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结构的螺栓球预应力转换接头.pdf

上传人:000****221 文档编号:254285 上传时间:2018-02-05 格式:PDF 页数:10 大小:938.8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310093633.7

申请日:

2013.03.22

公开号:

CN103184769A

公开日:

2013.07.03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授权|||著录事项变更IPC(主分类):E04B 1/58变更事项:发明人变更前:文献民 吕金炭 刘大卫 张云莲 杨建辉 程泽海变更后:文献民 吕金炭 刘大卫 张云莲 杨建辉 程泽海 姜鲁珍|||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E04B 1/58申请日:20130322|||公开

IPC分类号:

E04B1/58; E04C5/08

主分类号:

E04B1/58

申请人:

浙江科技学院; 福建荣盛钢结构实业有限公司

发明人:

文献民; 吕金炭; 刘大卫; 张云莲; 杨建辉; 程泽海

地址:

310023 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留和路318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浙江杭州金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0

代理人:

王桂名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竹结构的螺栓球预应力转换接头,包括圆套管、锥头、螺栓杆、套筒和销栓,所述圆套管内设有预应力楔形膨胀杆、预应力楔形套筒和驱动齿轮,所述预应力楔形套筒套设在预应力楔形膨胀杆上,圆套管外表面上对称地设有耳板,圆套管侧壁的耳板安装位置上设有驱动齿轮安装孔,驱动齿轮安装在耳板上并穿过管套管侧壁,所述驱动齿轮圆周上设有与预应力楔形膨胀杆上的齿槽配合的若干齿牙。本发明的竹结构的螺栓球预应力转换接头安装简单、连接可靠。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竹结构的螺栓球预应力转换接头,包括圆套管、锥头、螺栓杆、套筒和销栓,所述锥头为空心圆台结构,其上底面中部设有圆孔,下底面固定在圆套管的一端边缘上,螺栓杆穿出锥头的圆孔,套筒套设在螺栓杆穿出锥头的螺杆上,销栓将套筒固定在螺栓杆上,其特征在于:所述圆套管内设有预应力楔形膨胀杆、预应力楔形套筒和驱动齿轮,预应力楔形膨胀杆呈漏斗形,其包括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为圆柱形杆件,其外侧带有若干齿槽,第二部分为锥台体,其截面圆形直径最小的一端与第一部分连接,所述预应力楔形套筒套设在预应力楔形膨胀杆上,预应力楔形套筒的内径小于预应力楔形膨胀杆的最大外径,大于预应力楔形膨胀杆第一部分圆柱形杆件的外径,预应力楔形套筒沿圆周方向开有若干个与其轴线平行的切口,切口的长度均小于预应力楔形套筒的长度,所述圆套管的内侧沿圆周设有用于限制预应力楔形套筒的位移的环肋,圆套管外表面上对称地设有耳板,圆套管侧壁的耳板安装位置上设有驱动齿轮安装孔,驱动齿轮安装在耳板上并穿过管套管侧壁,所述驱动齿轮圆周上设有与预应力楔形膨胀杆上的齿槽配合的若干齿牙。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竹结构的螺栓球预应力转换接头,其特征在于:预应力楔形套筒外径为等直径,内径为变直径,其壁厚从切口侧向未切口侧沿轴线方向连续增加。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竹结构的螺栓球预应力转换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切口的长度小于预应力楔形套筒的长度。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竹结构的螺栓球预应力转换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切口的长度大于1/2预应力楔形套筒的长度。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竹结构的螺栓球预应力转换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换接头还包括若干紧固螺钉,圆套管上开有若干与紧固螺钉配合的螺纹孔。

6.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竹结构的螺栓球预应力转换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锥头上底面上设有封板,封板上对应的设有圆孔。

7.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竹结构的螺栓球预应力转换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齿轮上设有旋转把手,所述旋转把手包括位于驱动齿轮上的凸块和可套设在凸块上的套筒把手。

