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1410038790.2
2014.01.27
CN104798673A
2015.07.29
公开
审中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视为撤回IPC(主分类):A01G 31/02申请公布日:20150729|||公开
A01G31/02
新光绿宝股份有限公司
陈荣坤
中国台湾台北市大安区仁爱路四段91巷21号1楼
中国商标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11234
宋义兴
本发明是关于一种植栽棉,其包括一酚醛树脂棉体以及至少一远红外线元件,且至少一远红外线元件是混杂设置于酚醛树脂棉体内。本发明也是有关于上述植栽棉的制造方法,其包括注入原料、搅拌、发泡成型等步骤。
1. 一种植栽棉,其特征在于,包括:一酚醛树脂棉体;以及至少一远红外线元件,是混杂设置于该酚醛树脂棉体内。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植栽棉,其特征在于,该至少一远红外线元件与该酚醛树脂棉体的比例是介于1%至10%之间。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植栽棉,其特征在于,该至少一远红外线元件是多个呈粉粒状的远红外线元件。4.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植栽棉,其特征在于,该植栽棉的断面是一蜂窝状结构。5.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植栽棉,其特征在于,该至少一远红外线元件是一陶瓷远红外线元件。6.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植栽棉,其特征在于,该植栽棉还包括一表面,且该表面割设有多条割缝。7. 一种植栽棉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下列步骤:注入一酚醛树脂原料、至少一远红外线元件、一发泡剂及一固化剂至一搅拌桶内;搅拌该酚醛树脂原料、该至少一远红外线元件、该发泡剂及该固化剂;以及注入搅拌后的该酚醛树脂原料、该至少一远红外线元件、该发泡剂及该固化剂至一发泡炉内发泡成型为一植栽棉。8. 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植栽棉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于注入该酚 醛树脂原料、该至少一远红外线元件、该发泡剂及该固化剂至该搅拌桶内的步骤中,该至少一远红外线元件与该酚醛树脂棉体的比例是介于1%至10%之间。9. 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植栽棉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于注入该酚醛树脂原料、该至少一远红外线元件、该发泡剂及该固化剂至该搅拌桶内的步骤中,该至少一远红外线元件是多个呈粉粒状的远红外线元件。10. 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植栽棉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于注入搅拌后的该酚醛树脂原料、该至少一远红外线元件、该发泡剂及该固化剂至该发泡炉内发泡成型为该植栽棉的步骤中,该植栽棉的断面是一蜂窝状结构。11. 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植栽棉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于注入搅拌后的该酚醛树脂原料、该至少一远红外线元件、该发泡剂及该固化剂至该发泡炉内发泡成型为该植栽棉的步骤之后还包括下列步骤:切割该植栽棉形成为多个植栽棉单元。12. 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植栽棉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植栽棉包括一表面,该表面割设有多条割缝,且切割该植栽棉的该多条割缝形成为该多个植栽棉单元。
