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治螟虫的展膜油剂.pdf

上传人:111****112 文档编号:25363 上传时间:2018-01-16 格式:PDF 页数:13 大小:729.2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510245168.3

申请日:

2015.05.14

公开号:

CN104824016A

公开日:

2015.08.12

当前法律状态:

撤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视为撤回IPC(主分类):A01N 57/30申请公布日:20150812|||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A01N 57/30申请日:20150514|||公开

IPC分类号:

A01N57/30; A01N57/16; A01N25/02; A01P7/04; A01N43/90(2006.01)N

主分类号:

A01N57/30

申请人:

广西大学

发明人:

范稚莲; 莫良玉; 李高南; 黄天柱; 黄春富

地址:

530004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西乡塘区大学路100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广西南宁公平专利事务所有限责任公司45104

代理人:

韦锦捷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防治螟虫的展膜油剂,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百分比的组分组成:阿维菌素0.1%~10%,活性组分II1%~30%,表面活性剂1%~15%,水面扩散剂1%~30%,稳定剂0.1%~5%,溶剂补足至100%;所述的活性组分II为哒嗪硫磷或水胺硫磷,所述的阿维菌素与活性组分II的重量比为9~1:1~9。本发明所述的展膜油剂具有绿色环保、成本低廉、加工方便、协同增效并能降低螟虫抗性,降低农药施用量,节约农业成本,提高农药利用率和减少降低环境污染等优点。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防治螟虫的展膜油剂,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百分比的组分组成:阿维菌素0.1%~10%,活性组分II 1%~30%,表面活性剂1%~15%,水面扩散剂1%~30%,稳定剂0.1%~5%,溶剂补足至100%;所述的活性组分II为哒嗪硫磷或水胺硫磷,所述的阿维菌素与活性组分II的重量比为9~1:1~9。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治螟虫的展膜油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表面活性剂为辛基酚聚氧乙烯醚、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烷基酚聚氧乙烯醚、苯乙基酚聚氧乙烯醚、蓖麻油聚氧乙烯醚或十二烷基苯磺酸钙中的至少一种;
所述的水面扩散剂为三乙基己基磷酸、甲基戊醇或古尔胶中的至少一种;
所述的稳定剂为苯甲酸或山梨酸;
所述的溶剂为芳烃类溶剂、植物油类溶剂和极性溶剂中的至少一种;芳烃类溶剂为三甲苯、四甲苯、甲基萘、柴油、汽油或二线油;植物油类溶剂为大豆油、棕榈油、棉籽油、菜籽油、蓖麻油、玉米油、松节油、植物油酸甲酯、植物油酸乙酯或碳酸二甲酯;极性溶剂为吡咯烷酮、二甲亚砜、异戊醇、乙醇、正己醇、正辛醇或松油醇。

