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地板及其制造方法、安装方法.pdf

上传人:xia****o6 文档编号:252556 上传时间:2018-02-05 格式:PDF 页数:18 大小:791.8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0710027201.0

申请日:

2007.03.13

公开号:

CN101265747A

公开日:

2008.09.17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专利权人的姓名或者名称、地址的变更IPC(主分类):E04F 15/04变更事项:专利权人变更前:滁州扬子木业有限公司变更后:安徽扬子地板股份有限公司变更事项:地址变更前:239200 中国安徽省滁州市花园西路98号变更后:239200 中国安徽省滁州市花园西路98号|||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专利申请权、专利权的转移(专利申请权的转移)变更项目:申请人变更前权利人:申请人:雷响 地址:安徽省滁州市滁州市来安县工业园B区好地地板; 申请人:周玉刚 地址:安徽省滁州市来安县工业园B区好地地板变更后权利人:申请人:滁州扬子木业有限公司 地址:中国安徽省滁州市花园西路98号登记生效日:2008.9.26|||公开

IPC分类号:

E04F15/04; B27M3/04

主分类号:

E04F15/04

申请人:

雷 响; 周玉刚

发明人:

雷 响; 周玉刚

地址:

239200安徽省滁州市滁州市来安县工业园B区好地地板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珠海智专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代理人:

吴志鸿;段淑华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木地板及其制造方法、安装方法,该木地板包括上表面、下表面、芯层、两个第一侧壁、两个第二侧壁,在所述第一侧壁上靠近所述上表面的部位有沿平行于所述上表面的方向向外延伸的第一连接块,所述第一连接块背对所述上表面的一侧有沿着同时平行于所述第一侧壁及所述上表面的方向延伸的第一凹槽和第一舌榫,在所述第二侧壁上靠近所述下表面的部位有沿平行于所述下表面的方向向外延伸的第二连接块,所述第二连接块背对所述下表面的一侧有沿着同时平行于所述第二侧壁及所述下表面的方向延伸的第二凹槽和第二舌榫。该木地板安装方便且连接可靠,为人们家居装修带来极大方便。

权利要求书

1.   木地板,包括
上表面;
下表面;
形成在所述上表面及所述下表面中间的以纤维质为主要成份的芯层;
垂直于所述上表面的相邻的两个第一侧壁;
垂直于所述上表面的并与所述两个第一侧壁分别相对的两个第二侧壁;
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第一侧壁上靠近所述上表面的部位有沿平行于所述上表面的方向向外延伸的第一连接块,所述第一连接块背对所述上表面的一侧有沿着同时平行于所述第一侧壁及所述上表面的方向延伸的第一凹槽和第一舌榫,所述第一凹槽与所述第一舌榫邻接,所述第一凹槽邻接所述第一侧壁;
在所述第二侧壁上靠近所述下表面的部位有沿平行于所述下表面的方向向外延伸的第二连接块,所述第二连接块背对所述下表面的一侧有沿着同时平行于所述第二侧壁及所述下表面的方向延伸的第二凹槽和第二舌榫,所述第二凹槽与所述第二舌榫邻接,所述第二凹槽邻接所述第二侧壁。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木地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凹槽包括第一侧面、第二侧面与平行于所述上表面的上底面,所述第一凹槽的横截面为梯形;
所述第二舌榫包括第一侧面、第二侧面与平行于所述下表面的上平面,所述第二舌榫的横截面为梯形。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木地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舌榫上平面有沿着同时平行于所述第二侧壁及所述下表面方向延伸的槽。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木地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凹槽第一侧面与所述上底面形成的夹角为大于26°的锐角,所述第一凹槽第二侧面与所述上底面的虚拟延伸面形成的夹角为小于150°的钝角;
所述第二舌榫第一侧面与上平面形成的夹角的大小与所述第一凹槽的第一侧面与上底面形成的夹角的大小相等;
所述第二舌榫第二侧面与上平面的虚拟延伸面形成的夹角的大小与所述第一凹槽第二侧面与上底面的虚拟延伸面形成的夹角的大小相等。

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木地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凹槽与所述第二舌榫在安装过程中相互间接触的棱角为圆角。

