铰链装置.pdf

上传人:b*** 文档编号:256952 上传时间:2018-02-06 格式:PDF 页数:21 大小:962.0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010200882.8

申请日:

2010.06.11

公开号:

CN101920681A

公开日:

2010.12.22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B60R 7/04申请日:20100611|||公开

IPC分类号:

B60R7/04; E05D11/10; E05D5/02

主分类号:

B60R7/04

申请人:

百乐仕株式会社

发明人:

中曾称寿

地址:

日本神奈川县

优先权:

2009.06.11 JP 2009-139859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天昊联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12

代理人:

顾红霞;何胜勇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铰链装置,该铰链装置包括:第一部件,其具有一对销钉插孔;第二部件,其具有一对销钉支撑孔;一对销钉部件,其分别插入到一对销钉插孔和一对销钉支撑孔中以支撑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销钉部件能够相对于销钉插孔转动而不能够相对于销钉支撑孔转动;弹簧,其被支撑在一对销钉部件之间,以使销钉部件与第一部件接触;以及压接面,其位于借助弹簧而相互接触的销钉部件与第一部件之间。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铰链装置, 包括 : 第一部件, 其具有同轴地设置并且相互分离的一对销钉插孔 ; 第二部件, 其具有在所述第一部件的销钉插孔的外侧与所述销钉插孔同轴地设置的一 对销钉支撑孔 ; 一对销钉部件, 其分别插入到所述一对销钉插孔和所述一对销钉支撑孔中以支撑所述 第一部件和所述第二部件, 所述销钉部件能够相对于所述销钉插孔转动而不能够相对于所 述销钉支撑孔转动 ; 压缩弹簧, 其被支撑在所述一对销钉部件之间, 并推压所述一对销钉部件以使所述一 对销钉部件与所述第一部件接触 ; 以及 压接面, 其位于借助所述压缩弹簧而相互接触的所述销钉部件与所述第一部件之间。
2: 一种铰链装置, 包括 : 第一部件, 其具有同轴地设置并且相互分离的一对销钉插孔 ; 第二部件, 其具有在所述第一部件的销钉插孔的内侧与所述销钉插孔同轴地设置的一 对销钉支撑孔 ; 一对销钉部件, 其分别插入到所述一对销钉插孔和所述一对销钉支撑孔中以支撑所述 第一部件和所述第二部件, 所述销钉部件能够相对于所述销钉插孔转动而不能够相对于所 述销钉支撑孔转动 ; 拉伸弹簧, 其被支撑在所述一对销钉部件之间, 并拉拽所述一对销钉部件以使所述一 对销钉部件与所述第一部件接触 ; 以及 压接面, 其位于借助所述拉伸弹簧而相互接触的所述销钉部件与所述第一部件之间。
3: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铰链装置, 其中, 每一个所述压接面呈直径朝着所述压缩弹簧推压对应销钉部件的方向而逐渐减小的 渐缩形。
4: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铰链装置, 其中, 在每一个所述压接面中, 所述第一部件与所述销钉部件这两者中的一者具有槽, 所述 第一部件与所述销钉部件这两者中的另一者具有在预定角度处与所述槽相配合的突部。
5: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铰链装置, 其中, 在每一个所述压接面中, 所述第一部件具有倾斜成高度沿着转动方向改变的斜面, 所 述销钉部件具有倾斜成高度沿着与转动方向相反的方向改变的另一个斜面。
6: 根据权利要求 2 所述的铰链装置, 其中, 每一个所述压接面呈直径朝着所述拉伸弹簧拉拽对应销钉部件的方向而逐渐减小的 渐缩形。
7: 根据权利要求 2 所述的铰链装置, 其中, 在每一个所述压接面中, 所述第一部件与所述销钉部件这两者中的一者具有槽, 所述 第一部件与所述销钉部件这两者中的另一者具有在预定角度处与所述槽相配合的突部。
8: 根据权利要求 2 所述的铰链装置, 其中, 在每一个所述压接面中, 所述第一部件具有倾斜成高度沿着转动方向改变的斜面, 所 述销钉部件具有倾斜成高度沿着与转动方向相反的方向改变的另一个斜面。