说明书

竹结构的螺栓球预应力转换接头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建筑工程领域,涉及一种竹结构的螺栓球预应力转换接头。
技术背景
竹材是地球上分布较为广泛的一种天然绿色可再生材料,具有较高的比强度和比刚度和柔韧性等优点。我国的竹材资源非常丰富,长期以来被广泛应用于工农业生产和生活的各个方面,特别是在2010年世博会以后,社会各界更加重视低碳环保的可持续发展,人们又开始研究如何把这个古老的材料运用于现代建筑领域中,使其重新焕发新的青春。
为了使竹材能够更加广泛地应用于现代建筑领域,其关键点之一是如何解决竹材之间的连接问题。由于竹材生长过程的不可控性决定了其口径、壁厚等截面几何尺寸的不规则性,竹材不可能像经过人工制造生产出来的型钢那样具有很好的尺寸稳定性。因此,在过去千百年的生产生活中,人们一直采用绑扎、榫卯、螺栓、套筒等方式将竹材连接,连接强度和刚度很难得到保障,因而直接影响到竹结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制约了竹材的应用。
授权公告号为CN 2761727,名称为“用于傣家竹楼的原竹结构节点”的中国专利文献中介绍了用于原竹结构常用节点构造,其中一字型、T型、X型、L型节点等均由一根或多根原竹完整贯穿节点,柱脚构造采用金属杯口灌注混凝土方式对节点予以加强,尽管在节点处增加了螺栓等构造措施,但是连接的刚度和强度并不可靠;授权公告号CN 2021171176U,名称为“一种竹结构连接节点”和授权公告号为CN202023258U,名称为“一种竹结构螺栓球连接节点”的中国专利文献中分别公开了两种用于竹结构连接的钢节点,其主要特征是钢节点与竹材之间采用预埋钢筋加混凝土灌注的方式进行连接。这种连接的方式存在的问题是:混凝土与竹材之间的粘结强度很低,两者之间会发生相对滑动,无法通过混凝土传递轴向力,因此在大多数情况下,轴向力实际上主要是通过十字加强筋在竹材和钢箍之间进行传递的,在竹材与钢箍的接触点会产生应力集中现象,连接所能够传递的荷载大小完全取决于十字加强筋与竹材之间的挤压强度、竹材的抗劈裂能力,接触点处会先于竹材破坏,不能充分发挥竹材的承载能力。
由于连接的不可靠性,现有的结构分析理论和有限元计算方法以及实验手段不能深入地应用于竹结构的分析计算中。
由于竹结构连接方面存在的种种问题,竹结构的应用范围收到了很大的制约,一般主要应用于重要性不高的临时性的建筑结构中或者加工制作成板材。而目前大量应用的钢结构网架和桁架所采用的球节点和板节点是一种十分成熟节点形式,如果能够将竹材通过球节点或板节点相互连接,组成钢节点的竹结构,一定会极大地促进竹材在建筑工程领域的应用。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是找到一种竹材与钢节点之间的转换接头,并且能够使其连接强度和刚度均高于竹材自身强度和刚度构造方式。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竹材之间的连接处强度低的缺陷,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安装简单、连接可靠的竹材与螺栓球节点之间的转换接头。
