络系统而调治妇科体内多种疾病。
其三是,筛选药物依据还在于“皮肤透入、经络传导、粘膜吸收”,“切于皮肤、切于肉理、摄于透气、融于渗液,外治之学与内治之学并行,并能补内治之不及”。药物经阴道给药,对阴道、子宫和外阴等部位或经皮肤透入、粘膜吸收,或经孔窍、腧穴而循经络传导调治妇科多种疾病,综合治本、标本兼治,扩大了本发明对妇科病治疗和预防保健的适用范围,且作用迅速、效果显著。
其四是,根据祖国医学阴阳气血、表里、寒热虚实、脏腑辩证、异病同治、有病治病、无病先防的治疗保健原则,因此药物组分的筛选立足于治,也立足于保健预防。
其五是,运用中医药四气五味、归经等药性药理筛选每味中药,还运用“君、臣、佐、使”四个药群组进行配伍,使药群组内各味药及药群组之间,互为提升与强化,互为补充与协调,使本发明所筛选地中药组分构成了治疗和保健预防功能完整的有机整体。其中;君药群组包括;苦参、艾叶、黄柏、黄连、百部、胡连。臣药群组包括;早休、青黛、贯仲、花椒、白果。佐药群组包括;公英、连壳、二花、枯矾、雄黄、硼砂。使药群组包括;樟脑、冰片、甘草。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所具有的有益效果;
根据以上分析和临床实验表明本发明可以综合治本、标本兼治,其治疗和保健预防并行,适用范围宽功能强,可以燥湿收涩、芳香避秽、清热解毒、调经止带、杀虫止痒、消炎止痛,适应治疗妇科赤、白、黄、青、黑带下,外阴瘙痒、外阴湿疹、急馒性盆腔炎、痛经、子宫颈糜烂、祛除异臭等妇科常见病,同时还可以适应治疗和保健预防尖锐湿疣、梅毒等性病和性欲减退,可以调理冲任、调节内分泌,增强抗病和抗菌免疫能力。且作用迅速,效果显著,使用简便安全,无任何毒副作用和刺激性。
实施例
在工业化生产中,首先对所选的中药材进行清理、清洗、除杂、炮制,按着各中药组分含量的重量百分比为:苦参7%、艾叶4%、黄柏7%、早休6%、百部4%、黄连4%、青黛3%、胡连6%、贯仲4%、花椒5%、白果5%、冰片5%、枯矾5%、雄黄4%、樟脑5%、硼砂4%、甘草6%、公英5%、连壳6%、二花5%,进行混合粉碎、过筛制成100-120目细中药粉。上述各中药组分总重量为百分之百。然后按每0.5-1.5克装入医药胶囊即为成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