说明书

一种防治螟虫的展膜油剂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农药领域,具体说是一种防治螟虫的展膜油剂,主要通过水面展膜法、甩瓶法或毒土法实现对水生作物螟虫的有效防治。
背景技术
螟虫,属鳞翅目有喙亚目螟蛾科昆虫的统称。中国常见的种类有:螟蛾科的三化螟、褐边螟、二化螟、台湾稻螟和夜蛾科的大螟。主要侵害水稻,也侵害高粱、玉米、甘蔗等,是中国南方主要害虫之一。而在古时候,螟泛指食禾的害虫。《史记·龟策列传》:“螟虫岁生,五谷不成。”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杂说》:“正月朔旦,四面有黄气,其岁大丰,此黄帝用事。土气黄均,四方并熟,有青气杂黄有螟虫,赤气大旱,黑气大水。”宋苏轼《昭灵侯庙碑》:“救药疾疠,驱攘螟虫。”可见我国从上秦时期就有对螟虫防治的记载。
随着近年来南方旱情严重,导致螟虫在水稻、莲藕、慈姑、茭白、菱角和马蹄上为害严重并使其大幅度减产。常规喷雾防治方式带来的工效低、劳动强度大、成本高和对环境污染严重等问题日趋严重。单一活性成分的农药品种连续多次使用不但使害虫容易产生抗药性,且易造成对食品和环境的污染。选择合理先进的施药技术和优秀的药剂配比,不仅可以降低劳动强度,提高防治效果,而且能延缓害虫抗性发展,使田间防治效果显著优于各单剂的作用,并能够减轻甚至避免农药对食物和环境的污染。
阿维菌素是一种广谱、高效、安全的微生物源杀虫剂,英文名称为abamectin,化学结构结构式为:阿维菌素属于大环内酯双糖类化合物,是从土壤微生物中分离的天然产物,对昆虫和螨类具有触杀和胃毒作用并有微弱的熏蒸作用,无内吸作用,但它对叶片有很强的渗透作用,可杀死表皮下的害虫,且残效期长。它不杀卵。其作用机制与一般杀虫剂不同的是它干扰神经生理活动,刺激释放r-氨基丁酸,而 r-氨基丁酸对节肢动物的神经传导有抑制作用,螨类成、若螨和昆虫幼虫与药剂接触后即出现麻痹症状,不活动不取食,2~4天后死亡。因不引起昆虫迅速脱水,所以它的致死作用较慢。它对捕食性和寄生性天敌虽有直接杀伤作用,但因植物表面残留少,因此对益虫的损伤小。
哒嗪硫磷,化学名称:0,0-二乙基-0-1-苯基-1,2,4-三唑-3-硫代磷酸酯,分子式:C12H16N3O3PS,化学结构为:
水胺硫磷,化学名称:O-甲基-O-(邻-异丙氧基羰基苯基)硫代磷酰胺,分子式:C11H16NO4PS,化学结构为:
随着以往哒嗪硫磷和水胺硫磷在多种害虫上的大量使用,害虫对其的抗性增长明显,将阿维菌素与哒嗪硫磷、水胺硫磷等已有农药品种之间的复配,是目前延缓作物害虫对其抗性增加,延长使用时间的关键。本发明人通过研究证明,阿维菌素与哒嗪硫磷、水胺硫磷中的任一杀虫剂活性成分复配成的展膜油剂对靶标害虫具有极强的增效作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单剂药效差、螟虫抗性强,常规施药方法工效低、劳动强度大、成本高、对环境污染严重等问题,提供一种防治螟虫的展膜油剂。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防治螟虫的展膜油剂,由以下重量百分比的组分组成:阿维菌素0.1%~10%,活性组分II1%~30%,表面活性剂1%~15%,水面扩散剂1%~30%,稳定剂0.1%~5%,溶剂补足至100%;所述的活性组分II为哒嗪硫磷或水胺硫磷,所述的阿维菌素与活性组分II的重量比为9~1:1~9。
所述的表面活性剂为辛基酚聚氧乙烯醚、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烷基酚聚氧乙烯醚、苯乙基酚聚氧乙烯醚、蓖麻油聚氧乙烯醚或十二烷基苯磺酸钙中的至少一种。
所述的水面扩散剂为三乙基己基磷酸、甲基戊醇或古尔胶中的至少一种。
所述的稳定剂为苯甲酸或山梨酸。
所述的溶剂为芳烃类溶剂、植物油类溶剂和极性溶剂中的至少一种;芳烃类溶剂为三甲苯、四甲苯、甲基萘、柴油、汽油或二线油;植物油类溶剂为大豆油、棕榈油、棉籽油、菜 籽油、蓖麻油、玉米油、松节油、植物油酸甲酯、植物油酸乙酯或碳酸二甲酯;极性溶剂为吡咯烷酮、二甲亚砜、异戊醇、乙醇、正己醇、正辛醇或松油醇。
本发明适合于防治二化螟、三化螟、大螟、台湾稻螟、稻纵卷叶螟、稻筒水螟、莲藕水蛆、马蹄白螟、慈姑食心虫和茭白螟。施用本发明所述的展膜油剂的优选方法是水面展膜法,其次是甩瓶法和毒土法,根据防治对象发生情况确定适宜的用药量,通常施药量是75~1500ga.i./hm2
本发明所述的展膜油剂具有绿色环保、成本低廉、加工方便、协同增效并能降低螟虫抗性,降低农药施用量,节约农业成本,提高农药利用率和减少降低环境污染等优点。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以下试验由广西农业资源环境与农产品质量安全高校实验室进行。
一、室内毒力测定
先通过室内毒力测定,明确两种药剂按一定比例复配后的共毒系数(CTC),CTC<80为拮抗作用,80<CTC<120为相加作用,CTC>120为增效作用,在此基础上,再进行田间药效试验。
试验1:阿维菌素与哒嗪硫磷的混配剂对甜菜夜蛾的室内毒里测定实验
室内毒力测定时,按照阿维菌素与哒嗪硫磷质量比为9~1:1~9的比例量取阿维菌素和哒嗪硫磷,用丙酮配置成一定的母液放置于4℃的冰箱中保存备用,实验所用药剂均用0.01%吐温-80溶液稀释。药后取干净灭菌的培养皿24个,每个处理设置三个重复,每个重复一个培养皿,每个培养皿中放3龄幼虫30头。首先把甘蓝叶片切成6-7cm的小块,浸泡5S后取出,在室内晾干后在将叶片放入到接入甜菜夜蛾的培养皿中,用湿棉球保湿。药后24小时更换甘蓝叶片并清理培养皿。于药后24、48和72小时观察甜菜夜蛾的存活情况,计算甜菜夜蛾的死亡率和校正死亡率,并计算出72时的致死中浓度(LC50),相关系数和回归方程,参照孙云沛法计算混合剂的共毒系数(CTC)。
表1阿维菌素与哒嗪硫磷的混配剂对3龄甜菜夜蛾幼虫的毒力测定