6.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木地板的制造方法,包括
在木地板半成品下表面一边缘附近沿平行于该边缘延伸方向裁切出第一直沟,形成第一侧壁;
裁切掉所述第一直沟背对所述第一侧壁的芯层的一部分,形成第一舌榫的下平面及第二侧面;
在木地板半成品上表面与所述第一侧壁相对的边缘附近沿平行于该边缘延伸方向裁切出第二直沟,形成第二侧壁;
裁切掉所述第二直沟背对所述第二侧壁的芯层的一部分,形成第二舌榫的上平面及第一侧面;
在所述第二舌榫朝所述上表面一侧沿所述第二舌榫延伸方向裁切出一槽;
其特征在于:
裁切所述第一直沟平行于所述第一侧壁的两个沟壁后获得第一凹槽,裁切时保持所述第一凹槽的第一侧面与上底面形成的夹角为大于26°的锐角,所述第一凹槽的第二侧面与上底面的虚拟延伸面形成的夹角为小于150°的钝角;
裁切所述第二直沟平行于所述第二侧壁的并背对所述第二侧壁的沟壁后获得第二凹槽,裁切时保持所述第二舌榫第二侧面与上平面的虚拟延伸面形成的夹角的大小与所述第一凹槽的第二侧面与上底面的虚拟延伸面形成的夹角的大小相等。

7.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木地板的安装方法,其特征在于:
把待铺设的木地板的第一凹槽对准邻近的已铺放木地板的第二舌榫;
沿着垂直于木地板上表面的方向向待铺设的木地板施加一向下的力,使已铺放木地板第二舌榫发生弹性形变并进入待铺设的木地板第一凹槽的空间范围;
沿同一方向向待铺设的木地板继续施加力,直至待铺设木地板第一凹槽的上底面与已铺放木地板第二舌榫的上平面贴合为止。