植栽棉及其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有关于一种植栽棉,尤指一种用于作物植栽、扦插繁殖、种子育苗的植栽棉。本发明也是关于一种制造上述植栽棉的方法。 背景技术 对于传统的作物植栽方式,是直接于土壤中植入作物的种子,之后再施予水分、肥料等在作物生长时所需要的营养剂。 上述的土壤除了一般农地地面的土壤外,也有将土壤盛装于一容器内,然后再进行作物植栽。 如上所述,为了使作物获得于生长时所需要的充分的养分,人们会于土壤中施予水分与肥料等营养剂,但也因此在作物植栽的照料上比较耗费人力,也比较耗时,其成本也比较高。除此之外,以土壤进行植栽的方式,土壤极容易滋生对作物有害的细菌,且土壤也容易使作物遭受虫害,故传统以土壤进行作物植栽的方式仍有需要改善之处。 目前已有将作物植栽于一般的海绵体上,此种方式虽然可部分地避免上述以土壤进行作物植栽所产生的问题,然而,海绵体并无法蕴含及吸收足够的水分,故在作物的照料上也较为不易,例如需要时常施予水分。除此之外,以海绵体进行作物植栽的方式并无法适用于所有的作物,故在使用上也产生不便。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植栽棉包括一酚醛树脂棉体以及至少一远红外线元件,且该至少一远红外线元件是混杂设置于该酚醛树脂棉体内。 上述的该至少一远红外线元件与该酚醛树脂棉体的比例是介于1%至 10%之间。 上述的该至少一远红外线元件是多个呈粉粒状的远红外线元件。 上述的该植栽棉的断面是一蜂窝状结构。 上述的该至少一远红外线元件是一陶瓷远红外线元件。 上述的该植栽棉还包括一表面,且该表面割设有多条割缝。 本发明的植栽棉制造方法包括下列步骤: 注入一酚醛树脂原料、至少一远红外线元件、一发泡剂及一固化剂至一搅拌桶内; 搅拌该酚醛树脂原料、该至少一远红外线元件、该发泡剂及该固化剂;以及 注入搅拌后的该酚醛树脂原料、该至少一远红外线元件、该发泡剂及该固化剂至一发泡炉内发泡成型为一植栽棉。 上述于注入该酚醛树脂原料、该至少一远红外线元件、该发泡剂及该固化剂至该搅拌桶内的步骤中,该至少一远红外线元件与该酚醛树脂棉体的比例是介于1%至10%之间。 上述于注入该酚醛树脂原料、该至少一远红外线元件、该发泡剂及该固化剂至该搅拌桶内的步骤中,该至少一远红外线元件是多个呈粉粒状的远红外线元件。 上述于注入搅拌后的该酚醛树脂原料、该至少一远红外线元件、该发泡剂及该固化剂至该发泡炉内发泡成型为该植栽棉的步骤中,该植栽棉的断面是一蜂窝状结构。 上述于注入搅拌后的该酚醛树脂原料、该至少一远红外线元件、该发泡剂及该固化剂至该发泡炉内发泡成型为该植栽棉的步骤之后还包括下列步骤:切割该植栽棉形成为多个植栽棉单元。 上述的该植栽棉包括一表面,该表面割设有多条割缝,且切割该植栽棉的该多条割缝形成为该多个植栽棉单元。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第一较佳具体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2为本发明第一较佳具体实施例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第一较佳具体实施例以显微镜观察的断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第二较佳具体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5为本发明第二较佳具体实施例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的植栽棉的制造流程图; 图7为本发明的植栽棉的制造设备示意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1植栽棉 11酚醛树脂棉体 12远红外线元件 2作物 3植栽棉 30植栽棉单元 31表面 32割缝 4作物 51搅拌桶 52发泡炉 53切割机 6植栽棉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照图1,其为本发明第一较佳具体实施例的立体图。