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挑空悬挂建筑结构、建筑物及环形建筑大厦.pdf

上传人:e1 文档编号:256168 上传时间:2018-02-05 格式:PDF 页数:10 大小:839.4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510309728.7

申请日:

2015.06.08

公开号:

CN105178434A

公开日:

2015.12.23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E04B 1/24申请日:20150608|||公开

IPC分类号:

E04B1/24

主分类号:

E04B1/24

申请人:

天津住宅集团建设工程总承包有限公司

发明人:

冯云; 杜彬; 姜伟娜; 陈悦; 刘红沙

地址:

300070 天津市和平区同安道13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国昊天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15

代理人:

刘昕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一种挑空悬挂建筑结构,包括有预应力柱部分、悬挂部分和顶梁部分,所述预应力柱部分包括有竖直设置在地基中的第一立柱、第二立柱和第三立柱,所述第一立柱、第二立柱和第三立柱等距间隔地设置,所述第一立柱与第三立柱之间设置有第一斜梁;所述悬挂部分包括第一悬挂柱、第二悬挂柱和悬挂主斜梁,所述第一悬挂柱和第二悬挂柱竖直平行设置,所述悬挂主斜梁与水平面形成锐角角度;所述第一立柱、第二立柱、第三立柱、第一悬挂柱和第二悬挂柱的最顶端均连接所述顶梁部分。本发明还包括有挑空悬挂建筑物及环形建筑大厦。本发明提供的挑空悬挂建筑结构,安装简单方便、承载力高、不易变形、施工速度快、钢结构规格统一。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挑空悬挂建筑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有预应力柱部分、悬挂部分和顶梁部分,所述预应力柱部分包括有竖直设置在地基中的第一立柱(1)、第二立柱(2)和第三立柱(3),所述第一立柱(1)、第二立柱(2)和第三立柱(3)等距间隔地设置,所述第一立柱(1)与第三立柱(3)之间设置有第一斜梁(4),所述第一斜梁(4)的一端连接在第一立柱(1)的中下部,所述第一斜梁(4)的另一端连接在所述第三立柱(3)的顶端;所述悬挂部分包括第一悬挂柱(5)、第二悬挂柱(6)和悬挂主斜梁(7),所述第一悬挂柱(5)和第二悬挂柱(6)竖直平行设置,所述第一斜梁(4)与所述第一立柱(1)连接处连接有所述悬挂主斜梁(7)的一端,所述悬挂主斜梁(7)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二悬挂柱(6)的最低端,所述悬挂主斜梁(7)与水平面形成锐角角度;所述第一立柱(1)、第二立柱(2)、第三立柱(3)、第一悬挂柱(5)和第二悬挂柱(6)的最顶端均连接所述顶梁部分(8)。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挑空悬挂建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应力柱还包括有第二斜梁(9),所述第二斜梁(9)的一端连接在第三立柱(3)的中下部,所述第二斜梁(9)的另一端连接在所述第一立柱(1)的顶端,所述第一斜梁(4)和第二斜梁(9)交错形成类“X”形状,并且交错点与第二立柱(2)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立柱(1)和第三立柱(3)之间设有主横梁(10),所述主横梁(10)的一端连接于第三立柱(3)和第一斜梁(4)的交点处,所述主横梁(10)的另一端连接于第一立柱(1)和第二斜梁(9)的交点处。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挑空悬挂建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悬挂部分包括第一悬挂斜梁(11)和第二悬挂斜梁(12),所述第一悬挂斜梁(11)的一端连接于第一立柱(1)的顶端,所述第一悬挂斜梁(11)的另一端连 接在第一悬挂柱底端(5),所述第二悬挂斜梁(12)的一端连接于第一悬挂柱(5)的顶端,所述第二悬挂斜梁(12)的另一端连接于第二悬挂柱(6)的底端。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挑空悬挂建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悬挂部分还包括第三悬挂柱(13)、横梁(25)和第三悬挂斜梁(26),所述第三悬挂柱(13)和第二悬挂柱(6)竖直平行设置,所述第三悬挂柱(13)的顶端连接所述顶梁部分(8),所述第三悬挂柱(13)的底端与所述第二悬挂柱(6)的底端通过横梁(25)相连,所述第三悬挂斜梁(26)的一端连接第二悬挂柱(6)的底端,所述第三悬挂斜梁(26)的另一端连接第三悬挂柱(13)的顶端。