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竹结构的螺栓球预应力转换接头,包括圆套管、锥头、螺栓杆、套筒和销栓,所述锥头为空心圆台结构,其上底面中部设有圆孔,下底面固定在圆套管的一端边缘上,螺栓杆穿出锥头的圆孔,套筒套设在螺栓杆穿出锥头的螺杆上,销栓将套筒固定在螺栓杆上,所述圆套管内设有预应力楔形膨胀杆、预应力楔形套筒和驱动齿轮,预应力楔形膨胀杆呈漏斗形,其包括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为圆柱形杆件,其外侧带有若干齿槽,第二部分为锥台体,其截面圆形直径最小的一端与第一部分连接,所述预应力楔形套筒套设在预应力楔形膨胀杆上,预应力楔形套筒的内径小于预应力楔形膨胀杆的最大外径,大于预应力楔形膨胀杆第一部分圆柱形杆件的外径,预应力楔形套筒沿圆周方向开有若干个与其轴线平行的切口,切口的长度均小于预应力楔形套筒的长度,所述圆套管的内侧沿圆周设有用于限制预应力楔形套筒的位移的环肋,圆套管外表面上对称地设有耳板,圆套管侧壁的耳板安装位置上设有驱动齿轮安装孔,驱动齿轮安装在耳板上并穿过管套管侧壁,所述驱动齿轮圆周上设有与预应力楔形膨胀杆上的齿槽配合的若干齿牙。
圆套管嵌套在竹材端部的外侧,预应力楔形套筒插入在竹材内侧,圆套管的内侧沿圆周设有环肋,用于限制楔形套筒的位移,使竹材端部位于楔形套筒和圆套管之间,预应力楔形膨胀杆呈漏斗状,位于在预应力楔形套筒的内,在驱动齿轮的作用,预应力楔形膨胀杆向锥头一侧移动,预应力楔形膨胀杆的锥台体部分嵌入楔形套筒内,使预应力套筒沿圆周向外膨胀,将竹材端部紧紧的夹在楔形套筒和圆套管之间,使竹材和转换接头形成稳定的连接。
优选的,预应力楔形套筒外径为等直径,内径为变直径,其壁厚从切口侧向未切口侧沿轴线方向连续增加。
优选的,所述的切口的长度小于预应力楔形套筒的长度。
进一步的,所述的切口的长度大于1/2预应力楔形套筒的长度。
优选的,所述转换接头还包括若干紧固螺钉,圆套管上开有若干与紧固螺钉配合的螺纹孔。
优选的,所述锥头上底面上设有封板,封板上对应的设有圆孔。
优选的,所述驱动齿轮上设有旋转把手,所述旋转把手包括位于驱动齿轮上的凸块和可套设在凸块上的套筒把手。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预应力楔形膨胀杆能够使预应力套筒沿圆周向外膨胀,从而使位于圆套管和预应力楔形套筒之间的竹材受到很大的挤压力。考虑到竹材横截面的非圆形几何特点,如果在竹材的端部沿周向开设一定数量的与竹材轴线平行的切口,则能够使圆套管与竹材之间的接触更加均匀,连接更加牢固;
(2)所述的转换接头连接牢固可靠,不会产生因连接处应力集中现象,能够均匀地将竹材的内力通过圆套管传递到节点上。也使得现有的结构分析理论、有限元分析方法和实验方法可以应用于竹结构的分析计算中,可大大地拓展竹材的应用领域;
(3)所述的转换接头加工制作简单,由于不用灌注混凝土材料,所以安装快速,能够实现即插即用;同时拆卸方便,可回收再利用,不会产生废弃物,有利于环境保护;
(4)所述的转换接头能够适应各种截面尺寸和形状的竹材,应用范围广;
(5)安装好转换接头的竹材可以像钢构件一样通过球节点进行连接组成各种空间结构,充分利用了现有的技术和设备条件,生产效率高,经济效益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竹结构的螺栓球预应力转换接头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竹结构的螺栓球预应力转换接头与竹材端部连接剖面图;
图3为本发明竹结构的螺栓球预应力转换接头的左视图;
图4为本发明竹结构的螺栓球预应力转换接头与螺栓球节点之间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竹结构的螺栓球预应力转换接头的组装过程示意图;
