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薯营养全粉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属含淀粉块根作物的产品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是将鲜甘薯加工成甘薯全营养粉(简称甘薯全粉)的技术。到目前为止,在国内外均无此产品工业化生产,根据有关的研究及现有食品加工技术,甘薯全粉除了本发明以外,还可以采用切片干燥法和辊筒干燥法来制作。
切片干燥法是将甘薯洗净去皮以后,切成薄片,经高温蒸制,干燥(热风或自然干燥),再用一般的齿爪式或锤片式粉碎机打成粉状成品。
这种方法目前仅在民间有少量采用,不能进行工业化生产,其主要原因是生产成本高,(主要是干燥成本高)和品质较差。
辊筒干燥法是将鲜甘薯洗净去皮以后,制成含水量在70-80%的浆状物料,经喷涂在辊筒干燥机上干燥成粉,采用这种方法的设备投资很大,生产成本(主要是干燥成本)也高,也没能在生产中采用。
本发明的目的:提供一整套甘薯全粉的加工技术包括工艺路线,工艺参数及选用的相应设备,以便在现有的基础上提供一整套能大幅度降低生产成本,主要是干燥成本,提高产品质量的大规模工业化生产加工技术。把鲜甘薯加工成成本低,品质好,适用性广、易于保存运输的甘薯全粉新产品。
本发明的内容
本发明的实质是甘薯全粉加工工艺路线,以及由此而相应确定的最优工艺参数,操作方法和选用设备,从而组成了一个完整的技术体系。
在工艺路线上,本发明确立了一套独特的加工工艺路线。
在设备选型上,采用了一系列先进的设备,组成了一个有机的结合体。生产成本低,产品质量好。洗涤:卧式螺旋洗薯机去皮:磨皮机 切丝:切丝机 微波处理:;微波炉(传送带式或厢式) 卸料:卸料爪装置 松散:松丝机 干燥:烘房、隧道或热风干燥机粉碎:多功能粉碎机及超微粉碎机筛分:自动旋振筛 包装:真空换气包装机在工序加工方法选定和参数上,完成的内容有:
①选定磨皮方式及波纹去皮机,使去皮损耗小、产品品质好,口味纯正,无任何异味。
②切制方式
a、确定了最优切制方式——切丝。
b、确定了最优切丝尺寸,以1-1.5mm见方为宜。
③、微波处理工序
a、选定了微波处理这一先进方式,集熟化、灭酶护色和干燥于一体。
b、选定了最优设备类型,即以传送带式最佳。
c、选定了合理的处理参数,如频率、功率、加料量、照射时间。
④、干燥工序
a、选用烘房或隧道热风干燥,干燥量大,成本低,适合甘薯物料特点。
b、干燥过程中选用正确地温度,前期高温(70-85℃),后&期中温(60-70℃)减少了干燥时间,降低成本。
⑤、在粉碎工序
选用了多功能粉碎与超微粉碎机配合使用,产量大,每套机器每小时可加工80公斤以上的成品,成品细度也高。(可全部通过100目筛)。
本发明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
1、投资小,产量大。
由于不用锅炉,干燥方面采用烘房或隧道式干燥,使本法具有投资小、生产能力大的特点,易于被中、小企业接受。其产量与设备费投入比明显大于片式干燥和辊筒干燥法。
2、生产成本低
这是本项目最重要的一个方面,主要通过切制、微波处理、干燥和粉碎几方面综合效果来体现。
①切制:经过试验表明,如果采用同样的微波处理和干燥条件,切成厚度为2-3mm的片状物料烘到全干(脆性,含水量(10%)需要9-10小时,而切成丝状的物料(厚度宽度均为1.5mm左右)烘到全干(脆性,含水量<10%)只需3.5-5小时,时间相应减少60%。切丝的选择,充分增大了蒸发脱水面积,又可防止物料软烂成泥。