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挑空悬挂建筑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直立部,所述直立部包括第四立柱(14)、第五立柱(15)和第六立柱(16)、第一横梁(17)和第二横梁(18),所述第四立柱(14)、第五立柱(15)和第六立柱(16)的顶端连接顶梁部分(8),所述第四立柱(14)、第五立柱(15)和第六立柱(16)竖直等间距平行设置,所述第三立柱(3)、第四立柱(14)、第五立柱(15)和第六立柱(16)内设有斜梁。

6.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挑空悬挂建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斜梁包括第三斜梁、第四斜梁、第五斜梁、第六斜梁和第七斜梁。所述第三斜梁(19)的一个端点和第四斜梁(20)的一个端点共同连接在所述第四立柱(14)的上中部,所述第三斜梁(19)的另一个端点连接在所述第三立柱(3)的顶端,所述第四斜梁(20)的另一个端点连接在所述第三立柱(3)的中下部,所述第四立柱(14)、第五立柱(15)、第一横梁(17)和顶梁部分(8)相互连接形成一矩形框架,所述矩形框架内设有第五斜梁(21)和第六斜梁(22),所述第五斜梁(21)的一端与第四立柱(14)的顶端相连接,所述第五斜梁(21)的另一端与 所述第五立柱(15)的中上部连接,所述第六斜梁(22)的一端与所述第五立柱(15)的顶端连接,所述第六斜梁(22)的另一端与所述第四斜梁(14)的中上部连接,所述第五斜梁(21)和第六斜梁(22)交错成类“X”形状,并且交错点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横梁(18)的一端连接第六立柱(16)的中上部,所述第二横梁(18)的另一端连接第五立柱(15)的中上部,所述第七斜梁(23)的一端连接第六立柱(16)的中上部,所述第七斜梁(23)的另一端连接第五立柱(15)的顶端。

7.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挑空悬挂建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七斜梁(23)的一端连接第六立柱(16)的2/3处,所述第三悬挂柱(13)的高度是所述第一立柱(1)高度的1/3,所述悬挂主斜梁(7)的一端连接在所述第一立柱(1)的1/3处。

8.
  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挑空悬挂建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立柱、第二立柱、第三立柱、第四立柱、第五立柱、第六立柱、第一悬挂立柱、第二悬挂立柱和第三悬挂柱之间的距离相等,均为第一立柱高度的1/3。

9.
  一种挑空悬挂建筑物,其特征在于:其具有三维结构,包括如权利要求5-8任一的挑空悬挂建筑结构,其中,以所述第六立柱(16)与地基的交点为原点,以第六立柱(16)为Y轴方向,以顶梁部分(8)在水平方向的投影为X轴方向,若干个挑空悬挂建筑结构通过连接顶梁(24)连接,平行等间距地设置在Z轴方向,所述连接顶梁(24)包括内连接顶梁(241)和外连接顶梁(242),所述内连接顶梁(241)将若干个第六立柱(16)沿Z轴方向连接,所述外连接顶梁(242)将若干个第三悬挂柱(13)沿Z轴方向连接。

10.
  一种环形建筑大厦,其特征在于:由若干个如权利要求9所述挑空悬挂建筑物组成类圆环状,所述挑空悬挂建筑物的数量为3-6个,其中内连 接顶梁(241)设置为类圆环状的内径,所述外连接顶梁(242)设置为类圆环状的最外径。