说明书


铰链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将盖子与例如开口部连接从而使盖子能够打开和关闭的铰链装置。 背景技术 例如, 在车辆前部的驾驶员座位与乘客座位之间设置有中控台或扶手。在中控台 或扶手中形成有收纳部分, 从而可以将小件物品收纳在收纳部分中。在收纳部分的开口部 上通过铰链装置连接有能够打开和关闭的盖子。该铰链装置可以具有所谓的自由停止功 能, 即盖子可以停止在任意打开角度的打开状态, 使得盖子在不用手扶的情况下也不会关 闭, 并且该铰链装置具有如下功能 : 施加制动力以使盖子能够缓慢关闭从而使得打开的盖 子不会突然关闭。
     JP-2008-133680-A 公开了一种自由停止铰链, 其包括 : 铰链基座 ; 铰链臂, 其通过 支撑轴与铰链基座连接以自由旋转 ; 轴承板, 其具有轴孔并分别位于铰链基座和铰链臂上 ; 摩擦板, 其具有轴孔并设置在轴承板之间 ; 以及压缩螺旋弹簧, 其用于使这对轴承板中的一 个轴承板通过摩擦板按压另一个轴承板。
     在 JP-2008-133680-A 中, 铰链基座的轴承板是由铰链基座的外侧端部弯曲而形 成, 铰链臂的轴承板设置在铰链臂的内侧, 摩擦板设置在轴承板之间。 在支撑轴的端部设置 有止动件 ( 堵缝材料或 C 形环 ), 以防止支撑轴从轴孔滑出。
     通过借助压缩螺旋弹簧使一对轴承板中之一按压另一个轴承板而产生的摩擦力, 可以防止由铰链臂支撑的盖子因自身重量而下落, 从而将盖子保持在任意打开角度 ( 所谓 的自由停止功能 )。
     在 JP-2008-133680-A 中, 压缩螺旋弹簧的一端抵靠在铰链臂的轴承板上以将该 轴承板压向铰链基座侧的轴承板, 而压缩螺旋弹簧的另一端由在铰链基座弯曲形成的轴承 板支撑。也就是说, 通过仅在压缩螺旋弹簧的一侧设置摩擦板来相对于铰链基座将铰链臂 制动。在这种仅由压缩螺旋弹簧的一端侧施加制动力的结构中, 当铰链臂所支撑的盖子较 重时, 有时不能获得足够的制动力。
     此外, 除了施加上述制动力的摩擦板以外, 支撑轴的端部必须被填塞或安装有 C 形环, 以防止支撑轴从轴孔中滑出, 并且固定支撑轴。这样, 增加了装配步骤数量或构件数 量, 从而增加了制造成本。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之一是提供一种铰链装置, 该铰链装置可以减少装配步骤数量或构 件数量, 从而降低制造成本并获得足够的制动力。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 提供了一种铰链装置, 包括 : 第一部件, 其具有同轴地设 置并且相互分离的一对销钉插孔 ; 第二部件, 其具有在所述第一部件的销钉插孔的外侧与 所述销钉插孔同轴地设置的一对销钉支撑孔 ; 一对销钉部件, 其分别插入到所述一对销钉插孔和所述一对销钉支撑孔中以支撑所述第一部件和所述第二部件, 所述销钉部件能够相 对于所述销钉插孔转动而不能够相对于所述销钉支撑孔转动 ; 压缩弹簧, 其被支撑在所述 一对销钉部件之间, 并推压所述一对销钉部件以使所述一对销钉部件与所述第一部件接 触; 以及压接面, 其位于借助所述压缩弹簧而相互接触的所述销钉部件与所述第一部件之 间。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 提供了一种铰链装置, 包括 : 第一部件, 其具有同轴地 设置并且相互分离的一对销钉插孔 ; 第二部件, 其具有在所述第一部件的销钉插孔的内侧 与所述销钉插孔同轴地设置的一对销钉支撑孔 ; 一对销钉部件, 其分别插入到所述一对销 钉插孔和所述一对销钉支撑孔中以支撑所述第一部件和所述第二部件, 所述销钉部件能够 相对于所述销钉插孔转动而不能够相对于所述销钉支撑孔转动 ; 拉伸弹簧, 其被支撑在所 述一对销钉部件之间, 并拉拽所述一对销钉部件以以使所述一对销钉部件与所述第一部件 接触 ; 以及压接面, 其位于借助所述拉伸弹簧而相互接触的所述销钉部件与所述第一部件 之间。
     每一个所述压接面可以呈直径朝着所述压缩弹簧推压对应销钉部件的方向而逐 渐减小的渐缩形。 作为另一种选择, 每一个所述压接面可以呈直径朝着所述拉伸弹簧拉拽对应销钉 部件的方向而逐渐减小的渐缩形。
