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有加强筋的瓶体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盛装液体的容器,特别是一种带有加强筋的瓶体。
背景技术
塑料瓶可以用来装各种液体物质,如食用油、酱油、洗涤剂、燃油、化工原料等,为了保证瓶体在使用或者搬运过程中不会出现破裂漏液的情况,一些大容量的塑料瓶往往都制作得较厚,从而导致产品的制造成本较高,在些瓶体需在外壳上横竖设有一些加强筋,但仍难以满足瓶体的强度要求。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用成本低、用料少,力学结构合理并具有加强筋的瓶体。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带有加强筋的瓶体,包括瓶体,瓶体的表面设有内凹的加强筋,部分加强筋的内凹槽呈弧形,该弧形形状在宽度尺寸上为中间宽、两边窄的过渡曲面;在深度尺寸上为中间深、两边浅的过渡曲面;内凹槽底部的宽度小于顶部开槽处的宽度。
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瓶体呈方形或矩形,瓶体的两侧面分别设置有凹槽和竖向凸筋,凹槽与竖向凸筋的横截面形状相似并且凹槽横截面的宽度略大于竖向凸筋横截面的宽度,竖向凸筋从该侧面的顶部纵向延伸至底部。
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凹槽包括横向凹槽,该横向凹槽上、下设有至少两条,瓶体的高度是具有横向凹槽的侧面的宽度的两倍,在叠放时上层瓶体的上、下横向凹槽恰好卡装于并排横放的左、右两瓶体的竖向凸筋上。
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凹槽还包括竖向凹槽,该竖向凹槽与竖向凸筋的位置相对应,在竖向凸筋朝上叠放瓶体时,上层瓶体的竖向凹槽卡装于下层瓶体的竖向凸筋上。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产品加强筋的曲面设计合理,使瓶体的外壳能很好地承受瓶内液体对外的压力,塑料瓶体不容易被胀破,与传统的瓶体相比,本产品可以制造得更薄,从而节省了材料,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此外,瓶体的两侧面分别设置有凹槽和竖向凸筋,在运输或存放时,上、下层瓶体利用凹槽和竖向凸筋相配合可以层叠放置,从而使瓶体叠放时较稳定,在运输或者存放时不容易散开滑下,同时该凹槽和竖向凸筋的设置也提高了瓶体的强度;进一步,凹槽包括横向凹槽和竖向凹槽,用户可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叠放方式。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瓶体的另一角度示意图;
图3是图2中加强筋的局部剖示图;
图4是瓶体的叠放方式;
图5是瓶体的另种一叠放方式。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至图3所示,一种带有加强筋的瓶体,包括瓶体1,瓶体1的表面设有内凹的加强筋11,部分加强筋11的内凹槽呈弧形,该弧形形状在宽度尺寸上为中间宽、两边窄的过渡曲面;在深度尺寸上为中间深、两边浅的过渡曲面;内凹槽底部的宽度小于顶部开槽处的宽度。本设计结构合理,当瓶体装满液体后,由于有了上述曲面形状的加强筋,瓶体的侧面不容易产生大的变形,从而令瓶体在制造得较薄的同时又满足了强度要求,减低了产品的生产成本。该设计对于面积较大的侧面的加强效果更加明显。
瓶体1呈方形或矩形,瓶体1的两侧面分别设置有凹槽和竖向凸筋12,凹槽与竖向凸筋12的横截面形状相似并且凹槽横截面地宽度略大于竖向凸筋12横截面的宽度,竖向凸筋12从该侧面的顶部纵向延伸至底部。不仅令瓶体的强度更好,而且在运输或存放时,上、下层瓶体利用凹槽和竖向凸筋相配合可以层叠放置,从而使瓶体叠放时较稳定,在运输或者存放时不容易散开滑下。
凹槽包括横向凹槽13,该横向凹槽13上、下设有至少两条,瓶体的高度是具有横向凹槽13的侧面的宽度的两倍,也就是说两个横向并排的瓶体的横向凹槽总长与竖向凸筋的长度相当,在叠放时以两个并排的瓶体为一层依次往上堆放,上、下层瓶体在水平方向上互相成90度,上层瓶体的上、下横向凹槽恰好卡装于并排横放的左、右两瓶体的竖向凸筋12上,如图4所示,使得上、下层瓶体之间的叠放可靠牢固,在运输或存放时不易散开滑落。
凹槽还包括竖向凹槽14,该竖向凹槽14与竖向凸筋12的位置相对应,在竖向凸筋12朝上叠放瓶体时,上层瓶体的竖向凹槽14卡装于下层瓶体的竖向凸筋12上,如图5所示,利用此方式同样可方便叠放瓶体。
因此,在制造时,既可在瓶体上成型出横向凹槽13,也可成型出竖向凹槽14,或者在同一瓶体中同时成型出横向凹槽13与竖向凹槽14。
瓶体1在朝向竖向凸筋12的一侧设有凹位15,该凹位15从竖向凸筋12的根部贯通穿过。使该竖向凸筋位置处形成提手,方便人们搬动瓶体。
除了侧边的提手以外,本设计还在瓶体的顶部的下凹部16处设有提手17,更加方便使用者,提手17为竖向凸筋往顶部横向延伸并与下凹部的表面连接而成,使结构更合理,也进一步提高了瓶体的强度。
此外,为了便于倾倒液体,本设计在瓶体1的底部横向设置有内凹的底托18,在倾倒瓶内液体时,可以一手握着提手,另一只手托在底托上,便于操作,而底托18为横向内凹形状的设计也进一步提高了瓶体的强度。
以上所述只是本发明优选的实施方式,在实际应用中,竖向凸筋与凹槽的凹凸方向可以是相反的方向,而本设计中选用较宽的竖向凸筋也可以由两条较窄的竖向凸筋来代替,当然凹槽也可采用类似的等同替换方式,只要是以基本相同的手段实现本发明的目的都应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