附图说明:圆套管1、竹材2、预应力楔形套筒3、预应力楔形膨胀杆4、紧固螺钉5、树脂胶6、驱动齿轮7、销钉8、锥头9、封板10、套筒把手11、圆套管内侧环肋12、耳板13、螺栓杆14、套筒15、销栓16、螺栓球节点17。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
如图1‑3所示,本发明的竹结构的螺栓球预应力转换接头,包括圆套管1、锥头9、螺栓杆14、套筒15和销栓16,所述锥头9为空心圆台结构,其上底面中部设有圆孔,下底面与圆套管1的一端边缘焊接,螺栓杆14的头部位于锥头9内,杆部穿出锥头9上底面的圆孔,套筒15套设在螺栓杆15穿出锥头的螺杆上,销栓16嵌入到套筒15和螺栓杆14的销孔内,使套筒15固定在螺栓杆14上。圆套管1内设有预应力楔形膨胀杆4、预应力楔形套筒3和驱动齿轮7。预应力楔形膨胀杆4呈漏斗形,其包括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为圆柱形杆件,其外侧带有5个齿槽,第二部分为锥台体,其截面圆形直径最小的一端与第一部分连接。所述预应力楔形套筒3套设在预应力楔形膨胀杆4上,预应力楔形套筒3的内径小于预应力楔形膨胀杆4的最大外径,大于预应力楔形膨胀杆4第一部分圆柱形杆件的外径,预应力楔形套筒3沿圆周方向开有若干个与其轴线平行的切口,切口的长度等于3/4预应力楔形套筒的长度。预应力楔形套筒3外径为等直径,内径为变直径,其壁厚从切口侧向未切口侧沿轴线方向连续增加。所述圆套管1的内侧沿圆周设有用于限制预应力楔形套筒3的位移的环肋12,圆套管1外表面上对称地设有耳板13,圆套管1侧壁的耳板13安装位置上设有驱动齿轮7的安装孔,驱动齿轮7通过销钉8与耳板13固定,并穿过管套管1侧壁,驱动齿轮7可绕销钉8转动,驱动齿轮7圆周上均匀的分布有与预应力楔形膨胀杆4上的齿槽配合的10个齿牙。
转换接头还包括八个紧固螺钉5,圆套管1上开有八个与紧固螺钉配合的螺纹孔,紧固螺钉5共有分为四组,每两个沿轴向设置圆套管1的紧固螺钉5分为一组,每组之间的安装间隔90度圆周角,紧固螺钉的实际使用情况可视竹材直径大小而定。所述锥头9上底面上设有封板10,封板10上对应锥头9的上底面圆孔位置也设有圆孔。所述驱动齿轮7上设有旋转把手,所述旋转把手包括位于驱动齿轮上的凸块和可套设在凸块上的套筒把手11。
如图4,安装好转换接头的竹材构件可以采用钢结构工程中普遍使用的球节点连接方式组成各种空间结构。用螺栓扳手将转换接头端部的螺栓杆14旋入螺栓球节点17的螺栓孔中,使套筒15与螺栓球节点17压紧。竹材2的拉力由螺栓杆14传递至螺栓球节点17;竹材2的压力由套筒15传递至螺栓球节点17。
如图5所示,本发明的组装和使用步骤如下:
(a)螺栓杆14从锥头的内侧插入封板10的孔中,在锥头的外侧将套筒15套在螺栓杆14上,并用销栓16固定;
(b)将组装好的锥头7焊接在圆套管1上;
(c)将预应力楔形套筒3插入圆套管1中;
(d)将预应力楔形膨胀杆4插入预应力楔形套筒3中;
(e)将驱动齿轮7与预应力楔形膨胀杆4啮合,并用销钉8将驱动齿轮7固定在耳板13上;
(f)将组装好的转换接头嵌套在涂抹树脂胶6的竹材2的端部,并使圆套管1位于竹材2外侧,预应力楔形套筒3位于竹材2内侧,然后用套筒把手11沿图示方向旋转驱动齿轮7,使竹材2被挤压在圆套管1和预应力楔形套筒3之间,将紧固螺钉5安装在圆套管1和竹材2上的螺纹孔内,将转换接头与竹材2牢固连接。