     在每一个所述压接面内, 所述第一部件与所述销钉部件这两者中的一者可以具有 槽, 所述第一部件与所述销钉部件这两者中的另一者可以具有在预定角度处与所述槽相配 合的突部。
     在每一个所述压接面中, 所述第一部件可以具有倾斜成高度沿着转动方向改变的 斜面, 所述销钉部件可以具有倾斜成高度沿着与转动方向相反的方向改变的另一个斜面。
     根据上述构造, 因为销钉部件分别通过设置在销钉部件之间的压缩弹簧或拉伸弹 簧与第一部件接触, 并且在压接面上产生的制动力施加在两个位置, 所以可以增加制动力。
     此外, 因为一对销钉部件分别通过一个压缩弹簧或拉伸弹簧与第一部件接触, 所 以不需要防止滑离的工作或构件。 因此, 可以减少装配步骤数量或构件数量, 从而降低制造 成本。
     附图说明 图 1 是示出根据第一实施例的铰链装置的分解透视图。
     图 2 是铰链装置的剖视图。
     图 3A 是在装配铰链装置时的剖视图和侧面图 ; 图 3B 是在装配铰链装置之后的剖 视图和侧面图。
     图 4 是示出应用铰链装置的部位的一个例子的透视图。
     图 5 是示出使用铰链装置打开和关闭盖子的状态的说明图。
     图 6 是示出根据第二实施例的铰链装置的主要部分的放大透视图。
     图 7 是示出根据第三实施例的铰链装置的主要部分的放大透视图。
     图 8 是示出根据第四实施例的铰链装置的主要部分的放大透视图。
     图 9A 和图 9B 示出第四实施例的使用状态。图 9A 示出了第一部件与第二部件相
     互接近的状态的剖视图和侧面图 ; 图 9B 示出了第一部件与第二部件相互分离的状态的剖 视图和侧面图。
     图 10 是示出根据第五实施例的铰链装置的分解透视图。
     图 11 是铰链装置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 将参考图 1 至图 5 描述根据第一实施例的铰链装置。
     如图 4 所示, 在车辆前部的驾驶员座位与乘客座位之间设置有扶手 1 和中控台 2。 有时会在中控台或扶手中形成可以收纳小件物品的收纳部分。如图 5 所示, 使用本实施例 的铰链装置 10 将盖子 3 连接至扶手 1 的收纳部分的开口部从而使盖子能打开和关闭。 因为 铰链装置适用于彼此相对转动的部件, 所以该铰链装置也适用于例如手套箱 (glove box) 的盖子。
     如图 1 至图 3B 所示, 本实施例的铰链装置 10 包括 : 固定铰链 20A, 其具有一对销 钉插孔 25a 和 25a ; 转动铰链 30A, 其具有一对销钉支撑孔 33a 和 33a ; 一对销钉部件 40 和 40, 其用于可转动地支撑固定铰链 20A 和转动铰链 30A ; 压缩弹簧 50, 其设置在销钉部件 40 和 40 之间, 用于在各个销钉部件 40 与固定铰链 20A 之间施加转动制动力 ; 以及压接面 (pressure contact surface)T, 其位于受到压缩弹簧 50 挤压而彼此接触的销钉部件 40 与 固定铰链 20A 之间。
     在本实施例中, 固定铰链 20A 用作第一部件, 而转动铰链 30A 用作第二部件。在本 实施例中, 固定铰链 20A 固定在扶手 1 上, 而转动铰链 30A 固定在盖子 3 上。然而, 可以将 转动铰链 30A 固定在扶手 1 上, 而将固定铰链 20A 固定在盖子 3 上。
     下面, 将分别描述各个部件。固定铰链 20A 包括 : 大致矩形形状的连接部 21, 其被 固定在扶手 1 的收纳部分上 ; 以及大致圆筒形形状的收纳部 23, 其与连接部 21 连接。 例如, 连接部 21 固定在扶手 1 的收纳部分的位于车辆后侧的端部上。收纳部 23 收纳一对销钉部 件 40 和 40 以及压缩弹簧 50。收纳部 23 朝连接部 21 侧敞开。收纳部 23 在纵向两侧具有 壁部 25 和 25, 在这两个壁部 25 和 25 的中心部以预定间隔同轴地形成与收纳部 23 的内部 相通的一对大致圆形形状的销钉插孔 25a 和 25a( 见图 2)。销钉部件 40 的转动轴部 43a 分 别插入销钉插孔 25a 中并可以自由转动。如图 2 所示, 各壁部 25 包括 : 销钉插孔 25a、 台阶 部 25b 和内周面 25c。台阶部 25b 从销钉插孔 25a 的内侧 ( 收纳部 23 侧 ) 周缘沿径向向外 延伸, 内周面 25c 从台阶部 25b 的外周缘延伸并且形成直径朝着收纳部 23 的内侧逐渐增大 的渐缩形。