说明书

木地板及其制造方法、安装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木地板,尤其是一种便于安装并且连接可靠的木地板及其制造方法、安装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人民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人们在家居装修时喜欢使用档次较高的地板,并且希望使用的地板不但美观实用,还要安装方便,即不需要经过复杂的步骤,也不需要任何工具便可安装。如中国专利ZL02123006.4和美国专利US6928779均公开了一种具有连接部分的地板,该地板的结构如图1a所示。该地板包括上表面31、下表面32及中心部分33,其第一侧壁34上有一槽36,其第二侧壁35上有一舌状物37,安装时,两地板是通过槽36与舌状物37以平面方式彼此横行移动而实现啮合的。但是这种地板的连接部分,即槽36与舌状物37,是在水平方向上啮合的,在地板安装后可能会在垂直于木地板厚度方向上,两块地板出现相对移动的情况,也就是说,地板安装以后,可能会有连接不牢固的情况发生。另外,由于该地板的槽36与舌状物37均具有一定的倾斜角度,安装时也并不方便。如图1所示,图1揭示了该地板的结构及其安装过程示意图。安装时,需要把一块地板按照一定的角度倾斜,将其舌状物37插入到另一块地板的槽36中,如图1的箭头所示。这样会给人们安装地板带来一定的麻烦。因此人们喜欢使用中心部分以纤维质为主要成分的复合地板,因为其连接部分就可以具有较好的弹性变形能力,安装十分方便。若这种地板有可靠的连接部分,使地板的连接牢固可靠,将会更加受到人们的欢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便于安装且连接可靠的木地板;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制造该木地板的方法;
本发明的再一目的是提供安装该木地板的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木地板,该木地板包括上表面;
下表面;
形成在所述上表面及所述下表面中间的以纤维质为主要成份的芯层;
垂直于所述上表面的相邻的两个第一侧壁;
垂直于所述上表面的并与所述两个第一侧壁分别相对的两个第二侧壁;
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第一侧壁上靠近所述上表面的部位有沿平行于所述上表面的方向向外延伸的第一连接块,所述第一连接块背对所述上表面的一侧有沿着同时平行于所述第一侧壁及所述上表面的方向延伸的第一凹槽和第一舌榫,所述第一凹槽与所述第一舌榫邻接,所述第一凹槽邻接所述第一侧壁;
在所述第二侧壁上靠近所述下表面的部位有沿平行于所述下表面的方向向外延伸的第二连接块,所述第二连接块背对所述下表面的一侧有沿着同时平行于所述第二侧壁及所述下表面的方向延伸的第二凹槽和第二舌榫,所述第二凹槽与所述第二舌榫邻接,所述第二凹槽邻接所述第二侧壁。
本发明还提供制造该木地板的方法,包括
在木地板半成品下表面一边缘附近沿平行于该边缘延伸方向裁切出第一直沟,形成第一侧壁;
裁切掉所述第一直沟背对所述第一侧壁的芯层的一部分,形成第一舌榫的下平面及第二侧面;
在木地板半成品上表面与所述第一侧壁相对的边缘附近沿平行于该边缘延伸方向裁切出第二直沟,形成第二侧壁;
裁切掉所述第二直沟背对所述第二侧壁的芯层的一部分,形成第二舌榫的上平面及第一侧面;
在所述第二舌榫朝所述上表面一侧沿所述第二舌榫延伸方向裁切出一槽;
其特征在于:
裁切所述第一直沟平行于所述第一侧壁的两个沟壁后获得第一凹槽,裁切时保持所述第一凹槽的第一侧面与上底面形成的夹角为大于26°的锐角,所述第一凹槽第二侧面与上底面的虚拟延伸面形成的夹角为小于150°的钝角;
裁切所述第二直沟平行于所述第二侧壁的并背对所述第二侧壁的沟壁后获得第二凹槽,裁切时保持所述第二舌榫第二侧面与上平面的虚拟延伸面形成的夹角的大小与所述第一凹槽第二侧面与上底面的虚拟延伸面形成的夹角的大小相等。
本发明还提供安装该木地板的方法,包括
把待铺设的木地板的第一凹槽对准邻近的已铺放木地板的第二舌榫;
沿着垂直于木地板上表面的方向向待铺设的木地板施加一向下的力,使已铺放木地板第二舌榫发生弹性形变并进入待铺设的木地板第一凹槽的空间范围;
沿同一方向向待铺设的木地板继续施加力,直至待铺设木地板第一凹槽的上底面与已铺放木地板第二舌榫的上平面贴合为止。
本发明提供的木地板安装时方便易行,且安装后的木地板在垂直于地板厚度方向上,相邻的两块地板不容易发生相对移动的现象,连接可靠。
附图说明