竹结构的螺栓球预应力转换接头.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竹结构的螺栓球预应力转换接头.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竹结构的螺栓球预应力转换接头.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竹结构的螺栓球预应力转换接头.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竹结构的螺栓球预应力转换接头.pdf(10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3184769A43申请公布日20130703CN103184769ACN103184769A21申请号201310093633722申请日20130322E04B1/58200601E04C5/0820060171申请人浙江科技学院地址310023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留和路318号申请人福建荣盛钢结构实业有限公司72发明人文献民吕金炭刘大卫张云莲杨建辉程泽海74专利代理机构浙江杭州金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33100代理人王桂名54发明名称竹结构的螺栓球预应力转换接头57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竹结构的螺栓球预应力转换接头,包括圆套管、锥头、螺栓杆、套筒和销栓,所述圆套管内设有预应。

2、力楔形膨胀杆、预应力楔形套筒和驱动齿轮,所述预应力楔形套筒套设在预应力楔形膨胀杆上,圆套管外表面上对称地设有耳板,圆套管侧壁的耳板安装位置上设有驱动齿轮安装孔,驱动齿轮安装在耳板上并穿过管套管侧壁,所述驱动齿轮圆周上设有与预应力楔形膨胀杆上的齿槽配合的若干齿牙。本发明的竹结构的螺栓球预应力转换接头安装简单、连接可靠。51INTCL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4页附图4页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4页附图4页10申请公布号CN103184769ACN103184769A1/1页21一种竹结构的螺栓球预应力转换接头,包括圆套管、锥头、螺栓杆、套筒和销栓,所述锥头为。

3、空心圆台结构,其上底面中部设有圆孔,下底面固定在圆套管的一端边缘上,螺栓杆穿出锥头的圆孔,套筒套设在螺栓杆穿出锥头的螺杆上,销栓将套筒固定在螺栓杆上,其特征在于所述圆套管内设有预应力楔形膨胀杆、预应力楔形套筒和驱动齿轮,预应力楔形膨胀杆呈漏斗形,其包括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为圆柱形杆件,其外侧带有若干齿槽,第二部分为锥台体,其截面圆形直径最小的一端与第一部分连接,所述预应力楔形套筒套设在预应力楔形膨胀杆上,预应力楔形套筒的内径小于预应力楔形膨胀杆的最大外径,大于预应力楔形膨胀杆第一部分圆柱形杆件的外径,预应力楔形套筒沿圆周方向开有若干个与其轴线平行的切口,切口的长度均小于预应力楔形套筒的长度,所述。

4、圆套管的内侧沿圆周设有用于限制预应力楔形套筒的位移的环肋,圆套管外表面上对称地设有耳板,圆套管侧壁的耳板安装位置上设有驱动齿轮安装孔,驱动齿轮安装在耳板上并穿过管套管侧壁,所述驱动齿轮圆周上设有与预应力楔形膨胀杆上的齿槽配合的若干齿牙。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竹结构的螺栓球预应力转换接头,其特征在于预应力楔形套筒外径为等直径,内径为变直径,其壁厚从切口侧向未切口侧沿轴线方向连续增加。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竹结构的螺栓球预应力转换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切口的长度小于预应力楔形套筒的长度。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竹结构的螺栓球预应力转换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切口的长度大于1/2预应力楔形套筒的长度。5。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竹结构的螺栓球预应力转换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换接头还包括若干紧固螺钉,圆套管上开有若干与紧固螺钉配合的螺纹孔。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竹结构的螺栓球预应力转换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锥头上底面上设有封板,封板上对应的设有圆孔。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竹结构的螺栓球预应力转换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齿轮上设有旋转把手,所述旋转把手包括位于驱动齿轮上的凸块和可套设在凸块上的套筒把手。权利要求书CN103184769A1/4页3竹结构的螺栓球预应力转换接头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属于建筑工程领域,涉及一种竹结构的螺栓球预应力转换接头。技术背景0002竹材是地球上分布较为广泛的一种天然绿色。