     如图 1 所示, 在收纳部 23 的圆周方向上沿着 180°的角度范围截去各壁部 25 的外 侧上部 ( 背离连接部 21 的一侧 ) 以形成转动限制截除部 25d。转动铰链 30A 的转动限制肋 35 与转动限制截除部 25d 相配合, 从而限制转动铰链 30A 的转动角度。
     在连接部 21 的位于两个壁部 25 和 25 的更外侧的部分上形成有凹入成大致圆弧 形形状的接收部 27 和 27。在该接收部中设置转动铰链 30A 的一对转动部 33 和 33。
     转动铰链 30A 与固定铰链 20A 连接并可以自由转动。转动铰链 30A 具有固定在盖 子 3 上的大致板状的连接部 31。连接部 31 延伸为具有与固定铰链 20A 的连接部 21 长度相 对应的预定长度。转动部 33 和 33 从板状连接部 31 的纵向的两端突出, 使得该转动部设置在收纳部 23 的两侧并且将收纳部 23 置于转动部 33 和 33 之间。转动部 33 和 33 被接收部 27 和 27 可转动地支撑。
     一对销钉支撑孔 33a 和 33a 分别形成在转动部 33 和 33 的中心部, 并且同轴地设 置在固定铰链 20A 的一对销钉插孔 25a 和 25a 的外侧。每一个销钉支撑孔 33a 都形成为具 有不规则的形状, 在该形状中销钉支撑孔的圆周方向上的相对面被截取成彼此平行。销钉 支撑孔 33a 的不规则形状与销钉部件 40 的支撑轴 43 的固定轴部 43b 的形状相对应, 从而 在固定销钉部件 40 的同时防止其转动。
     转动限制肋 35 和 35 分别从位于转动部 33 内侧的接近连接部 31 的部分突出, 并 被放置在固定铰链 20A 的转动限制截除部 25d 中, 从而可以限制转动铰链 30A 的转动角度。 结果, 转动铰链 30A 可以从转动铰链 30A 的连接部 31 与固定铰链 20A 的连接部 21 大致平 行的位置 ( 见图 3A) 转动到转动铰链 30A 的连接部 31 与固定铰链 20A 的连接部 21 大致垂 直的位置 ( 见图 3B)。
     现在, 将描述一对销钉部件 40 和 40。 销钉部件 40 将固定铰链 20A 与转动铰链 30A 以能够自由转动的方式连接在一起。如图 1 和 2 所示, 各销钉部件 40 包括头部 41 以及从 头部 41 的端面 41b 的中心部延伸出预定长度的支撑轴 43。头部 41 的外周面 41a 呈直径朝 着支撑轴 43 逐渐变小的渐缩形。 销钉部件 40 和 40 收纳在固定铰链 20A 的收纳部 23 中, 并且受到压缩弹簧 50 挤 压从而使销钉部件 40 和 40 沿着从收纳部 23 的内侧向外侧的方向相互分离。因此, 在压力 作用下, 销钉部件 40 的外周面 41a 与固定铰链 20 的锥形内周面 25c 接触。
     在本实施例中, 固定铰链 20A 的内周面 25c 和销钉部件 40 的外周面 41a 形成压接 面 T, 该压接面位于受压缩弹簧 50 作用而相互接触的销钉部件 40 与第一部件 ( 固定铰链 20A) 之间。压接面 T 呈直径朝着销钉部件 40 的挤压接触方向逐渐变小的渐缩表面。
     头部 41 的与支撑轴 43 相背对的表面形成有大致圆锥形的支撑突部 41c, 该支撑突 部的中心部突出得最高而外周部分沿着直径的方向向外逐渐降低。支撑突部 41c 接收压缩 弹簧 50 的端部, 从而限制压缩弹簧 50 的位移。
     各支撑轴 43 包括转动轴部 43a 和固定轴部 43b。大致圆筒形形状的转动轴部 43a 从头部 41 的端面 41b 的中心部突出预定高度。相比于转动轴部 43a, 支撑轴 43 的固定轴部 43b 位于前端侧。固定轴部 43b 与转动铰链 30A 的销钉支撑孔 33a 配合。在固定轴部 43b 中, 沿着轴向相互平行地截去固定轴部 43b 的圆周方向上的相对表面以使固定轴部 43b 具 有不规则的横截面形状。 固定轴部 43b 的不规则横截面形状与转动铰链 30A 的转动部 33 的 销钉支撑孔 33a 的不规则形状相对应。转动轴部 43a 插入到固定铰链 20A 的销钉插孔 25a 中并能相对于固定铰链 20A 自由转动。此外, 固定轴部 43b 配合在转动铰链 30A 的销钉支 撑孔 33a 中以阻止转动铰链 30A 的相对转动。