于图1中显示 有一植栽棉1,且此植栽棉包括一酚醛树脂棉体11以及至少一远红外线元件12,其中的至少一远红外线元件12是混杂设置于酚醛树脂棉体11内。 请参照图2,其为本发明第一较佳具体实施例的使用状态示意图。于图2中是显示将一作物2植栽于植栽棉1上,之后再使酚醛树脂棉体11吸收水分(图未示),例如以浇水方式或是直接将酚醛树脂棉体11浸入水中。 于上述结构中,植栽棉1是包括酚醛树脂棉体11,而所谓的“酚醛树脂”是近年来发展出的新型材料,其高温稳定性好、重量轻、无毒、毛细孔均匀且本身具有微酸性,并具有良好的含水及吸水能力,可提供作物2于生长时所需要的养分与酸碱值。换言之,上述植栽棉1的酚醛树脂棉体11在吸入水分后,水分可蕴含在酚醛树脂棉体11内而不会流失,且酚醛树脂棉体11不会滋生细菌及发生虫害;而且,酚醛树脂棉体11的酸碱值约在5.0~6.0之间,最适合作物2的植栽。因此,上述植栽棉1以酚醛树脂棉体11做为结构设计在作物2植栽上除了不会滋生细菌及发生虫害之外,也可提高照料方便性,且可提高作物2的存活率。 此外,于上述结构中,植栽棉1也包括至少一远红外线元件12,而此至少一远红外线元件12在作物2的植栽上可具有下列好处:(1)加速生长:远红外线可增温,活化作物2的细胞组织,促进新陈代谢,加速生长;以及(2)抑菌与灭菌:远红外线具有抑菌与灭菌的功效,可让作物2更加健康。而且,至少一远红外线元件12在扦插繁殖上,因远红外线共振原理,可促进植物伤口愈合进而促进发根,且远红外线杀菌功能可取代传统发根剂的使用,避免扦插切口感染腐败。而且,至少一远红外线元件12在种子育苗上,因远红外线生育光波作用,会促进种子胚芽中酶的合成,加速发芽,且远红外线杀菌功能可以有效提高种子育苗成功率,使培育出来的苗生长快速且平均。 综合上述,植栽棉1的结构设计至少可具有下列好处:(1)促进生长:以植栽棉1进行作物2的植栽可使得作物2的生长比传统土壤植栽方式快,可快约2~3倍;(2)植栽棉1含微量矿物质,例如硅、铝、铁、钙、钾等, 可帮助作物2的生长;(3)抑菌与灭菌,避免虫害,使作物2更健康;(4)毛细孔均匀:植栽棉1的毛细孔均匀,适合作物2的根部(图未示)发展,即植栽棉1是一极佳的作物2的植栽介质,应用于作物2的扦插时,成功率接近100%,作物2的存活率极高;(5)耐高温性:植栽棉1应用在室外时,不会因阳光高温而变质或变形;(6)重量轻:植栽棉1的重量仅为传统土壤的一半,故可适合垂直式的植栽绿墙或屋顶绿化;(7)抗化学性:植栽棉1可以抵制任何化学物质的分解;(8)保水性及通气性:植栽棉1能吸入原重量约50倍的水分,且吸收水分达到约60%后即不再继续吸水,作物2的根部可以保持呼吸,且水分不会流出,保水性及通气性极佳;(9)环保无毒:植栽棉1可回收粉碎,并与土壤搅拌,改良土壤粘壁构造,增加透气性及排水性;(10)多用途多功能:植栽棉1可例如应用于室内、外,可应用于例如蔬菜等作物的植栽,可应用于水耕植栽,可应用为插花的棉体等;(11)以植栽棉1进行作物2的植栽在成本效益上极佳,即其成本较低;以及(12)作物2生长在植栽棉1上,没有掉土、尘土飞扬的问题。 于上述植栽棉1的结构中,至少一远红外线元件12与酚醛树脂棉体11的比例是介于1%至10%之间,这是经多次实际实验后,得知于此比例内可对作物2的生长具有更大的帮助。前述数值范围可依照作物2(或种子)的不同而作变化,例如1.1%至9.5%之间、1.1%至9.2%之间、1.2%至9.2%之间、1.2%至7.5%之间、1.3%至6.5%之间、1.3%至6%之间、1.4%至6%之间、1.4%至5.3%之间、1.4%至4.5%之间、1.5%至4.2%之间、1.5%至3.5%之间等。 