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区别苜蓿和草木樨种子的鉴定方法.pdf

上传人:Y0****01 文档编号:261105 上传时间:2018-02-06 格式:PDF 页数:3 大小:66.1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91100056.9

申请日:

1991.01.04

公开号:

CN1053988A

公开日:

1991.08.28

当前法律状态:

撤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公开

IPC分类号:

A01C1/00; G01N21/64

主分类号:

A01C1/00; G01N21/64

申请人:

孙建华;

发明人:

孙建华

地址:

730020甘肃省兰州市61号信箱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区别苜蓿和草木樨种子,过去是从气味、形态上区别。由于它们外形、颜色极相似、气味极不稳定,鉴定工作很难。本方法是使种子在培养皿中吸湿后放入20℃的恒温箱中6小时,使种子处于萌动状态,然后将种子放在UV-1型三用紫外线分析仪下观察,则苜蓿种子发出黄白荧光圈,而草木樨种子则不发光。这种鉴定方法可靠性为100%,且方法简单、易学、容易推广。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用于鉴别苜蓿和草木樨种子的鉴定方法,它通过紫外线照射,以种子能否发出荧光圈来判定。
2: 按照权力要求1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使种子先吸水发胀。
3: 按照权力要求2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使湿润种子在恒温箱中20℃条件下放置6小时,使种子萌动。

说明书


苜蓿和草木樨虽然都是优质豆科牧草,但草木樨的营养价值比苜蓿低,且含有香豆素、味苦、适口性差。两种牧草混杂严重影响苜蓿品质。在种子贸易和品质鉴定中,美国规定紫花苜蓿种子天然混杂草木樨种子为2%。我国紫花苜蓿种子出口欧洲时,外商对质量地要求是草木樨种子含量不超过3%。但这两种牧草种子由于外形、颜色极为相似,很难区分,加之因成熟期不同、生态条件不同,造成种子形状极不规则,使鉴定工作难上加难。目前对这两种草籽的鉴定,只能从气味、形态上去区别,无标准化鉴定技术,可靠程度低。

    本法是将种子预先进行处理后,再进行鉴定。作法是采用吸胀种子鉴定方法,首先随机取样,取供检净种子100粒,四次重复,将其均匀播于培养皿中,在20℃的恒温箱中放置6小时,使种子萌动吸水发胀,然后将培养皿移至暗室内,放在UV-1型三用紫外线分析仪下进行鉴定,在紫外线照射下可发出黄白荧光圈者为苜蓿种子,不发光的种子为草木樨种子。苜蓿种子的这种发光特性,无论是正常种子、硬实种子、死种子以及未成熟的青绿种子和后期成熟种子均具备此特性,可靠性为100%,因而准确度很高。

    本方法重复性好,实施简单,操作容易,在一般种子站、实验室和农技站只要具备简单的设备,均能作到。因而解决了这一鉴定方法久已存在的难题。

一种区别苜蓿和草木樨种子的鉴定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一种区别苜蓿和草木樨种子的鉴定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一种区别苜蓿和草木樨种子的鉴定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一种区别苜蓿和草木樨种子的鉴定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区别苜蓿和草木樨种子的鉴定方法.pdf(3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区别苜蓿和草木樨种子,过去是从气味、形态上区别。由于它们外形、颜色极相似、气味极不稳定,鉴定工作很难。本方法是使种子在培养皿中吸湿后放入20的恒温箱中6小时,使种子处于萌动状态,然后将种子放在UV-1型三用紫外线分析仪下观察,则苜蓿种子发出黄白荧光圈,而草木樨种子则不发光。这种鉴定方法可靠性为100,且方法简单、易学、容易推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类生活必需 > 农业;林业;畜牧业;狩猎;诱捕;捕鱼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