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光护栏.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流光护栏.pdf(11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2767146A43申请公布日20121107CN102767146ACN102767146A21申请号201210264412722申请日20120727E01F15/02200601E01F9/01520060171申请人李琳地址213023江苏省常州市钟楼开发区合欢路56号72发明人李琳74专利代理机构常州市江海阳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32214代理人孙晓晖54发明名称流光护栏57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流光护栏,该流光护栏包括外立柱、至少两个护栏单元以及至少三个底座。外立柱包括左外立柱和右外立柱。每个护栏单元包括内立柱、上横杆、下横杆以及竖杆。内立柱包括左内立柱和右内。
2、立柱。每个护栏单元中的两个内立柱分别位于每个护栏单元中的所有竖杆的两侧,且两个内立柱的顶端与所有竖杆的顶端平齐,两个内立柱的底端低于所有竖杆的底端。本发明流光护栏整体流畅,给路人和机动车驾驶员一种平稳的视觉感受。51INTCL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3页附图6页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3页附图6页1/1页21一种流光护栏,其特征在于包括外立柱(1)、至少两个护栏单元(2)以及至少三个底座(3);所述外立柱(1)包括左外立柱(11)和右外立柱(12);每个护栏单元(2)包括内立柱(21)、上横杆(22)、下横杆(23)以及竖杆(24);内立柱(21)包括左。
3、内立柱(211)和右内立柱(212);每个护栏单元(2)中的两个内立柱(21)分别位于每个护栏单元(2)中的所有竖杆(4)的两侧,且两个内立柱(21)的顶端与所有竖杆(4)的顶端平齐,两个内立柱的底端低于所有竖杆(4)的底端;所述左外立柱(11)与其相邻的一个护栏单元(2)的左内立柱(211)通过螺栓(4)固定连接,每个护栏单元(2)的右内立柱(212)与其相邻的一个护栏单元(2)的左内立柱(211)通过螺栓(4)固定连接;所述右外立柱(12)与其相邻的一个护栏单元(2)的右内立柱(212)固定连接;固定连接在一起的两个内立柱(21)的下端安装在同一底座(3)中,固定连接在一起的一个内立柱(2。
4、1)和一个外立柱(1)的下端也安装在同一底座(3)中。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流光护栏,其特征在于每个护栏单元(2)中的上横杆(22)上设有反光涂层(25)。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流光护栏,其特征在于每个护栏单元(2)中的内立柱(21)、上横杆(22)、下横杆(23)以及竖杆(24)为整体件或者插接件或者卡接件。权利要求书CN102767146A1/3页3流光护栏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护栏,具体涉及一种流光护栏。背景技术0002护栏通常都是由立柱、上横杆、下横杆以及竖杆组成,其中上横杆、下横杆以及竖杆构成一个护栏单元,而为了保证护栏单元的强度,每个护栏单元的竖杆数量不会过多,通常在1。
5、5个以内,这样在使用时,均是将每个护栏单元的上横杆和下横杆通过连接件安装在立柱两侧(如中国专利文献CN101265694A、CN202108017U等),从而形成一排护栏。这种结构的护栏存在的问题是每个立柱均会突出在上横杆的上方,这样会给路人以及机动车驾驶员造成纷繁复杂的感觉。0003另外,为了便于夜间行车安全,通常需要在护栏上贴有反光涂层,而上述结构的护栏的反光涂层均只能贴在竖杆上,这样一方面不利于机动车驾驶员的视角,另一方面也增加了反光涂层的使用量。发明内容0004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种流光护栏。0005实现本发明目的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流光护栏,包括外立柱、至少两个护栏单元以。