     下面, 将描述上述铰链装置 10 的装配步骤、 使用方法以及效果。
     首先, 将转动铰链 30A 的转动部 33 和 33 布置在固定铰链 20A 的接收部 27 和 27 上, 并且将转动铰链 30A 的一对销钉支撑孔 33a 和 33a 同轴地布置在固定铰链 20A 的一对 销钉插孔 25a 和 25a 的外侧以使两个孔 25a 与 33a 相互对准。
     然后, 将一对销钉部件 40 和 40 分别收纳在固定铰链 20A 的收纳部 23 中并将支撑 轴 43 插入到孔 25a 和孔 33a 中 ( 见图 3A)。将转动轴部 43a 插入到销钉插孔 25a 中从而销
     钉部件 40 能够相对于固定铰链 20A 转动, 并且将固定轴部 43b 配合在销钉支撑孔 33a 中从 而销钉部件 40 不能相对于转动铰链 30A 转动。
     然后, 将压缩弹簧 50 布置在这对销钉部件 40 和 40 之间。例如, 在将压缩弹簧 50 的一端布置到一个销钉部件 40 的支撑突部 41c 之后, 克服弹力将压缩弹簧 50 压缩, 并且将 压缩弹簧 50 的另一端布置到另一个销钉部件 40 的支撑突部 41c 上。因此, 被压缩的压缩 弹簧 50 的弹力分别挤压销钉部件 40 以使销钉部件 40 朝着从收纳部 23 的内侧向外侧的方 向相互分离, 并且将铰链装置 10 装配成销钉部件 40 的外周面 41a 受到压力的作用而与固 定铰链 20A 的内周面 25c 接触的状态。当压缩弹簧 50 的弹力较强时, 可以用夹具将压缩弹 簧 50 的两端压缩以限制其整体长度, 然后再将压缩弹簧 50 收纳在收纳部 23 中。然后, 将 夹具移除以使压缩弹簧 50 恢复并使压缩弹簧 50 的两端布置到支撑突部 41c 上。
     此后, 把铰链 20A 和 30A 分别固定在扶手 1 和盖子 3 上, 使得盖子 3 可以连接在扶 手 1 的收纳部分的开口部上并可以通过铰链装置 10 打开和关闭。结果, 如图 5 所示, 可以 通过相对于扶手 1 向上 / 向下转动盖子 3 来打开和关闭扶手 1 的收纳部分 ( 未示出 )。
     此时, 在铰链装置 10 中, 压缩弹簧 50 以被压缩的状态布置在一对销钉部件 40 和 40 之间。 因此, 销钉部件 40 分别受到压缩弹簧 50 的弹力挤压而相互分离, 从而使销钉部件 40 的外周面 41a 分别与固定铰链 20A 的内周面 25c 接触。因此, 由两个位置的压接面 T 和 T 产生制动力 ( 见图 2)。 在铰链装置 10 中, 因为由压接面 T 和 T 产生的制动力施加在两个位置, 所以可以 增加并且稳定地施加制动力。在盖子 3 的打开和关闭操作中, 尤其是当盖子 3 处于打开状 态时, 可以使盖子停止在任意打开角度 ( 自由停止功能 ), 或者可以防止盖子突然关闭, 并 且使盖子通过制动力缓慢关闭。
     当打开或关闭盖子 3 时, 因为销钉部件 40 的固定轴部 43b 配合在销钉支撑孔 33a 中, 所以销钉部件 40 与固定在盖子 3 上的转动铰链 30A 同时转动。因为压缩弹簧 50 被支 撑在销钉部件 40 之间, 所以当销钉部件 40 随着固定铰链 20A 和转动铰链 30A 做上述相对 转动而转动时, 压缩弹簧 50 与销钉部件 40 同时转动。因此, 压缩弹簧 50 不会发生扭曲, 并 且可以长时间地稳定保持压缩弹簧 50 的挤压力。
     在铰链装置 10 中, 销钉部件 40 的支撑轴 43 分别插入到固定铰链 20A( 第一部件 ) 的销钉插孔 25a 和转动铰链 30A( 第二部件 ) 的销钉支撑孔 33a 中, 使得固定铰链 20A 和转 动铰链 30A 在两个位置被可转动地支撑。因此, 使两个铰链 20A 和 30A 的转动操作稳定, 并 且能平滑稳定地打开和关闭固定在铰链上的盖子 3。
     因为一对销钉部件 40 和 40 在该一个压缩弹簧 50 的压力作用下与作为第一部件 的固定铰链 20A 分别接触, 所以不需要防止滑离的工作或构件。因此, 可以减少铰链装置的 装配步骤数量或构件数量, 从而降低了制造成本。
