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麦类作物多功能生长调节剂.pdf

上传人:a3 文档编号:251154 上传时间:2018-02-05 格式:PDF 页数:4 大小:146.5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95108772.X

申请日:

1995.08.24

公开号:

CN1143456A

公开日:

1997.02.26

当前法律状态:

终止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专利权的终止(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授权公告日:1999.12.29|||授权|||公开|||

IPC分类号:

A01N57/20

主分类号:

A01N57/20

申请人:

蒋和;

发明人:

蒋和

地址:

155811黑龙江省友谊县红兴隆科研所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黑龙江省农垦专利事务所

代理人:

何崇安;苗永凤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一种麦类作物多功能生长调节剂,是涉及对该作物进行中后期生长调控,矮化壮秆,提高产量的组合物激素制剂。它的配制成分包括2-氯乙基磷酸、6-苄基腺嘌呤,Yz901,经一次混合搅拌、静置溶解反应、二次混合搅拌的复配而成。各原料成分均在市场有售,生长设备和制造工艺简单。由于它的喷施时期在生长的中后期,所以可判定是否需作业,减少盲目性及投入。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麦类作物多功能生长调节剂,其特征是这种生长调节剂包 括有2-氯乙基磷酸(通称乙稀利),6-苄基腺嘌呤(通称6-BA), Y z 901(叶面展着剂)经复配而成,各成份的复配比例为: 2--氯乙基磷酸(纯量)    70~80% 6--苄基腺嘌岭(纯量)    1~3% Y z 901                19~30%

说明书


一种麦类作物多功能生长调节剂

    本发明所述的多功能生长调节剂,是涉及一种对麦类作物的中后期生长进行多功能调控,促使矮化、壮秆,防止倒伏,并可提高产量的组合物激素制剂。

    现时,农业生产上,使用植物生长调节剂技术越来越受到重视。如适于麦类作物的较多使用的有矮壮素和多效唑等。其中矮壮素的矮化作用主要发生在苗期,即在苗期能延缓生长,促使矮化。但随生长节位的增高上移,到生长的中后期时,其矮化作物就大为降低,尤其是对软秆的大麦作物,发生在后期的倒伏就无法避免。多效唑在矮化作用的发生时期和效果上同矮壮索大体相似,有时稍差。不过它除有一定矮化作用外,还有一定的促进产量提高的效果。根据我地区的实验,增产可达5%左右。从这两种生长调节剂的实际使用效果上看,矮壮素的作用很单一,表现在只对苗期有生长延缓、促使矮化的作用,对中后期的生长及至倒伏问题基本不发生控制作用;多效唑虽然有矮化和增产兼具功能,但矮化效果也是发生在苗期,对中后期也不产生效果,它的增产作用亦不十分明显。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适于麦类作物的,在其生长的中后期使用,既能促使植株矮化、壮秆,防止中后期发生倒伏,又能促进较大幅度增产的多功能生长调节剂。

    本发明所述技术的内容是,它的配制成份包括有:2-氯乙基磷酸(通称乙稀利),6-苄基腺嘌呤(通称6-BA)和Yz910(叶面展着剂)。各成份的配制比例是:2-氯乙基磷酸为70-80%,6-苄基腺嘌呤1-3%,Yz901为19-30%,各种成份地比例均按纯量计,所得产品为液剂。配制生产时,采取复配方法,即将各成份的需用量分两次混合,在两次混合中间需进行静置溶解反应不少于10小时。生产使用时一般应将该产品稀释500-700倍,采用人力喷施机、机引喷施机或飞机进行喷施作业。

    本发明的优点:它的多效作用表现在矮化壮秆和明显增产两大方面。在矮化壮秆方面,它能降低上部节的长度,一般上部节可降低3-4cm;对中下部节可增加壁厚,一般可增加13%左右,达到壮秆要求,整株高度可降低下7-12cm。在增产作用上尤为明显,大面积试验增产达14%。又因它的施用时期为孕穗后期,植物生长已进入到生长的中后期,此时完全可以观察判断出是否会发生倒伏,这样就可提高施用的准确性,减少盲目性。

    实用例1:下面进一步叙述实施技术方案,包括所述生长调节剂的配制选用比例、配制方法和生产上使用方法。

    各成份比例选用(按纯量计):

    2--氯乙基磷酸(纯量):    75%    

    6--苄基腺嘌呤(纯量):    1.0%

    Yz901             :    24%

    配制方法采用复配方法。先取2-氯乙基磷酸需用量的1/4左右装入混合器中,  然后加入全部需用量的6-苄基腺嘌呤进行第一次混合搅拌,要求混合搅拌均匀(搅拌10-15分钟),再将其转入静置器,静置10-12小时,待其充分溶解反应;溶解反应过程完了之后,将剩余3/4左右的2-氯乙基磷酸和全部需用量的Yz901加入到其中,再重新转入到混合器中进行第二次混合搅拌,待搅拌均匀后即可进行产品分装、销售。

    生产上使用方法:应将产品液剂稀释500-700倍,进行人力机和机引机械地面作业喷施,采用飞机作业稀释50倍即可。喷施时期,待大麦或小麦生长到中后期时看其长势,如确有控制长势,促进增产必要时即可在此时期进行喷施作业,具体时期最好是在孕穗后期,抽穗前5天左右进行。每亩(667m2)用量为20升(商品量)。由于本生长调节剂为酸性物,所以应避免与碱性物混用,在未稀释前尽量避免与人皮肤接触。

    实施列2:各成份在比例范围内可选不同值,其制造方法及生产使用方法等均相同,只是施用效果有所差异,因此不作重述。

一种麦类作物多功能生长调节剂.pdf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一种麦类作物多功能生长调节剂.pdf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一种麦类作物多功能生长调节剂.pdf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麦类作物多功能生长调节剂.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麦类作物多功能生长调节剂.pdf(4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一种麦类作物多功能生长调节剂,是涉及对该作物进行中后期生长调控,矮化壮秆,提高产量的组合物激素制剂。它的配制成分包括2-氯乙基磷酸、6-苄基腺嘌呤,Yz901,经一次混合搅拌、静置溶解反应、二次混合搅拌的复配而成。各原料成分均在市场有售,生长设备和制造工艺简单。由于它的喷施时期在生长的中后期,所以可判定是否需作业,减少盲目性及投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类生活必需 > 农业;林业;畜牧业;狩猎;诱捕;捕鱼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