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0810024721.0
2008.04.30
CN101302043A
2008.11.12
撤回
无权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视为撤回IPC(主分类):C02F 1/00公开日:20081112|||实质审查的生效|||公开
C02F1/00; C02F1/24; C02F1/52; E02B15/04
C02F1/00
南京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 南京绿波环境工程有限公司
刘志宏; 吕国雄
210036江苏省南京市虎踞路175号
南京天翼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汤志武;查俊奎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收集处理蓝藻效率高、能耗低的蓝藻收集处理方法及装置。该方法是采用漂浮在蓝藻所在水体水面上并且开有进水口的平流式收集仓,通过将进水口低于蓝藻所在水体水面和把在平流式收集仓内底层的水排出的方法,使得水体水面上漂浮的蓝藻进入平流式收集仓;将平流式收集仓内的蓝藻送入到气浮装置进行混凝、气浮、干化处理。
1. 蓝藻收集处理方法,其特征是:其包括以下步骤:a.采用漂浮在蓝藻所在水体水面上并且开有进水口的平流式收集仓,通过将进水口低于蓝藻所在水体水面和把在平流式收集仓内底层的水排出的方法,使得水体水面上漂浮的蓝藻进入平流式收集仓;b.将平流式收集仓内的蓝藻送入到气浮装置进行混凝、气浮、干化处理。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是:在步骤a后有下述步骤a2:在平流式收集仓内设置收集槽,通过将收集槽的顶部低于平流式收集仓内水面的方法,使得平流式收集仓内漂浮的蓝藻进入收集槽;然后将收集槽内的蓝藻送入气浮装置。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是:收集槽的顶部低于平流式收集仓内水面10-30mm。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是:进水口低于蓝藻所在水体水面30-100mm。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是:平流式收集仓的进水口处设置有调节进水口底部相对于水体水面位置高低的调节装置。6.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是:平流式收集仓和气浮装置设置在漂浮在蓝藻所在水体水面上的船体上。7. 实现权利要求1所述蓝藻收集处理方法的蓝藻收集处理装置,其特征是:其包括漂浮在蓝藻所在水体水面上的平流式收集仓,平流式收集仓上开有低于蓝藻所在水体水面的进水口;在平流式收集仓内设置排水装置;气浮装置;连接在平流式收集仓与气浮装置之间以将平流式收集仓内收集的蓝藻送入到气浮装置的输送装置。8. 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蓝藻收集处理装置,其特征是:蓝藻收集处理装置,其特征是:在平流式收集仓内设置顶部低于平流式收集仓内水面的收集槽,输送装置连接在收集槽与气浮装置之间以将收集槽内收集的蓝藻送入到气浮装置。9. 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蓝藻收集处理装置,其特征是:收集槽的顶部低于平流式收集仓内水面10-30mm。10. 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蓝藻收集处理装置,其特征是:进水口低于蓝藻所在水体水面30-100mm。
蓝藻收集处理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对漂浮在水体(如湖泊)水面上蓝藻的进行收集打捞、浓缩、干化等处理的蓝藻收集处理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对湖泊漂浮的蓝藻进行收集处理的方法是采用人工用勺打捞上岸、外运,或者用网将蓝藻聚集后,用水泵抽表层蓝藻和水上岸、外运。因为打捞上岸的蓝藻含水率高,所以处理蓝藻的效率不高,运输量大,能耗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收集处理蓝藻效率高、能耗低的蓝藻收集处理方法。 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采用漂浮在蓝藻所在水体水面上并且开有进水口的平流式收集仓,通过将进水口低于蓝藻所在水体水面和把在平流式收集仓内底层的水排出的方法,使得水体水面上漂浮的蓝藻进入平流式收集仓。 b.将平流式收集仓内的蓝藻送入到气浮装置进行混凝、气浮、干化处理。 本方法使用开有进水口的平流式收集仓,将进水口低于蓝藻所在水体水面和把在平流式收集仓内底层的水排出的方法,使得水体水面上漂浮的蓝藻进入平流式收集仓。因为漂浮在水体水面上的蓝藻密度较大,所以进入平流式收集仓内的蓝藻密度较大;再通过把平流式收集仓内的底层水排出,更增大了平流式收集仓内漂浮蓝藻的密度。