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板蓝根口香糖及其制备工艺 本发明涉及一种中药药物口香糖,它是以板蓝根有效成份作为主要成份制成的具有预防疾病,对人体起保健作用的口香糖或泡泡糖。
口香糖是由酯胶基质和添加不同口味的糖类、香料等制备而成的咀嚼食品,这种食品属于消闲食品,多为青少年所喜爱,有的口香糖加入水果味、薄荷味,可可味等香料,可以起到遮盖口腔异味的作用,个别口味如薄荷味能使人口感凉爽,但是绝大部分口香糖只是供消遣食用,并无特别的营养或健身作用,而有些糖分过多的口香糖食用后反而会对口腔保健产生不利影响。
本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有益于人体健康,具有防病保健作用的中药口香糖。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了保健口香糖的制备工艺。
本发明的口香糖或泡泡糖的特征是它含有中药板蓝根有效成份,所含板蓝根的有效成份是指板蓝根的提取物。
根据生产的实际需要,本申请的中药保健口香糖含有10-80%的板蓝根提取物,优造含有20-70%重量比的板蓝根提取物,板蓝根提取物的最佳含量为55%,其全为口香糖的基质和辅料。
本发明的口香糖基质和辅料是已知的任何一种口香糖或泡泡糖基质和辅料。一般来说,主要包括酯胶基质和糖、香料等。酯胶基质包括糖胶树胶、聚醋酸乙烯酯、聚异丁烯、酯树胶、可塑剂,填充剂;辅料包括砂糖和其他糖类,香料,表面活性剂、抗氧化剂、人工甜味剂、色素、湿润剂等。
对于本申请的中药保健口香糖来说,基质为树脂基质,包括醋酸乙烯树酯,天然树脂、聚异丁烯、丁酞酰基甘醇酯、乳化剂,碳酸钙。以基质总量为100%,上述各组份在树脂基质中的占比例分别是:
醋酸乙烯树酯 50%
天然树脂基质 24%
聚异丁烯 10%
丁酞酰基甘醇酯 5%
乳化剂 1%
碳酸钙 10%
本发明口香糖中也可以加入微晶蜡。
本发明所说的板蓝根提取物是指以常规提取方法从中草药板蓝根中提取出地有效药物成份,它包括了板蓝根的水提物和醇提物。
板蓝根有效成份的提取方法如下:
1.取板蓝根药材,加水加热煎煮浸出;2.蒸发浓缩;3.浓缩液加稀乙醇等体积静置沉淀;4.过滤洗涤沉淀物;5.蒸馏回收乙醇,得板兰根提取物。也可以以板蓝根与大青叶以2∶3比例混合为原料提取药物有效成份。
口香糖的制备工艺为:
将板蓝根提取物按所述含量与上述比例的粉糖、香料及上述树脂基质混合,切块、切片、整型、包装,即得产品。
本发明利用了食用口香糖、泡泡糖而不停咀嚼的特点,加之人们特别是青少年尤为喜好这类食品,因而可以利用这一消费形式把以本发明方法制作的口香糖、泡泡糖中的防病有效成份充分的利用起来,咀嚼时产生的大量唾液,与板蓝根中药成份紧密配合,更是相得益彰。单独服用药物板蓝根时,许多人特别是儿童由于该药的异味而厌服,如以口香糖形式给药,则可取得很好效果。
另外,板蓝根具有广谱的抗菌作用,它对金黄色葡萄球菌、链球菌、脑膜炎双球菌、肺炎双球菌、卡那球菌、大肠杆菌、流感杆菌、白喉、痢疾杆菌均有抑制作用,可用来防治流脑、流行性腮腺炎、流感、肝炎等疾病。本发明的实施,将会更广泛地发挥板蓝根药物的治病防病作用,在预防医学的发展上有重大意义。
实施例1
先制备板蓝根提取物:
取板蓝根100克,加水没过药面,煎煮二次,第一次煎煮2小时,第二次煎煮1.5小时,过滤,滤液浓缩至每毫升药液相当原生药2克时,放冷,加入药液二倍量的95%乙醇,搅匀,放置24小时。滤过,滤液减压浓缩回收乙醇至浸膏状,备用。
实施例2
原料配方:
醋酸乙烯树酯 50克
天然树脂基质 24克
聚异丁烯 10克
丁酞酰基甘醇酯 5克
乳化剂 1克
碳酸钙 10克
板蓝根浸膏 140克
砂糖 57克
香料 3克
将上述基质原料醋酸乙烯树酯、天然树脂基质、聚异丁烯、丁酞酰基甘醇酯、乳化剂、碳酸钙投入到捏和机中,约用120℃温度加以混合,形成基质;按一定的顺序将已加热溶解了的基质加入到混合机中,再投入砂糖、香料和实施例1所制备的板蓝根浸膏,均匀地加以搅拌混合,混合后的原料,其水分应保持在3%以下,并要求达到质地均匀,再用切块机切成8×25×5厘米的长方形小块,然后再装入挤压机中挤压出,挤出后再通过多段式滚筒机压成一定厚度的板片,然后再用切断机切成适当的形状,再在温度为21-24℃,相对湿度为45-50%的调温室中保持6-8个小时,包装,即得。
实施例3
原料配方:
醋酸乙烯酯 20克
微晶蜡 1克
聚异丁烯 2克
香料 1克
碳酸钙 2克
粉糖 19克
板蓝根浸膏 55克(实施例1制备)
按照实施例2的方法,制备成口香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