说明书

一种挑空悬挂建筑结构、建筑物及环形建筑大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用钢结构领域,尤其设计一种挑空悬挂建筑结构、建筑物及环形建筑大厦。
背景技术
我国每年城乡建设房屋面积20亿平方米,我国单位建筑面积能耗是发达国家的2倍以上。混凝土框架钢结构已被广泛应用于建筑领域中,但现有技术中的这些混凝土钢结构普遍存在着用钢梁大、主梁体积大、占用空间较多以及造价较高等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目前,在现有技术中对有对混凝土钢结构中的单根主梁施加预应力,通过这种方法来提高主梁的承载力以及降低主梁高。这种方法虽然提高了单根主梁的承载力、降低梁的截面高度,但对提高整个混凝土钢结构的整体性能去没有非常大的影响,其混凝土钢结构的整个承载力、整体刚性和整体抗震能力还是比较差,因此现有的混凝土钢结构的作用效果不是很理想。此外在传统的钢结构领域中,由于钢材料和顶层结构的重量大,一般使用“下大上小”结构来支持上面的庞大重量,以保证建筑物的安全;这样很难形成一种具有“上大下小”的挑空悬挂结构,这样一样,极大的限制了钢结构的使用形式,也使得建筑结构的形式和功能较为单一。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一种挑空悬挂物建筑结构,在顶梁部分、预应力柱部分以及悬挂部分的搭配下,提高整体建筑结构的稳定性以及承载力,本发明还涉及一种挑空悬挂建筑物及环形建筑大厦。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挑空悬挂建筑结构,包括有预应力柱部分、悬挂部分和顶梁部分,所述预应力柱部分包括有竖直设置在地基中的第一立柱、第二立柱和第三立柱,所述第一立柱、第二立柱和第三立柱等距间隔地设置,所述第一立柱与第三立柱之间设置有第一斜梁,所述第一斜梁的一端连接在第一立柱的中下部,所述第一斜梁的另一端连接在所述第三立柱的顶端;所述悬挂部分包括第一悬挂柱、第二悬挂柱和悬挂主斜梁,所述第一悬挂柱和第二悬挂柱竖直平行设置,所述第一斜梁与所述第一立柱连接处连接有所述悬挂主斜梁的一端,所述悬挂主斜梁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二悬挂柱的最低端,所述悬挂主斜梁与水平面形成锐角角度;所述第一立柱、第二立柱、第三立柱、第一悬挂柱和第二悬挂柱的最顶端均连接所述顶梁部分。
进一步,所述预应力柱还包括有第二斜梁,所述第二斜梁的一端连接在第三立柱的中下部,所述第二斜梁的另一端连接在所述第一立柱的顶端,所述第一斜梁和第二斜梁交错形成类“X”形状,并且交错点与第二立柱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立柱和第三立柱之间设有主横梁,所述主横梁的一端连接于第三立柱和第一斜梁的交点处,所述主横梁的另一端连接于第一立柱和第二斜梁的交点处。
进一步,所述悬挂部分包括第一悬挂斜梁和第二悬挂斜梁,所述第一悬挂斜梁的一端连接于第一立柱的顶端,所述第一悬挂斜梁的另一端连接在第一悬挂柱底端,所述第二悬挂斜梁的一端连接于第一悬挂柱的顶端,所述第二悬挂斜梁的另一端连接于第二悬挂柱的底端。
进一步,所述悬挂部分还包括第三悬挂柱、横梁和第三悬挂斜梁,所述第三悬挂柱和第二悬挂柱竖直平行设置,所述第三悬挂柱的顶端连接所述顶梁部分,所述第三悬挂柱的底端与所述第二悬挂柱的底端通过横梁相连,所 述第三悬挂斜梁的一端连接第二悬挂柱的底端,所述第三悬挂斜梁的另一端连接第三悬挂柱的顶端。
进一步,还包括直立部,所述直立部包括第四立柱、第五立柱和第六立柱、第一横梁和第二横梁,所述第四立柱、第五立柱和第六立柱的顶端连接顶梁部分,所述第四立柱、第五立柱和第六立柱竖直等间距平行设置,所述第三立柱、第四立柱、第五立柱和第六立柱内设有斜梁。