由表1可知,阿维菌素、哒嗪硫磷对甜菜夜蛾的LC50分别为137.45mg/L和145.42mg/L,阿维菌素的毒力指数高于哒嗪硫磷的毒力指数,阿维菌素与哒嗪硫磷在9:1~1:9配比内混配均表现出明显的协同增效作用,而当阿维菌素与哒嗪硫磷的重量百分比为3:7时,共毒系数为161.33,共毒系数最高。
试验2:阿维菌素与水胺硫磷的混配剂对三化螟的室内毒里测定实验
室内毒力测定时,按照阿维菌素与水胺硫磷质量比为9:1~1:9的比例量取阿维菌素和水胺硫磷,用丙酮配置成一定的母液放置于4℃的冰箱中保存备用,实验所用药剂均用0.01%吐温-80溶液稀释。药后取干净灭菌的培养皿24个,每个处理设置三个重复,每个重复一个培养皿,每个培养皿中放3龄幼虫30头。首先把甘蓝叶片切成6-7cm的小块,浸泡5S后取出,在室内晾干后在将叶片放入到接入三化螟的培养皿中,用湿棉球保湿。药后24小时更换甘蓝叶片并清理培养皿。于药后24、48和72时观察三化螟的存活情况,计算三化螟的死亡率和校正死亡率,并计算出72时的致死中浓度(LC50),相关系数和回归方程,参照孙云沛法计算混合剂的共毒系数(CTC)。
表2阿维菌素与水胺硫磷的混配剂对2龄三化螟幼虫的毒力测定


由表1可知,阿维菌素、水胺硫磷对甜菜夜蛾的EC50分别为137.45mg/L和142.63mg/L,阿维菌素的毒力指数高于水胺硫磷的毒力指数,阿维菌素与水胺硫磷在9:1~1:9配比内混配均表现出明显的协同增效作用,而当阿维菌素与水胺硫磷的重量比为4:6时,共毒系数为166.28,共毒系数最高。
二、制剂性能测定
按照下表制备10个展膜油剂样品,分别测定成膜稳定性、扩展性能和基部残留药剂的杀虫活性,各指标的测定方法如下:
成膜稳定性:各取药剂1ml,滴入烧杯水面,观察其成膜稳定性,如24h内有药剂分散至下层水面,则成膜稳定性较差,记为“差”,如24h无药剂分散至下层水面,24-72h内有部分药剂分散至下层水面,则成膜稳定性较好,记为“良”,如72h后无药剂分散至下层水面,则成膜稳定性好,记为“优”。
扩展性能:各取药剂1ml,滴入水面,测量其扩散半径,如扩散半径<0.5m,则扩散性能较差,记为“差”,如0.5m<扩散半径<2m,则扩散性能较好,记为“良”,如扩散半径>2m,则扩散性能好,记为“优”。
基部残留药剂的杀虫活性:稻田施药后,2天、7天分别剪取水面以上0-3cm的水稻基部,用于饲养3龄二化螟,并于饲养2天后调查二化螟死亡情况,计算死亡率。


