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层金属管的制造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金属加工方法,特别是针对双层金属管的制造方法。
有些金属材料,例如:不锈钢、铜、铝等,其单价颇高,所以,如果将这些比较昂贵的材料直接拿来制作管件时,将造成采用此不锈钢管、铜管、铝管的工业制品的成本及售价偏高,在某种情况下并不符经济原则。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双层金属管的制造方法,其制成的双层管的内层为碳钢材料,外层则可为不锈钢、铜、铝等较昂贵的材料,则在同等管壁壁厚的条件下可以比单层不锈钢管、铜管、铝管便宜许多。
以下将提供较佳实施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内容作详细的叙述。
图1是第一管件尚未插入第二管件内之情形。
图2是第一管件插入第二管件内之情形。
图3主要是显示成型装置30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的产品结构示意图。
首先,成型并裁取一支适当长度的第一管件10,该第一管件10的材料可为碳钢。
继之,另成型并裁取一支予定长度的第二管件20,该第二管件20的材料可为不锈钢、铜或铝等,该第二管件20地内径略大于该第一管件10的外径,该第二管件20的管壁壁厚t2大约是第一管件10之管壁壁厚的三分之一至六分之一左右,比如说,当第一管件10的管壁壁厚是1.6cm(厘米)时,该第二管件20的管壁壁厚约为0.5cm。
接着,将该第二管件20予以固定,再如图1、图2所示将该第一管件10插入该第二管件20内,并令该第一管件10的前端被挡止。
然后,令一成型装置30从碳钢管10的后端12开始强行通过第一管件10,并由第一管件10的前端出去,由于第一管件10的前端已被挡止,所以不致被推向前去;如图3所示,该成型装置30所采用之材料的硬度较第一管件10的材料硬度高,其具有一位于前段的导轴部31以及位于后段的大径部32,该导轴部31的外径略小于该第一管件10的内径,该大径部32的径向外周面呈外凸弧状,其最大圆周外径尺寸比“第二管件20的内径”减去“第一管件10的外径”再加上“第一管件10的内径”还稍大一点,该导轴部31使该成型装置30得以顺利进入第一管件10内,而该大径部32则将该第一管件10的管径扩大,以令该第一管件10的外周面如图4所示紧贴于该第二管件20的内壁面,而成为一双层管。
本发明的重点在于其外层之第二管件20的厚度很薄,以铜管为例,能保有铜的颜色美观及防锈之特性,且与相同厚度之单层铜管相较,可大幅降低制造成本,而提升市场的竞争力,甚具产业上之利用价值。
至于不锈钢管包覆于碳钢管之双层管则可应用在一些须耐磨耗的地方,此如说:在自行车的座垫下方固设有一支立管,该立管插设在车架的中斜立管顶段,调整该中斜立管顶部的调节件就可将立管更压入或拉出变长,借此调整座垫的高度,以适应骑车者的身高或骑姿,而已知的座垫立管是以碳钢管为素材,在该碳钢管表面镀上一层铬,以达到耐磨功效,可是,镀层的厚度却有所限制,顶多镀到4μm(微米)而已,如果镀层的厚度达到5μm(微米)时,镀层的附著力即很差,使用一段期间后即开始出现剥离现象,因此如此薄的镀层在立管被上下拉动多次后,立管表面即呈现明显磨损现象,不久之后碳钢管即会因风吹雨打而开始腐蚀,如果企图将碳钢管直接改成整支的不锈钢管,材料成本却高达碳钢管的八、九倍,虽可耐磨耗,却徒增自行车的造价,不符经济原则,本发明恰可解决该瓶颈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