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薯营养全粉的制备方法.pdf

上传人:62****3 文档编号:259183 上传时间:2018-02-06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297.9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96120408.7

申请日:

1996.10.24

公开号:

CN1158703A

公开日:

1997.09.10

当前法律状态:

终止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专利权的终止(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申请日:1996.10.24公告日:2001.2.14|||授权|||公开|||

IPC分类号:

A23L1/216

主分类号:

A23L1/216

申请人:

四川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

发明人:

谢江; 孙光谷

地址:

610066四川省成都市狮子山路2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农业部专利事务所

代理人:

黄家俊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属淀粉制备方法,本发明采用独特的工艺路线,鲜薯为原料用切丝机切成厚度为1-1.5mm见方的丝状物,送入微波炉处理,采用先高湿度后低湿度处理然后干燥,经过干燥的物料立即冷却,进行超微粉碎机处理,用自动旋振筛处理即为成品。本发明的优点是投资小、产量大,生产成本低,质量好。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甘薯营养全粉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以鲜甘薯为原料经过洗净 和磨皮以后用切丝机切成均匀一致的细丝,切好后的丝状物料送入微波炉进行 处理,采用传送带式连续出料或厢式间隙出料,微波处理时采用先高湿度后低 湿度处理,经过微波处理的物料应立即进入干燥工序,可采用人工或自然干燥 ,经过干燥的物料立即冷却,先用多功能粉碎机处理一次,再进行超微粉碎处 理,经过超微打碎的物料,随即用自动旋振筛处理即为成品,未能过筛的物料 则重复粉碎过筛,成品采用40-60um塑料复合袋封闭包装,在低温干燥处保存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切丝的厚度为1-1.5mm。
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传送带式连续出料或厢 式间隙出料时,处理频率为915±25MHZ或2450±50MHZ输入功率为5-20KWA,时 间为5-12分钟。
4: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微波处理时高湿通过导入蒸 汽为0.05MPa,或在处理场放置盛水容器,低湿条件则通过安装排气装置或真 空抽气泵来完成,高湿、低湿经历的时间分别占总处理的时间的40%和60%。
5: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干燥工序中人干燥是将物料 置于20目网盘上,分层放于烘房中,在60-85℃下烘3-5小时,至全干,含水量 12%以下,有脆性感为佳;采用自然干燥,物料在粉碎以前还需要进行人工复 烘,人工干燥采用变温处理,前期高温70-85℃,后期为中低温60-70℃,最初 的高温时间占总时间的1/4-1/3。

说明书


甘薯营养全粉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属含淀粉块根作物的产品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是将鲜甘薯加工成甘薯全营养粉(简称甘薯全粉)的技术。到目前为止,在国内外均无此产品工业化生产,根据有关的研究及现有食品加工技术,甘薯全粉除了本发明以外,还可以采用切片干燥法和辊筒干燥法来制作。

    切片干燥法是将甘薯洗净去皮以后,切成薄片,经高温蒸制,干燥(热风或自然干燥),再用一般的齿爪式或锤片式粉碎机打成粉状成品。

    这种方法目前仅在民间有少量采用,不能进行工业化生产,其主要原因是生产成本高,(主要是干燥成本高)和品质较差。

    辊筒干燥法是将鲜甘薯洗净去皮以后,制成含水量在70-80%的浆状物料,经喷涂在辊筒干燥机上干燥成粉,采用这种方法的设备投资很大,生产成本(主要是干燥成本)也高,也没能在生产中采用。

    本发明的目的:提供一整套甘薯全粉的加工技术包括工艺路线,工艺参数及选用的相应设备,以便在现有的基础上提供一整套能大幅度降低生产成本,主要是干燥成本,提高产品质量的大规模工业化生产加工技术。把鲜甘薯加工成成本低,品质好,适用性广、易于保存运输的甘薯全粉新产品。

    本发明的内容

    本发明的实质是甘薯全粉加工工艺路线,以及由此而相应确定的最优工艺参数,操作方法和选用设备,从而组成了一个完整的技术体系。

    在工艺路线上,本发明确立了一套独特的加工工艺路线。

    在设备选型上,采用了一系列先进的设备,组成了一个有机的结合体。生产成本低,产品质量好。洗涤:卧式螺旋洗薯机去皮:磨皮机  切丝:切丝机  微波处理:;微波炉(传送带式或厢式)  卸料:卸料爪装置  松散:松丝机  干燥:烘房、隧道或热风干燥机粉碎:多功能粉碎机及超微粉碎机筛分:自动旋振筛  包装:真空换气包装机在工序加工方法选定和参数上,完成的内容有:

    ①选定磨皮方式及波纹去皮机,使去皮损耗小、产品品质好,口味纯正,无任何异味。

    ②切制方式

    a、确定了最优切制方式——切丝。

    b、确定了最优切丝尺寸,以1-1.5mm见方为宜。

    ③、微波处理工序

    a、选定了微波处理这一先进方式,集熟化、灭酶护色和干燥于一体。

    b、选定了最优设备类型,即以传送带式最佳。

    c、选定了合理的处理参数,如频率、功率、加料量、照射时间。

    ④、干燥工序

    a、选用烘房或隧道热风干燥,干燥量大,成本低,适合甘薯物料特点。

    b、干燥过程中选用正确地温度,前期高温(70-85℃),后&期中温(60-70℃)减少了干燥时间,降低成本。

    ⑤、在粉碎工序

    选用了多功能粉碎与超微粉碎机配合使用,产量大,每套机器每小时可加工80公斤以上的成品,成品细度也高。(可全部通过100目筛)。

    本发明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

    1、投资小,产量大。

    由于不用锅炉,干燥方面采用烘房或隧道式干燥,使本法具有投资小、生产能力大的特点,易于被中、小企业接受。其产量与设备费投入比明显大于片式干燥和辊筒干燥法。

    2、生产成本低

    这是本项目最重要的一个方面,主要通过切制、微波处理、干燥和粉碎几方面综合效果来体现。

    ①切制:经过试验表明,如果采用同样的微波处理和干燥条件,切成厚度为2-3mm的片状物料烘到全干(脆性,含水量(10%)需要9-10小时,而切成丝状的物料(厚度宽度均为1.5mm左右)烘到全干(脆性,含水量<10%)只需3.5-5小时,时间相应减少60%。切丝的选择,充分增大了蒸发脱水面积,又可防止物料软烂成泥。