进一步,所述斜梁包括第三斜梁、第四斜梁、第五斜梁、第六斜梁和第七斜梁。所述第三斜梁的一个端点和第四斜梁的一个端点共同连接在所述第四立柱的上中部,所述第三斜梁的另一个端点连接在所述第三立柱的顶端,所述第四斜梁的另一个端点连接在所述第三立柱的中下部,所述第四立柱、第五立柱、第一横梁和顶梁部分相互连接形成一矩形框架,所述矩形框架内设有第五斜梁和第六斜梁,所述第五斜梁的一端与第四立柱的顶端相连接,所述第五斜梁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五立柱的中上部连接,所述第六斜梁的一端与所述第五立柱的顶端连接,所述第六斜梁的另一端与所述第四斜梁的中上部连接,所述第五斜梁和第六斜梁交错成类“X”形状,并且交错点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横梁的一端连接第六立柱的中上部,所述第二横梁的另一端连接第五立柱的中上部,所述第七斜梁的一端连接第六立柱的中上部,所述第七斜梁的另一端连接第五立柱的顶端。
进一步,所述第七斜梁的一端连接第六立柱的2/3处,所述第三悬挂柱的高度是所述第一立柱高度的1/3,所述悬挂主斜梁的一端连接在所述第一立柱的1/3处。
进一步,所述第一立柱、第二立柱、第三立柱、第四立柱、第五立柱、第六立柱、第一悬挂立柱、第二悬挂立柱和第三悬挂柱之间的距离相等,均为第一立柱高度的1/3。
本发明还涉及一种挑空悬挂建筑物,其具有三维结构,包括如上所示的挑空悬挂建筑结构,其中,以所述第六立柱与地基的交点为原点,以第六立柱为Y轴方向,以顶梁部分在水平方向的投影为X轴方向,若干个挑空悬挂建筑结构通过连接顶梁连接,平行等间距地设置在Z轴方向,所述连接顶梁包括内连接顶梁和外连接顶梁,所述内连接顶梁将若干个第六立柱沿Z轴方向连接,所述外连接顶梁将若干个第三悬挂柱沿Z轴方向连接。
本发明还涉及一种环形建筑大厦,由若干个如权利要求9所述挑空悬挂建筑物组成类圆环状,所述挑空悬挂建筑物的数量为3-6个,其中内连接顶梁设置为类圆环状的内径,所述外连接顶梁设置为类圆环状的最外径。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将挑空悬挂建筑结构分为顶梁部分、预应力柱部分以及悬挂部分,预应力柱内设第一斜梁可以加固第一立柱、第二立柱和第三立柱的稳定性以及牢固性,通过悬挂主斜梁把第一立柱、第一悬挂立柱和第二悬挂立柱相连可以提高悬挂部分的稳定性,且承载力高、安全性高、且钢结构部件规格统一、稳定性高。
2)、在预应力柱内设置第二斜梁,且第一斜梁和第二斜梁呈“X”形状增大了预应力柱之间剪切力和拉力,可以提高挑空悬挂建筑结构承载力,保证了结构稳定性。
3)、在悬挂部分内设第一悬挂斜梁和第二悬挂斜梁,两跟斜梁既能进一步加强悬挂部分的稳定性同时节省钢材且能提高悬挂部分的刚度,改善结构的变形性能。
4)、悬挂部分上设置第三悬挂柱,在整个钢结构能够承受的前提下加长了悬挂部分的长度,使得挑空结构机构增大,增强了建筑结构的使用功能,使整个结构使用可靠。
5)、挑空悬挂建筑结构设置直立部,更符合力学平衡的要求不但加强了整体结构的稳定性同时使建筑结构美观大方,符合人们对现代建筑物安全质量的要求和标准。
6)、将第六立柱的高度设置为第五立柱高度的2/3,使得直立部内的横梁位于第四立柱和第五立柱的2/3处、主横梁位于第一立柱、第二立柱和第三立柱的1/3处,这样将第一立柱、第二立柱、第三立柱、第四立柱和第五立柱均等三分的结构符合结构力学的需要,受力平衡,使得整个建筑结构更稳定。
7)、本发明的一种挑空悬挂建筑物,通过连接顶梁将多个二维的挑空悬挂建筑结构连接成三维结构,加大了空间的设计,并且保证了建筑结构的稳定性。
8)、本发明的环形建筑大厦,由多个挑空悬挂建筑物建筑成类圆环形,大厦结构简单实用功能突出,稳定性安全性能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挑空悬挂建筑结构物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环形建筑大厦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1、第一立柱2、第二立柱3、第三立柱
4、第一斜梁5、第一悬挂柱6、第二悬挂柱
7、悬挂主斜梁8、顶梁部分9、第二斜梁
10、主横梁11、第一悬挂斜梁12、第二悬挂斜梁
13、第三悬挂柱14、第四立柱15、第五立柱
16、第六立柱17、第一横梁18、第二横梁
19、第三斜梁20、第四斜梁21、第五斜梁
22、第六斜梁23、第七斜梁24、连接顶梁
241、内连接顶梁242、外连接顶梁25、横梁
26、第三悬挂斜梁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做详细说明。