再将平流式收集仓内的蓝藻送入气浮装置进行混凝、气浮、干化处理,处理过程快,效率高。 气浮装置是现有成套装置。气浮装置广泛应用于污水处理中,其原理是在压力状况下,将大量空气溶于水中,形成溶气水,作为工作介质,通过释放器骤然减压快速释放,产生大量微细气泡。微细气泡与混凝反应废水中的凝聚物粘附在一起,使絮体比重小于1而浮于水面,从而使污染物从水中分离出去,达到净水的目的。 对于上述方法的进一步改进,在平流式收集仓内设置收集槽,通过将收集槽的顶部低于平流式收集仓内水面的方法,使得平流式收集仓内漂浮的蓝藻进入收集槽;然后将收集槽内的蓝藻送入气浮装置。通过收集槽收集平流式收集仓内漂浮的蓝藻,更进一步浓缩了蓝藻,提高了收集的蓝藻的密度。为了使得平流式收集仓内漂浮的蓝藻能够进入收集槽,而阻止更多的水进入收集槽,收集槽的顶部低于平流式收集仓内水面10-30mm。为了使得收集槽内的蓝藻被送入气浮装置,可在收集槽内底部设置水泵,将收集槽内的蓝藻泵入气浮装置。 对于上述方法的进一步改进,进水口低于蓝藻所在水体水面30-100mm,以使得水体水面漂浮的蓝藻能够进入平流式收集仓,而阻止更多的水进入平流式收集仓。 对于上述方法的进一步改进,在平流式收集仓的进水口处设置有调节进水口底部相对于水体水面位置高低的调节装置,这样即可根据水体水面漂浮的蓝藻的厚度调节进水口底部相对于水体水面的位置高低,以改变水体水面漂浮的蓝藻进入平流式收集仓的速度和多少。 对于上述方法的进一步改进,通过在平流式收集仓内设置排水装置将平流式收集仓内的水排出;平流式收集仓内设置与平流式收集仓底部有间隙的隔板;隔板将平流式收集仓内分割成通过所述间隙相通的两部分。进水口开在其中的一部分上。另一部分内设置排水装置且其上开有与排水装置相连的出水口。这样的结构,可防止开有进水口的那部分平流式收集仓内的蓝藻进入开有出水口的另一部分而被排水装置排出。 对于上述方法的进一步改进,平流式收集仓和气浮装置设置在漂浮在蓝藻所在水体水面上的船体上,这样可保证平流式收集仓和气浮装置设置不会沉没到水体水面下。 本发明同时提供了实现上述蓝藻收集处理方法的蓝藻收集处理装置,包括漂浮蓝藻所在水体水面上的平流式收集仓,平流式收集仓上开有低于蓝藻所在水体水面的进水口;在平流式收集仓内设置排水装置;气浮装置;连接在平流式收集仓与气浮装置之间以将平流式收集仓内收集的蓝藻送入到气浮装置的输送装置。 对上述蓝藻收集处理装置的进一步改进,在平流式收集仓内设置顶部低于平流式收集仓内水面的收集槽,输送装置连接在收集槽与气浮装置之间以将收集槽内收集的蓝藻送入到气浮装置。最好收集槽的顶部低于平流式收集仓内水面10-30mm。并可通过设置在收集槽内底部的水泵将收集槽内的蓝藻泵入气浮装置。 对上述蓝藻收集处理装置的进一步改进,进水口低于蓝藻所在水体水面30-100mm。 对上述蓝藻收集处理装置的进一步改进,平流式收集仓内设置与平流式收集仓底部有间隙的隔板;隔板将平流式收集仓内分割成通过所述间隙相通的两部分。进水口开在其中的一部分上。另一部分内设置排水装置且其上开有与排水装置相连的出水口。 对上述蓝藻收集处理装置的进一步改进,平流式收集仓和气浮装置设置在漂浮在蓝藻所在水体水面上的船体上。 对上述蓝藻收集处理装置的进一步改进,平流式收集仓的进水口处设置有调节进水口底部相对于水体水面位置高低的调节装置。 附图说明 图1是蓝藻收集处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中所示湖泊中的蓝藻收集处理装置,平流式收集仓1内设置与平流式收集仓底部有间隙的隔板5。隔板将平流式收集仓内分割成通过所述间隙相通的左收集仓6、右收集仓7。 右收集仓7的右侧开有低于湖泊水面2的进水口3。进水口的外侧下方有与平流式收集仓的侧壁成可拆卸连接的调节板4。调节板4可相对于平流式收集仓上下移动,以调节进水口底部(调节板4顶面)低于水体水面60mm。排水装置8设置在左收集仓6内下方。左收集仓6的左侧开有与排水装置8相连的出水口13。 在右收集仓7内设置顶部低于平流式收集仓内水面20mm的收集槽9,在收集槽内底部的水泵10,以将收集槽内的蓝藻泵入气浮装置11。平流式收集仓和气浮装置设置在漂浮湖泊水面上的船体(未示出)上。 其工作过程:调节调节板4顶部的位置低于湖泊水面,启动排水装置8以将平流式收集仓1内的水排出船体。此时平流式收集仓内水位下降,湖泊表层的水及其漂浮的蓝藻被吸入平流式收集仓内。排水装置8排出的是平流式收集仓的下层水。因为蓝藻有漂浮的特性,所以蓝藻被留在平流式收集仓内,实现蓝藻收集目的。启动水泵10,平流式收集仓内的漂浮蓝藻吸入收集槽9并被提升泵进入气浮装置11。在气浮装置11内蓝藻被混凝、浓缩、干化处理。将气浮装置通过排水出口14排出的水分排出船体,将蓝藻排入气浮装置11侧部的蓝藻储槽12,等待外运。实现了蓝藻的收集、浓缩、干化、储藏、等待外运的目的。
《蓝藻收集处理方法及装置.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蓝藻收集处理方法及装置.pdf(7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收集处理蓝藻效率高、能耗低的蓝藻收集处理方法及装置。该方法是采用漂浮在蓝藻所在水体水面上并且开有进水口的平流式收集仓,通过将进水口低于蓝藻所在水体水面和把在平流式收集仓内底层的水排出的方法,使得水体水面上漂浮的蓝藻进入平流式收集仓;将平流式收集仓内的蓝藻送入到气浮装置进行混凝、气浮、干化处理。 。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