图1是一种现有地板的结构及其安装过程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木地板第一凹槽、第一舌榫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木地板第二凹槽、第二舌榫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木地板第一凹槽、第一舌榫制造流程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木地板第二凹槽、第二舌榫制造流程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木地板安装过程示意图。
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2,是本发明木地板第一凹槽、第一舌榫结构示意图。该木地板的外观大约是矩形或正方形的木地板。该木地板由上表面1、下表面2及形成在上表面1与下表面2中间的以纤维质为主要成分的芯层3组成,木地板的四个边缘上均形成与上表面1垂直的侧壁,其中两个相邻的侧壁为第一侧壁4(图中仅示一个),另外两个分别与两个第一侧壁4分别相对的侧壁为第二侧壁5(图3示)。
在第一例壁4靠近上表面1的部位,设置有沿着平行于上表面1方向向外延伸的第一连接块51,在第一连接块51背对上表面1的一侧,设置有第一凹槽6和第一舌榫53,第一凹槽6和第一舌榫53均同时平行于第一侧壁4与上表面1,并沿着平行于第一侧壁4与上表面1的方向延伸。第一凹槽6与第一舌榫53邻接,且第一凹槽6与第一侧壁4也邻接。第一凹槽6的横截面为梯形。其中,第一凹槽6包括第一侧面10、第二侧面11及上底面12,上底面12与木地板的上表面1平行。第一舌榫53的第一侧面与第一凹槽6的第二侧面11重合,即第一凹槽6的第二侧面11也同时就是第一舌榫53的第一侧面,第一舌榫53还包括下平面54和第二侧面55。在木地板最外侧还有一与上表面1垂直、并且与上表面1邻接的接合面9,在木地板安装后,接合面9将与另一木地板的第二侧壁5紧密贴合,这将会在本文木地板安装方法部分详细描述。
为了方便加工与安装,第一凹槽6的上底面12到上表面1的距离应为木地板厚度的2/5,第一凹槽6的厚度(即第一凹槽6上底面12与第一舌榫53下平面54之间的距离)应略小于木地板厚度的1/5,即第一舌榫53下平面54到上表面1的距离应略小于木地板厚度的3/5。同时,在第一凹槽6的第一侧面10的下端,设置有一平行于上表面1并沿着凹槽6延伸方向延伸的连接面58。连接面58连接第一凹槽6的第一侧面10与第一侧壁4。
此外,第一凹槽6的第一侧面10与上底面12形成的夹角α1应为大于26°的锐角,而第二侧面11与上底面12的虚拟延伸面(图中虚线部分)所形成的夹角α2应为小于150°的钝角,且夹角α1与夹角α2应优选为互补角,这样横截面为梯形的第一凹槽6形成一左右对称的图形,更美观实用。
与第一侧壁4相对的是第二侧壁5。参见图3,揭示了本发明木地板第二凹槽、第二舌榫的结构。从图中可以看到,在第一侧壁5靠近下表面2的附近,设置有沿着平行于下表面2方向向外延伸的第二连接块52,在第二连接块52背对下表面2的一侧,设置有第二凹槽56和第二舌榫7,第二凹槽56和第二舌榫7均同时平行于第二侧壁5与下表面2,并沿着平行于第二侧壁5与下表面2的方向延伸。第二凹槽56与第二舌榫7也是邻接的,且第二凹槽56与第二侧壁5邻接,第二舌榫7的横截面也为梯形。
第二舌榫7的形状、大小及尺寸等与第一凹槽6对应一致,以确保在安装木地板时第二舌榫7能与第一凹槽6紧密啮合,这对木地板的可靠连接是十分重要的。
第二舌榫7包括第一侧面13、第二侧面14及上平面15,上平面15与木地板上表面1平行。第二凹槽56的第一侧面也是与第二舌榫7的第二侧面14重合,第二凹槽56的第二侧面则与第二侧壁5重合,同时第二凹槽56还包括下底面57。
在第二舌榫7的上平面15有一沿同时平行于第二侧壁5与下表面2方向延伸的槽8。槽8包括第一侧面18和第二侧面19。当舌榫7的第一侧面13、第二侧面14在槽8的横截面方向上受到挤压时,舌榫7会发生弹性变形,使得槽8的第一侧面18、第二侧面19向内倾斜,当挤压消失后,舌榫7可以恢复原来的形状。
由于安装时,第一凹槽6与第二舌榫7是紧密啮合的,因此,第二舌榫7的形状、大小、尺寸均应第一凹槽6对应一致。故第二舌榫7的上平面15与木地板下表面2的距离应为木地板厚度的3/5,第二舌榫7上平面15的长度应比第一凹槽6的底面长度略短。另外,第二舌榫7的第一侧面13与上平面15形成的夹角α3的大小,应与第一凹槽6第一侧面10与上底面12形成的夹角α1的大小相同,为大于26°的锐角;而第二侧面14与上平面15的虚拟延伸面(图中虚线部分)形成的夹角α4的大小,应与第一凹槽6第二侧面11与上底面12的虚拟延伸面形成的夹角α2的大小相同,为小于150°的钝角。这样,安装木地板时,第一凹槽6与第二舌榫7便可以紧密啮合。