本发明的挑空悬挂建筑结构涉及2个实施方式,
其中如图1的实施例1介绍如下:
一种挑空悬挂建筑结构,包括有预应力柱部分、悬挂部分和顶梁部分。所述预应力柱部分包括有竖直设置在地基中的第一立柱1、第二立柱2和第三立柱3,所述第一立柱1、第二立柱2和第三立柱3等距间隔地设置,所述第一立柱1与第三立柱3之间设置有第一斜梁4,所述第一斜梁4的一端连接在第一立柱1的中下部,所述第一斜梁4的另一端连接在所述第三立柱3的顶端,预应力柱部分作为本结构的中心部分对整个结构起支撑作用。
所述悬挂部分包括第一悬挂柱5、第二悬挂柱6和悬挂主斜梁7,所述第一悬挂柱5和第二悬挂柱6竖直平行设置,所述第一斜梁4与所述第一立柱1连接处连接有所述悬挂主斜梁7的一端,所述悬挂主斜梁7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二悬挂柱6的最低端,所述悬挂主斜梁7与水平面形成锐角角度,通过悬挂主斜梁将预应力柱部分和悬挂部分相连接,并对悬挂部分起支撑作 用,使整个结构稳定;所述第一立柱1、第二立柱2、第三立柱3、第一悬挂柱5和第二悬挂柱6的最顶端均连接所述顶梁部分8。将挑空悬挂建筑结构分为顶梁部分、预应力柱部分以及悬挂部分,预应力柱内设第一斜梁4可以加固第一立柱1、第二立柱2和第三立柱3的稳定性以及牢固性,通过悬挂主斜梁7把第一立柱1、第一悬挂立柱5和第二悬挂立柱6相连可以提高悬挂部分的稳定性,且承载力高、安全性高、且钢结构部件规格统一、效率高。
其中如图2的实施例1介绍如下:
一种挑空悬挂建筑结构,包括有预应力柱部分、悬挂部分和顶梁部分和直立部,所述预应力柱部分包括有竖直设置在地基中的第一立柱1、第二立柱2和第三立柱3,所述第一立柱1、第二立柱2和第三立柱3等距间隔地设置,所述第一立柱1与第三立柱3之间设置有第一斜梁4和第二斜梁9,所述第一斜梁4的一端连接在第一立柱1的中下部,所述第一斜梁4的另一端连接在所述第三立柱3的顶端,所述第二斜梁9的一端连接在第三立柱3的中下部,所述第二斜梁9的另一端连接在所述第一立柱1的顶端,所述第一斜梁4和第二斜梁9交错形成类“X”形状,并且交错点与第二立柱2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立柱1和第三立柱3之间设有主横梁10,所述主横梁10的一端连接于第三立柱3和第一斜梁4的交点处,所述主横梁10的另一端连接于第一立柱1和第二斜梁9的交点处。
所述悬挂部分包括第一悬挂柱5、第二悬挂柱6第三悬挂柱13和悬挂主斜梁7、第一悬挂斜梁11和第二悬挂斜梁12、第三悬挂斜梁26、横梁25和第三悬挂斜梁26,所述第一悬挂柱5和第二悬挂柱6和第三悬挂柱13,所述第一斜梁4与所述第一立柱1连接处连接有所述悬挂主斜梁7的一端,所述悬挂主斜梁7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二悬挂柱6的最低端,所述悬挂主斜梁7与水平面形成锐角角度,所述第一悬挂斜梁11的一端连接于第一立柱1 的顶端,所述第一悬挂斜梁11的另一端连接在第一悬挂柱底端5,所述第二悬挂斜梁12的一端连接于第一悬挂柱5的顶端,所述第二悬挂斜梁12的另一端连接于第二悬挂柱6的底端,所述第三悬挂斜梁15的一端连接第二悬挂柱16的底端,所述第三悬挂斜梁15的另一端连接第三悬挂柱15的顶端,所述第三悬挂柱13的底端与所述第二悬挂柱6的底端通过横梁25相连,三根悬挂柱可以扩大悬挂部分的比例,而三根个悬挂斜梁不但能起到连接悬挂部分的作用同时悬挂斜梁构成的多个三角形支架能够提高悬挂部分的稳定性。
所述直立部包括第四立柱14、第五立柱15、第六立柱16、第三斜梁19、第四斜梁20、第五斜梁21、第六斜梁22和第七斜梁23第一横梁17和第二横梁18。所述第三斜梁19的一个端点和第四斜梁20的一个端点共同连接在所述第四立柱14的上中部,所述第三斜梁19的另一个端点连接在所述第三立柱3的顶端,所述第四斜梁20的另一个端点连接在所述第三立柱3的中下部,所述斜梁包括。