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街多层砖混结构建筑改造为框架结构建筑的方法.pdf

上传人:Y948****062 文档编号:255204 上传时间:2018-02-05 格式:PDF 页数:11 大小:384.3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0710018099.8

申请日:

2007.06.25

公开号:

CN101078299A

公开日:

2007.11.28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专利权的转移IPC(主分类):E04G 23/02登记生效日:20160927变更事项:专利权人变更前权利人:李林变更后权利人:陕西建研结构工程股份有限公司变更事项:地址变更前权利人:710002 陕西省西安市香米园西巷95A绿竹园小区变更后权利人:710082 陕西省西安市莲湖区环城西路北段272号院内设计院二楼|||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公开

IPC分类号:

E04G23/02(2006.01)

主分类号:

E04G23/02

申请人:

李林;

发明人:

李林

地址:

710002陕西省西安市香米园西巷95A绿竹园小区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西安创知专利事务所

代理人:

谭文琰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临街多层砖混结构建筑改造为框架结构建筑的方法,该技术方法是根据业主改造意图和改造后希望达到的新的建筑物使用功能要求,提出改造后建筑结构方案;将改造后整体结构方案通过计算绘制改造加固的建筑结构施工图纸;根据施工图纸进行基础托换施工和新增混凝土框架梁柱托换砖墙施工,其中混凝土框架梁柱结构体系施工采用逆作工艺。采用本发明对既有建筑进行改造利用,与将既有建筑物拆除进行重建相比,具有无征地、无拆迁、节约土地和社会资源、投资少和见效快的特点,增强了既有建筑物适应市场发展变化的能力,提高了既有临街建筑物的使用效率,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社会经济发展。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临街多层砖混结构建筑改造为框架结构建筑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分设计和施工两个阶段,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1)根据业主改造意图和改造后希望达到的新的建筑物使用功能要求,提出改造后建筑结构方案;
(2)将改造后整体结构方案分解到构件的层次,选定各种情况的结构构件改造后的实际截面;确定构件的连接构造;
(3)确定改造后构件实际截面和刚度等效截面,建立改造后的整体建筑结构模型;
(4)进行结构分析,得出新结构的整体位移、抗震性能和构件配筋数据;反复进行建筑结构布置的调整,直到满足现行规范要求的结构抗震整体性能要求和构件性能要求;
(5)按以上结构分析计算结果,绘制改造加固的建筑结构施工图纸;
(6)根据步骤(5)的施工图纸,首先进行地基加固和基础托换施工,即通过植筋、钻孔穿筋配合浇筑混凝土的方法,在不破坏原有砖砌体条基的情况下,将刚性的砖条基改造为柔性的柱下条形基础;
(7)其次进行新增混凝土框架梁柱托换砖墙施工,即在既有结构楼板下安装框架梁柱钢筋、支设托换框架梁柱模板,结合在原有墙体和楼板上钻孔、凿洞的方法,浇筑完成托换框架梁柱结构体系;在新增的托换框架梁柱体系达到设计强度要求后,拆除被托换墙体,完成对既有建筑砖墙的托换过程;
(8)在混凝土框架梁柱结构体系施工中采用以下逆作工艺:先在原结构的楼板下及原结构墙体侧面安装梁柱钢筋骨架;再支设柱模板;浇筑柱混凝土;拆除柱模板;支设梁模板;浇筑梁混凝土;逐层施工完新的框架梁柱体系,并在其完全达到设计承载能力后,拆除被托换的原结构砖墙;最后形成由组合框架柱、托换梁和原结构楼板组成的新的框架结构体系。