6、及至少三个底座。所述外立柱包括左外立柱和右外立柱。每个护栏单元包括内立柱、上横杆、下横杆以及竖杆。内立柱包括左内立柱和右内立柱。每个护栏单元中的两个内立柱分别位于每个护栏单元中的所有竖杆的两侧,且两个内立柱的顶端与所有竖杆的顶端平齐,两个内立柱的底端低于所有竖杆的底端。所述左外立柱与其相邻的一个护栏单元的左内立柱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每个护栏单元的右内立柱与其相邻的一个护栏单元的左内立柱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所述右外立柱与其相邻的一个护栏单元的右内立柱固定连接。固定连接在一起的两个内立柱的下端安装在同一底座中,固定连接在一起的一个内立柱和一个外立柱的下端也安装在同一底座中。0006每个护栏单元中的上横。
7、杆上设有反光涂层。0007每个护栏单元中的内立柱、上横杆、下横杆以及竖杆为整体件或者插接件或者卡接件。0008本发明具有的积极效果(1)本发明通过在护栏单元中增加了内立柱,且内立柱的顶端位于上横杆的下方,这样可使得外立柱之间的所有护栏的高度一致,使得整个护栏整体流畅,给路人和机动车驾驶员一种平稳的视觉感受。(2)本发明的流光护栏可将反光涂层设置在上横杆上,从而使得反光涂层无间断的连续分布,这样夜间在车灯的照射下如流光般延伸。同时由于反光涂层设置的位置提高,更加有利于机动车驾驶员的视角。另外,相比于贴在竖杆上,大大减少了反光涂层的用量。附图说明说明书CN102767146A2/3页40009图1。
8、为实施例1的流光护栏的结构示意图。0010图2为图1中的护栏单元的结构示意图。0011图3为图1中左外立柱与内立柱的连接示意图。0012图4为图1中两个内立柱之间的连接示意图。0013图5为图1中右外立柱与内立柱的连接示意图。0014图6实施例2的流光护栏的结构示意图。0015图7为图6中的护栏单元的结构示意图。0016图8为实施例3的流光护栏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0017(实施例1)见图1至图5,本实施例的流光护栏包括外立柱1、三个护栏单元2以及四个底座3。0018外立柱1包括左外立柱11和右外立柱12。0019每个护栏单元2包括内立柱21、上横杆22、下横杆23以及十三个竖杆24。00。
9、20内立柱21包括左内立柱211和右内立柱212。0021左内立柱211和右内立柱212的顶端与十三个竖杆24的顶端平齐,且均位于上横杆22的下方。十三个竖杆24的底端位于下横杆23的上方,左内立柱211和右内立柱212的底端则低于十三个竖杆24的底端。下横杆23则位于左内立柱211和右内立柱212之间。0022每个护栏单元2的左内立柱211和右内立柱212以及左外立柱11、右外立柱12上均设有两个螺栓孔。左外立柱11与其相邻的一个护栏单元2的左内立柱211通过螺栓4固定连接(见图3),每个护栏单元2的右内立柱212与其相邻的一个护栏单元2的左内立柱211通过螺栓4固定连接(见图4);右外立柱。
10、12与其相邻的一个护栏单元2的右内立柱212固定连接(见图5)。0023每个底座3上均设有两个安装孔,分别用于安装固定连接在一起的两个内立柱21的下端或者用于安装固定连接在一起的一个内立柱21和一个外立柱1的下端。0024本实施例的内立柱21、上横杆22、下横杆23以及竖杆为整体件,该整体件的制造方法与CN101265694A的实施例1基本相同。而且本实施例的上横杆22、下横杆23、竖杆24以及底座3的形状结构也与CN101265694A的实施例1相应的部件相同。而本实施例的外立柱1与CN101265694A的实施例1的立柱相同,内立柱21的形状与竖杆24的形状类似。0025(实施例2)见图6。
11、和图7,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每个护栏单元2中的上横杆22上均贴有反光涂层25。0026每个护栏单元2中的内立柱21、上横杆22、下横杆23以及竖杆24之间为插接件,插接方式参见CN101265694A的实施例2。0027(实施例3)见图8,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具有六个护栏单元2和七个底座3,每个护栏单元2上的竖杆为6个。0028每个护栏单元2中的内立柱21、上横杆22、下横杆23以及竖杆24之间为卡接件,说明书CN102767146A3/3页5卡接方式参见中国专利文献CN202108017U。说明书CN102767146A1/6页6图1说明书附图CN102767146A2/6页7图2图3说明书附图CN102767146A3/6页8图4图5说明书附图CN102767146A4/6页9图6说明书附图CN102767146A5/6页10图7说明书附图CN102767146A106/6页11图8说明书附图CN102767146A11。