6、可再生材料,具有较高的比强度和比刚度和柔韧性等优点。我国的竹材资源非常丰富,长期以来被广泛应用于工农业生产和生活的各个方面,特别是在2010年世博会以后,社会各界更加重视低碳环保的可持续发展,人们又开始研究如何把这个古老的材料运用于现代建筑领域中,使其重新焕发新的青春。0003为了使竹材能够更加广泛地应用于现代建筑领域,其关键点之一是如何解决竹材之间的连接问题。由于竹材生长过程的不可控性决定了其口径、壁厚等截面几何尺寸的不规则性,竹材不可能像经过人工制造生产出来的型钢那样具有很好的尺寸稳定性。因此,在过去千百年的生产生活中,人们一直采用绑扎、榫卯、螺栓、套筒等方式将竹材连接,连接强度和刚度很难。

7、得到保障,因而直接影响到竹结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制约了竹材的应用。0004授权公告号为CN2761727,名称为“用于傣家竹楼的原竹结构节点”的中国专利文献中介绍了用于原竹结构常用节点构造,其中一字型、T型、X型、L型节点等均由一根或多根原竹完整贯穿节点,柱脚构造采用金属杯口灌注混凝土方式对节点予以加强,尽管在节点处增加了螺栓等构造措施,但是连接的刚度和强度并不可靠;授权公告号CN2021171176U,名称为“一种竹结构连接节点”和授权公告号为CN202023258U,名称为“一种竹结构螺栓球连接节点”的中国专利文献中分别公开了两种用于竹结构连接的钢节点,其主要特征是钢节点与竹材之间采用预。

8、埋钢筋加混凝土灌注的方式进行连接。这种连接的方式存在的问题是混凝土与竹材之间的粘结强度很低,两者之间会发生相对滑动,无法通过混凝土传递轴向力,因此在大多数情况下,轴向力实际上主要是通过十字加强筋在竹材和钢箍之间进行传递的,在竹材与钢箍的接触点会产生应力集中现象,连接所能够传递的荷载大小完全取决于十字加强筋与竹材之间的挤压强度、竹材的抗劈裂能力,接触点处会先于竹材破坏,不能充分发挥竹材的承载能力。0005由于连接的不可靠性,现有的结构分析理论和有限元计算方法以及实验手段不能深入地应用于竹结构的分析计算中。0006由于竹结构连接方面存在的种种问题,竹结构的应用范围收到了很大的制约,一般主要应用于重。

9、要性不高的临时性的建筑结构中或者加工制作成板材。而目前大量应用的钢结构网架和桁架所采用的球节点和板节点是一种十分成熟节点形式,如果能够将竹材通过球节点或板节点相互连接,组成钢节点的竹结构,一定会极大地促进竹材在建筑工程领域的应用。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是找到一种竹材与钢节点之间的转换接头,并且能够使其连接强度和刚度均高于竹材自身强度和刚度构造方式。发明内容0007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竹材之间的连接处强度低的缺陷,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安装简说明书CN103184769A2/4页4单、连接可靠的竹材与螺栓球节点之间的转换接头。0008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竹结构的螺栓球预应力转换接头,。

10、包括圆套管、锥头、螺栓杆、套筒和销栓,所述锥头为空心圆台结构,其上底面中部设有圆孔,下底面固定在圆套管的一端边缘上,螺栓杆穿出锥头的圆孔,套筒套设在螺栓杆穿出锥头的螺杆上,销栓将套筒固定在螺栓杆上,所述圆套管内设有预应力楔形膨胀杆、预应力楔形套筒和驱动齿轮,预应力楔形膨胀杆呈漏斗形,其包括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为圆柱形杆件,其外侧带有若干齿槽,第二部分为锥台体,其截面圆形直径最小的一端与第一部分连接,所述预应力楔形套筒套设在预应力楔形膨胀杆上,预应力楔形套筒的内径小于预应力楔形膨胀杆的最大外径,大于预应力楔形膨胀杆第一部分圆柱形杆件的外径,预应力楔形套筒沿圆周方向开有若干个与其轴线平行的切口,切口。

