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药物卫生巾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涉及卫生巾,特别是一种药物卫生巾。
卫生巾是妇女常用卫生用品。人们提出了许多对卫生巾的改进方案,但大多目的在于改进其吸收性能、防止侧漏和舒适。所以现有的卫生巾功能单一,只起吸收经血的作用,特别是不具有防治妇女病的功能。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防治妇女病功能的卫生巾。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上述卫生巾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卫生巾包括无纺布层,包于无纺布层内的无纺布片、绒毛浆、卫生纸和防渗膜,其中无纺布片上涂有药液。
在本发明的优选方案中,所述药液含有黄柏、黄芩、桅子、地肤子、蛇床子、金银花、薄荷、茵陈、土荆皮、苦参、艾叶、石菖蒲、苍术和独活。
所述药物成分的重量份数配比优选为:
黄柏 25份, 黄芩 20-30份,
桅子 20-30份, 地肤子 20-30份,
蛇床子 20-30份, 金银花 20-30份,
薄荷 45-55份, 茵陈 20-30份,
土荆皮 20-30份, 苦参 20-30份,
艾叶 20-30份, 石菖蒲 45-55份,
苍术 20-30份, 独活 20-30份。
本发明的卫生巾的制备方法为将药液均匀涂在无纺布片上,烘干后,用无纺布将所述药物无纺布片和绒毛浆、卫生纸和防渗膜包裹,然后压花、切块、灭菌、包装即得成品。
在本发明的制备方法中,所述烘干温度优选75~85℃。
在本发明的优选方案中,所述药液是如下制备的,将所述中草药加水煎煮两次,合并煎液,过滤,滤液浓缩至适量,静置,取上清液,加适量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硫酸钠和香精,用柠檬酸调节PH值至5~7。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根据本发明的实质结合现有技术具体地进行本发明的卫生巾的制备。
本发明的药物卫生巾除了普通卫生巾的功能外,还有祛风除湿、清热解毒、杀虫止痒等功效,可防治细菌性、霉菌性、滴虫性阴道炎、外阴瘙痒等。
本发明的卫生巾的用法为:外用,带胶一面粘帖在内裤上,带药一面接触外阴,一次1片,一日1次或3-6小时更换一次。
下面通过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发明。
实施例:
取黄柏25g、黄芩25g、桅子25g、地肤子25g、蛇床子25g、金银花25g、薄荷50g、茵陈25g、土荆皮25g、苦参25g、艾叶25g、石菖蒲50g、苍术25g和独活25g,加水煎煮两次,每次2小时,合并煎液、过滤、滤液浓缩至适量,静置,取上清液,加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硫酸钠、防腐剂、香精等适量,用柠檬酸调节PH值至5~7,加水使全量至2000ml,得到药液;将该药液均匀涂在无纺布片上,在80℃低温下烘干,用无纺布将药物无纺布片、绒毛浆、卫生纸和防渗膜包裹,压花、切块、灭菌、包装,制得1000片卫生巾。制得的卫生巾药面为棕黄色或浅棕色。本品密封贮藏,置于阴凉干燥处。
下面通过表1说明普通卫生巾和本药物卫生巾的对比结果。
表1:月经周期第一个月经周期第二个月经周期第三个月经周期卫生巾种类普通卫生巾(兰雪)药物卫生巾药物卫生巾疗效标准痊愈显效有效无效痊愈显效有效无效痊愈显效有效无效痛经26620015101月经过多1521301041月经失调62401311阴道、外阴炎1102812711滴虫14122122霉菌23221221神皮0湿疹615042溃疡111疱疹0湿疣111白色病变21111过敏0疖肿0经前紧张333总数47716605946224
表2是多类患者在两次月经中使用本药物卫生巾地疗效对比。
表2: 药物卫生巾 倒数 两组第一月经期 倒数 两组第二月经期 疗效标准 痊 愈 显 效 有 效 无 效 痊 愈显效 有 效 无 效 痛 经 45 14 30 1 45 1 27 15 2 月经过多 33 5 27 1 33 2 19 9 3 月经失调 14 3 10 1 14 1 8 3 2 阴道、外阴炎 26 5 18 3 26 5 17 2 2 滴 虫 7 2 3 2 7 2 2 2 1 霉 菌 7 2 3 2 7 3 2 1 1 神 皮 4 3 1 4 1 2 1 湿 疹 15 5 10 15 1 11 3 溃 疡 5 3 2 5 3 2 疱 疹 2 1 1 2 1 1 湿 疣 2 2 2 1 1 白色病变 3 0 2 1 3 2 1 过 敏 2 1 1 2 1 1 疖 肿 2 1 1 2 1 1 经前紧张 6 2 4 6 4 2 总 数 173 2 45 111 15 173 23 99 39 12
通过临床应用及观察,药物卫生巾对痛经(原发痛经及子宫内膜异位症)、附件炎、外阴搔痒症一次使用有效率为82%,其中尤其对附件炎及原发痛经效果更显。且使用过程无一例有皮肤过敏反应,月经量增多,腹痛腰痛加重等副作用。
鉴别方法:
(1)取本品10片,取出带药无纺布片,加乙醇100ml浸渍20分钟,时时挤压,再加水50ml置沸水浴上温浸1小时,时时挤压,滤过,滤液浓缩至10ml,加氨水调PH10-11,加氯仿提取二次,每次10ml,合并氯仿提取液,蒸干,残渣加氯仿0.5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盐酸小檗碱对照品。加氯仿制成每1ml中含0.1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中国药典1990年版一部附录57页)试验,吸取供试品溶液10μL、对照品溶液2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正丁醇-冰醋酸-水(7∶1∶2)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置紫外光灯(365nm)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黄色的荧光斑点。
(2)取鉴别方法(1)项下的供试品溶液,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蛇床子对照药材0.5g,加氯仿10ml,超声处理5分钟,滤过,滤液浓缩至约1ml,作为对照药材溶液。照薄层色谱法(中国药典1990年版一部附录57页)试验,吸取供试品溶液10μL,对照药材溶液2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正己烷-醋酸乙酯(8∶2)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置紫外光灯(365nm)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荧光斑点。
PH值检查:
取本品5片,取出带药无纺布片,加新沸过的冷蒸馏水50ml,置沸水浴上温浸30分钟,时时挤压,放冷,滤过,滤液置50ml量瓶中,并加新沸过的冷蒸馏水反复洗涤无纺布层,洗液并入量瓶中,加新沸的冷蒸馏水至刻度,摇匀。按《中国药典1990年版》一部附录PH值测定法项下测定,PH值应为5.5-7.0(中国药典1990年版一部附录4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