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暖脐膏的制备方法,该方法采用羊毛脂、十八醇为基质替代了黑膏药用植物油和铅丹为基质,该方法的产品介于黑膏药和橡皮膏之间。 现有技术中全部采用传统的方法生产黑膏药和橡胶膏药。黑膏药是以植物油、铅丹(Pb3O4)为原料熬炼而成,主要工艺是将药材在高温240℃的植物油中炸枯提取,将去渣的植物油继续加热熬炼,温度控制在270-300℃,至取少许滴水成珠不散,在炼油加入铅丹温度不低于270℃至稠度适当即得。
黑膏药的缺点是高温植物油炸取药物,使药物的有效成分容易破坏和损失,炼油过程也不容易控制,在熬炼过程中温度达300℃以上,易着火,同时产生大量浓烟及刺激性气体,造成空气污染。在黑膏药使用中,常对皮肤产生刺激,轻则出现红斑、搔痒,重则发泡溃疡;另外使用前需加热软化使用。
2、橡胶膏药用橡胶与松香,油脂性物质及植充剂等混合而制成基质,或与药物混合后均匀涂在裱背材料。
本发明的目的公开一种采用新基质制备暖脐膏的方法,其工艺简单、不经高温处理、不破坏药物有效成分、疗效好、对皮肤无过敏、无刺激性。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使用软膏基质-羊毛脂,制备中保存了大量中药有效成分,药品剂型新颖-黄色-黄褐色,无油腻感不染衣物,其工艺流程见附图1。
采用如下工艺处方:
(1)生药处方为:当归80g、白芷80g、乌药80g、小茴香80g、八角茴香80g、木香40g、香附80g、乳香20g、母丁香20g、没药20g、肉桂20g、沉香20、麝香3g;
(2)工艺处方:羊毛脂3-8% 十八醇0.2-3% 淀粉1-6%
乙醇流浸膏0.1-1%。
采用如下程序:基质是羊毛脂、十八醇、添加剂是淀粉流浸膏,反应条件温度控制在60-90℃压力常压;加料次序可描述为:
首先将乳香、母丁香、没药、木香粉碎成细粉过100目筛,再将麝香磨碎后与之混匀,然后将当归、白芷膏、小茴香、八角茴香、香附、肉桂、沉香酌予碎断,用70-90%乙醇提取,合并滤液回收乙醇,制成20ml含100g生药的流浸膏,最后将羊毛脂十八醇在水溶下加热熔化,温度控制在60-90℃加入淀粉、药粉搅拌均匀,将乙醇流浸膏加入充分搅拌形成黄色-黄褐色的软膏,将此软膏摊涂在消毒的聚乙烯裱料上自然冷却。
本发明的积极效果:从采用的原料可分析出:
羊毛脂为高级脂肪酸与高级醇化合而成的酯,其物理性质与脂肪有相似之处。因为皮肤细胞膜是类脂性的,羊毛脂性质接近皮脂,又因羊毛脂对皮肤封闭性好,能阻止汗液和皮肤水分的蒸发,在皮肤表面形成适宜地水平衡,增进皮肤水合作用,可增加皮肤的渗透性,因而羊毛脂有利于药物透入皮肤和吸收,使药物充分发挥药效。
羊毛脂的致敏性极弱,无刺激性,使用安全可靠。
新型暖脐膏采用现代软膏制作工艺,将羊毛脂在水温中加热,加入其他辅料及药物,不经过高温处理,不破坏药物的有效成分,工艺简单、生产方便。
在使用时,无刺激反应,无过敏现象,无油腻感,不污染衣服和皮肤。
附图1是本发明的工艺流程图。
实施例:(最佳)
1、将乳香、母丁香、没药、木香粉碎成细粉,过100目筛,再将麝香磨碎后,也之混匀。
2、将当归、白芷、乌药、小茴香、八角茴香、香附、肉桂、沉香酌予碎断,用80%乙醇提取,合并滤液,回收乙醇,制成20ml含100g的流浸膏。
3、将羊毛脂、十八醇在水温下加热熔化、温度控制在75℃,加入淀粉、药粉、搅拌均匀,将乙醇流浸膏加入,充分搅拌,形成黄色-黄褐色的软膏;将此软膏摊涂在消毒的聚乙烯裱料上,自然冷却,每片膏重量2-15g,含生药1-6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