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挖孔桩的施工方法.pdf

上传人:1520****312 文档编号:256243 上传时间:2018-02-05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260.8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0710134716.0

申请日:

2007.10.15

公开号:

CN101158153A

公开日:

2008.04.09

当前法律状态:

驳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驳回IPC(主分类):E02D 5/44公开日:20080409|||实质审查的生效|||公开

IPC分类号:

E02D5/44

主分类号:

E02D5/44

申请人:

南通建筑工程总承包有限公司

发明人:

侯海泉; 陆建忠; 汤东健

地址:

226124江苏省海门市常乐镇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南通市科伟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代理人:

葛 雷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人工挖孔桩的施工方法,依次包括场地整平、放线定桩位、挖第一节桩孔土方、支模浇灌第一节混凝土护壁、在护壁上二次投测标高及桩位十字轴线、设置垂直运输架、安装电动葫芦或卷扬机、吊土桶、潜水泵、鼓风机、照明设施、第二节桩身挖土、清理桩孔四壁、校该桩孔垂直度和直径、拆上节模板、支第二节模板、浇灌第二节混凝土护壁,然后重复“第二节桩身挖土、清理桩孔四壁、校该桩孔垂直度和直径、拆上节模板、支第二节模板、浇灌第二节混凝土护壁”工序,循环作业直至设计深度,再依次进行扩底、清理虚土、排除孔底积水、吊放钢筋笼就位、浇灌桩身混凝土。本发明施工质量好,施工安全性好,工期短。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人工挖孔桩的施工方法,其特征是:依次包括场地整平、放线定桩位、挖第一节桩孔土方、支模浇灌第一节混凝土护壁、在护壁上二次投测标高及桩位十字轴线、设置垂直运输架、安装电动葫芦或卷扬机、吊土桶、潜水泵、鼓风机、照明设施、第二节桩身挖土、清理桩孔四壁、校该桩孔垂直度和直径、拆上节模板、支第二节模板、浇灌第二节混凝土护壁,然后重复“第二节桩身挖土、清理桩孔四壁、校该桩孔垂直度和直径、拆上节模板、支第二节模板、浇灌第二节混凝土护壁”工序,循环作业直至设计深度,再依次进行扩底、清理虚土、排除孔底积水、吊放钢筋笼就位、浇灌桩身混凝土;
其中护壁支模时中心线的控制,是将桩控制轴线、高程引到第一节混凝土护壁上,每节以十字线对中,吊线锤作中心控制,用尺杆找圆周,以基准点测量孔深;
挖桩孔时,孔径≥0.8米,当桩净距小于2倍桩径且小于2.5米时,采用间隔开挖;挖土时,由人工从上到下逐层用镐、锹进行,遇到硬土层,用锤、钎破碎,挖土次序为先挖中间部分后挖周边,按设计桩直径2倍护壁厚度控制截面,每节的高度为0.5~1米;扩底部分施工时,先挖桩身圆柱体,再按扩底尺寸从上到下削土修成扩底形;弃土装入吊土桶、箩筐内,垂直运输至地面;地下水采取随挖随用吊桶将泥水一起吊出;
护壁施工时,采取组合式钢模板拼装,拆上节、支下节,循环周转使用,模板间用U形卡或螺栓连接;修筑井圈护壁时,第一节井圈顶面比场地高出150~200mm,第一节井圈壁厚比下面井壁厚度增加100~150mm,上、下节护壁的搭接长度≥50mm;
钢筋笼采用的形式为:主筋内侧每隔2.5米加设有一道直径为25~30mm的加强筋,每隔一箍在箍内设一井字加强支撑,主筋在现场对焊连,在钢筋笼四侧主筋上每隔5米设置一个直径为20mm作定位垫块用的耳环,钢筋笼直径比桩孔小11~12cm;
浇灌混凝土桩身时,混凝土中石子的粒径≤50mm,水泥为425号,坍落度为8~10cm。