说明书

临街多层砖混结构建筑改造为框架结构建筑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物的改造方法,特别涉及一种将临街多层砖混结构建筑改造为框架结构建筑的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增强和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的建筑工程已开始进入新建和改造维修并重的发展时期。首先,从现阶段的社会视角来看,建国后修建的一大批旧房的安全度和居住环境都愈来愈难以满足人们的现有生活水准和社会持续发展的需要,有些旧房甚至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其次,随着我国工业化进程的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和设备更新、生产工艺更新等日趋频繁,既有房屋的功能也必须适应这种变化。
对现有的各类临街多层砖混结构建筑物进行改造,使其适应人们提出的新的功能要求,满足不断发展变化的商业需要,与将既有建筑物拆除进行重建而言,无征地,无拆迁,节约土地和社会资源,投资少,见效快,增强了既有建筑物适应市场发展变化的能力,提高了既有临街建筑物的使用效率,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社会经济发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节约土地、节约社会资源、投资少、见效快的临街多层砖混结构建筑改造为框架结构建筑的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临街多层砖混结构建筑改造为框架结构建筑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1)根据业主改造意图和改造后希望达到的新的建筑物使用功能要求,提出改造后建筑结构方案;
(2)将改造后整体结构方案分解到构件的层次,选定各种情况的结构构件改造后的实际截面;确定构件的连接构造;
(3)确定改造后构件实际截面和刚度等效截面,建立改造后的整体建筑结构模型;
(4)进行结构分析,得出新结构的整体位移、抗震性能和构件配筋数据;反复进行建筑结构布置的调整,直到满足现行规范要求的结构抗震整体性能要求和构件性能要求;
(5)按以上结构分析计算结果,绘制改造加固的建筑结构施工图纸;
(6)根据步骤(5)的施工图纸,首先进行地基加固和基础托换施工,即通过植筋、钻孔穿筋配合浇筑混凝土的方法,在不破坏原有砖砌体条基的情况下,将刚性的砖条基改造为柔性的柱下条形基础;
(7)其次进行新增混凝土框架梁柱托换砖墙施工,即在既有结构楼板下安装框架梁柱钢筋、支设托换框架梁柱模板,结合在原有墙体和楼板上钻孔、凿洞的方法,浇筑完成托换框架梁柱结构体系;在新增的托换框架梁柱体系达到设计强度要求后,拆除被托换墙体,完成对既有建筑砖墙的托换过程;
(8)在混凝土框架梁柱结构体系施工中采用以下逆作工艺:先在原结构的楼板下及原结构墙体侧面安装梁柱钢筋骨架;再支设柱模板;浇筑柱混凝土;拆除柱模板;支设梁模板;浇筑梁混凝土;逐层施工完新的框架梁柱体系,并在其完全达到设计承载能力后,拆除被托换的原结构砖墙;最后形成由组合框架柱、托换梁和原结构楼板组成的新的框架结构体系。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采用本发明对既有建筑进行改造利用,与将既有建筑物拆除进行重建相比,具有无征地、无拆迁、节约土地和社会资源、投资少和见效快的特点,增强了既有建筑物适应市场发展变化的能力,提高了既有临街建筑物的使用效率,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社会经济发展。
附图说明
图1为改造后构件(框架柱)的实际截面示意图。
图2为计算实际截面ad边和bc边配筋量的等效刚度截面。
图3为计算实际截面ab边和cd边配筋量的等效刚度截面。
图4为托换梁结构及模板示意图。
图5为图4的A-A剖视放大图。
图6为图4的B-B剖视放大图。
图7为基础托换构造第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示意图。
图8为基础托换构造第二种具体实施方式的示意图。
图中:1-改造后框架柱的混凝土部分,2-原砖墙,3-连接短梁,4-原混凝土楼板,5-混凝土浇筑孔,6-混凝土梁,7-托换梁模板,8-封闭矩形箍,9-新浇筑混凝土基体,10-钢筋。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描述。
(1)根据业主改造意图和改造后希望达到的新的建筑物使用功能要求,提出改造后建筑结构方案;
(2)将改造后整体结构方案分解到构件的层次,选定各种情况的结构构件改造后的实际截面;确定构件的连接构造;
(3)确定改造后构件实际截面和刚度等效截面,建立改造后的整体建筑结构模型;
(4)进行结构分析,得出新结构的整体位移、抗震性能和构件配筋数据;反复进行建筑结构布置的调整,直到满足现行规范要求的结构抗震整体性能要求和构件性能要求;
(5)按以上结构分析计算结果,绘制改造加固的建筑结构施工图纸;
(6)根据步骤(5)的施工图纸,首先进行地基加固和基础托换施工,即通过植筋、钻孔穿筋配合浇筑混凝土的方法,在不破坏原有砖砌体条基的情况下,将刚性的砖条基改造为柔性的柱下条形基础;
(7)其次进行新增混凝土框架梁柱托换砖墙施工,即在既有结构楼板下安装框架梁柱钢筋、支设托换框架梁柱模板,结合在原有墙体和楼板上钻孔、凿洞的方法,浇筑完成托换框架梁柱结构体系;在新增的托换框架梁柱体系达到设计强度要求后,拆除被托换墙体,完成对既有建筑砖墙的托换过程;
(8)在混凝土框架梁柱结构体系施工中采用以下逆作工艺:先在原结构的楼板下及原结构墙体侧面安装梁柱钢筋骨架;再支设柱模板;浇筑柱混凝土;拆除柱模板;支设梁模板;浇筑梁混凝土;逐层施工完新的框架梁柱体系,并在其完全达到设计承载能力后,拆除被托换的原结构砖墙;最后形成由组合框架柱、托换梁和原结构楼板组成的新的框架结构体系。

临街多层砖混结构建筑改造为框架结构建筑的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临街多层砖混结构建筑改造为框架结构建筑的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临街多层砖混结构建筑改造为框架结构建筑的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临街多层砖混结构建筑改造为框架结构建筑的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临街多层砖混结构建筑改造为框架结构建筑的方法.pdf(11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临街多层砖混结构建筑改造为框架结构建筑的方法,该技术方法是根据业主改造意图和改造后希望达到的新的建筑物使用功能要求,提出改造后建筑结构方案;将改造后整体结构方案通过计算绘制改造加固的建筑结构施工图纸;根据施工图纸进行基础托换施工和新增混凝土框架梁柱托换砖墙施工,其中混凝土框架梁柱结构体系施工采用逆作工艺。采用本发明对既有建筑进行改造利用,与将既有建筑物拆除进行重建相比,具有无征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固定建筑物 > 建筑物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