在安装木地板时,若第一凹槽6与第二舌榫7相互间接触的棱角为尖角,会导致这些棱角磨损,并会影响第一凹槽6与第二舌榫7连接的可靠性,这不利于木地板的连接。因此,木地板安装过程中第一凹槽6与第二舌榫7相互间接触的棱角应为圆角,即第一凹槽6的第一侧面10与连接面58形成的棱角24、第一凹槽6的第二侧面11与第一舌榫53的下平面54形成的棱角23应为圆角,同时第二舌榫7的上平面15与第一侧面13形成的棱角25、上平面15与第二侧面14形成的棱角26、第二舌榫7的第二侧面14与第二凹槽56的下底面57形成的棱角27也均为圆角。同时,第一舌榫7的下平面54与第二侧面55形成的棱角22优选的也应该为圆角。
在介绍本发明木地板的结构后,下面介绍该木地板的制造方法。参见图4与图5,图4揭示了本发明木地板第一凹槽、第一舌榫制造流程示意图,图5揭示了本发明木地板第二凹槽、第二舌榫制造流程示意图。
参见图4,图4a、图4b、图4c、图4d分别是制造木地板第一凹槽6、第一舌榫53时四个主要步骤的示意图。制造本发明木地板主要使用的是木地板半成品,该半成品是只经过初步裁切的矩形或正方形木地板块,其四个边缘并没有经过任何的加工。如图4a所示,制造木地板第一凹槽6、第一舌榫53时,首先在半成品的下表面2其中一边缘附近沿着平行于该边缘延伸方向裁切出第一直沟16,第一直沟16的深度应为木地板厚度的3/5,其宽度应与第一凹槽6中与上底面12相对的开口端的长度一致。裁切出直沟16后,裁切与该边缘相对的一个沟壁,这样可以形成木地板的第一例壁4。然后,如图4b所示,裁切掉直沟16背对第一侧壁4芯层的一部分,并经过简单裁切,形成第一舌榫53的下平面54和接合面9。最后,如图4c与图4d所示,裁切第一直沟16平行于第一侧壁4的两个沟壁,形成第一凹槽6,裁切时必须按照设计的角度进行裁切,以确保第一凹槽6的第二侧面11与上底面12的夹角为设计的角度α1,第一侧面10与上底面12的虚拟延伸面夹角为设计的角度α2。同时,把第一凹槽6的第一侧面10与连接面58形成的棱角24、第一凹槽6的第二侧面11与第一舌榫53的下平面54形成的棱角23加工成圆角。同时,优选的,也把第一舌榫53的下平面54与第二侧面55形成的棱角22加工成圆角。至此,木地板第一侧壁4及第一凹槽6、第一舌榫53就加工完毕。
木地板第二凹槽56、第二舌榫7的加工步骤跟第一凹槽6、第一舌榫53的加工步骤相似。如图5所示,图5a、图5b、图5c、图5d分别是加工木地板第二凹槽56、第二舌榫7时四个主要步骤的示意图。如图5a所示,加工木地板第二凹槽56、第二舌榫7时,首先在木地板半成品上表面1与第一侧壁4相对的边缘附近沿着平行于该边缘延伸方向裁切出第二直沟17,第二直沟17的深度应为木地板厚度的3/5,同时,第二直沟17中靠内一侧面即成为木地板的第二侧壁5。然后,如图5b所示,把背对第二侧壁5的一部分芯层3裁切掉,加工出第二舌榫7的上平面15,把棱角25加工成圆角,并按照设计的角度(α3),加工出第二舌榫7的第一侧面13,以确保第二舌榫7的第一侧面与上平面15形成的夹角α3的大小与第一凹槽6的第一侧面10与上底面12形成的夹角α1的大小相等。接着,如图5c所示,在第二舌榫7朝着上表面1部位沿着第二舌榫7延伸方向裁切部分芯层3,加工出一槽8,槽8的深度不应超过木地板厚度的1/5。最后,如图5d所示,裁切第二直沟17平行于第二侧壁5并背对第二侧壁5的沟壁,加工出第二舌榫7的第二侧面14,使第二侧面14与上平面15的虚拟延伸面形成的夹角α4的大小与第一凹槽6的第二侧面11与上底面12的虚拟延伸面形成的夹角α2的大小相等。同时把棱角26、棱角27加工成圆角。这样,木地板的第二凹槽56、第二舌榫7就基本加工完毕。需要强调的是第二舌榫7的上平面15的长度应比第一凹槽6的上底面12的长度略短,在加工第二舌榫7的第一侧面13与第二侧面14时,应留有第二舌榫7能够与第一凹槽6形成紧密接触的一定的过盈量,此过盈量优选的为0.03mm~0.08mm。
使用同样的方法在另外的两个边缘上加工出另一套第一侧壁4及第一凹槽6、第一舌榫53、第二侧壁5及第二凹槽56、第二舌榫7后,再经过精细修整,便完成木地板的制造。
本发明木地板不单制造方法简单,并且安装也是方便易行的。下面介绍木地板安装的方法。