     在本实施例中, 因为位于第一部件 ( 固定铰链 20A) 与一对销钉部件 40 和 40 之间 的压接面 T 和 T 分别呈直径朝着销钉部件 40 的挤压接触方向逐渐减小的渐缩形, 所以制动 力会由于渐缩表面的楔入作用以及滑动面积的增加而增加, 因而防止了销钉部件 40 的后 冲 (backlash)。
     图 6 示出了根据第二实施例的铰链装置。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与第一实施例中 的部分基本相同的部分, 并且将省略其说明。
     在本实施例的铰链装置 10a 中, 由形成在固定铰链 20A 的收纳部 23 的销钉插孔 25a 的开口外周缘上的台阶部 25b 和销钉部件 40 的头部 41 的端面 41b 形成压接面, 其中该 压接面位于借助压缩弹簧 50 而相互接触的各销钉部件 40 与第一部件 ( 固定铰链 20A) 之 间。被压缩弹簧 50 挤压的销钉部件 40 的端面 41b 在压力的作用下与固定铰链 20A 的台阶 部 25b 接触。此外, 在固定铰链 20A 的台阶部 25b 的预定位置形成 V 形槽 26。在销钉部件 40 的端面 41b 的预定位置形成 V 形突部 44, 在预定角度处, 该 V 形突部与槽 26 配合。
     在本实施例中, 当第一部件 ( 固定铰链 20A) 与第二部件 ( 转动铰链 ) 相对转动时, 因为突部 44 随着 “咔嗒” 声在预定角度处与槽 26 接合而进入槽 26 中, 所以可以将第一部 件与第二部件的相对转动角度调节为该预定角度。
     图 7 示出了根据第三实施例的铰链装置。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与上述实施例中 的部分基本相同的部分, 并且将省略其说明。
     在本实施例的铰链装置 10b 中, 与第二实施例的铰链装置 10a 相同, 压接面 T 由固 定铰链 20A 的台阶部 25b 和销钉部件 40 的端面 41b 形成。被压缩弹簧 50 挤压的销钉部件 40 的端面 41b 在压力的作用下与固定铰链 20A 的台阶部 25b 接触。
     在固定铰链 20A 的台阶部 25b 中, 沿着台阶部的圆周方向以预定间隔形成多个 V 形槽 26。同样, 在销钉部件 40 的端面 41b 中, 沿着端面的圆周方向以预定间隔形成多个 V 形突部 44。 在本实施例中, 当第一部件 ( 固定铰链 20A) 与第二部件 ( 转动铰链 ) 相对转动时, 突部 44 随着 “咔嗒” 声而以短间隔与槽 26 间断性接合, 所以可以更精细地调节第二部件相 对于第一部件的转动角度。
     图 8 和图 9A-9B 示出了根据第四实施例的铰链装置。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与上 述实施例中的部分基本相同的部分, 并且将省略其说明。
     在本实施例的铰链装置 10c 中, 压接面 T 不同于第一至第三实施例的压接面。如 图 8 所示, 固定铰链 20A 的壁部 25 的内侧端面包括斜面 28a 和 28b, 斜面 28a 和 28b 以垂直 于连接部 21 并且穿过销钉插孔 25a 的轴线的平面作为分界分别设置在该平面的左侧和右 侧。斜面 28a 和 28b 关于作为中心的销钉插孔 25a 的轴线而成点对称 (point-symmetric)。 也就是说, 从销钉插孔 25a 的内端侧观看, 斜面 28a 和 28b 均朝着顺时针方向 ( 连接在转动 铰链 30A 上的盖子 3 的打开方向 ) 逐渐下降。
     另一方面, 销钉部件 40 的头部 41 的位于支撑轴 43 侧的端面包括与固定铰链 20A 的斜面 28a 和 28b 相对应的斜面 45a 和 45b。
     图 8 在图左部示出了销钉部件 40 和固定铰链 20A。位于图 8 右部的销钉部件 40 和图 8 未示出的固定铰链 20A 的斜面与位于图左部的销钉部件 40 和固定铰链 20A 的斜面 相反地倾斜。