②微波处理
在同样的切丝(1.5×1.5mm)条件下,采用微波+热风干燥处理,在微波处理以后物料已失水26.5%,再烘至全干仅需3.5-5小时。而采用蒸气处理+热风干燥的,在经过蒸汽处理后,物料由于吸水,反而又增重3.8%,烘至全干也需9-9.5小时。(上述试验中,微波处理采用800瓦厢式微波炉,每次1kg,总处理时间6分钟,蒸制采用快速蒸饭器,每次5kg,处理12分钟),
③温度
干燥采用前期高温(70-85℃),后期中温(60-70℃)需3.5-4小时,最长5小时。而60-70℃恒温干燥,则需4.5-5.5小时。
可见通过切丝、微波处理和干燥温度的合理控制及这三种方式的巧妙结合,都共同地减少了干燥时间,达到了十分显著的节能效果,使干燥成本大幅度降低。
3、品质好
①由于采用微波处理及时,加之干燥速度快,一般都在3.5-5小时以内全部完成,使成品色泽好,无任何杂质污染。也保持了鲜薯的品质风味和营养成份。(营养成份测试结果见附件二),完全避免了片式干燥时间过长而易引起的变色变质问题。
②粉质细度好。由于采用超微粉碎处理,产品可全部通过100目筛,极适合于多种用途,如膨化食品,快餐营养糊,煎饼,多种甜品、糕点、面食、饮料、冰淇淋等。目前已成功地试制成膨化小食品,快餐营养糊和煎饼。
③在微波处理过程中,本发明还采用了独创的变湿处理法,使微波照射经历湿度高,低两个阶段。该法不同于一般的微波照射处理,方法是在前期采用高湿度环境的微波照射,可通入蒸汽或加一水容器蒸发,避免了表层干化不熟的现象,使物料内外充分熟化,熟甘薯的良好风味充分体现,无生薯的味道。后期则采用低湿度环境处理,使处理后的物料脱水充分。据试验测定,薯丝经过变湿照射以后,风味很好,脱水率也高,平均脱水28.3%,最低不低于26.5,最高的可达33.7%。处理方式为厢式微波炉、功率800W,处理量1kg/次、处理时间3分钟(高湿)+3分钟(低湿)。脱水率采用处理前后重量比计算。
附图为本发明的工艺流程图
实施例:
①鲜甘薯原料应选薯块较大,块形较完整规整,无病虫害,无变质品种。
②原料经过洗净和磨皮以后,用切丝机切成均匀一致的细丝状,切丝的厚度及宽度一般为1-1.5mm,厚度可稍薄些。
③切好后的丝状物料立即送入微波炉进行处理,可采用传送带式连续出料或厢式间隙出料,处理频率为915±25MHz或2450±50MHz。输入功率和处理时间可根据处理物料量多少等情况而定,功率一般在5-20KWA,时间一般为5-12分钟。以充分熟化为度。带式连续出料处理量30-100公斤/小时,厢式间隙出料处理量2.5-3公斤/次。
微波处理时采用先高湿度后低湿度,高湿通过导入蒸汽(约0.05MPa)或在处理场放置盛水容器,低湿条件则通过安装排气装置或真空抽气泵来完成。高湿、低湿经历的时间分别占总处理时间的40%和60%。
④经过微波处理的物料应立即进入干燥工序,可采用人工或自然干燥。人工干燥是将物料置于20目网盘上,分层放于烘房(或隧道、烘箱)中,在60-85℃下烘3-5小时,至全干,(含水量一般在10%以下,最高不超过12%)有脆性感为佳。若采用自然干燥,物料在粉碎以前还需要进行人工复烘,达到上述水平。人工干燥采用变温处理,前期高温(70-85℃)后期为中低温(60-70℃)。最初的高温时间占总时间的1/4-1/3。
⑤粉碎
经过干燥的物料立即冷却并进行超微粉碎处理。在之前,先用多功能粉碎机处理一次。
⑥经过超微粉碎的物料,随即用自动旋振筛处理(100目以上)即为成品。未能过筛的物料则重复粉碎过筛。
⑦成品采用40-60um塑料复合袋密闭包装,在低温干燥处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