三、产品制备以及应用实施例
实施例1:11.0%阿维菌素·哒嗪硫磷展膜油剂

制备工艺:在带搅拌器的混合釜中,先用部分溶剂将活性成分阿维菌素和哒嗪硫磷搅拌溶解后,再加入表面活性剂和剩余的溶剂,充分搅拌混合均匀,即得11.0%阿维菌素·哒嗪硫磷展膜油剂;工艺参数为:搅拌速度控制为160~250转/分钟,搅拌时间为1~60分钟,温度为常温,压力为常压。
按照与实施例1相同的制备工艺步骤,可以制备以下实施例。
实施例2:17.0%阿维菌素·哒嗪硫磷展膜油剂


实施例3:24.0%阿维菌素·哒嗪硫磷展膜油剂

实施例4:25.0%阿维菌素·哒嗪硫磷展膜油剂

实施例5:25.0%阿维菌素·哒嗪硫磷展膜油剂

实施例6:30.1%阿维菌素·哒嗪硫磷展膜油剂


实施例7:11.0%阿维菌素·水胺硫磷展膜油剂

实施例8:18.0%阿维菌素·水胺硫磷酯展膜油剂

实施例9:15.0%阿维菌素·水胺硫磷展膜油剂


实施例10:24.0%阿维菌素·水胺硫磷展膜油剂

实施例11:30.0%阿维菌素·水胺硫磷展膜油剂

实施例12:30.1%阿维菌素·水胺硫磷酯展膜油剂


所制备的一种防治螟虫的展膜油剂外观为均一油状液体;低温相容性好,在–5℃条件下,冷藏7d不析出结晶和悬浮物;挥发性低,滤纸悬挂发测定结果,挥发率低于30%;对植物安全,无药害;采用闭口法测定,闪点大于40℃;粘度小于30mPa·s;导电率在1×10-6~1×10-10s/cm范围内。
大田应用试验1
防治对象:二化螟
实验地点:南宁市新圩镇某稻田
施药方法:水面展膜法
施药亩量:实施例亩用药量为50毫升/亩
对照药剂:1.8%阿维菌素EC和20%哒嗪硫磷EC,制剂亩用量100g,用水稀释至30L常规喷雾
表4:防治二化螟田间药效试验结果

从表4中可以看出:本发明的展膜油剂采用水面展膜法防治二化螟比对照药剂常规喷雾速效性强、防治效果好、持效期较长。在近似同等有效成分用量下,速效和持效性且优于哒嗪硫磷和阿维菌素单剂的防治效果。
大田应用试验2
防治对象:马蹄白螟
实验地点:桂林市荔浦县
施药方法:甩瓶法
施药量:各设计小区制剂亩用量50毫升/亩
对照药剂:1.8%阿维菌素EC和20%水胺硫磷EC,制剂亩用量100g,用水稀释至30L常 规喷雾
表5:防治马蹄白螟田间药效试验结果

从表5中可以看出:本发明的展膜油剂采用甩瓶法防治马蹄白螟比对照药剂常规喷雾速效性强、防治效果好、持效期较长。在近似同等有效成分用量下,速效和持效性且优于水胺硫磷和阿维菌素单剂的防治效果。
大田应用试验3
防治对象:慈姑钻心虫
实验地点:桂林市荔浦县
施药量:各设计小区制剂亩用量50毫升/亩,拌沙土2公斤
施药方法:毒土法
对照药剂:1.8%阿维菌素EC、20%哒嗪硫磷EC和20%水胺硫磷EC,制剂亩用量100g,用水稀释至30L常规喷雾
表6:防治马蹄白螟田间药效试验结果

从表6中可以看出:本发明的展膜油剂采用毒土法防治马蹄白螟比对照药剂常规喷雾速效性强、防治效果好、持效期较长。在近似同等有效成分用量下,速效和持效性且优于水胺硫磷、哒嗪硫磷和阿维菌素单剂的防治效果。

一种防治螟虫的展膜油剂.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一种防治螟虫的展膜油剂.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一种防治螟虫的展膜油剂.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防治螟虫的展膜油剂.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防治螟虫的展膜油剂.pdf(13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涉及一种防治螟虫的展膜油剂,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百分比的组分组成:阿维菌素0.110,活性组分II130,表面活性剂115,水面扩散剂130,稳定剂0.15,溶剂补足至100;所述的活性组分II为哒嗪硫磷或水胺硫磷,所述的阿维菌素与活性组分II的重量比为91:19。本发明所述的展膜油剂具有绿色环保、成本低廉、加工方便、协同增效并能降低螟虫抗性,降低农药施用量,节约农业成本,提高农药利用率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类生活必需 > 农业;林业;畜牧业;狩猎;诱捕;捕鱼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