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利用本源微生物的采油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微生物采油方法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微生物采油是利用微生物自身的有益活动如降解原油和/或代谢产物如生物表面活性剂、有机酸、醇等来提高原油采收率的采油技术。
根据微生物采油作用机理不同,可以对微生物采油的矿场应用类型分为:微生物强化水驱,周期注微生物采油,微生物选择性封堵地层,微生物清蜡和降低重油黏度等。从已知的采油机理可知微生物提高采油率是一种多用途的技术,应用该技术可以解决原油渗透率低、扫油效率低、流度比不利、气锥进、水锥进、圈闭渍及结蜡结垢等问题,具体到各种工艺,微生物采油的机理又有所不同,不同的工艺设计可以解决不同领域的问题,这给油田操作者提供了广泛而多样的选择。值得一提的是,不同菌种的代谢产物不尽相同,同一菌种代谢不同营养物的产物也不尽相同,故不同菌种的作用机理有所不同。同一菌种的作用机理往往不止一种。微生物提高原油采收率是多种因素协同作用的结果。
微生物单井吞吐试验,具有地面投资少、操作简单、见效快等特点,被广泛用作低渗透、低产油井的增产措施.大庆油田早在1990年就开展了两口井的微生物单井吞吐试验.东6-J22井增油效果持续8个月,累计增油480t;东5-J18井增油效果持续18个月,累计增油988t.但当时采用的微生物菌种以碳水化合物为碳源,价格昂贵,无法进行大面积推广.2002~2003年,大庆油田采用以石油烃为唯一碳源的微生物菌种(HP、HT的复配菌种),因其具有降解重质原油、降低原油粘度等特性,在低渗透油田进行了两次单井吞吐矿场试验,在成本低廉的条件下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为大庆外围低渗透油田开发提供了有效的技术保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利用本源微生物的采油方法,该种采油方法利用石油烃为唯一碳源的微生物菌种,出油率高,方法简单易于实施。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利用本源微生物的采油方法,该方法是,取当地油田污水、污泥为样菌进行筛选培样,得本源菌TR-322、CJ-02、SY-48、18-2A、TU-7A和SY-01,将其中任一种或其混合物与糖蜜一起注入到井筒周围的地层中,在井筒及近井地带生存繁殖,关井10~30天,微生物在井下大量繁殖后,开井正常生产。
目的菌与糖蜜一起注入到井筒周围的地层中,在井筒及近井地带生存繁殖,细菌对原油的降解作用以及溶剂和表面活性剂类代谢物能促使原油更好地释放流入生产井。为不影响井组原油生产任务,油田微生物单井吞吐均选择日产油小于1吨、含水率大于85%的低产、低效、高含水油井实施作业。从环套空间混合注入1%的菌种发酵液和10%的糖蜜营养液200~350m3,顶替注入2倍环套体积的清水。
由于细菌利用糖蜜代谢产出大量的二氧化碳气体,致使关井期间套亚上升0.2~2.5MPa,试验后油井产出气中二氧化碳上升10~30%,产出水PH值下降0.4~2.0,有机质含量增加50~200mg/l,细菌种类由3~5种增加到8种以上,有效井的主要动态表现是含水率下降,产油量增加,TR-322、CJ-02、SY-48、18-2A、TU-7A、SY-01菌矿场试验有效率分别为72%、70%、85%、52%、45%和50%,单井平均增产原油分别为112t、80t、75t、65t、45t和27t。由于菌种的污染、性能的退化及纯度的下降,使矿场试验的增产效果和经济效益,随菌种使用期限的增加而逐渐下降。种菌的注入起到了增油作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本发明所说的利用本源微生物的采油方法,该方法是,取当地油田污水、污泥为样菌进行筛选培样,得本源菌TR-322、CJ-02、SY-48、18-2A、TU-7A和SY-01,将其中任一种或其混合物与糖蜜一起注入到井筒周围的地层中,在井筒及近井地带生存繁殖,关井10~30天,微生物在井下大量繁殖后,开井正常生产。
将目的菌与糖蜜一起注入到井筒周围的地层中,在井筒及近井地带生存繁殖,细菌对原油的降解作用以及溶剂和表面活性剂类代谢物能促使原油更好地释放流入生产井。为不影响井组原油生产任务,扶余油田微生物单井吞吐均选择日产油小于1吨、含水率大于85%的低产、低效、高含水油井实施作业。从环套空间混合注入1%的菌种发酵液和10%的糖蜜营养液200~350m3,顶替注入2倍环套体积的清水,关井10~30天,微生物在井下大量繁殖后,开井正常生产。
由于细菌利用糖蜜代谢产出大量的二氧化碳气体,致使关井期间套亚上升0.2~2.5MPa,
试验后油井产出气中二氧化碳上升10~30%,产出水PH值下降0.4~2.0,有机质含量增加50~200mg/1,细菌种类由3~5种增加到8种以上,有效井的主要动态表现是含水率下降,产油量增加,TR-322、CJ-02、SY-48、18-2A、TU-7A、ST-01菌矿场试验有效率分别为72%、70%、85%、52%、45%和50%,单井平均增产原油分别为112t、80t、75t、65t、45t和27t。由于菌种的污染、性能的退化及纯度的下降,使矿场试验的增产效果和经济效益,随菌种使用期限的增加而逐渐下降。种菌的注入起到了增油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