11、的长度均小于预应力楔形套筒的长度,所述圆套管的内侧沿圆周设有用于限制预应力楔形套筒的位移的环肋,圆套管外表面上对称地设有耳板,圆套管侧壁的耳板安装位置上设有驱动齿轮安装孔,驱动齿轮安装在耳板上并穿过管套管侧壁,所述驱动齿轮圆周上设有与预应力楔形膨胀杆上的齿槽配合的若干齿牙。0009圆套管嵌套在竹材端部的外侧,预应力楔形套筒插入在竹材内侧,圆套管的内侧沿圆周设有环肋,用于限制楔形套筒的位移,使竹材端部位于楔形套筒和圆套管之间,预应力楔形膨胀杆呈漏斗状,位于在预应力楔形套筒的内,在驱动齿轮的作用,预应力楔形膨胀杆向锥头一侧移动,预应力楔形膨胀杆的锥台体部分嵌入楔形套筒内,使预应力套筒沿圆周向外膨胀。

12、,将竹材端部紧紧的夹在楔形套筒和圆套管之间,使竹材和转换接头形成稳定的连接。0010优选的,预应力楔形套筒外径为等直径,内径为变直径,其壁厚从切口侧向未切口侧沿轴线方向连续增加。0011优选的,所述的切口的长度小于预应力楔形套筒的长度。0012进一步的,所述的切口的长度大于1/2预应力楔形套筒的长度。0013优选的,所述转换接头还包括若干紧固螺钉,圆套管上开有若干与紧固螺钉配合的螺纹孔。0014优选的,所述锥头上底面上设有封板,封板上对应的设有圆孔。0015优选的,所述驱动齿轮上设有旋转把手,所述旋转把手包括位于驱动齿轮上的凸块和可套设在凸块上的套筒把手。0016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1)预应力。

13、楔形膨胀杆能够使预应力套筒沿圆周向外膨胀,从而使位于圆套管和预应力楔形套筒之间的竹材受到很大的挤压力。考虑到竹材横截面的非圆形几何特点,如果在竹材的端部沿周向开设一定数量的与竹材轴线平行的切口,则能够使圆套管与竹材之间的接触更加均匀,连接更加牢固;(2)所述的转换接头连接牢固可靠,不会产生因连接处应力集中现象,能够均匀地将竹材的内力通过圆套管传递到节点上。也使得现有的结构分析理论、有限元分析方法和实验方法可以应用于竹结构的分析计算中,可大大地拓展竹材的应用领域;(3)所述的转换接头加工制作简单,由于不用灌注混凝土材料,所以安装快速,能够实现即插即用;同时拆卸方便,可回收再利用,不会产生废弃物,。

14、有利于环境保护;说明书CN103184769A3/4页5(4)所述的转换接头能够适应各种截面尺寸和形状的竹材,应用范围广;(5)安装好转换接头的竹材可以像钢构件一样通过球节点进行连接组成各种空间结构,充分利用了现有的技术和设备条件,生产效率高,经济效益好。附图说明0017图1为本发明竹结构的螺栓球预应力转换接头的分解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发明竹结构的螺栓球预应力转换接头与竹材端部连接剖面图;图3为本发明竹结构的螺栓球预应力转换接头的左视图;图4为本发明竹结构的螺栓球预应力转换接头与螺栓球节点之间的连接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发明竹结构的螺栓球预应力转换接头的组装过程示意图;附图说明圆套管1、竹材2、。

15、预应力楔形套筒3、预应力楔形膨胀杆4、紧固螺钉5、树脂胶6、驱动齿轮7、销钉8、锥头9、封板10、套筒把手11、圆套管内侧环肋12、耳板13、螺栓杆14、套筒15、销栓16、螺栓球节点17。具体实施方式0018下面结合具体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如图13所示,本发明的竹结构的螺栓球预应力转换接头,包括圆套管1、锥头9、螺栓杆14、套筒15和销栓16,所述锥头9为空心圆台结构,其上底面中部设有圆孔,下底面与圆套管1的一端边缘焊接,螺栓杆14的头部位于锥头9内,杆部穿出锥头9上底面的圆孔,套筒15套设在螺栓杆15穿出锥头的螺杆上,销栓16嵌入到套筒15和螺栓杆14的销孔内,使套筒15。