另于上述植栽棉1的结构中,至少一远红外线元件12于本实施例中是多个呈粉粒状的远红外线元件,当然也可为至少一个或多个呈片状、块状或其他形体的远红外线元件。 请参照图3,其为本发明第一较佳具体实施例以显微镜观察的断面结构示意图,请同时一并参照图2。于图式中是显示上述的植栽棉1的断面于实际显微镜观察下是一蜂窝状结构。而蜂窝状结构可使作物2的根部的生长更为方便,例如可使作物2的根部在发根及定根上更为容易,也就是作物2可 更容易固定于植栽棉1上。 上述的至少一远红外线元件可为一陶瓷远红外线元件,当然也可以是其他材料的远红外线元件,例如(经过高温锻烧)陶土、竹碳、硅土等材料的远红外线元件。 请参照图4,其为本发明第二较佳具体实施例的立体图。于本实施例中,其主要结构皆与上述第一较佳具体实施例相同,唯差别在于植栽棉3在制造上可形成为一个大的植栽棉3,其具有一表面31,且此表面割设有多条割缝32。因此,可切割割缝32而使此大的植栽棉3形成为较小的植栽棉单元30(即如同图1所示的植栽棉1)。 请参照图5,其为本发明第二较佳具体实施例的使用状态示意图。于图5中是显示将一作物4植栽于植栽棉3上,经实际实验后,其显示经过约六天、约十四天及约十八天的生长情形,于实际观察上,作物4的生长速度较传统土壤植栽方式为快。 请同时参照图6及图7,其中的图6是本发明的植栽棉的制造流程图,图7是本发明的植栽棉的制造设备示意图。 于图6及图7中,显示制造上述植栽棉的方法,其包括下列步骤:注入一酚醛树脂原料、至少一远红外线元件、一发泡剂及一固化剂至一搅拌桶51内(步骤S1);搅拌该酚醛树脂原料、该至少一远红外线元件、该发泡剂及该固化剂(步骤S2);以及注入搅拌后的该酚醛树脂原料、该至少一远红外线元件、该发泡剂及该固化剂至一发泡炉52内发泡成型为一植栽棉6(步骤S3)。 若所发泡成型的植栽棉6为图4所示的大的植栽棉3,则可于注入搅拌后的该酚醛树脂原料、该至少一远红外线元件、该发泡剂及该固化剂至该发泡炉内发泡成型为该植栽棉6的步骤之后还包括下列步骤:切割该植栽棉6形成为多个植栽棉单元(步骤S4,且植栽棉单元即如同图1所示的植栽棉1)。 此外,若所发泡成型的植栽棉6为图4所示的大的植栽棉3,则植栽棉6包括一表面,该表面割设有多条割缝,且切割该植栽棉6的该多条割缝形 成为该多个植栽棉单元(即如同图1所示的植栽棉1)。切割方式可例如以一般的切割机53制成。前述植栽棉6的表面与割缝的结构如同图4所示的表面31与割缝32,故不再另以图式表示。 上述植栽棉在制造上可形成模组化一体成型而可大量生产,品质可维持极佳的状态。此外,植栽棉在应用上可搭配不同的花器或鱼缸,在使用上可增加变化性与趣味性。而且,植栽棉放置于室内时,也可强化净化室内空气的能力。 如上所述,于注入该酚醛树脂原料、该至少一远红外线元件、该发泡剂及该固化剂至该搅拌桶51内的步骤中,该至少一远红外线元件与该酚醛树脂棉体的比例是介于1%至10%之间。前述数值范围如上所述可加以变化。 又如上所述,其中,于注入该酚醛树脂原料、该至少一远红外线元件、该发泡剂及该固化剂至该搅拌桶51内的步骤中,该至少一远红外线元件是多个呈粉粒状的远红外线元件,当然也可为至少一个或多个呈片状、块状或其他形体的远红外线元件。 又如上所述,其中,于注入搅拌后的该酚醛树脂原料、该至少一远红外线元件、该发泡剂及该固化剂至该发泡炉52内发泡成型为该植栽棉6的步骤中,该植栽棉6的断面是一蜂窝状结构(请参照图3)。
《植栽棉及其制造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植栽棉及其制造方法.pdf(11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是关于一种植栽棉,其包括一酚醛树脂棉体以及至少一远红外线元件,且至少一远红外线元件是混杂设置于酚醛树脂棉体内。本发明也是有关于上述植栽棉的制造方法,其包括注入原料、搅拌、发泡成型等步骤。。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