     如图 9A 所示, 在销钉部件 40 中, 当转动铰链 30A 位于与固定铰链 20A 平行的位置 时, 固定铰链 20A 的斜面 28a 和 28b 的高部在压力的作用下分别与销钉部件 40 的斜面 45a 和 45b 的高部接触。当转动铰链 30 转动至相对于固定铰链 20A 成大致 90°时, 在压力的作 用下销钉部件 40 的斜面 45a 和 45b 的低部与固定铰链 20A 的斜面 28a 和 28b 的高部接触 ( 见图 9B)。在本实施例中, 固定铰链 20A 的斜面 28a 和 28b 与销钉部件 40 的斜面 45a 和 45b 形成压接面 T。随着铰链的转动, 销钉部件 40 之间的间距改变, 从而改变压缩弹簧 50
     在轴向上的长度。
     在本实施例中, 当第一部件 ( 固定铰链 20A) 与第二部件 ( 转动铰链 30A) 相对转 动时, 销钉部件 40 和 40 相互接近或者相互分离, 从而使压缩弹簧 50 作用在压接面 T 上的 挤压接触力发生改变。这样, 可以根据转动角度改变制动力。
     在本实施例中设置有上述斜面 28a 和 28b 以及斜面 45a 和 45b。因此, 当转动铰链 30A 位于与固定铰链 20A 大致平行的位置时, 压缩弹簧 50 在轴向上的长度较小。 因此, 较强 的弹力挤压销钉部件 40 并且施加高的制动力。另一方面, 当转动铰链 30A 转动以相对于固 定铰链 20A 打开时, 一对销钉部件 40 和 40 相互分离地移动。此时, 因为压缩弹簧 50 在轴 向上的长度较大, 所以对销钉部件 40 的挤压力逐渐减弱, 从而制动力逐渐减弱。
     在使用铰链装置 10c 来打开和关闭扶手 1 的盖子的情况下, 当转动铰链 30A 相对 于固定铰链 20A 向上转动时, 压缩弹簧 50 在轴向上的长度逐渐增加, 从而制动力减弱。虽 然在这种状态下制动力较弱, 但是因为倾斜角度较大, 所以即使制动力相对较弱也可以固 定盖子并且还可以平滑地打开盖子。另一方面, 当盖子 3 关闭时, 压缩弹簧 50 在轴向上的 长度逐渐减小, 从而逐渐施加较强的制动力。因此, 盖子 3 可以固定在小的倾斜角度并且盖 子 3 可以缓慢地关闭。
     图 10 和图 11 示出了根据第五实施例的铰链装置。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与上述 实施例中的部分基本相同的部分, 并且将省略其说明。
     第五实施例的铰链装置 10d 包括 : 转动铰链 30B, 其具有一对销钉插孔 36 和 36 ; 固 定铰链 20B, 其具有一对销钉支撑孔 29 和 29 ; 一对销钉部件 40 和 40, 其用于可转动地支撑 固定铰链 20B 和转动铰链 30B 两者 ; 拉伸弹簧 50A, 其设置在两个销钉部件 40 和 40 之间以 使销钉部件 40 与转动铰链 30B 接触并且在各销钉部件 40 与转动铰链 30B 之间施加转动制 动力 ; 以及压接面 T, 其位于借助拉伸弹簧 50A 而相互接触的销钉部件 40 与转动铰链 30B 之 间。
     图 1 至图 9B 所示的铰链装置使用了压缩弹簧 50, 而本实施例的铰链装置 10d 使用 了拉伸弹簧 50A。转动铰链 30B 用作第一部件, 固定铰链 20B 用作第二部件。这表示其关系 与图 1 至图 9B 所示的铰链装置的关系相反 ( 在图 1 至图 9B 所示的铰链装置中, 固定铰链 20A 为第一部件, 转动铰链 30A 为第二部件 )。然而, 因为固定铰链与转动铰链的基本结构 相同, 所以将省略其描述。
     如图 10 和图 11 所示, 在转动铰链 30B( 第一部件 ) 的转动部 33 和 33 的中心部形 成有大致圆形形状的销钉插孔 36, 用于接收销钉部件 40 的转动轴部 43a 并使该转动轴部 43a 能够自由转动。通过在销钉插孔 36 的开口周缘处延伸的台阶部 36a, 形成直径朝着转 动部 33 的外侧逐渐增大的渐缩内周面 36b。另一方面, 在固定铰链 20B( 第二部件 ) 的壁部 25 和 25 的中心部构造有具有不规则形状的销钉支撑孔 29, 用于接收销钉部件 40 的固定轴 部 43b 并将该固定轴部 43b 固定。在销钉部件 40 的支撑轴 43 的端部形成有用于与拉伸弹 簧 50A 的钩部 51 接合的钩孔 47。