参见图6,图6是本发明木地板安装过程示意图。如图6a所示,已铺放木地板42已经水平铺放在地面上,木地板42的第二舌榫7朝上,安装时,首先把待铺设的木地板41水平放置,让第一凹槽6朝下,并将木地板41的第一凹槽6对准木地板42的第二舌榫7。然后沿着垂直于木地板41上表面1的方向向木地板41施加一个向下的力,如图6b所示,让木地板41的棱角24、棱角23分别与木地板42的棱角25、棱角26接触,此时,木地板41与木地板42得到初步定位。接着,沿着同一方向继续向木地板41的上表面1施加力,如图6c所示,木地板42的第二舌榫7受到木地板41的第一凹槽6的第一侧面10、第二侧面11的挤压,槽8的第一侧面18、第二侧面19朝横截面方向倾斜,第二舌榫7发生弹性形变,并进入第一凹槽6的空间范围。此阶段需要施加一个较大的力,此力需要足够大以致第二舌榫7发生弹性形变。最后,沿着同一方向继续向木地板41的上表面1施加一个较小力,如图6d所示,直到木地板42的第二舌榫7与木地板41的第一凹槽6完全啮合,即第一凹槽6的第一侧面10与舌榫7的第一侧面13贴合,第一凹槽6的第二侧面11与第二舌榫7的第二侧面14贴合,第一凹槽6的上底面12与第二舌榫7的上平面15贴合。此时,第二舌榫7将会恢复原来的形状,木地板41的第一凹槽6与木地板42的第二舌榫7会牢固的连接。至此,木地板41与木地板42紧密的连接在一起,安装也便完成。
从上述木地板结构及安装方法可以看出,本发明的木地板连接是十分可靠的,如图6d所示,当木地板安装后,在平行于木地板41上表面1的方向上,木地板41的第一凹槽6的第一侧面10与木地板42的第二舌榫7的第一侧面13贴合,木地板41的第一凹槽6的第二侧面11与木地板42的第二舌榫7的第二侧面14贴合,木地板41的接合面9与木地板42的第二侧壁5贴合,这样确保了木地板41与木地板42在平行于木地板41上表面1方向上的紧密连接。
在垂直于木地板41上表面1的方向上,木地板41的第一凹槽6的第一侧面10与木地板42的第二舌榫7的第一侧面13贴合,木地板41的第一凹槽6的第二侧面11与木地板42的第二舌榫7的第二侧面14贴合,木地板41的第一凹槽6的上底面12与木地板42第二舌榫7的上平面15贴合,这样确保了木地板41与木地板42在垂直于上木地板41表面1方向上的紧密连接。
当然,前述介绍的是木地板的安装方法,木地板的拆卸方法也是非常简单,只要沿相反方向施加一定的力,两块连接的木地板可以实现脱开,其过程是前述安装过程之反过程,在此不予详细论述。
从上述安装方法可以看出,安装本发明木地板时,不需要借助任何工具,安装时只要把将要铺放的木地板对准已铺放的木地板后,垂直于木地板上表面1向下施加力即可,不需要把木地板倾斜一定角度,普通用户可在家里或办公室等徒手安装即可。同时,拆卸木地板同样也是方便易行,用户可以根据需要随时安装或拆卸木地板,为人们家居装修带来极大的方便。
最后,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木地板是的芯层是以纤维质为主要成分的复合木地板,上表面1、下表面2可采用油漆、木纹纸粘贴等方法进行装饰。该木地板具有一定的抗拉强度、抗压强度、抗剪切能力,并具有较大的弹性变形能力。
需要强调的是,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的实施方式,诸如舌榫两侧面与上平面夹角的改变、舌榫上部的槽形状的改变、加工步骤的变化等微小改变,也应当包括在本发明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木地板及其制造方法、安装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木地板及其制造方法、安装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木地板及其制造方法、安装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木地板及其制造方法、安装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木地板及其制造方法、安装方法.pdf(18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提供一种木地板及其制造方法、安装方法,该木地板包括上表面、下表面、芯层、两个第一侧壁、两个第二侧壁,在所述第一侧壁上靠近所述上表面的部位有沿平行于所述上表面的方向向外延伸的第一连接块,所述第一连接块背对所述上表面的一侧有沿着同时平行于所述第一侧壁及所述上表面的方向延伸的第一凹槽和第一舌榫,在所述第二侧壁上靠近所述下表面的部位有沿平行于所述下表面的方向向外延伸的第二连接块,所述第二连接块背对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固定建筑物 > 建筑物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