所述第四立柱14、第五立柱15、第一横梁17和顶梁部分8相互连接形成一矩形框架,所述矩形框架内设有第五斜梁21和第六斜梁22,所述第五斜梁21的一端与第四立柱14的顶端相连接,所述第五斜梁21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五立柱15的中上部连接,所述第六斜梁22的一端与所述第五立柱15的顶端连接,所述第六斜梁22的另一端与所述第四斜梁14的中上部连接,所述第五斜梁21和第六斜梁22交错成类“X”形状,并且交错点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横梁18的一端连接第六立柱16的中上部,所述第二横梁18的另一端连接第五立柱15的中上部,所述第七斜梁23的一端连接第六立柱16的中上部,所述第七斜梁23的另一端连接第五立柱15的顶端。通过设置第三斜梁19、第四斜梁20、第五斜梁21、第六斜梁22和第七斜梁23可以进一步稳固直立部内部的钢架结构,提高结构的稳定性。 预应力柱部分设置在建筑结构的中心,左右分别设置直立部和悬挂部分,不但可以使预应力柱的左右两边满足受力平衡的原理同时符合对称美的要求。
所述第七斜梁23的一端连接第六立柱16的2/3处,所述第三悬挂柱13的高度是所述第一立柱1高度的1/3,所述悬挂主斜梁7的一端连接在所述第一立柱1的1/3处,均等三分的结构符合结构力学的需要,受力平衡,使得整个建筑结构更稳定。
所述第一立柱1、第二立柱2、第三立柱3、第四立柱14、第五立柱15、第六立柱16、第一悬挂立柱5、第二悬挂立柱6和第三悬挂柱13之间竖直等间距排列,间隔距离均为第一立柱高度的1/3,如果各立柱彼此之间的距离过长则顶两部分承受不了过大的压力,而如果各立柱彼此之间的距离果断则浪费钢材,因此1/3的设计能在保证顶梁部分承受符合要求压力的前提下节省钢材。
如图3所示为本发明另一方案的一种挑空悬挂建筑物。
其具有三维结构,包括上述挑空悬挂建筑结构,其中,以所述第六立柱16与地基的交点为原点,以第六立柱16为Y轴方向,以顶梁部分8在水平方向的投影为X轴方向,若干个挑空悬挂建筑结构通过连接顶梁连接24,平行等间距地设置在Z轴方向,所述连接顶梁24包括内连接顶梁241和外连接顶梁242,所述内连接顶梁241将若干个第六立柱16沿Z轴方向连接,所述外连接顶梁242将若干个第三悬挂柱13沿Z轴方向连接,将多个挑空悬挂建筑结构通过连接顶梁24进行连接而建筑的挑空悬挂建筑物通过连接顶梁将多个二维的挑空悬挂建筑结构连接成三维结构,加大了空间的设计,并且保证了挑空悬挂建筑物抗压能力强稳定性好。
如图4所示为本发明另一方案的一种环形建筑大厦。
由若干个上述挑空悬挂建筑物组成类圆环状,所述挑空悬挂建筑物的数量为3-6个,其中内连接顶梁241设置为类圆环状的内径,所述外连接顶梁设置为类圆环状的最外径。本发明的环形建筑大厦,由多个挑空悬挂建筑物建筑成类圆环形,大厦结构简单实用功能突出,稳定性安全性能高。环形建筑大厦外形美观大方可以应用于教学楼、体育馆等多种设计。
以上所述仅是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申请的保护范围。

一种挑空悬挂建筑结构、建筑物及环形建筑大厦.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一种挑空悬挂建筑结构、建筑物及环形建筑大厦.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一种挑空悬挂建筑结构、建筑物及环形建筑大厦.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挑空悬挂建筑结构、建筑物及环形建筑大厦.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挑空悬挂建筑结构、建筑物及环形建筑大厦.pdf(10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一种挑空悬挂建筑结构,包括有预应力柱部分、悬挂部分和顶梁部分,所述预应力柱部分包括有竖直设置在地基中的第一立柱、第二立柱和第三立柱,所述第一立柱、第二立柱和第三立柱等距间隔地设置,所述第一立柱与第三立柱之间设置有第一斜梁;所述悬挂部分包括第一悬挂柱、第二悬挂柱和悬挂主斜梁,所述第一悬挂柱和第二悬挂柱竖直平行设置,所述悬挂主斜梁与水平面形成锐角角度;所述第一立柱、第二立柱、第三立柱、第一悬挂柱和第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固定建筑物 > 建筑物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