     在将转动铰链 30B( 第一部件 ) 的销钉插孔 36 和 36 同轴地设置在固定铰链 20B( 第二部件 ) 的销钉支撑孔 29 和 29 的外侧之后, 从转动铰链 30B 的转动部 33 和 33 的 外侧分别插入销钉部件 40 和 40, 而将支撑轴 43 插入孔 29 和孔 36 中。因此, 转动轴部 43a 插入到销钉插孔 36 中, 使得销钉部件 40 能够相对于转动铰链 30B 转动, 并且固定轴部 43b配合在销钉支撑孔 29 中, 使得销钉部件 40 不能够相对于固定铰链 20B 转动。
     此后, 将拉伸弹簧 50A 设置在一对销钉部件 40 和 40 之间, 从而将钩部 51 的轴向 两端分别接合在销钉部件 40 的钩孔 47 上。因此, 分别设置在固定铰链 20B 的壁部 25 和 25 的外侧的一对销钉部件 40 和 40 受到向内侧的拉拽而相互接近。结果, 销钉部件 40 和 40 的外周面 41a 和 41a 在压力的作用下与转动铰链 30B 的两个内周面 36b 和 36b 接触, 并且 在由内周面 36b 与外周面 41a 形成的压接面 T 和 T 处产生制动力。因为与如图 1 至图 5 所 示的铰链装置一样, 在压接面 T 和 T 内产生的制动力施加在两个位置, 所以可以增加制动力 并且稳定地施加制动力。
     在铰链装置 10d 中, 因为销钉部件 40 的固定轴部 43b 固定在固定铰链 20B 的销钉 支撑孔 29 中而不能转动, 所以只有转动铰链 30B 相对于固定铰链 20B 转动。相反, 当固定 铰链 20B 相对于转动铰链 30B 转动时, 销钉部件 40 和 40 同时转动。
     如上文所述, 因为拉伸弹簧 50A 被支撑在销钉部件 40 和 40 之间, 所以当销钉部件 40 和 40 随着固定铰链 20B 与转动铰链 30B 的相对转动而转动时, 拉伸弹簧 50A 与销钉部件 40 和 40 同时转动。因此, 拉伸弹簧 50A 不会发生扭曲, 并且可以长时间地稳定保持拉伸弹 簧 50A 的挤压力。 在铰链装置 10d 中, 因为销钉部件 40 的支撑轴 43 分别插入转动铰链 30B( 第一部 件 ) 的销钉插孔 36 和固定铰链 20B( 第二部件 ) 的销钉支撑孔 29 中, 从而固定铰链 20B 与 转动铰链 30B 在两个位置被支撑为能够自由转动, 所以使固定铰链 20B 与转动铰链 30B 的 转动操作稳定。此外, 因为一对销钉部件 40 和 40 通过拉伸弹簧 50A 分别与作为第一部件 的转动铰链 30B 接触, 所以可以减少铰链装置的构件数量, 从而降低制造成本。
     在本实施例的铰链装置中, 可以采用图 6 至图 9B 所示实施例所使用的结构。
     本申请要求 2009 年 6 月 11 日提交的日本专利申请 No.2009-139859 的优先权, 上 述申请的全部内容通过引用并入本文。
    

铰链装置.pdf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铰链装置.pdf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铰链装置.pdf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铰链装置.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铰链装置.pdf(21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铰链装置,该铰链装置包括:第一部件,其具有一对销钉插孔;第二部件,其具有一对销钉支撑孔;一对销钉部件,其分别插入到一对销钉插孔和一对销钉支撑孔中以支撑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销钉部件能够相对于销钉插孔转动而不能够相对于销钉支撑孔转动;弹簧,其被支撑在一对销钉部件之间,以使销钉部件与第一部件接触;以及压接面,其位于借助弹簧而相互接触的销钉部件与第一部件之间。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作业;运输 > 一般车辆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