    ②微波处理

    在同样的切丝(1.5×1.5mm)条件下,采用微波+热风干燥处理,在微波处理以后物料已失水26.5%,再烘至全干仅需3.5-5小时。而采用蒸气处理+热风干燥的,在经过蒸汽处理后,物料由于吸水,反而又增重3.8%,烘至全干也需9-9.5小时。(上述试验中,微波处理采用800瓦厢式微波炉,每次1kg,总处理时间6分钟,蒸制采用快速蒸饭器,每次5kg,处理12分钟),

    ③温度

    干燥采用前期高温(70-85℃),后期中温(60-70℃)需3.5-4小时,最长5小时。而60-70℃恒温干燥,则需4.5-5.5小时。

    可见通过切丝、微波处理和干燥温度的合理控制及这三种方式的巧妙结合,都共同地减少了干燥时间,达到了十分显著的节能效果,使干燥成本大幅度降低。

    3、品质好

    ①由于采用微波处理及时,加之干燥速度快,一般都在3.5-5小时以内全部完成,使成品色泽好,无任何杂质污染。也保持了鲜薯的品质风味和营养成份。(营养成份测试结果见附件二),完全避免了片式干燥时间过长而易引起的变色变质问题。

    ②粉质细度好。由于采用超微粉碎处理,产品可全部通过100目筛,极适合于多种用途,如膨化食品,快餐营养糊,煎饼,多种甜品、糕点、面食、饮料、冰淇淋等。目前已成功地试制成膨化小食品,快餐营养糊和煎饼。

    ③在微波处理过程中,本发明还采用了独创的变湿处理法,使微波照射经历湿度高,低两个阶段。该法不同于一般的微波照射处理,方法是在前期采用高湿度环境的微波照射,可通入蒸汽或加一水容器蒸发,避免了表层干化不熟的现象,使物料内外充分熟化,熟甘薯的良好风味充分体现,无生薯的味道。后期则采用低湿度环境处理,使处理后的物料脱水充分。据试验测定,薯丝经过变湿照射以后,风味很好,脱水率也高,平均脱水28.3%,最低不低于26.5,最高的可达33.7%。处理方式为厢式微波炉、功率800W,处理量1kg/次、处理时间3分钟(高湿)+3分钟(低湿)。脱水率采用处理前后重量比计算。

    附图为本发明的工艺流程图

    实施例:

    ①鲜甘薯原料应选薯块较大,块形较完整规整,无病虫害,无变质品种。

    ②原料经过洗净和磨皮以后,用切丝机切成均匀一致的细丝状,切丝的厚度及宽度一般为1-1.5mm,厚度可稍薄些。

    ③切好后的丝状物料立即送入微波炉进行处理,可采用传送带式连续出料或厢式间隙出料,处理频率为915±25MHz或2450±50MHz。输入功率和处理时间可根据处理物料量多少等情况而定,功率一般在5-20KWA,时间一般为5-12分钟。以充分熟化为度。带式连续出料处理量30-100公斤/小时,厢式间隙出料处理量2.5-3公斤/次。

    微波处理时采用先高湿度后低湿度,高湿通过导入蒸汽(约0.05MPa)或在处理场放置盛水容器,低湿条件则通过安装排气装置或真空抽气泵来完成。高湿、低湿经历的时间分别占总处理时间的40%和60%。

    ④经过微波处理的物料应立即进入干燥工序,可采用人工或自然干燥。人工干燥是将物料置于20目网盘上,分层放于烘房(或隧道、烘箱)中,在60-85℃下烘3-5小时,至全干,(含水量一般在10%以下,最高不超过12%)有脆性感为佳。若采用自然干燥,物料在粉碎以前还需要进行人工复烘,达到上述水平。人工干燥采用变温处理,前期高温(70-85℃)后期为中低温(60-70℃)。最初的高温时间占总时间的1/4-1/3。

    ⑤粉碎

    经过干燥的物料立即冷却并进行超微粉碎处理。在之前,先用多功能粉碎机处理一次。

    ⑥经过超微粉碎的物料,随即用自动旋振筛处理(100目以上)即为成品。未能过筛的物料则重复粉碎过筛。

    ⑦成品采用40-60um塑料复合袋密闭包装,在低温干燥处保存。

甘薯营养全粉的制备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甘薯营养全粉的制备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甘薯营养全粉的制备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甘薯营养全粉的制备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甘薯营养全粉的制备方法.pdf(7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属淀粉制备方法,本发明采用独特的工艺路线,鲜薯为原料用切丝机切成厚度为1-1.5mm见方的丝状物,送入微波炉处理,采用先高湿度后低湿度处理然后干燥,经过干燥的物料立即冷却,进行超微粉碎机处理,用自动旋振筛处理即为成品。本发明的优点是投资小、产量大,生产成本低,质量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类生活必需 > 其他类不包含的食品或食料;及其处理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