磺酰脲类除草混剂 磺酰脲类是有很高除草活性的一类除草剂,但残效期较长,用量稍高,容易对下茬作物产生药害,因此,开发具有高效除草活性,低残留活性的除草剂有利于农作物的轮作。
CN86103235报道了邻甲氧甲酰磺酰脲类除草剂用于大、小麦田防除杂草,该专利没有披露以磺酰脲类为主体的任何除草混剂的配方及除草效果。
本发明提出了磺酰脲类除草混剂,特别是苯黄隆和已知的除草剂,如2,4-D丁酯、扑草净、乙草胺、丁草胺、杀草丹、异丙甲草胺之一或之二的混合制剂具有增效和降低农用成本的作用。
本发明的制剂有:可湿性粉剂,水分散粒剂,片剂,乳油,悬浮剂。
本发明制剂可以是混合制剂形式,也可以是两种成分分别加工,用前一起兑水稀释的罐混制剂形式。
各种制剂中有效成分含量为0.1-99%(重量百分数),以及0.1-20%的表面活性剂和1-99%的固体或液体稀释剂中的至少一种。
本发明采用的表面活性剂有:烷基苯磺酸盐、木质素磺酸盐、萘磺酸盐、聚氧乙烯山梨醇油酸酯、烷基苯酚聚乙二醇醚、烷基磺酸盐、CNF、M9、NNO、MF。
本发明采用的稀释剂有:高岭土、硅藻土、硅镁土、膨润土、白炭黑、蒙脱土、凹凸棒土、CaCO3、NaHCO3、K2CO3、高级脂肪醇、烷基吡咯烷酮、烯基吡咯烷酮、芳烃等。
实例1
苯黄隆0.3%,2,4D丁酯19.7%,木质素磺酸盐2%,NNO4%,加硅藻土补至100%,得20%可湿性粉剂。实例2
苯黄隆14%,2,4-D丁酯1%,木质素磺酸盐10%,NNO4%,加硅藻土补至100%得15%的可湿性粉剂。实例3
苯黄隆0.3%,扑草净24.7%,M9 6%,NNO 4%,凹凸棒土20%,加CaCO3补至100%,得25可湿性粉剂。实例4
苯黄隆0.5%,异丙甲草胺19.5%,M9 6%,CNF 4%,凹凸棒土20%,加CaCO3补至100%,得20%可湿性粉剂。实例5
苯磺隆1%,2,4-D丁酯79%,润湿剂1%,木质素磺酸盐9%,得80%乳悬剂。实例6
苯黄隆1%,2,4-D丁酯44%,甲基吡咯烷酮10%,农乳600#15%,烷基磺酸盐25%,得45%的乳油。实例7
苯黄隆1.5%,丁草胺28.5%,聚氧乙烯山梨醇5%,高级脂肪烃45%,用砂磨机研磨至5微米以下,制得30%悬浮剂。实例8
苯黄隆0.5%,乙草胺14.5%,烷基苯磺酸盐2%,木质素磺酸盐10%,高岭土18%,掺混,研磨制得15%可湿性粉剂。实例9
苯黄隆1%,杀草丹39%,MF10%,木质素磺酸盐5%,K2CO3 10%,丁乳5%,NaHCO320%,加白炭黑至100%,得40%水分散剂。
本发明的磺酰脲类除草混剂,已用于室内和田间的药放试验,现仅举河北省,用本发明的制剂在大、小麦田间小区试验例子,以说明这类除草剂的应用情况。
药剂施药时期分为秋施和春施、秋施时间为寒露前几天,第二年小麦长4-5叶期调查株防效,春施时间是在反青后50天调查鲜重防效。小区试验面积20米2,随机排列,三次重复,全部基叶处理,人工喷药,结果见表1,播后苗前土壤处理对阔叶杂草,禾本科杂草的防效结果见表2。
表1药剂的防治率(%)药剂有效成分 (克/亩)株防效(秋施药)鲜重防效(春施药)看麦娘 藜麦瓶草 藜 播娘蒿 芥菜 小花糖芥苯黄隆 0.752,4-D丁酯30扑草净 50实例1药剂 20实例3药剂 25CK 48 34 0 0 80 10 90 95 92 58 67株 188株 97 34 97 99 95 14 98 100 92 64 40 80 100 95 70 95 100 100 100 99 98 100 100 100 96 74克 94克 270克 180克 160克注:处理药剂均为可湿性粉剂;施药方式:茎叶处理表2药剂的防治率(%)药剂有效成分 (克/亩) 鲜重防效阔叶杂草(婆婆纳、猪秧秧)禾本杂草(硬草)异丙甲草胺40苯黄隆 0.8实例4 (20)CK 29.8 80.1 87.9 18.2克 89.0 20.5 95.7 8.5克注:处理药剂均为可湿性粉剂;播后苗前土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