16、固定在螺栓杆14上。圆套管1内设有预应力楔形膨胀杆4、预应力楔形套筒3和驱动齿轮7。预应力楔形膨胀杆4呈漏斗形,其包括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为圆柱形杆件,其外侧带有5个齿槽,第二部分为锥台体,其截面圆形直径最小的一端与第一部分连接。所述预应力楔形套筒3套设在预应力楔形膨胀杆4上,预应力楔形套筒3的内径小于预应力楔形膨胀杆4的最大外径,大于预应力楔形膨胀杆4第一部分圆柱形杆件的外径,预应力楔形套筒3沿圆周方向开有若干个与其轴线平行的切口,切口的长度等于3/4预应力楔形套筒的长度。预应力楔形套筒3外径为等直径,内径为变直径,其壁厚从切口侧向未切口侧沿轴线方向连续增加。所述圆套管1的内侧沿圆周设有用于限。

17、制预应力楔形套筒3的位移的环肋12,圆套管1外表面上对称地设有耳板13,圆套管1侧壁的耳板13安装位置上设有驱动齿轮7的安装孔,驱动齿轮7通过销钉8与耳板13固定,并穿过管套管1侧壁,驱动齿轮7可绕销钉8转动,驱动齿轮7圆周上均匀的分布有与预应力楔形膨胀杆4上的齿槽配合的10个齿牙。0019转换接头还包括八个紧固螺钉5,圆套管1上开有八个与紧固螺钉配合的螺纹孔,紧固螺钉5共有分为四组,每两个沿轴向设置圆套管1的紧固螺钉5分为一组,每组之间的安装间隔90度圆周角,紧固螺钉的实际使用情况可视竹材直径大小而定。所述锥头9上底面上设有封板10,封板10上对应锥头9的上底面圆孔位置也设有圆孔。所述驱动齿。

18、轮7上设有旋转把手,所述旋转把手包括位于驱动齿轮上的凸块和可套设在凸块上的套筒把手11。0020如图4,安装好转换接头的竹材构件可以采用钢结构工程中普遍使用的球节点连说明书CN103184769A4/4页6接方式组成各种空间结构。用螺栓扳手将转换接头端部的螺栓杆14旋入螺栓球节点17的螺栓孔中,使套筒15与螺栓球节点17压紧。竹材2的拉力由螺栓杆14传递至螺栓球节点17;竹材2的压力由套筒15传递至螺栓球节点17。0021如图5所示,本发明的组装和使用步骤如下A螺栓杆14从锥头的内侧插入封板10的孔中,在锥头的外侧将套筒15套在螺栓杆14上,并用销栓16固定;B将组装好的锥头7焊接在圆套管1上。

19、;C将预应力楔形套筒3插入圆套管1中;D将预应力楔形膨胀杆4插入预应力楔形套筒3中;E将驱动齿轮7与预应力楔形膨胀杆4啮合,并用销钉8将驱动齿轮7固定在耳板13上;F将组装好的转换接头嵌套在涂抹树脂胶6的竹材2的端部,并使圆套管1位于竹材2外侧,预应力楔形套筒3位于竹材2内侧,然后用套筒把手11沿图示方向旋转驱动齿轮7,使竹材2被挤压在圆套管1和预应力楔形套筒3之间,将紧固螺钉5安装在圆套管1和竹材2上的螺纹孔内,将转换接头与竹材2牢固连接。说明书CN103184769A1/4页7图1图2说明书附图CN103184769A2/4页8图3说明书附图CN103184769A3/4页9图4说明书附图CN103184769A4/4页10图5说明书附图CN103184769A1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固定建筑物 > 建筑物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