说明书

人工挖孔桩的施工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桩的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现有的工程基础形式很多,有的需要采用人工挖土桩,现有的施工方法,不能保证人工挖孔桩的质量和施工安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施工质量好、安全性好的人工挖孔桩的施工方法。
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是:
一种人工挖孔桩的施工方法,其特征是:依次包括场地整平、放线定桩位、挖第一节桩孔土方、支模浇灌第一节混凝土护壁、在护壁上二次投测标高及桩位十字轴线、设置垂直运输架、安装电动葫芦或卷扬机、吊土桶、潜水泵、鼓风机、照明设施、第二节桩身挖土、清理桩孔四壁、校该桩孔垂直度和直径、拆上节模板、支第二节模板、浇灌第二节混凝土护壁,然后重复“第二节桩身挖土、清理桩孔四壁、校该桩孔垂直度和直径、拆上节模板、支第二节模板、浇灌第二节混凝土护壁”工序,循环作业直至设计深度,再依次进行扩底、清理虚土、排除孔底积水、吊放钢筋笼就位、浇灌桩身混凝土;
其中护壁支模时中心线的控制,是将桩控制轴线、高程引到第一节混凝土护壁上,每节以十字线对中,吊线锤作中心控制,用尺杆找圆周,以基准点测量孔深;
挖桩孔时,孔径≥0.8米,当桩净距小于2倍桩径且小于2.5米时,采用间隔开挖;挖土时,由人工从上到下逐层用镐、锹进行,遇到硬土层,用锤、钎破碎,挖土次序为先挖中间部分后挖周边,按设计桩直径2倍护壁厚度控制截面,每节的高度为0.5~1米;扩底部分施工时,先挖桩身圆柱体,再按扩底尺寸从上到下削土修成扩底形;弃土装入吊土桶、箩筐内,垂直运输至地面;地下水采取随挖随用吊桶将泥水一起吊出;
护壁施工时,采取组合式钢模板拼装,拆上节、支下节,循环周转使用,模板间用U形卡或螺栓连接;修筑井圈护壁时,第一节井圈顶面比场地高出150~200mm,第一节井圈壁厚比下面井壁厚度增加100~150mm,上、下节护壁的搭接长度≥50mm;
钢筋笼采用的形式为:主筋内侧每隔2.5米加设有一道直径为25~30mm的加强筋,每隔一箍在箍内设一井字加强支撑,主筋在现场对焊连,在钢筋笼四侧主筋上每隔5米设置一个直径为20mm作定位垫块用的耳环,钢筋笼直径比桩孔小11~12cm;
浇灌混凝土桩身时,混凝土中石子的粒径≤50mm,水泥为425号,坍落度为8~10cm。
本发明施工质量好,施工安全性好,工期短。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人工挖孔桩的施工方法,依次包括场地整平、放线定桩位、挖第一节桩孔土方、支模浇灌第一节混凝土护壁、在护壁上二次投测标高及桩位十字轴线、设置垂直运输架、安装电动葫芦或卷扬机、吊土桶、潜水泵、鼓风机、照明设施、第二节桩身挖土、清理桩孔四壁、校该桩孔垂直度和直径、拆上节模板、支第二节模板、浇灌第二节混凝土护壁,然后重复“第二节桩身挖土、清理桩孔四壁、校该桩孔垂直度和直径、拆上节模板、支第二节模板、浇灌第二节混凝土护壁”工序,循环作业直至设计深度,再依次进行扩底、清理虚土、排除孔底积水、吊放钢筋笼就位、浇灌桩身混凝土;
其中护壁支模时中心线的控制,是将桩控制轴线、高程引到第一节混凝土护壁上,每节以十字线对中,吊线锤作中心控制,用尺杆找圆周,以基准点测量孔深;
挖桩孔时,孔径≥0.8米,当桩净距小于2倍桩径且小于2.5米时,采用间隔开挖;挖土时,由人工从上到下逐层用镐、锹进行,遇到硬土层,用锤、钎破碎,挖土次序为先挖中间部分后挖周边,按设计桩直径2倍护壁厚度控制截面,每节的高度为0.5~1米;扩底部分施工时,先挖桩身圆柱体,再按扩底尺寸从上到下削土修成扩底形;弃土装入吊土桶、箩筐内,垂直运输至地面;地下水采取随挖随用吊桶将泥水一起吊出;
护壁施工时,采取组合式钢模板拼装,拆上节、支下节,循环周转使用,模板间用U形卡或螺栓连接;修筑井圈护壁时,第一节井圈顶面比场地高出150~200mm,第一节井圈壁厚比下面井壁厚度增加100~150mm,上、下节护壁的搭接长度≥50mm;
钢筋笼采用的形式为:主筋内侧每隔2.5米加设有一道直径为25~30mm的加强筋,每隔一箍在箍内设一井字加强支撑,主筋在现场对焊连,在钢筋笼四侧主筋上每隔5米设置一个直径为20mm作定位垫块用的耳环,钢筋笼直径比桩孔小11~12cm;
浇灌混凝土桩身时,混凝土中石子的粒径≤50mm,水泥为425号,坍落度为8~10cm。

人工挖孔桩的施工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人工挖孔桩的施工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人工挖孔桩的施工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工挖孔桩的施工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工挖孔桩的施工方法.pdf(7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人工挖孔桩的施工方法,依次包括场地整平、放线定桩位、挖第一节桩孔土方、支模浇灌第一节混凝土护壁、在护壁上二次投测标高及桩位十字轴线、设置垂直运输架、安装电动葫芦或卷扬机、吊土桶、潜水泵、鼓风机、照明设施、第二节桩身挖土、清理桩孔四壁、校该桩孔垂直度和直径、拆上节模板、支第二节模板、浇灌第二节混凝土护壁,然后重复“第二节桩身挖土、清理桩孔四壁、校该桩孔垂直度和直径、拆上节模板、支第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固定建筑物 > 水利工程;基础;疏浚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